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荣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荣科科技 - 300290.SZ

荣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2-02-16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河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Bringsp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成立日期
2005-11-18
董事长
段刚
注册地
辽宁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荣科科技
股票代码
300290.SZ
上市日期
2012-02-16
大股东
河南信产数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股比例
20.01 %
董秘
周原
董秘电话
024-22851050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吴可方;邹霄
律师事务所
河南天基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荣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21010078008104XD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辽宁
成立日期
2005-11-18
法定代表人
段刚
董事长
段刚
企业电话
024-22851050
企业传真
024-22851050
邮编
110027
企业邮箱
zqtz@bringspring.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大路7甲3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健康医疗及社保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政府及公共事业产品、解决方案和服务

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不含固定网电话信息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一般经营项目: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电控工程技术开发;计算机系统集成(持资质证经营)及咨询服务,计算机及辅助设备、通讯器材、机械电子设备销售,建筑智能化工程、防雷电工程、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工程、弱电工程设计、施工,计算机房装修及综合布线(上述项目持资质证经营),计算机系统维护,多媒体教学设备、特教仪器设备、教学器材、医疗器械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荣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荣科科技于沈阳成立。

2012年,荣科科技成功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通过创新驱动与资本并购,打造产业融合生态圈,收购米健医疗、神州视翰、今创科技等医疗信息化领军企业,组建智慧城市优势企业“辽宁荣科智维云”,跨越中美两国四地建设创新发展研究机构——荣科研究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构建起多维度信息化产品服务体系。

2021年,荣科科技成为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国资控股企业,开启创新发展新时代。

作为医疗信息化领域的国家队,荣科科技坚持“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积极布局数字孪生、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物联网等应用领域,打造国内领先的健康医疗生态服务体系。

在智慧医疗门类的门诊病房、医保、临床、病案、管理应用等多个领域方向深耕发展,重磅推出荣家厚勤服务平台,赋能医院后勤数智化转型;自主研发了数字孪生底座服务、AI边缘计算算力盒等人工智能应用门类的数字管理平台体系。

智慧门诊、数字病房、医疗视讯、血液净化综合管理、智慧病案、DRG/DIP、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平台、医疗质控、急诊医学临床管理信息系统、重症医学临床监护信息系统、围术期医学临床监护信息系统、专病中心急救管理信息平台、全景预约服务平台、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等多款产品的技术实力、品牌影响力等均居国内领先地位,已服务全国超七成百强医院、超4000家医疗机构,市场份额逐年稳步提升。

智慧城市领域,荣科科技在数字民生、数字政府、数字教育、数字能源等领域积极拓展,打造了分布式光伏全景观测平台、人社快办平台、一体化运维管理等国内一流的城市信息化服务体系。

基于产业园区智慧管理与低碳管理的零碳操作系统,也已成为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客户为中心,荣科科技率先打造“全景服务”模式,向客户提供一站式本地化售后服务。

“推行主动式服务、2小时到达现场”,正成为荣科科技的核心竞争力。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发展,以信创驱动攻坚行业关键技术。

荣科科技连续承担、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项目,被认定为辽宁省“一平台三中心”。

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荣誉。

拥有信息化领域的发明专利60余项,软件著作权800余项。

荣耀华夏,科创未来。

荣科科技,“让健康更简单让城市更智能”,用科技更好地服务人类!

商业规划

公司成立于2005年11月,是一家深耕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自2012年上市以来,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资本并购与资源整合,逐步构建了产业融合生态圈。

旗下拥有上海米健、神州视翰、今创信息等行业优秀企业,组建了智慧城市领域的辽宁智维云,打造多维度的产品服务体系,涵盖多个核心业务场景,助力行业实践与创新。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1.行业政策环境与市场机遇2025年上半年,国家政策持续向医疗健康与数字经济领域倾斜,宏观导向不断激活行业高景气态势。

各地数据要素政策细则陆续落地,医疗行业的数据治理体系和跨区域数据融合能力成为政策关注重点。

与此同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5年版)》中,电子病历互联互通和智慧医院建设的权重进一步提升,并被明确列为三级医院评审的核心指标之一,体现出国家层面对医疗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深度的高度要求。

上述政策导向,进一步推动医疗行业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对高效、集成、合规的医疗信息解决方案——如医疗大数据平台、智慧医院管理系统、数字中台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形成了持续且强劲的市场需求。

在县域医疗层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的出台,通过统一接口规范,加速了基层医疗数据中台的建设进程,标志着基层医疗信息化正由“基础覆盖”阶段向“深度赋能”阶段演进,业务价值逐步显现。

根据相关行业预测,到2030年,我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将突破428.9亿元,行业长期增长逻辑稳固。

此外,在智慧城市领域,中央财政继续通过专项补助支持城市更新行动,2025年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达到45.3万亿元,其中以数字孪生和AI驱动的城市治理模式成为主流发展方向。

医疗信息化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整体智慧城市进程形成协同效应。

在政策与技术双重驱动下,医疗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荣科科技作为深耕智慧医疗多年的领先企业,具备在急诊、重症、区域数据集成等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正迎来业务拓展与产品升级的战略窗口期。

2.技术融合创新,重塑医疗健康服务全链条当前,人工智能、物联网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正加速与医疗健康服务深度融合,推动行业从“局部信息化”迈向“全流程智能化”的跨越式发展。

在医疗信息化领域,AI辅助诊断系统的普及程度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上半年,国内三级医院部署率已突破80%,医学影像AI识别准确率超过95%,成为临床决策的重要支撑工具。

5G+物联网技术在远程手术机器人、远程会诊等场景中的应用迅速扩大,市场年增长率超过50%,显示出强劲的技术渗透力和临床价值。

医疗大数据的应用亦呈现快速落地趋势。

2025年,健康医疗大数据交易市场规模预计将达5000亿元,广泛应用于临床科研、医保控费、疾病预测与公共卫生管理等多个场景。

荣科科技依托自身在医疗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方面的能力,已为多家医疗机构提供定制化数据治理服务,契合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

在临床诊疗环节,AI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持续深化。

目前,全国范围内三级医院普遍部署临床辅助决策系统,AI在重大疾病早期筛查、诊断效率提升方面表现突出,并逐步纳入DRG/DIP等医保支付改革的质量控制体系。

物联网设备在护理流程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展,实现了诊疗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显著提高了护理工作的精准性与效率。

国家卫健委持续推进医疗质量监管体系的数字化升级,2025年上半年已新增12项动态监测指标,明确要求DRG/DIP违规病例筛查准确率不低于98%。

同时,围术期感染防控系统借助AI技术实现实时预警,抗菌药物处方审核已覆盖全国主要三级医院,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对医疗安全与合理用药的重视。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医院运营效率,也为医疗信息化服务商创造了广阔的增量市场。

此外,国家政策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规范化发展。

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开展健康医疗数据交易场所的筹建工作,标志着数据流通体系进入制度化、平台化的新阶段。

隐私计算技术在医疗数据共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多机构协作,推动区域医疗一体化发展。

在算力基础设施层面,智慧算力中心的规模化建设为医疗AI模型的训练、推理以及数据的高效流通提供了坚实支撑。

荣科科技依托在急诊、重症、围术期管理等垂直领域的技术积淀,正积极布局AI驱动的边缘计算终端与区域医疗数据集成平台,致力于构建覆盖临床、护理、管理和服务闭环的智能化医疗生态体系。

3.服务体验升级,适老与儿童友好型医疗构建新增长极医疗信息化从“功能实现”转向“体验导向”,围绕全人群需求优化供给。

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加速推进智慧病房建设,患者可通过移动终端实时获取检验报告、预约护理服务,健康管理方案实现个性化推送;三级医院全面开展适老化改造,无障碍病房成为标准配置,老年患者智能设备使用培训广泛覆盖,有效提升诊疗便利性。

儿童友好服务创新加速:试点医院增设VR游戏化候诊系统、智能输液报警装置,缩短儿科候诊时间;辽宁省“家庭医生AI助手”为慢性病儿童提供用药提醒、复诊预约,家长满意度提升显著;浙江省通过AI动态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指标,结合区域医疗平台实现高危患儿精准转诊,基层儿科响应效率有较高提升。

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管理需求激增,驱动远程医疗监测设备市场年增长,到2035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75%以上,相关服务信息化平台需求也将井喷增长;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建设投入持续加大,县域医共体通过财政专项支持强化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医疗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4.区域协同深化,基层医疗信息化开启“普惠时代”区域梯度差异下,技术赋能加速缩小“数字鸿沟”。

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在医疗信息化投入强度上显著高于中西部,但中西部地区作为县域医共体的重点建设区域,基层医疗云HIS系统成为政策落地的关键抓手。

国家卫健委“千县工程”以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功能指引》(2025版)推动县域医疗“新基建”,要求2025年底前所有县域医共体建成影像、心电、病理三大共享中心,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成效显著。

基层医疗实现“设备+能力”双提升。

AI辅助诊疗系统在乡镇卫生院在全国多个试点试用,部分地区实现广泛覆盖,基层医生诊断准确率显著提高;区域医疗协同平台连接全国县域医共体,远程会诊量实现翻倍增长,县域内就诊率也大大提升。

广东省“云上三甲”平台通过实时技术指导,推动基层医院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至18%,有效缓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问题。

5.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智慧民生与能源协同演进新格局2025年上半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在政策精准赋能、技术深度融合与场景创新突破的三重驱动下持续深化。

国家层面,《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与《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明确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与AI技术产业化应用列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引擎,推动政务治理、民生服务、能源调控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全面提速。

智慧民生领域,医保智能审核、居民服务一卡通等场景通过AI+数据融合提升治理效率;智慧能源领域,AI大模型助力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地方实践中,辽宁省以“数治营商”战略推进数据治理与城市数字化升级,形成可复制的标杆案例。

国产化替代持续推进,信创产业在软硬件适配与生态建设中取得突破。

智算中心作为算力基座,支撑AI技术规模化应用,为智慧城市提供高效算力服务。

行业整体呈现“政策引导—技术赋能—场景落地—生态协同”的发展格局,未来将深化全域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公司主要业务情况1.智慧医院领域(1)智慧医疗公司紧密围绕急诊、重症及围术期等临床核心场景,深度整合5G、物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多款智能化产品创新突破。

在急诊管理领域,公司通过急诊医学临床信息系统(ECIS)优化诊疗全流程,实现患者信息高效录入与共享,覆盖预检分诊、抢救节点记录至电子病历生成等环节,并结合RFID智能腕带、智慧叫号等创新应用显著提升数据准确性与操作效率。

针对重症监护场景,重症医学临床监护信息系统(ICIS)依托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设备数据,自动生成临床文书并支持病情趋势分析,有效降低医护工作负荷,优化ICU管理效能。

围术期管理则通过围术期医学临床监护信息系统(PCIS)实现术前风险远程评估、术中监测自动化及术后智能随访。

此外,公司在心跳骤停AI预警、5G+EMSS急救协同、手术室视讯质控、区域急救平台及急危重症科研数据平台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构建覆盖“临床服务-数据挖掘-模型训练-应用转化”的闭环体系,为医院提供从院前急救到院内救治的一体化智能解决方案,持续引领智慧医疗服务升级。

(2)智慧服务公司以“智慧门诊+智慧病房”双维架构为基础,打造全流程无界化诊疗服务体系。

智慧门诊深度融合互联网、AI、物联网等技术,通过智能交互设备实现诊前分诊导引、候诊信息推送、诊间协同及诊后健康宣教等功能闭环,显著提升医患效率与满意度。

智慧病房则通过物联网设备连接患者、医护及医疗终端,构建临床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体系,为诊疗护理提供智能决策支持,优化资源调配与护理质量,践行“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医疗协同领域,公司整合高清视讯、AI及机器人技术,推出涵盖ICU远程探视、手术示教、智慧护理机器人的综合解决方案,降低医护压力并改善患者体验。

其中,AI医疗辅助机器人集健康宣教、智能提醒、物品配送、视频探视等服务于一体,成为提升病房服务智能化水平的关键载体。

(3)智慧管理公司构建以智慧病案、荣家厚勤™数智后勤平台及医保综合管理为核心的全链条管理生态。

智慧病案体系覆盖病案统计、示踪、数字化及无纸化管理等全场景,并创新推出门急诊首页管理系统,响应国家卫健委门(急)诊信息页质控政策要求。

该系统通过自动化采集、智能校验与闭环质控,实现从数据生成、整改到国家平台上报的全流程一体化管理,显著提升诊疗数据规范性与完整性,为医保支付改革、医疗质量评价及医院精细化运营提供核心数据支撑。

在DRG/DIP医保控费、医疗质控及数字化病案管理领域,公司应用AI语义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病历结构化处理、缺陷实时筛查及数据自动上报,确保医疗质量与合规性。

智慧后勤板块则依托AIoT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设备智能运维、能源全链路调控及全院3D可视化管控,通过电子工单统筹报修、运送、保洁等场景,推动医院后勤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公共医疗服务领域(1)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平台公司承建卫健委及医保局区域级平台,通过集成医疗机构数据强化医疗质量管控与服务标准化。

平台整合DRG/DIP医保运营监管、智能审核系统,保障医保资金高效利用;同步建设远程医疗协作与分级诊疗管理系统,支持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

基于健康大数据中心的疾病监测预警与健康管理能力,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效能。

(2)数字医共体解决平台公司打造以数据共享为核心的数字医共体一体化平台,实现成员机构信息互通与资源协同。

平台集成远程诊疗、分级管理及家庭医生服务功能,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融合病案管理、医保监管及后勤管理等模块,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医共体精细化运营,为患者提供全流程便捷服务,助力区域医疗均衡发展。

3.智慧城市服务(1)智慧民生与智慧能源公司践行“解决方案+平台+服务”模式,聚焦软件开发、云服务与系统集成三大方向。

智慧民生领域深耕数字人社与智慧医保,为人社快办、社保一卡通、医保长护险等场景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2025年上半年基于“AI+大数据”构建民生保障体系,赋能医保数智人、智能审核等创新应用。

智慧能源板块为电力行业提供数字电网应用服务,建设政企数据共享、检修管理及业扩管控系统,并围绕“数据要素×人工智能”推动能源全链路监测与智能调控,加速电网数字化转型。

(2)云服务公司以“智道一体化运维平台”与“数智安全运营平台”为双核心,构建覆盖IT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服务体系。

智道平台融合云原生、AI与大数据技术,实现资源统筹、自动化运维及安全审计一体化,打造“运维零信任”新模式;数智安全平台集成威胁情报与零信任架构,提供全栈防护与合规管理。

2025年上半年新增智能告警、数据库AI审核及安全监测等场景化应用,推动云服务向“价值共生”升级,为政府、金融、医疗等行业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数字化支撑。

(三)经营模式介绍公司作为在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及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深度聚焦的高新技术上市企业,秉持“技术创新为根基、场景落地为导向、生态协同促共赢”的发展理念。

依托多元化业务板块的高效协同、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深度下沉的区域化服务体系以及与产学研机构的紧密合作,公司致力于为医疗健康、智慧城市及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客户打造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服务平台。

该模式旨在系统性赋能客户数字化转型升级与综合效能提升,驱动公司可持续价值增长。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为沈阳荣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2010年7月22日,沈阳荣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召开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设立股份公司的议案》,决定以2010年5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70,403,626.31元为基础,采取整体变更方式将公司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确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总额为5,100万元,每股面值1元,未折股部分19,403,626.31元计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

2010年8月11日,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北京)有限公司出具了会验字[2010]6115号《验资报告》,对上述出资进行了验证。

2010年8月7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并于2010年9月8日在沈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完毕工商变更登记手续,领取了注册号为21010000004716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刘斌 2025-10-10 -2000 24.19 元 190500 高管
刘斌 2025-09-30 -6000 28.39 元 192500 高管
刘斌 2025-09-29 -55000 27.33 元 198500 高管
李绣 2024-09-11 -34000 9.27 元 253500 高管
李绣 2024-09-09 -50000 9.29 元 287500 高管
刘斌 2024-04-26 -84000 8.71 元 253500 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