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车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为客户提供软件和技术服务
经营范围:微电子器件的开发与生产;微电子产品的开发、设计与销售;微电子技术服务;电子技术领域内的软件开发与生产、技术服务;系统集成;电子设备、电子软件、电子产品的开发、生产与加工;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的技术除外;法律法规未规定许可的,均可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以上经营范围凡涉及行政许可的项目应在取得有关部门批准或许可后方可经营)
慧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慧翰股份)是一家致力于为汽车及产业物联网提供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车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模组、软件和技术服务;在汽车级蓝牙/WiFi模组、车联网TBOX、汽车eCall系统、新能源管理系统等领域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12年,公司在业内率先开启了车联网TBOX等智能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
目前,公司为上汽、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广汽、宁德时代、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德赛西威、电装、佛吉亚、安波福等客户提供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智能网联解决方案。
2019年起,公司率先通过了欧盟eCall(车辆事故紧急呼叫系统)认证,并先后获得阿联酋、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紧急呼叫系统法规认证,为中国汽车出口提供必不可少的核心零部件,为自主品牌汽车国际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1、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根据中国证监会2024年11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JR/T0020—2024),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大类中“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对应代码为“C396”。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发行人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大类中“智能消费设备制造”(C396)项下的“智能车载设备制造”(C3962)。
报告期内,公司被纳入中证1000指数。
2、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报告期,全球汽车销量为4,632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5%,2022、2023、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分别约为8,163万辆、9,272万辆、9531.47万辆,市场稳步发展。
全球汽车产业进一步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中国汽车行业通过产业链深度协同和技术创新赋予自身强大的能量和创新活力,成为这一演进与变革过程的重要推手。
报告期,中国汽车销量1,565.3万辆,占全球市场的36%,较去年同期增长4%,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增长3.7%和4.5%,稳居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47.7万辆和2,7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8%。
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汽车出口再创新高。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车联网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中国车联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2024年市场规模已达50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1.2万亿元。
2024年,车联网用户规模突破6000万,产业规模位居全球前列。
5G-V2X深度融合、车路云一体化及自动驾驶商业化将成为中国车联网发展的三大关键趋势。
中国车联网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正经历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商用的关键转型期。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催生“高效补能”需求,超充、换电等补能技术加速迭代,带动相关市场扩容。
以换电模式为例,按目前行业的共识,换电站备用电池将按车辆数的1.2-1.5倍配置。
而在储能、超充及配套服务市场的数字化管理需求更大,每个设备、每块电池都需要配备相应的数字化能源管理硬件与平台支撑。
这些场景的设备总量将远超汽车数量,由此产生的硬件与平台需求将推动公司切入该市场。
3、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是一家致力于为智能汽车及产业物联网客户提供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的科技服务商,主要从事车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为客户提供软件和技术服务。
在车联网领域,公司专注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以及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汽车产业领先的整车厂商及其一级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为上汽集团、奇瑞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长城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陕汽集团、小米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韩国双龙、宁德时代、德赛西威、博世、电装天、安波福、Microchip等多家大型自主品牌整车厂商和产业链龙头企业提供车联网智能终端、物联网智能模组和解决方案。
公司5G-V2X车联网智能终端产品已规模化应用,在提升产品单车价值的同时,打开了更丰富的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
在能源领域,公司依托端云协同技术打造的“数字化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不仅赋能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更有望激活数据与能源交易市场,这也是慧翰股份数字化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的另一核心价值。
该方案通过“端、云”一体化技术,在端侧为每块电池赋能信息化能力,结合定制化高性能云数据中心,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可调控、可优化。
这种数字化能力,能有效支撑车电分离后的管理、电池租赁共享、充储换电站数字化运营、B2G双向能源互动及能源数字交易等换电生态场景,为合作伙伴与公司切入能源交易等高附加值领域奠定基础。
数字化能源管理方案已实现规模化落地,验证了商业可行性。
目前,公司的方案在换电、超充系统量产,深度切入头部能源企业供应链,并向物流车、工程机械、储能设备、电动船舶等场景渗透。
4、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的原材料采购分为核心物料采购及辅助物料采购,核心物料包括MCU、模块、PCB等,辅助物料包括电容、电阻、晶体管等,其中,部分蜂窝通讯模块采用OEM模式进行采购。
对于自主生产的产品,公司自行采购全部所需原材料;对于外协加工的产品,公司自主采购核心物料,外协厂商仅采购部分包装材料。
(2)生产模式公司根据整车厂或其一级供应商的需求进行产品同步开发,产品开发完成并通过PPAP认证后进入量产阶段。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同时储备适量的安全库存。
公司采用自主生产和外协加工两种生产模式。
外协加工模式下由公司负责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按照车规级要求对外协加工产线进行规划与设计;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制定具体质量检验标准和要求;设计测试方案、订制测试相关的工具、治具;自主生产具备WiFi功能、蓝牙功能的核心模块。
(3)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接销售的模式。
公司通过行业论坛、行业展会、技术交流会等场合向潜在客户介绍核心产品、研发实力、行业地位和相关资质等情况,客户基于公司的技术实力、行业知名度和权威机构推荐等信息,与公司深入交流并建立合作关系。
具体合作过程如下:销售人员初步了解客户需求,经过双方技术交流,从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评估项目并生成报价,经过商业谈判后签订合同或订单。
基于与原有客户合作的基础,在部分客户需要产品迭代升级采购时,直接获得业务合同。
(4)研发模式公司设有研发中心,独立自主开展产品和技术研发工作。
根据行业发展导向及客户需求,公司采取自主研发、合作研发等研发模式。
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技术积累,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自主设计研发体系,形成了空中升级技术、车用紧急呼叫技术、安全加密技术、数字钥匙技术、数字化能源管理等核心技术。
5、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前瞻战略布局:锚定汽车产业变革主航道公司紧抓全球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国际化深度演进的战略机遇,以前瞻性布局将资源聚焦汽车级通信模组、车联网T-BOX终端、eCall紧急呼叫系统、电池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四大核心领域。
通过先发技术卡位,在关键技术节点建立早期壁垒,深度参与行业标准制订,不仅快速占据行业头部地位,更为中长期技术迭代奠定了基础。
(2)科技创新积累:全栈自研驱动技术纵深公司依托持续的研发投入,构建了覆盖硬件设计、协议层/中间件/应用层软件开发、云平台开发、方案集成的全栈自研能力。
通过垂直技术穿透,实现对产品性能与成本的双重掌控:在车联网智能终端领域,自研通信协议栈和安全架构将失效率控制在行业领先水平。
技术沉淀转化为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势,支撑客户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成本持续优化,保障了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在物联网智能模组领域,跨平台的模组设计能力降低了外部环境带来的供应链风险和外购依赖,缩短迭代周期。
(3)高效运营与成本管控:精益体系赋能增长质量公司以数字化管理为基础,构建市场洞察和数字驱动的高效运营机制。
强化供应链韧性:通过动态库存管理与多源采购策略,将关键元器件的备货周期和动态调节能力保持在行业领先水平;升级智能制造能力:利用AI和自动化技术不断提升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水平,提升人均效率;全链条成本优化:规模化采购+供应链整合,推动单位制造成本保持行业领先水平,支撑毛利率保持稳定,实现有利润的高质量增长。
(4)生态合作与资源整合:产业协同强化竞争优势公司与行业龙头客户深度合作,将头部企业前瞻需求、严苛质量标准、快速响应机制内化为产品与服务范式:通过联合研发承接前沿技术需求;将客户质量体系转化为品控标准;共同参与行业标准制订,形成良性循环,构建可持续发展优势。
慧翰有限成立于2008年7月11日,设立时注册资本3,000.00万元,其中,国脉集团(设立慧翰有限时名称为福建国脉(控股)有限公司)认缴出资2,700.00万元,国脉创投(设立慧翰有限时名称为福建华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认缴出资300.00万元。
2008年7月4日,福建华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闽华成验字(2008)第2024号),经其审验,截至2008年7月3日,慧翰有限已收到国脉集团和国脉创投以货币出资合计600.00万元,其中,国脉集团以货币出资300.00万元,国脉创投以货币出资300.00万元。
2010年7月2日,福建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闽立信会师(2010)验字第119号),经其审验,截至2010年7月1日,慧翰有限已收到国脉集团缴纳的第二期货币出资2,400.00万元,慧翰有限累计实收资本为3,000.00万元。
2008年7月11日,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慧翰有限核发了《营业执照》。
2014年6月16日,慧翰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慧翰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为“福建慧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由慧翰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
同日,慧翰有限的全体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约定共同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以慧翰有限截至2014年3月31日经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审计报告》(致同审字(2014)第350ZA1595号)审计的账面净资产4,889.24万元折股,其中4,500.00万元折为4,500.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净资产超过股本部分的389.24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4年6月18日,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14)第350ZA0113号),对此次整体变更全体股东的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
2022年6月9日,容诚会计师出具了《验资复核报告》(容诚专字[2022]361Z0368号),对前述验资情况进行了复核,确认《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14)第350ZA0113号)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的相关规定。
2014年7月2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设立股份公司的相关议案。
2014年7月11日,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本次工商变更登记予以核准,并向公司换发了《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