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华厦眼科
- 企业英文名: Huaxia Eye Hospital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苏庆灿
- 上市代码: 301267.SZ
- 注册资本: 840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11-07
- 大股东: 华厦医疗投资(厦门)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0.45%
- 董秘: 曹乃恩
- 董秘电话: 0592-2108975
- 所属行业: 卫生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勇、黄卉、郑凡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厦门市湖里区五通西路999号之1701
- 概念板块: 医疗服务 创业板综 深股通 中证500 创业成份 融资融券 深成500 高送转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福建
- 成立日期: 2004-08-1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50200761727554T
- 法定代表人: 苏庆灿
- 董事长: 苏庆灿
- 电话: 0592-2108975
- 传真: 0592-2108895
- 企业官网: www.huaxiaeye.com
- 企业邮箱: zhengquanbu@huaxiaeye.com
- 办公地址: 厦门市湖里区五通西路999号
- 邮编: 361006
- 主营业务: 眼科医疗服务,向眼科疾病患者提供各种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等眼科医疗服务,同时还向社会大众提供眼疾、近视预防干预工作
- 经营范围: 中药零售;西药零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零售;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第二类医疗器械批发;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钟表、眼镜零售;企业管理咨询;专科医院;教育辅助服务(不含教育培训及出国留学中介、咨询等须经许可审批的项目);其他未列明的教育服务(不含教育培训及其他须经行政许可审批的事项);保健食品零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零售;婴幼儿配方乳粉零售;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零售;化妆品及卫生用品零售;其他日用品零售;其他综合零售。
- 企业简介: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眼科医疗连锁集团、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企业(股票代码:301267)。 当前,集团已在全国管理100多家眼科医院及眼视光中心。作为眼科全科诊疗服务体系的先行者,华厦眼科业务范围涵盖全生命周期,已建立覆盖白内障、屈光、眼底、斜弱视与小儿眼科、眼表、青光眼、眼眶与眼肿瘤、眼外伤共八大眼科亚专科科室及眼视光的眼科全科诊疗服务体系。 集团本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眼科)建设单位、三级甲等眼科医院、厦大附属医院,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福建省眼表及角膜病重点实验室等,是全国眼科诊疗领域服务能力领先的单体医院。 华厦眼科致力于打造眼科人才高地,汇聚了我国玻璃体手术外科的开拓者、国际眼科学科学院(AOI)院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原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眼科医师分会原会长黎晓新教授,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国际眼科学科学院(AOI)院士、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赵堪兴教授,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终身名誉主任葛坚教授,我国眼表及干眼领域的开拓者、亚洲干眼协会原主席刘祖国教授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眼科学界领军人才。目前集团拥有两位国际眼科学科学院(AOI)院士,正是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集团专家委员会主席赵堪兴教授。 华厦眼科拥有成熟的“医教研”体系,不断引进国际前沿眼科诊疗设备和技术,持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在本部五缘院区打造全国疑难眼病会诊平台,建设华厦眼科医院集团眼科研究所,拥有863计划、973计划、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外国专家引智项目及省市课题300多项。集团还致力通过两院、两所、三基地、三站、合作院校等一系列发展平台,打造眼科精英培养摇篮,相继推出中国眼科医师明日之星计划、中国眼科医师精英人才培养计划,联合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知名高校培养博士后,助推国家医师建设,培养未来眼科领军人才。 阔步发展的同时,华厦眼科始终不忘履行社会责任。自成立以来,集团公益诊疗足迹不仅遍布全国各地,还先后十多次走出国门,应邀前往缅甸、老挝、尼泊尔、柬埔寨、斯里兰卡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慈善光明行,为国际光明事业贡献力量,央视先后多次就此报道点赞。 华厦眼科秉持“无论富贵贫穷,都要服务好每个病人,让每个人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的使命,遵循“精湛医术、合理收费、高尚医德、贴心服务、快捷方便、优雅环境”的经营理念开展规模化连锁经营,并坚持“责任、关怀、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朝着“建眼科名院铸百年华厦”的愿景砥砺奋进,以求实现“病人满意、员工满意、同行认同、社会认同、政府放心”的目标! 源于厦门,服务中华,走向世界。当前,华厦眼科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将继续秉持“医教研均衡发展”及“打造人才技术高地”的理念,通过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网络布局。未来,计划在国内新增120-150家眼科医院,以及200家眼视光中心,条件成熟时还将布局美国、澳洲、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并构筑战略纵深,不断向眼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致力为更多患者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优质服务,推动中国眼科事业发展,持续为健康中国建设、为全民眼健康贡献“华厦力量”!
- 商业规划: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作为国内大型眼科医疗连锁集团,华厦眼科始终坚持“无论富贵贫穷,都要服务好每个病人,让每个人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的使命,秉承“责任、关怀、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面向广大公众提供眼科全科诊疗服务,包括白内障、屈光、眼底、斜弱视及小儿眼科、眼表、青光眼、眼眶和眼肿瘤、眼外伤在内的眼科八大亚专科及眼视光专科。公司下属医院厦门眼科中心是国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眼科)建设单位,并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立足厦门眼科中心标杆模式,公司持续推进连锁布局,初步建立了全国范围内的诊疗服务网点体系,并于2024年成功收购成都爱迪眼科(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成为拥有“双三甲”眼科医院的大型医疗连锁集团。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发展战略,秉持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均衡发展理念,不断完善全国眼科医疗网络布局,带动经营业绩持续增长,为更多眼病患者提供技术先进、收费合理、方便贴心的优质眼科诊疗服务。(二)经营模式1、诊疗服务模式凭借多年在眼科行业的经验,公司制定了标准化服务流程。患者到院先经医院导诊护士,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分诊后挂号;首诊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诊断、病史询问,重点关注患者有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并完成病历记录。若首诊医师经诊查后判断患者病情属他科疾患,则邀请其他科室对患者进行会诊治疗。随后,会诊医师根据患者情况提出合适的治疗方案,并确认是否需要进行手术住院,若患者病情涉及两科以上或出现其他需手术住院治疗的情形,首诊医师应按照“专病专治”原则根据患者的主要病情安排手术住院。住院期间,如患者病情确需转院治疗,上级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查并取得患者同意后方可转院。患者达到出院条件后,护士及主管医师将《出院记录》交予患者,并认真向患者及其亲属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目前的病情、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用、饮食、活动、复诊时间、预约等。在手术管理方面,公司同样制定了标准化流程,可分为手术审批和手术实施两个阶段。手术审批可分为正常手术审批和特殊手术审批,其中特殊手术审批系指符合公司特殊手术规定的特殊病例手术,须填写《特殊诊治申报表》,经科内讨论签署意见后报医务部和业务院长,获准后方可手术。手术实施可分为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手术中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四个环节,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共同主持。在手术实施过程中,为了减少手术实施风险,公司主要通过手术分级管理进行把控。手术分级管理主要从手术及有创操作技术分级、手术医师分级和医师手术权限分级等方面进行严格规定,目标是确保手术及高风险有创操作的安全和质量,规范医院、科室、医师的手术及有创操作管理,防范医疗事故发生。2、销售模式(1)定价模式对于医保项目目录内的医疗服务,公司的医疗服务价格严格执行国家和当地公共医疗保险的定价标准;对于非医保项目目录内的医疗服务,公司按照国家相关价格管理方针政策,结合医疗项目的技术先进性与医疗成本,并参考市场价格确定服务项目的价格。对于诊疗服务中的药品销售,公司下属医院主要参照国家和当地政府及管理部门关于药品定价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以其为定价依据。公司的医疗服务定价管理实行集团审批管理、各医院具体实施的分级管理体制。各主体的权限分配为集团财务管理部为主,医保管理部协助,各医院财务科及医保办负责宣传、执行国家及地方物价政策。另外,公司在经营期间医保项目的价格调整周期按照当地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规定执行;非医保项目根据下属各医院的成本及市场竞争情况的变化进行价格调整。(2)结算模式公司诊疗服务、药物销售的主要结算方式包括患者自费结算、医保结算和其他结算方式。3、采购模式公司主要采购各类医疗设备和耗材、药品及配镜材料等。为提升公司采购议价能力,凸显规模效应,公司通常统一与合格供应商协商、谈判并签署采购协议。为保证公司可获得高质量、稳定的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公司对供应商的筛选制定了严格的准入制度。公司采购部针对采购需求制定供应商筛选清单,对供应商进行产品资质、经营资质、市场声誉及产品定价等信息进行综合考察评定,评定通过的供应商可进入公司采购目录中的供应商名册。目前,公司针对主要采购品种已形成一套内部采购目录,按照公司采购目录指定的供应商和价格进行采购;对于采购目录外的品种,需进行询价比价并经审批通过后进行采购。对于供应商的持续管理,采购部每年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审,对供应商名册进行调整、更新,实现动态管理。1、概述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目标的关键之年。公司立足宏观环境、行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趋势,聚焦核心业务,围绕公司新阶段战略发展规划,在机构布局、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发展、运营管理、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持续深耕,夯实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强化内生动力和基础韧性,总体业务发展行稳致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27亿元,同比增长0.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9亿元,同比下降35.6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79.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7.94亿元。2024年,受行业环境变化、行业需求阶段性放缓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公司业绩增速有所放缓。未来,随着消费需求进一步释放,眼科医疗行业依然具备良好的发展空间,将为公司发展持续提供动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及经营成果如下:(1)稳步构建医疗服务网络,推动医院服务能力升级公司始终坚持“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战略,结合外部市场环境变化,有序推进全国眼科医疗网络布局,扩大公司业务范围和服务半径,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战略收购了成都爱迪、睢宁复兴、微山医大、恩施慧宜四家眼科医院,天津华厦、深圳南山华厦、安溪华厦等多家医院也先后投入运营,公司全国眼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推进。作为公司全国连锁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天津华厦眼科医院进一步扩大了公司在京津冀地区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深圳南山华厦是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的国际眼科中心,与深圳华厦(福田)眼科医院形成“一城两院”服务体系,为公司拓展华南地区业务提供关键支撑;成都爱迪、东莞华厦、贵阳阳明华厦、临沂华厦等医院启动迁址、院区扩建,更新换代硬件设施,推动医院服务能力进一步升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2)强化临床学科建设,持续提升诊疗水平2024年,华厦眼科继续坚定“以学术为指导、以技术为支撑、以患者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临床学科建设,推动诊疗技术升级,引进前沿诊疗设备,进一步完善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医院诊疗水平。报告期内,厦门眼科中心顺利通过厦大附属医院复评及三甲复审,并连续第六年获得《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眼科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能力及医教研建设等方面获得了高度评价与认可。目前,公司旗下拥有厦门眼科中心、成都爱迪眼科医院两家三甲眼科专科医院,为公司临床诊疗、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科建设及临床诊疗方面,公司积极响应执行国家人工晶体集采政策,加大力度推进白内障、老视业务发展,率先引进了多款新型人工晶体并完成植入,提高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渗透率;先后引进了法瑞西单抗、托珠单抗、国内首款获批的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等药物,成功开展国内领先的小梁网微支架iStentinjectW植入术,为相关眼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成立“微脉冲激光青光眼治疗培训基地”、“角膜交联仪角膜胶原交联术全国培训中心”、“人工角膜手术培训中心”等平台,推动前沿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报告期内,由厦门眼科中心眼表与角膜病学科带头人吴护平教授主编的《干眼相关疾病》、华厦眼科特检学科编写的《眼科特检临床指南》、华厦眼科参与起草的《角膜塑形镜验配规程》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为促进临床诊疗规范化提供了重要支持。厦门眼科中心成功获批“中国近视防控能力建设联盟中心级单位”,成都爱迪获评首批“中国近视防控能力建设联盟(CAMP)”全国骨干级单位,华厦眼科“365近防模式”正式启动,公司近视防控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在诊疗设备及技术升级方面,公司与爱尔康、强生眼力健、蔡司、博士伦等多家企业达成全新战略合作,加快推动眼科新技术、新产品的临床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旗下多家医院陆续引进爱尔康全光塑及蔡司新一代微创全飞秒精准4.0两项屈光新术式,为广大眼病患者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加快引进蔡司数字导航3D显微镜、DORCEVA玻切超乳一体机等先进诊疗设备,助力公司数字化精准医疗再上新台阶。在集团协同发展方面,公司持续完善全国疑难眼病会诊平台、名医工作室等平台建设,发挥集团协同优势,推动各级医院诊疗水平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天津华厦“疑难眼病会诊平台”正式成立;国际眼科学院院士(AOI)赵堪兴院士先后通过成都华厦“西南疑难眼病会诊平台”、西安华厦“西北疑难眼病会诊平台”为西南、西北地区的疑难眼病患者提供会诊;郭海科教授、张广斌教授、周跃华教授等名医工作室在多家医院相继成立,眼表学科成立院长、博士专家巡诊团,助力基层医院临床诊疗、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协同发展。(3)医教研协同发展,建设眼科医学高地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形成梯次鲜明、互补共进的覆盖“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依托平台资源优势和科研人才引领作用,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临床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建设眼科医学高地。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获批5个科研创新平台,3个平台通过复评或验收。厦门眼科中心谢立信院士工作站顺利通过2024年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认定;厦门市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顺利通过验收;泉州华厦获批“福建省‘科创中国’博士创新站”。此外,公司与兴齐眼药就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促进双方在科研合作、人员交流、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融合。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授权62项,新增软件著作权14项;在各类期刊新增发表科研文章187篇,其中SCI收录84篇;新增获批医学科研项目60项;新增开展各类临床试验项目23项并担任PI;新增参与制定或修订的行业标准15项。其中,由厦门眼科中心刘旭阳教授牵头申报的“CPAMD8基因在色素性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此外,公司先后主办了第十届华厦眼科国际论坛、2024年华厦眼科视光论坛、2024年华厦屈光国际论坛及各类学术会议、论坛40余场,并组织专家参与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积极发表学术成果,推动公司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厦门眼科中心院士工作站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立信教授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同时与厦门眼科中心名誉院长刘祖国教授共同入围全球“2024年度影响力榜单”,华厦眼科专家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厦门眼科中心连续11年入围“中国医学院校/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榜单且排名逐年提升,位列2023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眼科学)第15名和五年总科技量值第14名;在全国GCP机构药物临床试验量值排行榜中,厦门眼科中心名列眼科专科榜第7位,在牵头榜上榜的眼科机构中排名第3位,科研创新水平稳居行业前列。(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人才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依托“两院、两所、三基地、三站”和“中国眼科医师明日之星计划”、“中国眼科医师精英人才计划”,持续开展各类人才培育项目,并相继启动了“华厦眼科人才博闻计划”、“南强医学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致力于长期、持续引进和培养眼科专业领域的高层次顶尖人才,打造“院士-骨干-青年”的多层次人才梯队,持续构筑人才竞争优势。报告期内,美国KSL医学诊断试验室首席科学家沈龙教授正式加盟,担任福建省眼表与角膜病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协助推进眼表与角膜病领域科研项目的开展;全国知名泪道病专家范金鲁教授受聘为公司泪道泪器疾病特聘诊疗专家;公司及下属医院新引进了80名主治及以上全职高层次眼科医疗人才,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其中主任医师22名,副主任医师31名,包括宋晏平、聂尚武等多位国内知名眼科专家加盟并担任区域总院长,极大提升了公司在区域市场的影响力。校企合作方面,公司在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三十余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厦门医学院、长沙医学院等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并挂牌成立附属医院、实践教学基地、教师临床实践基地、眼健康服务基地、产学研创新基地。2024年,公司累计引进院校实习生175名,推荐毕业生243名,为公司医疗服务网络布局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5)强化科技赋能,加快建设华厦智慧医疗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眼科临床诊疗、眼科医疗服务及医院智慧化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推动临床诊疗数字化、医疗服务智能化和医院管理精细化,构建“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公司“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厦门眼科5G远程诊疗智慧医疗平台顺利通过验收;公司依托大数据管理委员会自主开发了大数据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形成了规范化的电子病历系统,有效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效率;公司积极推进AI技术与眼病诊疗、科研创新的融合发展,应用AI技术辅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近视等眼病的预防和筛查,开发完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人工智能诊断互联网医院平台,持续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分析,助力推动多种眼病的预防关口前移。在此基础上,华厦眼科启动了“华厦数智长城”计划,以公司全国范围内的临床诊疗电子病历和健康筛查体系为基础,持续完善健康医疗大数据系统,全面构建人工智能在眼病预防、诊断和随访等场景的应用,推动实现智能化、个性化精准诊疗。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医院智慧化管理,公司升级上线华厦眼科互联网医院——眼科通智慧诊疗服务平台3.0,持续开展患者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优化服务模式;并引入患者关系管理系统、智能客服AI系统、患者CRM回访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分析患者就诊旅程路径,优化患者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与投诉处理时效,将“以病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落到实处,患者满意度持续提升。(6)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提升基层眼健康医疗服务能力。公司正式启动“基层眼科医生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和“儿童青少年眼保健实用技术培训项目”,依托华厦眼科完善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及覆盖全国的医疗服务网络,通过资深专家带教指导,培育优秀眼科医疗人才,尤其是重点疑难眼病领域的紧缺型专业人才,以缓解基层医疗资源紧张的迫切难题。此外,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华厦眼科365近防模式为基础,结合多年近视防控的实践经验和社会活动,启动贯穿全年的“近防365瞳爱伴我行”近视防控公益关爱项目,通过开展视力筛查、科普教育、视力建档等近视防控工作,实现对儿童青少年视力问题的早期预防、早期筛查和早期治疗。报告期内,华厦眼科不断拓宽公益版图,坚守初心使命,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累计开展防盲筛查约146万人次;陆续组织合肥名人、淮南华厦、龙岩华厦、三明华厦、常州谱瑞、邳州视明、临沂华厦等16家旗下医院开展“侨爱心光明行”项目,累计筛查困难眼病患者10余万人,帮助5,000余名白内障、翼状胬肉困难患者重见光明;进一步深化闽宁协作,组织华厦医疗队再次走进宁夏隆德县,开展眼健康教育、眼病筛查与诊疗活动,切实帮助众多眼疾患者恢复视力,改善生活质量;参与“柬埔寨光明行”公益活动,为135名柬埔寨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获得了柬埔寨政府与人民的高度认可;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教授第12次带队援藏,提升藏区眼病诊疗水平,凭借在中国基层眼科临床医生教育培训项目中的卓越贡献,黎晓新教授荣获“助力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启动“华厦拾光中国行”角膜移植公益项目,率先开启角膜移植救助通道,计划在3年内为100名患有角膜病的经济困难或弱势群体提供救治补助。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