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汽车技术服务业务,装备制造业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机动车检验检测服务;认证服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住宅室内装饰装修。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试验机制造;试验机销售;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轨道交通专用设备、关键系统及部件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汽车新车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摩托车及零配件零售;仪器仪表销售;机械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零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金属材料销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会议及展览服务;市场营销策划;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广告制作;广告发布;广告设计、代理;计量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通讯设备销售;办公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前款所指经营范围以公司登记机关的登记审核为准。公司可以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业务发展和自身能力,调整经营范围,并按规定办理有关调整手续。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汽研,股票代码:601965)始建于1965年3月,原名重庆重型汽车研究所,系国家一类科研院所。
2001年,更名为重庆汽车研究所,同时转制为科技型企业。
2003年,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
2006年,与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重组,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2007年,更名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并整体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1月,整体变更设立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6月11日,中国汽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2023年1月,通过央企专业化整合正式重组并入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汽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深刻践行央企责任使命,构建起以重庆本部为核心,辐射全国主要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服务布局;拥有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噪声振动和安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替代燃料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国家智能清洁能源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重庆)、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国家氢能动力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等国家级平台,是我国汽车产品开发、试验研究、质量检测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推动汽车产业技术进步。
中国汽研坚持基础研究投入,现已构建起北京院、苏州院、深圳院三大区域基地,检测工程事业部、能源动力事业部、信息智能事业部、装备事业部、后市场事业部(筹)为一体的集群体系,并设有标准认证中心、政研咨询中心、品牌宣传中心、数据信息中心专业化平台。
公司聚焦“安全”“绿色”“体验”三大技术领域,提供解决方案、软件数据、装备产业三类产品,为汽车行业高质量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汽车企业品牌与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服务、为消费者公正合理消费提供顾问支持,致力成为以标准为核心,集成技术服务、数据应用、装备推广的科技平台公司。
面向未来,中国汽研始终牢记为汽车工业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力的使命,秉承创新、拼搏、担当、快乐的企业精神,践行数字化、平台化、国际化发展理念,努力建成核心竞争优势和特色优势突出,引领行业发展的百亿元级国际化上市公司。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紧围绕“三攻坚一提升”关键战役,持续打造公司影响力提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30亿元。
(一)经营发展稳定有序运行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锚定重点目标,开创“区域化统筹、协同化服务”模式,重塑营销体系,专项攻坚高效推进。
公司以高层互访为牵引,持续巩固核心客户关系,完成集团大客户100%走访覆盖,专班机制稳步显效。
区域改革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区域+事业部高效协同体系,实现市场资源集约化配置与运营效率跃升。
检测工程事业部谋定市场发展,持续提升客户价值,提前介入技术服务,深化实施“一企一策”,持续夯实法规业务基本盘,同时强化资质拓展,在产业链“价格内卷”的变局中抓难点,突重点,保障业务健康发展。
信息智能事业部抢抓信息智能领域战略机遇期,总体业务及新签订单显著提升,在智驾新规趋严的背景下,聚焦造车新势力和科技企业,实现多元化、定制化服务突破,深化区域战略布局,同步支撑部委、地方项目研究,持续提升公司影响力。
能源动力事业部围绕电、氢、储三大核心领域,聚焦测评、装备以及关键零部件,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能效分级、气电增程等增量业务市场开拓工作初见成效,高品质动力电池性能分级认证、全球充电兼容服务、氢能产业化业务等创新产品稳步推进。
零部件事业部成立后持续完善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搭建专业化市场营销团队,明确重点主机厂专项工作机制,创新农机、特种车等业务领域跨界合作;成功举办2025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大会,进一步扩大行业品牌影响力。
海外事业部成立后进一步加速公司海外网络布局推进,与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匈牙利、泰国和马来西亚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打造汽车海外出口质量服务平台,解决出海认证流程长、法规壁垒高等痛点问题,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后市场事业部聚焦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检测需求,“安心检&安心拍”系统全国上线;完成便携式容量检测设备、电池仿真教学设备样机开发,并开展试点测试验证,同步探索创新业务模式,初步形成了覆盖检测、教学、运维的全链条产品矩阵。
装备事业部聚焦汽车领域头部企业,客户黏性增强;通过行业活动、标准工作等举措带动低空业务发展,市场开拓凸显成效;凯瑞机器人公司获批筹建重庆市无人机系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
(二)精益管理提升核心价值公司持续完善信息化建设,围绕综合办公、业务执行、审计风控等场景开发管理智能化应用,同时完成财务共享中心实体化运行,有效提升管理效能;公司强化降本增效,进一步细化完善项目管理机制,通过优化试验排期和设备管理,减少关键设备挤兑问题,并对部分设备的改造升级进行国产化替代;公司聚焦人才能力打造,开展专项培训,完成组织架构优化调整,队伍效能稳步提升。
(三)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势能公司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有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公司牵头申报的车网多能低碳融合V2G示范项目获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成功研制交付氢能装备(电堆测试台)。
公司科技奖励实现新突破,成功获得4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资格、10项省部级行业科技奖励;发布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功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单位;获批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检测技术及装备产业创新综合体”。
(四)品牌赋能提升行业影响智库价值方面,公司积极服务国家部委,独家获批《沙盒监管深度测试机构评价管理》研究委托函、动力电池事故调查与缺陷分析系统承建,成功推动2项新能源汽车国标立项并牵头研制;支撑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
标准指数方面,公司牵头制定并成功立项ITU、IEEE国际标准各1项,牵头制定并发布实施纯电动汽车火灾分析等国家标准2项,主导成立全域安全协会(IADS)行驶安全技术委员会并推动3项团标立项,联合EuroNCAP举办指数国际交流会。
品牌传播方面,深化央媒和地方媒体战略合作,策划多场行业焦点专题报道,成功举办“极智长测”首站活动,并正式启动“极热夏测”项目。
(五)能力建设推动布局完善报告期内,公司以能建为抓手,强化战略支撑,提升属地化技术服务能力,华东总部基地正式开园并召开华东能力发布会,围绕战略布局、生态构建、技术攻关等维度集中呈现核心成果,区域战略布局迈入新阶段;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收购的南方试验场公司正式完成交割,并有序推进建设期收尾工作,投产后将进一步丰富公司试验场资源。
此外,公司持续推进专业化整合,积极开展项目投后管理工作,实现平稳过渡与融合,同步按规划加速资源整合进程,助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公司依法由中汽院有限整体变更设立。
经中汽院有限股东会同意,并经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设立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国资改革【2010】1248号)批准,中汽院有限以基准日2010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成为中汽院股份。
经立信大华审计,中汽院有限在基准日2010年3月31日的净资产为690,440,887.04元,作为通用技术集团、中机公司、中技公司、通用咨询公司的出资,经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10】976号)批准,上述净资产按照1:0.65的比例折为448,786,578股(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全部为国有股。
本公司于2010年11月14日召开了创立大会,并于2010年11月18日在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50090110000642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