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公司主营业务系通过适当的人为干预,对地表创面、水系水岸、水库、内陆岛等进行拟自然生态修复与治理,实现集治土、理水、生木和生态工法于一体的零维护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包括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及生态产品研发定制的一站式服务。。
经营范围: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产品以及以及生态工程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生态环境治理及修复工程的技术与规划设计咨询;环境生态治理与修复、环境污染治理与修复、水体治理、水环境治理、黑臭河道治理、石漠化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地表生态修复(以上项目凭资质执业);海绵城市、生态水库系统、地表生态系统、城市生态规划、流域水系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的研发、设计与施工;园林绿化设计、施工与养护;建筑材料(不含危险化学品)、土工合成材料、无纺布及工业用布、金属丝网制品、电子产品(不含电子出版物)、机电设备与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及相关的技术咨询和技术转让;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服务;工程投标咨询;工程设备租赁(以上经营范围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公司主营业务系通过适当的人为干预,对地表创面、水系水岸、水库、内陆岛等进行拟自然生态修复与治理,实现集治土、理水、生木和生态工法于一体的零维护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包括规划、设计、建设、维护及生态产品研发定制的一站式服务。
1、成立控股子公司重庆生态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本公司与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重庆生态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该公司已于2017年1月12日取得由重庆两江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为公司开拓重庆市场奠定了基础。
2、市场开拓2017年,公司在2016年的业务基础上,不断扩展新的业务市场,先后签订夹岩水库古树移栽项目、下溪水库水土保持项目、燕尾水库水保项目,中标贞丰水厂,进场施工铜仁马岩水库水保项目,合同总金额5,777.89万元。
3、经营业绩小幅度回落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35,912,813.02元,较上年同期上涨1.25%。
实现净利润-6,686,139.56元,基本每股收益-0.19元。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97,550,619.6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17%,净资产为64,868,098.60元,同比下降9.24%。
丹海有限设立于2009年2月,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实收资本200万元。
设立过程如下: 2009年2月11日,有限公司取得渝名称预核准字【2009】渝中第204064号《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核准“重庆丹海实业有限公司”的公司名称。
2009年2月15日,有限公司召开首届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设立有限公司。
根据2009年2月15日签署的有限公司章程规定,股东于2009年2月16日前缴纳200万元出资,其余出资于2011年2月15日前缴足。
2009年2月16日,重庆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重立会验【2009】第105号《验资报告》,审验截至2009年2月16日,丹海有限已收到公司股东黄海英、李可为缴纳的人民币200万元货币出资,其中黄海英缴纳人民币110万元,李可为缴纳人民币90万元。
2009年2月17日,丹海有限取得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5年9月16日,丹海有限召开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决议以丹海有限截至2015年7月31日经众环海华出具的众环审字(2015)022139号丹海有限母公司审计报告审定的净资产35,421,354.39元按1.1069:1的比例折为3,200万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10月8日,丹海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签订了《关于设立重庆丹海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之发起人协议》。
2015年10月8日,发起人召开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同意设立丹海生态,股本总额为3,200万元人民币,股份总数为3,200万股。
丹海有限的资产、业务、债权、债务全部由丹海生态承继,各发起人已投入公司的资产产权关系清晰,各发起人将该等资产投入公司不存在法律障碍。
丹海有限以经审计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未根据资产评估结果进行账务调整,不存在以评估值入资设立股份公司的情形。
本次公司整体变更未涉及以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的情形,不存在需要公司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情形。
2015年10月15日,公司取得重庆两江新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