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福建三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牌三炬 - 430604.NQ

福建三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4-01-24
上市交易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企业英文名
FUJIAN SANJU BIOLOGICAL SCIENTECH CO., LTD.
成立日期
2000-07-25
注册地
福建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摘牌三炬
股票代码
430604.NQ
上市日期
2014-01-24
大股东
骆毛喜
持股比例
66.8894 %
董秘
陈庆滨(代)
董秘电话
0592-6553555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王荣前、于飞虎
律师事务所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福建三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50200633909150N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福建
成立日期
2000-07-25
法定代表人
陈庆滨
董事长
陈庆滨
企业电话
0592-6553555
企业传真
0592-6553555
邮编
361006
企业邮箱
13806959989@163.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厦门市思明区展鸿路81号特房波特曼财富中心A座27层D单元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微生物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微生物肥料制造,水溶性肥料制造,复合微生物肥料制造,生物有机肥制造,菌种培植,植物生物营养素开发。(出口不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品种)(未取得前置审批项目的批准文件、证件,不得从事该项目的生产经营)

公司是致力于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菌肥、微生物修复剂等农用微生物制剂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粒粒金、优生素、三炬康生、灌金液、耕多邦、三炬微生物菌剂。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市场营销:在销售范围和队伍不断扩大的同时,企业的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公司积极倡导和推广健康种植概念,与数家大型种植基地结成战略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了客户群;此外,公司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拓宽销售渠道,销售公司产品,进一步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在提高销售额的同时重视对售后服务团队的建设,以保障产品售后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维护公司品牌形象和信誉。

技术研发:公司开展“海藻寡糖应用关键技术与相关土壤修复剂开发的研究”、“一种海洋寡糖植物抗逆增产剂的研究与应用”、“新型海洋生物酶组合技术生产海藻寡糖生物肥料产业化”、“中量元素水溶肥新产品开发”、“有机水溶肥新产品开发”、“第二代固体菌剂新产品开发”、“土壤修复剂新产品开发”、“新型固体菌剂新产品开发”、“高品质菌剂新产品开发”等相关项目和产品的研发研制。

报告期内,“一种海洋寡糖植物抗逆增产剂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已完成结题验收,微生物肥(2018)准字(2546)号有机物料腐熟剂产品,微生物肥(2018)准字(6156)号微生物菌剂产品,农肥(2018)准字10378号有机水溶肥料产品获得正式登记。

知识产权:报告期内,公司拥有发明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9项。

其中,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有益微生物混合发酵的方法”、“一种甲壳低聚糖重金属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于报告期内获得了授权。

目前,公司拥有注册商标11项。

财务分析:1、公司财务状况1)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51,659,996.07元,较上年末的57,574,107.17元,减少5,914,111.1元,同比下降10.27%;主要原因系一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市场方面的前期投入,导致货币资金支付较多;另一方面,上年度公司进行了房屋装修,发生了大额长期待摊费用,本期进行了摊销。

2)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负债总额为16,348,406.24元,较上年末的12,855,168.77元,增加3,493,237.47元,同比增长27.17%;主要原因系一方面,公司业务谈判能力增强,延长了经营负债账期导致经营负债增加金额较多;另一方面,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种植赔偿案已一审判决,公司根据一审判决情况计提预计负债。

3)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为35,311,589.83元,较上年末的44,718,938.40元,减少-9,407,348.57元,同比下降21.04%;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亏损。

2、公司经营成果1)2018年营业收入为31,230,550.37元,较上年度的21,507,559.99元,增加9,722,990.38元,同比增长45.21%;主要原因系公司持续加大市场促销和广告投放力度,推动开展种植技术指导服务,使产品的销售逐步企稳向好。

2)2018年净利润为-9,407,348.57元,较上年度的-6,585,191.36元,增加亏损2,822,157.21元;主要原因系公司持续增加市场培育和产品研发的前期投入,从而使相关期间费用增加。

3、现金流量情况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本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413,631.39元,较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3,153,160.94元,减少流出2,739,529.55元,主要原因系本年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上年同期增长45.21%,从而产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流入较高。

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本期净利润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原因系公司固定资产折旧、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以及计提预计负债等非付现成本费用的影响。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4,651,446.80元,较上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80,726.59元,减少流出2,229,279.79元,主要原因系本年度公司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投资减少。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204,095.98元,较上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711,243.27元,减少流出3,915,339.25元,主要原因系公司上年度偿还贷款3,500,000.00元导致现金流出较多。

公司致力于微生物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的业务、主要产品及服务与上一年度基本保持一致,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行业情况1、土壤危机迫在眉睫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且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耕地逐年递减,我国的人均耕地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必经之道。

我国肥料消耗量位居世界首位,其中化肥比重一直很大,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化学肥料,而有机肥不足,各类养分比例失调,致使农田生态环境、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区系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的安全。

化肥的长期使用已造成肥效下降、利用率低、土壤板结等弊端。

土壤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农业最大问题和最大危机,土壤污染与耕地质量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瓶颈,严酷的现实把微生物肥料和土壤修复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与传统化肥相比,微生物肥料具有制造和协助作物吸收营养、增进土壤肥力、增强植物抗病和抗干旱能力、降低和减轻植物病虫害、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刺激和调控作物生长、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农作物废弃物、城市垃圾的腐熟和开发利用、土壤环境的净化和修复作用,以及提高农作物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等多方面的功效,在可持续农业战略发展及在农牧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大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对农产品的消费着重点也从走量为先转为了品质优先。

在市场观念的变革下,农户对农产品的生产理念也逐渐随之发生转变,绿色农业,有机食品,土壤循环利用的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农户重视,单纯的使用传统的化肥已不能满足当今绿色农业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发展高效环保的生态有机肥料势在必行。

据统计,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总数有1100多家,年产量1200万吨,年产总值达200亿元,生物肥料累积应用面积2亿亩以上。

与10年前相比,微生物肥料生产企业数量、产值和推广面积均翻了一番。

然而,与我国化肥用量(实物量)约1.3亿吨比起来,微生物菌肥只占化肥用量的7%左右,但菌肥的神奇效果正在引起农资行业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微生物肥料行业的黄金发展期已经开启。

2、国家产业政策导向2015年3月,农业部发布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化肥总量减少20%,按照化肥现有使用量1.4亿吨计算,到2020年要减少2800万吨,要有2800万吨微生物肥料进行有效补充,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要求,我国到2020年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到2030年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2017年2月,农业部发布的《开展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方案》要求,加快农业绿色发展,要以果菜茶生产为重点,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涉及柑橘、苹果、茶叶、设施蔬菜等多种类经济作物及其生产区。

2017年7月,农业部发布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方案(2017—2020年)》要求,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2017年8月,农业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429号建议的答复”中,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参考代表提出的建立横向分类、纵向分级有机肥标准体系的建议,组织专家深入开展研究,不断细化、完善有机肥相关标准。

2018年11月,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明确,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农业用水总量,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当前,我国土壤面临日趋严重的生态压力,土壤污染与耕地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瓶颈。

国家新政策的系列出台,对化肥销量带来极大冲击,但却极大推动了微生物及有机肥料产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要求提高了行业门坎,也突显了公司的产品优势。

公司从事微生物肥料行业20余年,本着以专注土壤健康,发展生态农业为宗旨,主营业务完全与国家良好的产业政策导向相吻合。

在国家新政策的落实和推动下,微生物肥料制造业是我国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重要环节。

可见,生态肥料是大势所趋,未来空间无限,发展潜力巨大。

发展进程

福建三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称为漳州三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系由尤越、尤松亨、王志辉和林克明共同出资组建的有限公司,于2000年7月25日取得福建省南靖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350600400006864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9年3月根据股东会决议及修改后的公司章程,原股东吴堃菱变更为香港力生元科技有限公司,同时增加注册资本10,000,000.00元,分期入资。

第一期入资2,937,998.32.00元已由漳州兴龙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于2009年3月14日出具【2009】漳兴会外验字第033号验资报告。

2010年7月根据股东会决议及章程修正案,第二期入资284,512.20元,已由漳州兴龙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于2010年7月16日出具【2010】漳兴会外验字第044号验资报告。

2012年1月根据股东会决议及章程修正案,股东香港力生元科技有限公司将其持有公司57.44%股权,人民币677.748948万元出让给股东南靖三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次出资第3期,出资额为6,777,489.48元,已由漳州新兴龙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1月16日出具【2012】漳新兴会外验字第005号验资报告,本次变更后实收资本增加至人民币1180万元。

2013年3月根据股东会决议及章程修正案,股东香港力生元科技有限公司将其持有公司34.02%的股权以401.4511万元人民币转让给尤松亨,股东南靖三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其持有公司12%的股权以141.60万元人民币转让给尤松亨;将其持有公司29.98%的股权以353.7489万元人民币转让给尤越;将其持有公司12%的股权以141.60万元人民币转让给王志辉;将其持有公司12%的股权以141.60万元人民币转让给林克明。

2013年7月,经公司股东会决议同意,福建三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截止2013年8月5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为福建三炬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本1180万元,并由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8月5日出具了中兴财光华审验字(2013)第7031号验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