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福建
  • 成立日期: 2004-02-03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50100757384472D
  • 法定代表人: 何文波
  • 董事长: 何文波
  • 电话: 0591-63152888,0591-38133727
  • 传真: 0591-38133775
  • 企业官网: www.forecam.com
  • 企业邮箱: zhengquan01@forecam.com
  • 办公地址: 福州市马尾区江滨东大道158号
  • 邮编: 350015
  • 主营业务: 专业从事特种及民用光学镜头、光电系统、光学元组件等产品科研生产
  • 经营范围: 光学镜头、光学元器件、光电仪器、光学电子产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环保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不从事任何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或需经审批的项目,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专注于光学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是全国首批、福建省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研发队伍,具有全光谱各波段光学镜头设计能力,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单位等荣誉,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国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技术平台,拥有800多项已授权专利。公司自有模具、镜片、结构件生产车间,具备从镜头部件加工到组装检测的全过程能力,满足客户定制化生产或批量化生产要求。公司生产的光学元件、定制镜头、安防镜头、车载镜头、工业镜头、热成像镜头,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车载、工业自动化、机器视觉、智能家居等领域。
  • 发展进程: 发行人的前身为福建福光数码仪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月,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由伟佳投资以货币形式出资700万元,及信息集团以货币形式出资300万元设立。本次设立已经福建闽才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于2004年1月18日出具了《验资报告》(福建闽才(2004)验字第1004号)。2004年2月3日,福光数码经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记,并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501052000786)。 2015年6月15日,瑞华所出具《审计报告》(瑞华审字[2015]33030159号),对福光有限截至2015年4月30日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2015年6月16日,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拟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评估报告》(中企华评报字(2015)第3466号),对福光有限截至2015年4月30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评估。福建联合中和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于2019年3月27日出具《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拟改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评估报告》,对福光有限截至2015年4月30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追溯评估。2015年6月18日,福光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以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将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福光有限以截至2015年4月30日经审计确认的净资产356,623,028.72元,折为股份公司的股本总额11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余额246,623,028.72元计入资本公积金。2015年6月26日,瑞华所出具了《验资报告》(瑞华验字[2015]33030009号),确认截至2015年6月25日,各发起人以福光有限截至2015年4月30日净资产中的11,000万元折为股本11,000万元,净资产折合股本后的余额24,662.3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金;公司注册资本为11,000万元,各发起人已足额缴纳其认购的股份。2015年6月29日,福光股份召开创立大会,作出了关于同意设立福光股的决议。2015年7月16日,福光股份取得了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50105100008901)。
  • 商业规划: 2024年,整体而言,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国内外有效需求不足;非定制产品市场,安防、车载等光学行业产能持续释放导致产业链价格竞争加剧,高端电子消费品对玻璃光学元件的需求扩大;定制产品市场,客户需求逐步恢复,项目进度有效推进。面对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公司坚持科技引领、稳健经营,聚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极践行“两用技术”融合的发展道路,基于核心技术优势形成丰富的产品系列,蓄力下一代产业技术变革,积极布局海内外市场,通过精益运营、降本增效、数字化生产管理,不断提升综合管理能力,推动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一)破冰求进,业绩扭亏为盈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138.98万元,同比增长5.8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49.4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15,165.81万元,同比增长222.03%,创历史新高。公司同步推进定制、非定制产品业务,强化多元化竞争优势。定制产品业务上,公司进一步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加大成本控制优势,提高批产项目收入金额,实现营业收入14,635.64万元,同比增长113.26%,创历史新高;非定制产品业务上,公司积极拓展应用市场,打造全场景产品矩阵,其中光学元件及其他实现营业收入8,399.78万元,同比增长7.95%。本年度公司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并严格执行成本控制: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4.38%,改变下滑趋势,显著回升,较上年增加4.60个百分点,其中定制产品收入大幅增长促使产品结构中高毛利率产品的收入占比提高,非定制光学镜头毛利率提高至19.64%,较上年增加8.52个百分点。本年度在收入、毛利上升的同时,公司职工薪酬占营业收入比例30.33%,较上年减少1.27个百分点;期间费用中,除折旧摊销、股份支付费用外的费用总额较上年同比下降1.90%。(二)持续创新,助力可持续发展2024年,公司持续夯实创新底座,全力推进技术与产品创新,加快领先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迭代,布局“储备、开发、量产”阶梯式技术平台,努力构建覆盖当下、中期、远期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技术创新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年度公司继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积极应对技术迭代风险,研发费用率达10%以上,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等荣誉;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995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其中发明专利518项,2024年新增授权专利153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充分彰显公司的创新实力。(三)双轮驱动,深化业务布局定制产品业务上,紧跟下游客户需求恢复,加大业务力度,大客户数量及金额均较上年增加,其中无人系统相关产品收入增量明显且产品线由可见光拓展至红外载荷;成功中标某边海防项目,负责生产含镜头、相机控制模块、激光测距组件的光电系统。非定制产品业务上,公司深入挖掘应用市场,打造全场景产品矩阵,2024年车载镜头、红外镜头、机器视觉镜头、光学元件等营业收入均较上年增加。公司自主研发的车载镜头收到5份开发定点通知,并顺利通过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验厂。红外镜头方面,无人机相关产品收入显著增加,同时顺利布局车载领域并完成送样。2024年应用MicroLED技术的AR眼镜投影光机销售量较上年翻两番,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四)加强国际交流,加速创新突破2024年,公司发挥德国子公司InnovisionGmbH的桥头堡作用,加强与欧洲光学企业的合作,通过派遣技术人员、商务代表等方式,增进彼此了解,分享经验和知识,建立互信和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公司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并布局医疗、激光、摄影、摄像相关应用市场,客户涵盖相关领域的国际头部企业。(五)提升治理效能,优化运营管理2024年,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治理层与经营管理层的协同性持续加强,同时公司以制度建设和流程优化为抓手,梳理并完善内控体系,推动公司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深度融合。本年度,公司持续优化运营管理,紧紧围绕“提质降本增效”开展业务:提质方面,通过客端品质、来料品质、研发质量、量产质量、客诉质量等供应链精细化管理与生产工艺标准化升级,有效降低产品不良率和客户投诉率;降本方面,推行成本管控,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增效方面,优化业务流程并加速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高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能力,人均产值同比提高达10%。此外,公司开展跨部门“自主改善”专项工作,激发全员创新活力,累计采纳员工合理化建议669项。(六)实干有为,扛起社会担当公司以“责任驱动发展”为理念,系统性推进社会责任实践,构建协同发展的价值生态。2024年,公司高度重视环保方面投入,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良好;主动投身公益、慈善,向固原市原州区红十字会、原州区教育局、原州区中心敬老院、福建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福建省红十字会捐款捐物,获得“福州市红十字人道金质奖章”、“宁夏原州区红十字会荣誉证书”,关注教育公益事业,为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提供捐赠,尽己所能贡献力量,以上共计34.6479万元;关爱员工,扩建员工活动中心进一步满足员工休闲、娱乐、运动等需求,为员工赋能,协助员工获得“2023年度福建省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等12项省级、市级、区级荣誉;助力乡村振兴,吸纳招用贫困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助其脱贫。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