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嘉戎技术
  • 企业英文名: Xiamen Jiarong Technology Corp., Ltd
  • 实际控制人: 王如顺,董正军,蒋林煜
  • 上市代码: 301148.SZ
  • 注册资本: 11649.70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4-21
  • 大股东: 蒋林煜
  • 持股比例: 26.92%
  • 董秘: 王思婷
  • 董秘电话: 0592-6300887
  •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姚斌星、裴素平
  • 律师事务所: 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厦门火炬高新区(同翔)产业基地布塘中路1670-2号6层
  • 概念板块: 环保行业 福建板块 破净股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机构重仓 微盘股 核污染防治 QFII重仓 垃圾分类 节能环保 一带一路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福建
  • 成立日期: 2005-02-2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50200769267978K
  • 法定代表人: 蒋林煜
  • 董事长: 董正军
  • 电话: 0592-6300887
  • 传真: 0592-6300801
  • 企业官网: www.jrt-memos.com
  • 企业邮箱: jiarong@jrt-memos.com
  • 办公地址: 厦门火炬高新区(同翔)产业基地布塘中路1670-2号
  • 邮编: 361100
  • 主营业务: 系列特种膜分离材料及组件、膜分离成套装备、高性能低温真空蒸发装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高浓度污废水处理服务、环保工程建造。通过“工程装备化”的产品形式,运用高性能膜组件制造技术、模块化膜分离装备制造技术、高性能低温真空蒸发装备制造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及全量化处理技术、工业高浓度污废水处理及趋零排放技术等核心技术,将公司产品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工业过程分离及清洁生产等领域,协助客户实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新型膜材料制造;生态环境材料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环境保护监测;水资源管理;市政设施管理;专业设计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管理服务;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机械设备租赁;通用设备修理;电气设备修理;仪器仪表修理;专用设备修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租赁服务(不含出版物出租);仪器仪表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润滑油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型膜材料销售;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销售;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除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检查服务);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污泥处理装备制造;生活垃圾处理装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电气安装服务;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餐厨垃圾处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难度污废水处理,为客户提供特种膜组件、高端环保装备和运营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1148.SZ)。公司致力于成为全国领先的环境技术企业,全球领先的膜技术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DT高压膜和管式超滤膜、AMS耐酸碱膜、平板MBR膜、移动式渗滤液处理装备、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备、低温负压蒸发器和集装箱式高压膜装备等高端环保装备;主要服务于渗滤液全量化处理、高浓高盐污水应急减量和全量化处理、建设运营、托管运营、售后服务和大修升级以及无人化智能化运维等服务。公司拥有超过3万平方米的特种膜自动化生产线和各类高端环保装备标准化生产线。公司正不断深耕全国市场布局并且积极开拓全球业务,在北京、重庆、辽宁、黑龙江、河南、四川等地设立有分子公司,并且在德国、美国等设立了子公司。公司主要服务领域为垃圾渗滤液、焦化废水、工业园区浓水、制药废水、油气田废水、稀土废水、放射性废水等高难度污废水处理,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实施超过600个项目,业绩案例遍及国内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新加坡、巴西、哥伦比亚、安哥拉等海外市场。公司秉承“开拓创新”的研发理念,积极与厦门理工、深圳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科研院校紧密合作,持续推进研发工作,承担过多次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公司同时参与了国内多项污水处理和膜行业相关标准的编制。公司先后荣获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福建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福建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厦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膜行业优秀企业等诸多荣誉。公司始终坚持“打造精品、成就客户、保护环境”的使命,深耕高难度污废水处理领域,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同时为“绿水青山”和“双碳目标”贡献嘉戎力量。
  • 发展进程: 2005年2月6日,蒋林煜、余秀铃签署《嘉戎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章程》,约定共同出资设立嘉戎有限。嘉戎有限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蒋林煜以货币出资4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0.00%,余秀铃以货币出资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00%。2005年2月22日,厦门华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厦华会验字[2005]第Y-052号”《验资报告》,确认嘉戎有限成立时注册资本已足额缴纳。2005年2月28日,嘉戎有限在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登记,取得注册号为350203207399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系由嘉戎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按照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于2015年12月25日整体变更设立。2015年12月5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嘉戎科技(厦门)有限公司2015年10月31日资产负债表审计报告》(致同审字[2015]第350ZB0252号),截至审计基准日2015年10月31日,嘉戎有限的账面净资产审计值为30,965,592.18元。2015年12月6日,厦门市大学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责任公司出具《嘉戎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拟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的全部资产和负债评估报告书》(大学评估[2015]ZL0028号),截至评估基准日2015年10月31日,嘉戎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44,422,439.09元。2015年12月6日,嘉戎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将嘉戎有限整体变更为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2015年10月31日为基准日,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30,965,592.18元折合为28,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账面净资产值高于股本总额的2,965,592.18元计入资本公积。2015年12月6日,蒋林煜、王如顺、董正军、苏国金签署《发起人协议》。2015年12月14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2015年12月14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嘉戎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出资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致同验字(2015)第350ZB0118号”《验资报告》。2015年12月25日,公司依法在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50200769267978K的《营业执照》。 2018年11月,股份公司增资2018年8月1日,公司召开2018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全体股东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2,800.00万元增加至2,826.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26.00万元由新股东嘉戎盛美合伙以货币进行出资。2018年11月19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致同验字[2018]第350ZA0060号”《验资报告》,确认公司增加注册资本26.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已经缴足。本次增资系公司通过持股平台实施员工持股,增资定价系与员工协商,由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后确定为2.50元/股。本次增资涉及股份支付,公司已按照最近一次外部融资估值对应的增资价格(35.39元/股)确认股份支付金额。2018年11月7日,公司就上述增资事项在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完毕变更登记手续。2019年7月,股份公司第三次增资2019年7月15日,公司召开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全体股东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2,995.56万元增加至3,065.86万元,新增注册资本70.30万元由股东嘉戎盛美合伙以货币出资。2019年7月25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致同验字[2019]第350ZB0025号”《验资报告》,确认公司增加注册资本70.3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已经缴足。本次增资系公司通过持股平台实施员工持股,增资定价系与员工协商,由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后确定为3.50元/股。本次增资涉及股份支付,公司已按照最近一次外部融资估值对应的增资价格(35.39元/股)确认股份支付金额。2019年7月31日,公司就上述增资事项在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完毕变更登记手续。2019年12月,股份公司第四次增资2019年11月24日,公司召开2019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全体股东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85,844,080.00元增加至87,367,080.00元,新增注册资本由厦门嘉戎盛怡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厦门嘉信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以货币出资107.90万元、44.40万元。2020年1月6日,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容诚验字[2020]361Z0002”《验资报告》,确认公司增加注册资本152.3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已经缴足。本次增资系公司通过持股平台实施员工持股,增资定价系与员工协商,由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后确定为5.00元/股。本次增资涉及股份支付,发行人已依据大学评估以2019年10月31日作为基准日出具的“大学评估估值字[2020]840008号”《估值报告》所对应的公司每股价值(16.10元/股)确认股份支付金额。2019年12月27日,公司就上述变更登记事项在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完毕变更登记手续。
  • 商业规划: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公司是一家以膜分离技术为核心,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分离膜材料及组件、环保成套装备、高浓度污废水处理及资源循环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系列特种膜分离材料及组件、膜分离成套装备、高性能低温真空蒸发装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提供高浓度污废水处理服务、资源循环回收等。公司通过“工程装备化”的产品形式,运用高性能膜组件制造技术、模块化膜分离装备制造技术、高性能低温真空蒸发装备制造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及全量化处理技术、工业高浓度污废水处理及趋零排放技术等核心技术,将公司产品应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及回用、工业过程分离及资源循环回收等领域,协助客户实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二)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1、高性能膜分离组件与耗材公司近年来开发了多种系列规格的高性能膜分离组件产品,其中包括了系列化的DT膜组件、ST膜组件、工业卷式分离膜组件、耐酸碱膜组件等产品,分离性能涵盖了微滤、超滤、纳滤及反渗透,广泛应用在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工业物料分离与循环经济等领域,产品已面向全球市场销售。公司还开发了系列的专用化学清洗剂及清洗技术,实现膜分离装备长期、稳定地运行。随着公司新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高性能膜组件及耗材销售将成为公司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源之一,也是公司构筑技术护城河的核心竞争力来源。各种高性能膜分离组件UNISOL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膜注:UNISOL耐酸碱特种膜系由一系列创新的酸稳定、碱稳定和溶剂稳定的纳米过滤膜和超滤膜组成,包含耐酸膜、耐碱膜和耐有机溶剂膜,可用于各种介质。应用场景包括化工、制药、食品饮料、油漆涂料、矿山金属、人造纤维、纸浆等。2、系列化膜分离成套装备公司的膜分离装备包括了管式超滤膜设备、卷式分离膜设备、DT/ST膜设备等撬装式成套产品、集装箱式可移动式成套设备产品等,主要特点为专门针对高浓度高难度的污水处理设计,从膜组件选型、电气自控配置、泵阀仪表的匹配以及运行压力等多方面进行持续开发和优化,主要应用于包括垃圾渗滤液处理、工业废水处理、工业物料分离与清洁生产过程分离等高浓度、高难度应用场合。3、高浓度污废水处理服务随着环保领域中专业化分工的日益增强、国家对于环保的监管趋严及对应急事件中高浓度污废水处理的重视,高浓度污废水处理展现稳定的市场需求。目前常见的治理模式包括BOT、TOT、PPP、政府委托运营等,均是根据项目长期需求进行设计建设,投产周期较长,同时需要大量前期土建工程投入。上述模式由于处理能力在设计初期已经固定,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新增处理负荷和环保提标的要求,同时较长的建设周期使得其难以满足应急处理、短期处理等需求,也无法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因此针对上述难点,公司结合自身工程设备化的特点,推出了以自产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备为主的高浓度污废水处理服务,根据自身工艺特点和项目水量变动情况,灵活增减现场运营设备组合,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项目实施难点。近年来公司高浓度污废水处理服务项目遍布全国各地,已经成为公司主要的收入构成来源。华电集团邹县电厂软化除硬项目湖北洪湖渗滤液全量化处理项目4、工业水资源化处理服务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排放量持续攀升,其中蕴含的大量可回收资源若能得以有效提取与再利用,将极大缓解资源短缺压力。公司在巩固现有市场领域的前提下,开拓了贵金属尾矿、废酸回收以及新能源材料电解液等循环经济领域新的应用场景,并以小规模中试的形式和多个行业头部企业展开合作。未来随着膜技术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为公司带来可持续的稳定收入。(三)公司的经营模式1、业务模式公司通过产品化、装备化、服务化的方式为环保工程商、投资运营商、公共事业管理单位及工业企业等客户提供高浓度污废水处理服务和膜分离装备以及配套的膜组件、耗材等产品的综合解决方案。近年来,为了迎合渗滤液处理行业发展趋势和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在供应成套膜分离设备及安装、调试服务的基础上,大力开拓专业化运营服务,提供设备租赁运营或售后运营模式,按处理量收取服务费。这一模式不仅能有效缓解客户的短期资金压力,也使客户能进行有效监管,有效快速解决环保问题;公司也依靠专业性使得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帮助客户实现达标排放,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公司也为客户持续提供后续的技术支持和膜组件及耗材的更换服务。2、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膜组件、膜材料、泵、阀门、电气柜、化学药剂等。公司采购部负责采购市场分析、供应商开发与遴选、采购计划制定、价格谈判、采购流程管理、供应商评估管理等。3、生产模式公司膜分离装备制造主要采用“订单生产”和“策略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公司膜分离装备包括预处理模块、膜分离模块、后处理模块等标准化的装备模块,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并结合市场经验谨慎制定生产计划及组织生产。4、销售模式公司膜分离装备、膜组件及耗材产品的销售均采用直销模式销售,主要通过商业谈判、招投标以及竞争性谈判方式获得。高浓度污废水处理服务方面,公司主要通过已有客户资源、公开招标、客户推荐及标杆性垃圾渗滤液处理服务项目带来的宣传效应等途径获得订单。5、研发模式公司的研发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1)工艺技术研发。公司聚焦膜技术应用领域,通过收集分析核心客户需求、当前技术状况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公司自身资源能力,持续针对目标应用领域进行新工艺、新方案研究与开发,同时整合生化技术、蒸发技术、氧化技术等上下游技术,形成以膜组件及成套膜装备的研发制造与应用技术为核心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产业链和应用领域的纵向延伸与横向拓展。(2)基础材料研发。高性能膜材料是膜技术产业链的基础与核心环节,也是确保公司膜组件与膜分离处理装备供给稳定和拓展新应用的主要抓手。公司获得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授牌,是公司持续研发创新的有力体现。公司将基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整体规划,结合分析外部的市场经济环境、未来发展趋势,制定未来的膜材料研发方向,将膜材料与膜组件的研发及生产、膜分离装备的集成技术耦合,为公司实现成为全球领先的膜技术公司的企业愿景奠定基础。(3)装备产品研发。公司围绕“品质高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控制智能”的质量方针,不断改进膜技术产品性能、使用便捷性与安全性,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分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生产流程中的可优化点、设备结构合理性、制造成本及供应链体系合理性,公司对膜组件产品、装备产品线进行多次迭代设计与开发。(4)客户服务研发。针对客户技术意见反馈、项目现场实施情况、运行环节遇到的问题等情况,公司技术人员通过远程控制和数据分析系统为基础搭建的项目数据库,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及预判,为客户提供可行的工艺及参数调整、工艺段增减及部件更换等建议。并以该类情况作为基础,分别建立子课题、组织研究及现场中试等应对措施,针对特定情况研发膜技术解决方案。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583.55万元,同比上升0.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20.15万元,同比下降13.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648.05万元,同比上升18.8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925.1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48%。(1)聚焦市政资源整合,精耕渗滤液业务并拓展多元布局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市政业务板块的内部资源整合,通过对销售-运营-工程-装备-生产-维修部门的业务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组织协同效率及降本增效。公司的市政业务以渗滤液业务为主。近年来公司对渗滤液业务不断进行提质优化及精细化管理,通过主动控制业务规模并强化回款管理,保持公司现金流的稳定;通过持续深化内部的改革及资源整合,优化运营模式,实现成本管控。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市政业务以外的应用场景,形成以渗滤液为主,覆盖固废处置、生化运营等多元化发展的业务布局,为公司市政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斩获工业废水项目彰显实力,布局新兴领域开辟增长新局在工业废水应用领域,公司在报告期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公司中标了“榆横工业区工业污水厂蒸发塘浓盐水处置项目N2标段”,本次中标是公司在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布局的有效成果,未来随着公司储备的工业废水项目逐步落地,公司的工业废水处理业务将实现快速发展。在新兴行业应用领域,公司积极开拓在油气田废水零排、尾矿渗滤液处理、湿法冶炼物料分离及新能源材料等细分领域的应用。公司目前进入新能源锂电行业上游正极材料的生产过程和污水处理,同时在上述领域公司正以小规模中试的形式和多个行业头部企业展开合作。未来公司将积极探索膜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通过寻找新的应用场景,拓展公司业务边界,力争为公司带来全新的业务增长点。(3)强化膜产品研发赋能,驱动海外业务发展公司继续加大对膜材料、膜组件的研发创新,通过技术赋能产业,提升行业竞争力,打造精品。公司目前已掌握了高压DT/ST/卷式膜、耐强酸强碱耐溶剂等特种膜组件的制造技术,并在膜材料、膜组件等产品上与目前国产膜产品形成差异化的竞争,在实现进口替代的同时,通过搭建海外销售平台体系,将公司的膜产品、环保装备产品等销往海外。报告期内公司膜产品和海外业务均实现较快成长,其中海外业务收入2,680.4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20%。海外市场的拓展已初见成效,业务覆盖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已成功进入欧洲、新加坡、巴西、哥伦比亚、马来西亚、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储备新兴海外市场,通过渠道建设和合作伙伴关系的搭建,推动海外市场的发展,帮助公司初步建立全球化的市场布局。(4)围绕经营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管理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内控建设,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完善管理制度及强化风险管控,全面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公司各部门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对内通过部门间的业务整合,提高组织协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对外根据市场环境及政策变化,灵活调整业务方向。例如,紧跟国家化债政策的出台,主动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协作,积极争取化债政策支持,通过政策红利有效推进款项回收工作,进一步优化资金回笼效率。公司管理层紧密围绕市场变化与行业趋势,聚焦核心业务领域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确保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推动公司实现稳健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