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复材 - 301526.SZ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3-12-26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
云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Chongqing Polycomp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成立日期
1991-08-27
董事长
江凌
注册地
重庆
所在行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国际复材
股票代码
301526.SZ
上市日期
2023-12-26
大股东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比例
60.01 %
董秘
黄敦霞
董秘电话
023-68157868
所在行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弋守川;刘静亚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通商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5001046219007657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重庆
成立日期
1991-08-27
法定代表人
江凌
董事长
江凌
企业电话
023-68157868
企业传真
023-68157868
邮编
400082
企业邮箱
cpic@cpicfiber.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重庆市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B区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研发、生产、销售。

经营范围:生产、销售玻璃纤维系列产品、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产品、玻璃纤维用浸润剂及助剂、空气分离制品(压缩或液化的氧、液化的氩、压缩的氮〈限长寿区分公司经营〉)(按重庆市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设立批准书核定事项从事经营);玻璃纤维工业成套技术与成套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从事非配额许可证管理,非专营商品的收购出口业务(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除外);贵金属及合金材料、合金制品的研发、加工、销售、租赁及回收业务。道路货物运输(取得相关行政许可后在许可范围内从事经营);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复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玻纤新材料产业的重要支柱企业。

公司专注于高性能新材料,致力于研制品质稳定、持续创新的高性能产品,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国际复材下设北美公司、欧洲公司和香港公司3家销售子公司,在重庆、珠海、常州以及海外的巴西、巴林等地建有生产基地,玻纤纱年产能突破100万吨,玻纤布年产能达到2亿米。

公司玻璃纤维产品品种主要包括无碱玻璃纤维无捡粗纱、细纱、短切纤维、方格布、织物等,产品质量得到合作伙伴的广泛认可。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玻璃纤维是以白泡石、叶蜡石、高岭土、石英砂、石灰石等天然无机非金属矿石为原料,按特定配方经高温熔制、拉丝、烘干及后加工等工序制成的高性能无机纤维,具备机械强度高、绝缘性好、耐腐蚀性强、轻质高强等优异特性。

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玻璃纤维及其制品是一种新型材料,其复合材料制品综合性能卓越,可有效替代钢、铝、木材、水泥、PVC等多种传统材料,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汽车与轨道交通、建筑材料、工业管罐、电力绝缘、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领域。

(二)公司主要产品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的玻璃纤维均为无碱玻璃纤维,主要产品分为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制品两大类。

根据产品形态及生产工艺差异,具体可细分为粗纱、细纱、粗纱制品、细纱制品四大类。

具体情况如下:(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以提升管控效能、理顺管理关系为目标,坚持高价值差异化发展思路,聚焦创新研发,强化资源整合,深化产销协同,积极推动生产经营水平再上新台阶。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生产、采购和销售体系,形成了研产供销一体化管理模式。

研发方面:公司建立了完备的研发体系,形成以自主研发为主、外部合作为辅的研发模式,主要依托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研发创新、新技术应用与生产工艺优化,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产品技术持续迭代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高端电子产品应用需求,相继推出了低介电电子产品LDK一代、二代,为客户提供更加领先、更加契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采购模式:公司拥有独立的采购物流中心统一负责采购业务,以《采购操作规范》为指导,开展各类采购活动。

该中心具体承担物资采购、贵金属采购、服务采购、供应商管理、集中采购(大宗物资)、废旧及闲置物资处置、仓储及物流管理等职能。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流程,严格执行供应商管理制度。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已经形成多种特色的采购模式,包括:以矿物原料、化工原料、包装材料采购为主的“年度框架协议+月度采购合同”模式;以仓储物流、能源为主的年度合约采购模式;以设备、备品备件、办公用品为主的定量定批采购模式。

生产模式:公司主要实行“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内部运营模式,以合理组织生产、提升营运效率。

公司下设大渡口生产中心与长寿生产中心,各中心依据年度销售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匹配各产线产能进行预算安排,以实现产销平衡。

同时,聚焦老旧产能的迭代升级,积极推动新项目建设,建立完善的项目生产管理机制,确保各类新建、冷修技改项目快速达标达产。

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活动由市场营销中心负责,构建了完善的销售体系与业务流程。

公司实施差异化定价策略,结算方式主要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电汇、信用证等。

同时,根据客户资信状况、付款方式及周期,授予不同的信用额度。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市场研究投入,通过客户交流、专业展会、技术论坛及专业杂志广告等多元化推广途径,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此外,公司在客户管理、战略合作、技术开发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商业秘密管理,并入选“成渝商业秘密保护举措实、成效好企业名单”。

(一)公司所属行业说明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23年版),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C)”下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F30)”,具体细分为“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CF306)”。

公司玻璃纤维产品的产能规模排名全球前三,行业竞争优势地位明显。

在风电领域,公司深耕十余年,是率先进入风电领域的国内玻纤厂家之一,通过自主研发玻璃纤维配方和风电用浸润剂配方,以优异的性能和稳定的品质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风电市场占有率超过25%,其中高模、超高模产品产量居全球领先地位。

在高端电子领域,公司低介电电子细纱、超细纱性能优异,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稳固了公司在高端电子领域的行业地位。

在热固领域,公司高端绝缘纱、高模量光缆阻水纤维用纱、全缠绕水处理膜壳用纱等多类产品性能优异,市场份额居行业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受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影响,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

行业内主要企业积极调整发展战略,推动产能优化和产品升级,努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

从长期来看,玻璃纤维作为重要新材料,其市场需求仍保持增长潜力。

一方面,汽车、风电、电子等传统应用领域需求保持稳定;另一方面,安全防护、海洋工程、智能物流、绿色建材等新兴应用领域正在快速发展,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二)主营业务情况说明2025年上半年,面对更加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国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持续开展产能结构优化,在风电、电子、家电等细分市场旺盛需求带动下,行业整体经济运行所有回暖。

报告期内,公司外拓市场、内强管理,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术转型升级力度等措施持续改善盈利能力。

公司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业务合计实现收入404,979.4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7.51%。

发展进程

1991年6月1日,重庆市玻纤厂与PC国际、玻璃原丝公司、鲍里斯在重庆签署了《合资经营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合同》及《合资经营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章程》,各方同意合资设立“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重庆市大渡口区庹家坳,注册资本为342.00万美元,其中:重庆市玻纤厂以现金、房屋及土地使用权出资239.40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70.00%;PC国际以设备出资47.88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14.00%;玻璃原丝公司以技术及设备出资27.36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8.00%;鲍里斯以技术及设备出资27.36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8.00%。

1991年6月25日,重庆市经济委员会核发了《关于<重庆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重经发[1991]外63号),同意重庆市纤维厂与PC国际、玻璃原丝公司、鲍里斯合资举办“重庆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并同意国际复材有限的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及股权比例。

1991年7月10日,重庆市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核发了《重庆市经贸委关于重庆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合同、章程的批复》(重经贸函[1991]281号),确认国际复材有限合同及公司章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和有关规定,批准其生效。

1991年7月11日,国际复材有限取得了重庆市人民政府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渝资字[1991]26号)。

1991年8月27日,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国际复材有限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工商企合川渝字第00181号)。

公司系由国际复材有限按照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

2017年9月28日,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关于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审计报告》(众环审字(2017)160195号),截至2016年12月31日,国际复材有限经审计净资产值为人民币2,775,115,318.29元。

2017年11月11日,云南省国资委向云天化集团出具《关于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实施股份制改造事宜的复函》(云国资规划函[2017]131号),同意国际复材有限推进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改制工作。

2017年12月17日,国际复材有限就其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评估项目向云南省国资委进行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并取得《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备案编号2017-171),经备案的评估基准日为2016年12月31日,经备案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人民币410,000.00万元。

2017年12月21日,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出具《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渝大)登记内变字[2017]第134871号),核准公司的名称由“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变更为“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企业类型变更登记申请,并向公司核发新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5001046219007657)。

2017年9月30日,北京中同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拟增资扩股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中同华评报字(2017)第913号),截至2016年12月31日,国际复材有限净资产的评估价值为人民币410,000.00万元。

2017年12月29日,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大渡口区分局向公司换发了《营业执照》。

2018年12月28日,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减少注册资本的议案》,同意公司按照0元对价回购云南云熹已确定无法实缴的增资对价人民币645,000,000元所对应的公司371,268,293股股份,并相应减少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371,268,293元,公司其他股东认缴股份数额及注册资本不变,比例相应调整。

2019年4月8日,重庆市大渡口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公司换发了《营业执照》,载明公司注册资本已减至307,087.804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