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豪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辽宁
  • 成立日期: 2002-09-04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1020074093049XF
  • 法定代表人: 董德熙
  • 董事长: 董德熙
  • 电话: 0411-39516669
  • 传真: 0411-39516667
  • 企业官网: www.haosen.com.cn
  • 企业邮箱: hszq@haosen.com.cn
  • 办公地址: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营城子工业园区
  • 邮编: 116036
  • 主营业务: 从事智能生产线的规划、研发、设计、装配、调试集成、销售、服务和交钥匙工程等。
  • 经营范围: 工业控制系统、机电设备的开发与制造;汽车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机械零配件加工;国内一般贸易;房屋租赁;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大连豪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提供智能生产线和智能设备集成供应商,主要从事智能生产线的规划、研发、设计、装配、调试集成、销售、服务和交钥匙工程等。目前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汽车行业,覆盖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在江苏常州、广东深圳、辽宁沈阳、印度普纳、美国密西根、德国法兰克福、匈牙利杰尔设有子公司或分公司。
  • 发展进程: 豪森有限成立于2002年9月4日,是由董德熙、赵方灏和张继周以货币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为115.80万元,其中,董德熙出资额为38.60万元,赵方灏出资额为38.60万元,张继周出资额为38.60万元。2002年9月2日,大连公正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豪森有限注册资本及其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大公会验字[2002]5C-1号《验资报告》予以验证。2002年9月4日,豪森有限取得了大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2102002115826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9年9月20日,立信会计师出具信会师报字[2019]第ZA52310号《审计报告》,确认豪森有限于审计基准日2019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为18,904.72万元。2019年9月24日,辽宁众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众华评报字[2019]132号《资产评估报告》,确认豪森有限的净资产于评估基准日2019年8月31日的评估价值为31,336.92万元,评估增值率为65.76%。2019年9月26日,豪森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豪森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大连豪森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变更以2019年8月31日为审计基准日,以经立信会计师审计的截至2019年8月31日的账面净资产18,904.72万元为基准,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总数为8,300万股,每股面值1元,股本总额为8,300万元,净资产大于股本的部分10,604.72万元计入资本公积。2019年9月29日,立信会计师对豪森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出资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信会师报字[2019]第ZA15762号《验资报告》予以验证。2019年10月11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2019年10月16日,发行人完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领取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2023年12月7日,公司名称由大连豪森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大连豪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DalianHaosenEquipmentManufacturingCo.,Ltd.变更为DalianHaosenIntelligentManufacturingCo.,Ltd.。
  • 商业规划: (一)概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遵循“以卓越的产品与服务造福社会”的企业宗旨,致力于“满足全球制造业对精益、高效、柔性作业的需求,通过不断提供高品质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客户最信赖的服务提供者”,实现营业收入180,866.74万元,同比下降9.8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791.98万元,同比下降201.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738.87万元,同比下降233.55%。在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中,项目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合计金额(不含税)为154,065.76万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领域项目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合计金额(不含税)为126,087.52万元,占上述口径新签订单总额的比例达到81.84%。(二)重点工作1.流程再造,系统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自2023年起,公司海外订单快速增长,2023年及2024年海外订单占全年新签订单的比例均超过50%。公司持续看好海外市场的发展前景,为了应对国际经济及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并保障海外订单的顺利交付,报告期内,公司采取多项措施系统化持续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在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哥伦布计划”专项战略行动,打破部门壁垒,通过专题小组的方式进行全面流程梳理,根据海外市场特征,对大客户开发与维护、产品技术标准、海外项目实施、安全环境管理、财务、法务支持、项目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成立专门小组,共完成58个领域的调研分析,解决海外项目关键问题102个,支持海外项目顺利运行。为提升欧洲区域的交付能力,公司在报告期内成立了匈牙利子公司,通过吸收匈牙利当地成熟团队,快速构建起欧洲的设计、生产、调试服务能力。匈牙利子公司已正式投产运营,并已在集团统筹调度下开始欧洲项目交付支持以及新订单承接。2.着眼未来,布局具身智能,赋能工业制造报告期内,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新产品及新技术的研发,投入研发支出14,149.32万元,新增获得授权专利44件,授权软件著作权26件。作为全球汽车动力总成智能装备制造的领军企业,公司积累了20余年为奔驰、宝马、通用、沃尔沃等全球领先汽车制造业企业提供大规模生产制造装备的经验,拥有丰富的工业生产制造场景和数据,熟知汽车行业大规模生产制造工艺及标准,可为人工智能提供充分的数据及业务的预训练,推动算法迭代、场景泛化,帮助其在工业场景迅速落地。在报告期内,公司开展具身智能新业务,公司已与智元机器人、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与以汽车行业为主的客户进行多个场景的机器人应用技术方案交流。公司基于对拧紧、涂胶、测漏、搬运、分拣、焊接等不同工艺的理解、整线系统规划经验以及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设备目前的运控、交互及智能水平,开发各工艺专用人形机器人,如拧紧人形机器人、涂胶人形机器人、测漏人形机器人等,有望实现具身智能导入工业生产。同时,公司基于全面的智能生产场景及工业大数据,持续进行数据收集与处理,搭建工业专用模型,推动智能化水平提升。公司预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场景下的成熟,未来以具身智能设备为核心的孤岛式工作站有望取代原有的流水线式大规模作业的生产方式,实现工业制造的范式变革。目前,公司是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也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具身智能系列评估规范》的核心参编单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是在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网信办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公司有望通过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把握先发机遇。在报告期内,公司成为大连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AIGC大模型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并凭借基于机器视觉-动作模型的自适应人工智能扁线电机激光焊接应用技术荣获“行业应用优秀奖”。通过该技术,机器视觉系统能够实现实时、智能调整焊接参数与动作模型,对焊接过程进行自适应优化控制,从而有效克服了传统焊接工艺的局限性,极大地提高了焊接质量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显著降低了废品率、提高了焊接质量、效率和精准度。公司持续致力于将现有业务与人工智能不断结合,提升生产效率。3.拓品增类,跟踪新技术发展随着智能驾驶的快速渗透,“软件定义汽车”对电控系统提出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的要求。电控系统需要能够支持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流程,越来越需要嵌套在整车平台进行系统布局。公司通过长期与客户联动合作,感受到整车厂正在由外采电控模块向自建电控产线进行转变。公司紧抓行业趋势,适时推出了电控智能生产线的新产品,已获得头部客户订单。人形机器人及低空经济产业链与新能源车产业链具有较高的重合度,公司有望利用客户资源和新能源领域积累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实现先期切入,获得先发优势。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中,电机应用场景广泛,公司已具备完善的扁线电机生产设备解决方案,并已率先布局下一代轴向电机设备研发,正在向各行业进行拓展。目前公司已与工业电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行业头部研发机构及产业客户进行技术交流、方案探讨。公司正在基于其在汽车领域的技术和客户资源,探寻新赛道新品类的机会,拓展相关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已自主开发多项电芯绝缘喷涂产线关键技术,并新增电池测试技术与团队,进一步拓展动力锂电池智能生产线产品范围。4.降本增效,穿越行业周期低谷报告期内,欧洲多国下调或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美国新能源汽车政策不确定性增大,多家美国汽车厂商放缓新能源转型步伐;国内新能源行业下游竞争不断加剧,资产开支曾减少趋势。报告期内,海外与国内新签订单均出现明显下滑。面对行业周期性低谷,公司采取了多项策略。例如,公司开展专项工作行动以系统提升经营效能,并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新客户。在报告期内,成功开拓了欧洲及日本的多家新客户,获得多条新增产线订单;公司将2024年定位为质量年,开展“零功能问题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通过成立攻坚小组解决项目中的难题、实施专业化分工调整以及完善技术标准来强化项目规划和设计质量,并协同供应链完善质量要求,减少时间周期和资源浪费;公司针对海外在手订单,着力提升和强化虚拟调试能力与工艺仿真能力,海外客户可进行虚拟仿真验收,实现运动逻辑设计与电气程序的提前验证,压缩现场实施时间与成本;根据当前订单状况,公司全面实施成本优化措施,对业务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并针对原材料进行了外购件、基本件、机床结构分项降本,以应对周期,并为未来的市场复苏和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