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梅安森
- 企业英文名: CHONGQING MAS SCI.&TECH.CO.,LTD.
- 实际控制人: 马焰
- 上市代码: 300275.SZ
- 注册资本: 30515.630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1-11-02
- 大股东: 马焰
- 持股比例: 15.38%
- 董秘: 冉华周
- 董秘电话: 023-68467886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喜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吕小云、段庆利
- 律师事务所: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重庆市九龙坡区福园路28号
- 概念板块: 仪器仪表 重庆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股权激励 数据要素 UWB概念 华为概念 天然气 工业互联 乡村振兴 人工智能 工业4.0 大数据 智慧城市 高送转 西部大开发 物联网 节能环保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重庆
- 成立日期: 2003-05-21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001077500638601
- 法定代表人: 马焰
- 董事长: 马焰
- 电话: 023-68467829,023-68467886
- 传真: 023-68465683
- 企业官网: www.cqmas.com
- 企业邮箱: mas@mas300275.com
- 办公地址: 重庆市九龙坡区福园路28号
- 邮编: 400052
- 主营业务: 物联网及安全领域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运维服务(ITSS)。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计算机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硬件、电子电器设备、自动化仪器仪表、通用设备、矿山专用设备、建材(不含危险化学品)的开发、制造、销售、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通讯设备(不含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的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安装、维修、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的设计、技术开发、制造、销售、安装、维修、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承接环境治理业务,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的研究、技术开发、制造、销售、技术咨询及技术服务,对信息系统、安全仪器仪表装置进行检测,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从事建筑相关业务,销售五金、钢材,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维护、修理业务,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5月21日,2011年1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300275)。公司总部位于重庆市,目前拥有多家子公司。公司是一家“物联网+”企业,专业从事安全领域监测监控预警成套技术与装备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运维服务(ITSS),利用自身在智能感知、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同一技术链上,打造相关多元化产业链,已成为“物联网+安全与应急、矿山、城市管理、环保”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维服务商。
- 商业规划: 公司是一家“物联网+”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物联网及安全领域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及运维服务(ITSS)。同时,利用自身在智能感知、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术沉淀,在同一技术链上,拓展了环保以及城市管理两个业务领域,公司已经成为“物联网+安全与应急、矿山、城市管理、环保”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维服务商。(一)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产品涵盖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满足矿山、城市管理、环保各领域的相关应用场景。1、矿山业务公司已形成涵盖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地质保障、智能主煤流运输、智能辅助运输、智能通风、智能供电与给排水、智能安全监控系统、智能洗选、智慧园区以及经营管理等全链条的智能化矿山建设产品体系,主要产品如下:2、环保业务环保业务主要产品包括:污染源在线监测、地表水水质在线监测(江、河、湖、库)、空气质量在线监测以及环境综合监控等相关业务平台(系统)软件、采集传输设备以及各类监测传感器等;面向美丽乡村、学校、高速公路、景区等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场合研发的智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系列产品;为集团化、规模化污水处理装置(厂站)运营管理需求研发的水务运营管理信息平台,同时针对河道黑臭水体、矿井废水等行业提供以核心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包为基础的专业性解决方案及定制型污水处理系列产品。3、城市管理业务公司针对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的应用需求开发了相关产品,在城市管理领域主要包括:隧道监测系统、城市地下管廊平台、智慧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含各业务子系统)、危险气体在线监测系统、桥梁边坡隧道结构安全监测预警系统、智能井盖系统、地下排污管在线监测、城市部件物联感知设备等;在应急管理领域主要包括:智慧应急管理平台、化工园区智慧应急/安监管理平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化工企业人员物资精确定位系统等;在综合管廊管线/铁公路隧道领域主要包括:综合管廊管理信息化平台、综合管廊环境监测产品、隧道监测系统等产品。(二)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坚持应用型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管理理念,以自研为主,外部研发合作为辅,深化与科研院校、领先企业等单位的研发合作,搭建开放式的研发平台,以确保公司的技术能力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并具备商业价值。2、采购模式公司设立采购部负责公司研发、生产所需原材料、外购品、外协加工件的采购工作。整个采购的关键环节包括采购物料的分类、合格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采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等。采购部根据生产、研发、销售需求选取合格的供应商进行采购。3、生产模式公司制造部负责公司产品的生产,采取“备货+订单”的方式组织生产,根据销售订单编制生产计划组织生产。4、销售模式公司采取以运维及数据服务为核心的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三)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及在行业中的地位1、矿山业务所处行业持续稳定发展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各地方出台的有关智能/智慧矿山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标准的发布与推行,促使精确定位、智能综采、智能综掘、综合自动化、智能/智慧矿山建设需求已成为行业市场热点,矿山行业也逐步进入“低碳、绿色、高效、安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公司经过20余年的行业经验积累,公司已建起覆盖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的完整技术体系和产品体系,在矿用安全专用设备和系统等方面已拥有了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公司陆续为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淮北矿业、皖北煤电、神火集团、山东能源、中煤集团、山西焦煤、紫金矿业、首钢集团、中国华电等千余家客户提供智能化安全生产服务。公司自2015年开始探索智慧/智能矿山的建设之路,公司成功开发了SPG矿山安全大模型,该模型将矿山传统业务与先进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数据源的学习和训练,形成矿山行业多模态大模型。通过近几年的典型项目实施和技术积累,已形成了一系列智能矿井、智慧矿山、智慧矿区等综合解决方案。为推动煤炭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公司积极响应煤炭协会战略部署,协办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五大核心赛项,包括:安全仪器监测工赛项、瓦斯抽采与监测工赛项、矿井通风工赛项、矿井气体巡检工赛项、瓦斯防突工赛项,在赛事筹备中,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产品及全流程竞赛解决方案,为赛事提供技术支撑与安全保障,确保比赛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战性。获得参赛单位一致认可,推动了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的标准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环保业务所处行业呈现稳定发展态势根据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期间,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增强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建立地上地下、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治理城乡生活环境,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总的说来,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管能力、农村污水处理、小流域治理等业务呈现稳定发展态势。生态环境保护属于国家战略层面发展规划,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对矿山领域环境保护也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矿山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噪声的达标排放情况也加强了监督管理,对于矿山领域的环保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公司以多年来在监测监控、物联网、数据处理、大数据应用及污染防治方面的技术积累为基础,将物联网技术与环保深度融合,从智慧环保和污水治理两个方面着手,自主研发了面向不同客户群体的监测监控、污水处理的产品及系统。3、城市管理业务所处行业呈稳定发展态势根据我国《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推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推行城市楼宇、公共空间、地下管网等“一张图”数字化管理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公司智慧城市管理产品是物联网设备+平台应用的结合,已在部分城市开始应用,并获得用户认可。公司顺应智慧城市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覆盖燃气、桥梁、供排水、综合管理等领域。(四)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受益于矿山行业政策对矿山智能化建设的支持促进以及客户对通过智能化建设降低安全事故率和降本增效的需求提升,公司积极开拓主营业务市场,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0,060.03万元,同比增长16.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58.92万元,同比增长24.50%,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