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信华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大连华信 - A08047.SH

信华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状态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Hi-Think Technology,Corp.
成立日期
1996-05-23
注册地
辽宁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大连华信
股票代码
A08047.SH
上市日期
暂未挂牌
大股东
刘军
持股比例
15.0829 %
董秘
赵庆顺
董秘电话
041185996038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刘璐、张颖
律师事务所
北京大成(大连)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信华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210200241765653R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辽宁
成立日期
1996-05-23
法定代表人
刘军
董事长
刘军
企业电话
0411-85996038,041185996038
企业传真
0411-85996000
邮编
116085
企业邮箱
IR@dhc.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辽宁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黄浦路977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计算机软件外包、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软件产品生产、计算机系统集成、计算机软件维护服务等。。

经营范围: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计算机应用电子设备及通信系统设备开发、组装及销售;建筑智能化工程及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工程设计与施工;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和信息服务业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以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信华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信华信”),是一家面向全球客户提供领先的应用软件产品、解决方案及数字技术服务的集团公司,是中国软件百强、第二大软件出口企业。

公司拥有员工逾万人,在北京、沈阳、济南、昆山、苏州、重庆、香港,以及日本东京、京都、冲绳多地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软件出口领军企业,也是国内数智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核心提供商。

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数智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坚持国际、国内同步发展战略,信华信专注企业用户二十八年助力数字化转型,业务覆盖中国、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1、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状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026.33万元,同比增长13.19%;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为23,470.53万元和20,105.6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86%和5.90%。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272,614.94万元,净资产达到140,248.33万元。

2、报告期内公司运营情况2018年是公司新中期战略的起始年,公司基于“成长战略驱动战略成长,战略成长实现成长战略”这一共识,公司聚焦业务主航道开展整体运营。

报告期内,日本IT服务市场需求和人才缺口仍然很大,国际IT服务业务保持了很好的增长,国内IT服务及行业解决方案业务继续聚焦主航道业务发展,重视业务价值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在核心行业领域和核心客户方面实现了良好的业务拓展。

在公司新中期战略指引下,公司在内部管理、创新研发等方面对战略关键任务进行了重点投入。

市场开拓方面,公司积极推进新大客户开拓工作,加速形成了新的行业解决方案、技术解决方案和服务方案,国内外市场业务均实现稳步发展。

国内市场方面,公司聚焦政府公共、制造、商业流通和银行四大行业,在新疆、青海、江西、北京、浙江、山东等地进行了重点区域开拓。

产品与行业解决方案成熟度逐步提升,应用案例进一步增加,市场影响力显著提升。

政府公共领域,赢得了智慧安监、综合智慧城市平台等细分领域的千万级订单,在交通细分领域,重点围绕路网监测、数据中心、综合执法业务打造的交通行业综合解决方案,成功中标了江西、新疆、青海等省的重点项目。

智能制造领域,围绕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在既有物流解决方案、机器视觉解决方案、MES等核心产品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了工业数字平台、智能装备运维监控解决方案,成功应用于多家大型制造业企业及上市公司。

智慧商业领域,全渠道产品面向超过九万家门店的品牌企业提供了服务,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面向鞋服领域的SaaS服务,获得了市场和客户好评。

能源领域,围绕核电行业核心大客户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客户粘性的同时,将现有运维体系成功应用复制到了新大客户,签署了千万级订单。

金融领域,在银行业务方面,智能风控产品保持国内银行领域签单额第一,新研发的移动金融产品、营销解决方案成功落地实施,客户与市场反馈良好。

在租赁业务方面,提升了融资租赁解决方案的成熟度,新增保理、担保、资管等多项业务解决方案并在新客户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信息通信领域,继续围绕核心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又开拓了以行业领军企业为代表的新大客户,并与客户开展了业务合作。

国际市场方面,公司继续坚持大客户战略,围绕核心大客户提供高端/中端/低端相结合,在岸/近岸/离岸多组合的全方位服务。

形成了一体化的营业体系和营业团队,通过重心前置、营业前移,在日技术服务团队人员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提升了业务价值。

通过营业一体化,成功开拓了两家新客户,并拓展了既有客户的新领域。

自主研发的AirCube前端框架得到了国际客户的认可与应用,参与了重要客户适用于AWS、Azure、阿里云等主流云平台的混合云产品研发。

积极参与世界顶级开源PaaS平台社区建设,并提交了代码。

全面推行了云原生架构技术应用,组建了面向内制化的敏捷技术团队,服务全球顶尖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物流和新零售系统建设。

结合PCMM体系的推广,公司面向关键人员和业务工程师的培训和培养已经系统化、制度化。

通过公司级的体系化的专项培养项目,进一步完善了业务工程师的提案、技术、管理、语言等满足业务需求的能力体系,中国国内及日本现场业务工程师数量均有提升。

在技术方案方面,持续完善系统迁移、SAP、IoT等技术架构与技术方案,实现了新技术解决方案的落地,在新客户的应用案例成功落地实施,进入了日本共享单车业务领域。

在银行、不动产、自动车、电子商务等业务拓展方面有了新突破,参与了日本5G等业务领域的特需项目,持续推进在日本关西地区的业务规模,承接的业务内容进一步向上游深度拓展。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设计并逐步落实了与业务深度结合的人才激励机制,提出了“薪”动人才计划,通过改善招聘人员配置、优化招聘系统、增加获取中高端资源的手段等,提升招聘效率,建立了关键人才吸引政策并试行,开通了弹性福利平台。

基于公司新中期战略,重新梳理了能力词典,建立了新的职位体系和发展通道,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业务纳入了新职位体系。

开展了面向业务工程师的软技能专项培养计划,持续完善了干部管理体系,通过“培菁计划”和“培根计划”,培养了后备干部与骨干力量。

新技术方面,公司集合内外部优势技术资源,将大连、西安、日本京都等地的技术资源联合起来,设立了分散型技术研发组织——技术研究院,在集团内部对技术研究与运用进行横向拉通,重点把握全球技术发展趋势,提升公司整体技术实力,重点开展了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在新技术领域形成了新的解决方案与服务应用案例。

日本子公司华信创研的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市场应用,赢得了三个大客户的高度评价。

(二)行业情况2018年,中国软件市场虽然面临中美贸易摩擦等负面影响,但受中国经济总体保持中高速增长及软件市场热点频出的双重因素影响下,依然保持了近15%的增长。

软件市场行业结构方面,智慧城市、制造、金融以及电信行业占比仍然较大,政府、制造、金融、流通等行业发展迅速。

中国启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对未来3-5年电子政务市场将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应急管理、医保、税务机构的需求最为明显。

日本市场方面,受国家政府机关、地方政府机关和金融机构等大规模项目完成的影响,政府和金融行业增长逐步放缓;公共领域中,电力、煤气改革促使IT投资继续增加;制造行业核心系统、ERP投资势头旺盛。

对日软件与服务外包市场需求与人才缺口仍然很大。

综合考虑人力成本、服务经验、市场成熟度以及社会和政治稳定性等因素,中国仍旧是全球最优良的服务外包接包目的地之一。

新兴信息技术(NewIT)与传统产业融合加深,工业互联网正在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

云计算服务等新兴业态拉动软件业加快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

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已全面影响到传统软件开发领域,推动开发、交付和盈利等模式转型。

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了数字化转型报告,提出了“2025年悬崖”的警告,推动企业尽快实现数字化转型,NewIT应用需求增加。

中国国内一线城市尤其是NewIT人才人均工资上升较快,各地抢人大战加剧东北地区IT人才流失,人员招聘与挽留难度加大。

发展进程

公司系于2007年7月30日经商务部商资批[2007]1201号《商务部关于同意大连华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转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由华信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批准号:商外资资审字[2007]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