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乘用车经销、售后服务业务以及乘用车衍生业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保险兼业代理业务,保险代理业务,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机动车修理和维护,在保险公司授权范围内开展专属保险代理业务(凭授权经营),汽车新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装饰用品销售,汽车租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汽车旧车销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销售代理,商务代理代办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乘用车经销与服务集团、中国最具规模的豪华乘用车经销与服务集团、汽车经销商中最大的乘用车融资租赁提供商及汽车经销商中最大的二手车交易代理服务实体集团。
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业务规模、突出的创新能力,是中国乘用车经销与服务行业中的领先企业。
2015年6月,广汇汽车成功登陆A股市场,证券代码600297.SH。
2016年6月,成功要约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宝信(现更名广汇宝信)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1293.HK。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建立了覆盖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全国汽车经销网络,共运营超过786个营业网点,包括745家4S店。
目前公司位于包括宝马、奥迪、沃尔沃、捷豹路虎、玛莎拉蒂等众多豪华品牌的第一销售阵营,公司超豪华、豪华品牌网点达250家。
在2011-2021年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十年间颁布的“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中广汇汽车10次登顶,在最近的7年间榜首的地位更是无人撼动。
在2016年广汇汽车成为了中国首家资产规模和营收规模都突破千亿的汽车经销商集团。
广汇汽车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百强企业,在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广汇汽车位列第72位。
公司拥有中国最广泛的乘用车品牌覆盖,与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并与部分汽车制造商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公司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供了保障。
同时多年来杰出的业绩正在不断促成公司与主机厂之间更加深入的信任和合作。
广汇汽车在快速发展的乘用车融资租赁行业率先布局,业务快速发展,具备较高的盈利能力。
依托乘用车经销和售后服务平台,乘用车融资租赁业务亦能进一步促进各板块间的协同效应。
目前汇通信诚业务覆盖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展业城市超200个,合作经销商近800家,合作商超200家,大型二手车商超300家。
公司多次荣获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金融服务创新奖”,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汽车金融年会“中国最佳汽车融资租赁公司”、“最佳汽车融资租赁产品”等奖项。
广汇汽车抓住中国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二手车交易代理服务业务。
同时公司推出了“广汇认证二手车”品牌服务及“广汇二手车线上交易平台”等多项创新业务。
标准化多功能专业二手车交易服务中心为客户带来以4S店为基础的技术、服务、诚信保障以及跨地域流通、交验车和物流等支持能力;超过千人的专业评估师的队伍尽最大努力为广大客户提供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的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完善服务内容。
广汇二手车多次位列中国汽车流通行业二手车排行榜榜首。
为贯彻执行国家“新基建”战略,推动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广汇汽车与国家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国网广汇(上海)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国网广汇旨在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服务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打造新能源汽车充电、出行、能源一体化服务链条。
广汇汽车凭借强大、完善的经销服务体系,兼具渠道、规模、客户、服务等四大优势,未来有望开启“经销商+充电桩”新的商业模式。
国网电动汽车公司与广汇汽车的强强联合,将打通电动汽车销售服务与使用服务体系,更好满足电动汽车用户购车、充电、出行、车网互动等多元化、多层次需求。
2021年广汇汽车正式提出数字化转型战略,计划用五年时间完成传统汽车服务商向数据运营科技公司的全面转型,成为“为车主提供全方位品质生活的服务商”。
依托广大的业务规模及广泛的销售网络和不断创新的经营模式,广汇汽车有实力为客户提供覆盖汽车生命全周期的,包括整车销售、汽车租赁及融资租赁、二手车、维修养护、佣金代理等在内的一站式全方位综合服务。
通过综合业务组合,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得到稳步增长,进一步加强了公司于中国乘用车经销及服务市场的领先地位,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通过综合业务组合,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得到稳步增长,进一步加强了公司于中国乘用车经销及服务市场的领先地位,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自成立以来,广汇汽车始终不忘使命,致力为客户、伙伴、行业创造价值,建立管理和服务标准,成为行业标杆。
同时不断履行自身企业社会责任,持续推进公司自身在政府责任、环境保护、社会认可、员工关爱等方面的工作,争取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和谐共赢的新局面。
展望未来,广汇汽车将继续巩固在中国领先的市场地位,把握商机,用心服务,以心联结,致力成为全球最优秀的乘用车经销服务集团。
202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展现出韧性和活力,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在此背景下,中国乘用车市场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整体产销量稳步提升,更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显著突破。
然而,在市场繁荣的背后,也伴随着激烈的竞争。
各大主机厂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打响了贯穿全年的价格战,导致汽车销售价格普遍下降,虽然短期内刺激了销量增长,但也对汽车市场秩序和业内相关企业的利润造成了一定冲击。
尤其是处于汽车产业链末端的汽车经销商,被迫承受巨大经营压力。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经营策略,稳步推进品牌结构优化,并深入实施新能源战略布局,通过“降负债、控成本、防风险”的系列举措,确保了公司稳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9.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9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一)加强品牌化管理,提升经营管理质量2023年,公司积极完善组织架构,为了适应战略发展要求,在原有区域管理的基础上,完善品牌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能,推动资源整合。
在组织架构上,充分发挥品牌事业部的作用,以品牌为主线,以门店为主体,加强品牌统筹规划,畅通内外循环。
对内,公司充分发挥品牌事业部作用,通过同品牌各门店之间的资源整合,及时调整单店的车型结构,减少市场新车价格大幅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每月召开品牌经营计划会,明确各品牌门店经营管理思路,并提出具体有效的改进措施,确保经营目标的可实现性。
对外,公司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深化同主机厂的沟通合作,争取更多的厂家优质资源及政策。
内外举措有机结合,从而带动公司整体经营质量的提升。
(二)持续优化品牌结构,提升资产使用效能2023年,公司持续调整、优化品牌结构,根据行业和市场变化,结合公司网点布局特点,继续推进翻建、盘活弱势品牌和低效门店的工作,着力提高优势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并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网络。
在品牌结构优化方面,公司将盘活资产与品牌策略有机结合,全面梳理资产回报率较低的门店,为后续重点发展高端及豪华品牌、优质国产及新能源品牌、优质合资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有效提升了公司获取优势品牌授权的效率。
2023年,公司关闭盈利能力较低的门店50家,并完成17家门店的品牌转换工作。
在资产盘活方面,公司定期梳理土地、房产、门店等关键资源,积极寻求外部合作机会,并对效率低下或处于闲置状态的资产进行有效地调整与处置。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建立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乘用车经销网络,经销50多个乘用车品牌,运营735家营业网点(其中4S店695家),布局超豪华、豪华品牌网点达245家。
10/315(三)线上线下融合赋能,助力主营业务稳步发展2023年,公司在新车销售方面,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实施针对性的市场策略,同时通过精细化管控巩固和提升业务基础。
首先,公司持续推进销售运营精细化管控,增强分城市、分品牌、分车型的管理颗粒度,通过汽车行业上险数据与公司当地门店市场表现,进行进销差及库存分析,力争提升新车盈利水平。
其次,充分发挥集团规模优势,对多品牌厂家进行联合洽谈,争取有利的商务政策,确保库存合理周转。
同时,公司加大线上营销力度,扩宽线索获取渠道,鼓励旗下门店全面投入直播业务,实现展厅以外的销量新增长点,降低市场价格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
2023年,公司实现新车销售59.57万台,同比提升1.07%。
2023年,公司在售后业务方面,依托广泛基盘客户资源,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全渠道的售后业务推介活动,增加客户黏性,提高客户返厂比例。
首先,利用数字化工具对客户用车习惯及保养周期进行深入分析,定期与客户保持沟通,确保客户服务的准时性和准确性,增强客户黏性。
其次,利用自媒体、微信、抖音、直播等多种传播渠道对售后活动进行宣传,增强与客户的互动交流,吸引客户回访门店,提高客户保有量。
同时,通过搭建信息化数据的客户画像模型,深入挖掘不同品牌客户群体的特定需求,引入新产品和新服务商,实现全品牌的个性化服务推广,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2023年,公司实现维修台次690.00万台,同比增长12.62%;售后维修客单价2,004.23元,同比提升0.9%。
(四)顺应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领域2023年,公司紧跟市场发展趋势,有序推进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网络布局,以此拓宽业务增长的新空间。
在新能源网点拓展方面,公司通过新能源事业部,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全力获取发展势头良好的新势力品牌授权。
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与赛力斯(AITO)、阿维塔、岚图、猛士、长城欧拉、哈弗新能源、小鹏、奇瑞ICAR、奇瑞星途星纪元、奇瑞风云、吉利银河、长安深蓝、路特斯等20多个主流新能源品牌建立密切联系与沟通机制,新能源品牌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目前公司已成功申请54家新能源门店授权,建成并投入运营26家,正在申请15家。
在提升新能源门店经营方面,公司全面分析新能源门店的运营情况,提炼并推广了优秀的经营经验,确保各新能源门店经营效率持续提升。
同时,公司以成熟的维修服务团队为基础,构建全国性的售后服务网络;以钣喷中心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与新能源主机厂在后市场领域的多元化合作机会,打造覆盖全价值链的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
2023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提升82.25%。
(五)积极响应国家新政,培育二手车出口业务新动能2023年,公司在二手车领域结合政策契机及市场现状,持续完善和创新业务体系,确保二手车业务的稳步发展。
在传统业务方面,公司充分发挥自身车源优势,深耕4S门店经营,重点提升置换及收购业务。
在二手车出口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把握国家汽车出海政策的有利时机,于2023年2月,下属子公司广汇汽车进出口公司获得商务部签发的进出口资质。
公司依托在渠道建设、人才培养、资金运作等方面优势,立足于中亚及俄罗斯市场,拓展二手车出口业务,为公司的业务增长注入新动力。
2023年7月,公司受邀参加在莫斯科由俄罗斯阿尔法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11/315险公司联合举办的中国汽车进出口交流论坛,与当地的经销商集团商谈合作事宜,为公司二手车业务国际化奠定有力基础。
在拍卖业务方面,公司与多家知名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有效提升了二手车的市场曝光率和交易效率。
此外,公司参与股权投资的二手车交易平台“汽车街”在2023年6月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迈出了赴港IPO的重要一步,作为全国规模领先的二手车交易平台,“汽车街”有望为公司二手车资源生态圈反向赋能,丰富公司的业务资源。
2023年,公司累计实现二手车交易台次11.78万台。
(六)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推动融资租赁业务创新发展2023年,公司基于融资租赁行业发展趋势,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升级风险管理体系,为公司主营业务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方面,公司深化自店业务场景的挖掘,充分开发客户资源,通过优质融、增值融等多样化方式,推出有别于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的差异化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另一方面,公司在拓展与各大主流主机厂的合作范围,增加贴息低风险租赁产品的同时,积极与互联网汽车租赁平台合作,提升直租和经营性租赁产品的业务占比,扎实租赁业务本源。
此外,在风险管理方面,公司通过升级智能决策引擎、迭代产品评分卡,不断完善客户画像及风控模型,有效提升了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确保了租赁业务稳健发展。
2023年,公司累计完成租赁台次12.60万台,新增租赁融资额74.41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生息资产规模为113.24亿,30+逾期率为1.94%。
(七)构建高效财务管理体系,助力企业降本增效2023年,公司持续构建和完善财务管理中心及资金管理中心的功能,积极打造集约高效的平台支撑体系,通过推动职能部门平台化,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
在财务管理中心的建设方面,公司打通了所有门店财务共享机制,加大成本、费用的精细化分析和管控,对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进行动态跟踪,加强对全网门店财务状况的实时监督。
在资金管理中心建设方面,公司加强总部对各类资金的统筹调度,完善各门店的财务及资金资源共享机制,在保障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和回笼内部经营现金流量,提升自有资金使用效率。
此外,在集约高效的平台支撑体系方面,公司通过集团化的方式采购相关资产资源,持续压降采购成本,最大程度发挥平台的规模化优势,为深化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3.97%,较上年同期下降1.13个百分点。
年末公司有息负债降至513.53亿,全年保持逐季下降的态势,较年初减少12.61亿。
大连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大连医药集团公司(后变更为“大连美罗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凯飞高技术发展中心(后改制为“大连凯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金斯曼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连保税区德生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和大连唐兴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于1999年7月30日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2000]132号”文核准,本公司已于2000年10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网发行了人民币普通股4,000万股,流通股于2000年11月1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5年6月24日,公司完成公司名称工商变更登记,名称由“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广汇汽车服务股份公司”,英文名称由“MERROPHARMACEUTICALCO.,LTD.”变更为“ChinaGrandAutomotiveServicesCo.,Ltd.”。
公司证券简称由“美罗药业”变更为“广汇汽车”,证券代码不变。
公司拟将中文名称由“广汇汽车服务股份公司”变更为“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英文名称由“ChinaGrandAutomotiveServicesCo.,Ltd.”变更为“ChinaGrandAutomotiveServicesGroupCo.,Ltd.”。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及《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发布的公告。
近日,公司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马赴江 | 2024-07-17 | 10300 | 0.78 元 | 378300 | 董事 |
王胜 | 2024-07-17 | 400 | 0.78 元 | 2161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王咏帆 | 2024-07-17 | 200 | 0.78 元 | 72600 | 高级管理人员 |
马赴江 | 2024-06-06 | 158000 | 1.24 元 | 368000 | 董事 |
许星 | 2024-06-06 | 35900 | 1.24 元 | 770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刘旭斌 | 2024-06-06 | 42700 | 1.25 元 | 78700 | 监事 |
丁瑜 | 2024-06-06 | 40000 | 1.25 元 | 791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马赴江 | 2024-06-05 | 210000 | 1.41 元 | 210000 | 董事 |
许星 | 2024-06-05 | 31100 | 1.4 元 | 411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王胜 | 2024-06-05 | 215700 | 1.39 元 | 2157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王咏帆 | 2024-06-05 | 72400 | 1.38 元 | 724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彭松 | 2024-06-05 | 35900 | 1.4 元 | 43900 | 高级管理人员 |
刘旭斌 | 2024-06-05 | 36000 | 1.43 元 | 36000 | 监事 |
谢朝晖 | 2024-06-04 | 40000 | 1.27 元 | 40500 | 高级管理人员 |
许星 | 2024-06-04 | 10000 | 1.29 元 | 100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丁瑜 | 2024-06-04 | 39100 | 1.28 元 | 391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彭松 | 2024-02-06 | 8000 | 1.31 元 | 8000 | 高级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