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重庆
  • 成立日期: 2001-01-11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00000450402824H
  • 法定代表人: 周玉林
  • 董事长: 周玉林
  • 电话: 023-68824060,023-68851877,023-68825531
  • 传真: 023-68821361
  • 企业官网: www.caeri.com.cn
  • 企业邮箱: ir@caeri.com.cn
  • 办公地址: 重庆市北部新区金渝大道9号
  • 邮编: 401122
  • 主营业务: 汽车技术服务业务,装备制造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机动车检验检测服务;认证服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住宅室内装饰装修。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试验机制造;试验机销售;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汽车新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摩托车及零配件零售;仪器仪表销售;机械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零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金属材料销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会议及展览服务;市场营销策划;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广告制作;广告发布;广告设计、代理;计量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通讯设备销售;办公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前款所指经营范围以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审核为准。公司可以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业务发展和自身能力,调整经营范围,并按规定办理有关调整手续。
  • 企业简介: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汽研,股票代码:601965)始建于1965年3月,原名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系国家一类科研院所。2001年,更名为重庆汽车研究所,同时转制为科技型企业。2003年,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6年,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成为其全资子企业。2007年,更名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并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11月,整体变更设立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6月11日,中国汽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23年1月,通过央企专业化整合正式重组并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深刻践行央企责任使命,构建起以重庆本部为核心,辐射全国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服务布局;拥有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替代燃料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等国家级平台,是我国汽车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中国汽研坚持基础研究投入,现已构建起北京院、苏州院、深圳院三大区域基地,检测工程事业部、能源动力事业部、信息智能事业部、装备事业部、后市场事业部(筹)为一体的集群体系,并设有标准认证中心、政研咨询中心、品牌宣传中心、数据信息中心专业化平台。公司聚焦“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领域,提供解决方案、软件数据、装备产业三类产品,为汽车行业高质量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汽车企业品牌与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服务、为消费者公正合理消费提供顾问支持,致力成为以标准为核心,集成技术服务、数据应用、装备推广的科技平台公司。面向未来,中国汽研始终牢记为汽车工业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力的使命,秉承创新、拼搏、担当、快乐的企业精神,践行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发展理念,努力建成核心竞争优势和特色优势突出,引领行业发展的百亿元级国际化上市公司。
  • 发展进程: 公司依法由中汽院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经中汽院有限股东会同意,并经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设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国资改革【2010】1248号)批准,中汽院有限以基准日2010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成为中汽院股份。经立信大华审计,中汽院有限在基准日2010年3月31日的净资产为690,440,887.04元,作为通用技术集团、中机公司、中技公司、通用咨询公司的出资,经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10】976号)批准,上述净资产按照1:0.65的比例折为448,786,578股(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全部为国有股。本公司于2010年11月14日召开了创立大会,并于2010年11月18日在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50090110000642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聚焦“创新突破”年度主题,以“新作为、新突破、新发展”为目标,勇创新,敢突破,在经营发展、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品牌赋能、党建经营融合等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取得了一系列“新”成绩,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97亿元,同比增长14.65%,实现利润总额11.40亿元,同比增长14.00%。(一)强化市场开拓导向,推动发展质量迈上新台阶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强化各板块业务协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通过“技术+品牌”赋能,全力做好客户服务,进一步深化“一企一策”市场方针,与主要客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检测工程事业部在做好法规业务基本盘的同时积极拓展委托开发业务,深耕乘用车大客户服务,采取销售驻点、申报服务上门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核心客户集群。大客户“专班策略”+“一企一策”效果明显,安全、驾乘、出口等战略业务合作持续深化,整体业务体量再创新高。能源动力事业部完成新能源汽车消防安全体系建设,推出中国汽车能效分级规程。业务端以“电能、氢能、储能”三个领域为核心导向,深挖客户需求,积极开拓市场,业务订单持续提升,产能得到有效释放。同时实现了氢能产业化与装备业务“0”的突破,逐步构建起多地氢能产业属地化服务能力。信息智能事业部抢抓汽车智驾渗透率提升机遇期及相关强监管执行窗口期,持续推进标准研究制定、能力建设和资质完善,精准开拓新兴市场,积极拓展目标客户群体和业务范围。事业部总体业务及新签订单显著提升,在智慧座舱、信息网络安全等战新业务领域实现快速突破。后市场事业部以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为核心,聚焦在用车检测及装备集成服务两大业务,平台公司正式注册成立,顺利完成去筹工作;在标准研究、技术开发、渠道建设、商检应用等方面有序推进;参与制定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检验领域首个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商业模式日臻成熟,商检及装备集成业务成功破冰。装备事业部坚持“汽车+N”发展战略,坚持“技术是第一核心力”的原则,勇于改革创新,逐步由单一业务向集成化项目转型,围绕风电、轨道交通、军工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拓展市场范围。凯瑞特种车公司构建多品牌经营,持续推进出口车型开发,拓展环卫项目,同时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控制风险,积极迈出改革关键一步,其下属凯瑞科信公司进入清算退出程序。(二)强化资本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发展新动能报告期内,公司在投资并购方面,有序推进“专业化整合”,完成中国中检内口岸业务相关公司股权收购,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控股收购南方试验场公司,完成投资协议签订;在重大能力建设方面,“全球汽车通信测评技术创新基地”顺利落成投产,华东总部基地基建与试验设备安装调试工作稳步推进;在战略资源获取方面,完成苏州阳澄半岛试验场和成都中德试验场的合作运营;在国际化方面,利用中国中检国际化网络资源,联合行业组织初步建立涵盖欧洲、东南亚、日韩、中东等地区海外服务网络,与马来西亚道路交通安全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与意大利测试认证机构CSI签署框架合作战略协议。(三)强化科技创新攻关,奠定新质生产力发展基础公司持续深化“产品为王”理念,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搭建了大安全测评虚拟技术中心,围绕大安全技术方向立项产品开发项目11项;获得省部级、行业科技奖励27项,其中一等奖11项、二等奖7项;成功获批国家级课题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项,获批国拨资金突破亿元,创历史新高;授权专利175件,登记软件著作权63项。公司承担的我国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风电机组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正式建成交付并投入运行,实现了我国风电测试领域“卡脖子”项目的成功突破;耐久性试验用四驱底盘测功机、智能汽车测试目标物系统等2项成果被认定为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公司连续第六次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四)强化治理体系建设,释放管理效能取得新成效报告期内,公司深化改革迈出新步伐,“科改行动”再次荣获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专项考核“标杆”评价;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实施方案荣获国务院国资委“A+”评级,公司将加快推进向专业突出、创新驱动、管理精益、特色明显的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迈进。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公司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梯队建设方案,完成首批专家聘任,搭建了各人才序列的培养体系。在精益管理提效方面,公司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持续迭代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了“两金”风险动态监控体系,促进应收尽收。在风险防范方面,公司不断完善合规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打造了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长效防控机制。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