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德尔股份
- 企业英文名: Fuxin Dare Automotive Part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李毅
- 上市代码: 300473.SZ
- 注册资本: 15097.310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06-12
- 大股东: 辽宁德尔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11.85%
- 董秘: 张磊
- 董秘电话: 0418-3399169
- 所属行业: 汽车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周勤俊、龚以骎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 注册地址: 辽宁省阜新市经济开发区E路55号
- 概念板块: 汽车零部件 辽宁板块 创业板综 预盈预增 并购重组概念 汽车热管理 噪声防治 固态电池 华为汽车 传感器 氢能源 新能源车 燃料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辽宁
- 成立日期: 2004-11-1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109007683076679
- 法定代表人: 李毅
- 董事长: 李毅
- 电话: 0418-3399169
- 传真: 0418-3399170
- 企业官网: www.dare-auto.com
- 企业邮箱: zqb@dare-auto.com
- 办公地址: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开发大街59号
- 邮编: 123004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降噪(NVH)、隔热及轻量化类产品;电泵、电机及机械泵类产品;电控、汽车电子类产品等各类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电动机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特种陶瓷制品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阜新德尔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是集汽车部件研发、制造和销售整合于一体的汽车零部件系统综合提供商,2015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300473)。 公司紧跟汽车智能化、集成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从最初单一的转向泵产品,到现在形成了以降噪NVH、隔热及轻量化类产品;电泵、电机及机械泵类产品;电控、汽车电子类产品为主导核心产品的产业格局时,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在氢燃料电池电堆核心部件、全固态电池等新能源产品领域积极布局。 德尔股份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和行业发展,公司拥有从精密加工、机械液压、机电一体化、电子电控、声学、热力学、新材料应用等综合技术能力,具备垂直一体化的制造能力和全球化配套体系保证,德尔的产品已实现从机械到电控,从零部件到系统集成发展。自主研发的各类产品如电液泵、自动变速箱油泵等)已经实现进口产品替代,为国产汽车零部件发展添砖加瓦。 德尔股份已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建立了多处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形成了全面、完善的生产服务体系。与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福特、斯特兰蒂斯、保时捷、雷诺尼桑等众多世界级汽车集团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具体产品如下:1、降噪(NVH)、隔热及轻量化产品公司拥有声学、热力学的核心技术及工艺方面的优势,致力于为车辆的隔音、隔热及电磁屏蔽、电池包阻燃等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产品可应用车辆的内饰、外饰、动力总成和电池管理等多个系统。公司掌握热成型、PU成型、冲压成型、真空成型、吹塑成型和铝成型等多种技术工艺,并积累了众多材料的特性,依托全球化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布局,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产品开发服务。2、电机、电泵及机械泵类产品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机、电、液一体化方面的技术优势,生产和销售多种电机、电泵及机械泵类产品,具体包括液压转向泵、电液转向泵、液力缓速器、电子油泵、电子双联泵、无刷直流电机及离合换挡电机等,应用于汽车转向、传动和制动等系统。3、电控、汽车电子类产品公司电控、汽车电子类产品包括执行电机控制器、座椅控制器、车身控制器、电液转向泵控制器和变速箱电子泵控制器等。公司电控、汽车电子类产品具有高度智能、高度集成、适配性良好和用途广泛等特点,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开发。公司电控、汽车电子产品既直接对外销售,也内部配套电液转向泵和变速箱电子泵等电泵产品。(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具体情况如下:1、研发模式公司的新产品采用同步开发为主、自主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公司整合全球的研发技术资源,构建了国际化平台化研发体系,实现了公司内各子公司技术优势互补,精准响应客户多层需求。通过重点优化研发流程与强化仿真模拟分析能力,打造了一支技术能力过硬、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提高了新产品的研发效率,缩短了新产品的研发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满足了整车客户对新产品开发速度的要求。2、采购模式公司制定了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过程实施有效管理,严格按照采购制度规定进行采购和商务谈判。公司依据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中供应商管理要求,严格按照供应商资质认证、原材料验证试用等一系列程序来遴选优质供应商,以确保公司生产制造所需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公司按照采购供应商定点流程及采购件目标成本核算流程,选择供应商和确定物料价格,保障供应商和物料定点、定价公正规范。公司利用ERP系统实现对客户需求的管理,并生成物料的采购需求和计划。物料到达公司后,ERP系统会生成相应单据,确保物料供应全流程可追溯、受监管、全闭环。3、生产模式公司整合了尖端的生产技术与设备体系,拥有高精度数控机床与高度自动化的装配线,并灵活运用柔性化生产策略,高效应对市场多元化需求,实现多品种、大批量的精准供货。公司采取内部生产和外部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核心部件的生产和关键工艺的制定由公司自主完成,毛坯原材料和非关键加工环节由外部供应商完成。同时公司也根据相应产品的最高日产量、客户的临时需求、运输风险等因素,对产成品保持一定的安全库存量,确保供货的连续性以及对客户的突发需求的应对能力。4、质量模式公司严格执行IATF16949:2016标准要求并通过风险评估的方法识别风险,优化产品、过程研发阶段的质量控制;优化制造过程的预防控制,建立标准化的质量改进体系和工作方法,使公司生产制造系统始终保持在受控、稳定和高效运行状态;导入实施精益六西格玛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及生产现场评估和全球物流管理评估,建立分层过程审核机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从而进一步提高顾客满意度。公司编制了质量管理手册,使用过程方法保障质量。具体而言,公司通过识别内外部需求和期望,制定质量方针目标,明确职责和权限,配置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含设计开发),监控测量分析及改进。除此之外,本地工厂可根据客户所在地法律法规及要求,制订适用本地工厂要求的文件,作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补充,实现可持续性改进,提高整体客户满意度。5、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销模式,向整车厂及其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工业领域其它客户直接提供产品,并根据客户滚动订单需求灵活安排生产、组织交付。为了保持业务的稳健增长,防止对单一客户、订单或技术的过度依赖,公司始终坚持客户与产品的优化组合战略,分散风险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多元化客户群体的需求。公司建立了完备的全球化销售网络,确保全面满足全球范围内客户的需求,并与客户之间建立牢固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欧洲、北美和亚洲本地化的销售网点布局,公司与客户可以实现实时且无障碍沟通,充分满足客户的本地化供货和售后服务的要求。(三)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亮点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348.4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8%。其中,降噪(NVH)、隔热及轻量化产品的营业收入为319,708.1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78%。报告期内,公司配套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营业收入合计约为39,001.4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00%。报告期内,公司深度聚焦年度战略目标,在汽车零部件行业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实现了业绩的稳定增长。2024年公司继续加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开拓并取得卓越成效,降噪(NVH)、隔热及轻量化和电机、电泵及机械泵类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分别实现收入1.68亿元和2.04亿元,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带动新能源汽车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有效助力公司收入结构改善和收入增长。2024年公司强化成本管控措施,严格控制期间费用率的增长,盈利能力较前一年有所改善。在新产品方面,2024年度公司液力缓速器产品的市场开拓取得成效,继续获得下游一线商用车客户的认可,量产交付规模较去年进一步上升,但对整体营业收入的贡献依旧较小。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领域,公司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和性能迭代,2024年成功与下游整车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固态电池技术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报告期内整车制造生产经营情况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情况同比变化30%以上的原因说明(1)降噪、隔热及轻量化产品产销量下降的原因:公司的“降噪、隔热及轻量化产品”产量及销量较去年同比分别减少12.30%和12.54%,而2024年度降噪、隔热及轻量化产品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比增加28,472.68万元,上升9.78%,主要系客户端项目变化使得公司的产品组合变化所致,其中产销量下降是由泡沫材料为主的低单价产品销量下降导致的,营业收入增加是由铝材料为主的高单价产品占比上升及为客户开发定制模具的销售收入上升所驱动的。(2)电控及汽车电子类产品产销量下降的原因:公司的“电控及汽车电子类产品”主要用于内部配套给电泵类产品使用,相关营业收入体现在“电机、电泵及机械泵类产品”中,上述生产经营情况表中的“电控及汽车电子类产品”系公司直接出售给第三方客户的产品。2024年度电控及汽车电子类产品产量及销量较去年同比分别减少49.58%及49.30%,而2024年度电控及汽车电子类产品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比减少981.42万元,下降12.54%,主要系客户端项目变化使得单价较低的汽车电子类产品产销量下降,对公司营业收入的影响幅度小于销量。本报告期和上年同期,公司对外销售的电控及汽车电子类产品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仅为1.52%和1.82%。零部件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销模式,向整车厂及其一级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工业领域其它客户直接提供产品,并根据客户滚动订单需求灵活安排生产、组织交付。为了保持业务的稳健增长,防止对单一客户、订单或技术的过度依赖,公司始终坚持客户与产品的优化组合战略,分散风险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多元化客户群体的需求。公司建立了完备的全球化销售网络,确保全面满足全球范围内客户的需求,并与客户之间建立牢固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本地化的销售网点布局,公司与客户可以实现实时且无障碍沟通,第一时间充分满足客户的供货和售后服务的要求。公司开展汽车金融业务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经营情况。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