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福建
  • 成立日期: 2001-11-05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50200705487306K
  • 法定代表人: 陈智松
  • 董事长: 陈智松
  • 电话: 0592-5702000-3241,0592-5702000-3100
  • 传真: 0592-5702455
  • 企业官网: www.yealink.com.cn
  • 企业邮箱: zhengquan@yealink.com
  • 办公地址: 厦门市湖里区护安路666号
  • 邮编: 361006
  • 主营业务: 个人桌面通信、会议室通信及远程移动通信等沟通协作全场景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打造了包括专业会议、语音通话、高效协作、智慧办公在内四大模块UC全能力矩阵,可以一站式赋能,也支持多个模块灵活组合、按需构建,满足企业多场景、多形式、多融合的全场景通信需求。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通讯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厦门亿联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628)是全球领先的沟通与协作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国际品质、技术领先、体验友好的云+端视频会议、IP语音通信及协作解决方案,且与微软等国际品牌达成长期深度的战略合作。亿联网络以研发为核心,坚持自主创新,拥有多项音视频核心技术专利,致力于让沟通更简单、更高效。专注统一通信领域,包括音视频会议、语音通信、个人协作通信,以及数字化时代下的智慧办公,帮助各类企事业单位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其自主品牌Yealink畅销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2021年Frost&Sullivan的统计数据,IP话机市场占有率为全球第一;VoIP Phones Customer Satisfaction Report2018 Licensed for Distribution Eastern Management Group数据显示用户满意度全球第一;根据IDC2021年全球视频会议市场统计数据,全球视频会议系统出货量TOP5。
  • 发展进程: 亿联有限成立于2001年11月5日,由吴仲毅、陈智松、周继伟、卢荣富共同出资设立,设立时的注册资本为180万元。2001年10月29日,吴仲毅、陈智松、周继伟、卢荣富签署了《厦门亿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章程》。2001年10月29日,中磊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分公司出具《验资报告》(中磊闽验字(2001)第4062号),截至2001年10月29日,亿联有限已收到股东以货币出资的180万元。2001年11月5日,厦门工商局核发了注册号为3502002062147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亿联有限注册成立。 2012年5月2日,亿联有限股东会做出决议,决议由亿联有限的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将亿联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截至2011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80,809,233.89元中5,600万元作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5,600万元,经审计的净资产超过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部分按规定计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根据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天健正信验(2012)综字第020068号《验资报告》,截止2012年5月9日,发行人已收到各发起人缴纳的注册资本(股本)合计5,6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净资产折合股本后的余额转为资本公积。2012年6月7日,发行人依法在厦门市工商局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注册号为35029820000089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英文名称由“XiamenYealinkNetworkTechnologyCo.,Ltd”变更为“Yealink(Xiamen)NetworkTechnologyCo.,Ltd”。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业务发展及产品介绍1、公司业务发展情况企业通信领域是一个以技术驱动及市场驱动为主的行业。随着统一通信平台的日益完善,企业用户对与统一通信平台配套使用的终端形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此外,混合办公已从“过渡性方案”逐渐演变为全球企业组织架构的核心模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能和确定方向。在此趋势下,企业将更加关注团队办公协作的质量和效率,持续优化通信设备、重构办公空间,追求更多元、更开放的沟通方式和更智慧、更灵活的办公体验。会议产品作为混合办公场景的“中枢神经”,满足跨空间实时沟通及高效协作的专业会议需求,会议产品市场持续渗透;云办公终端作为远程办公、移动办公的“第一入口”,侧重平台兼容性、蓝牙稳定性、智能拾音降噪、长时间佩戴舒适度及续航能力等功能,成为员工远程办公、移动办公的关键工具,云办公终端市场蓬勃发展;桌面通信终端作为企业通信网络的“毛细血管”,在混合办公常态化下,话机市场受到一定程度冲击,但也为商务耳麦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话机市场也因混合办公模式中仍然存在传统现场办公的刚性需求,市场进入“存量优化”的稳态阶段。公司桌面通信终端、会议产品、云办公终端三大业务精准锚定企业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及匹配企业用户需求,形成“增量突破+存量优化”的发展格局,公司业务呈现多元化协同发展。图1:公司主要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基于三大核心业务,打造了完整的一站式沟通协作解决方案,也积极将AI人工智能等行业前沿技术应用到公司的解决方案中,使得企业通信设备从通信工具转变为智能化生产力入口,为企业提供更智能、更轻松的智慧办公新体验,满足企业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办公需求。未来,公司将以“全场景覆盖、全能化终端、智能化变革”为三大战略方向,与时代步伐并驾齐驱,通过专业会议、语音通信、高效协作、智慧办公四大能力持续赋能企业客户数字化变革和创新,打磨更专业的智能音视频设备,拓展并完善全行业全场景沟通与协作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人工智能时代和数字化经济的大潮之下赢得新型生产力优势。图2:公司发展历程图3:公司主要产品线近两年营业收入占比2、公司主要业务线及产品介绍(1)全场景解决方案公司提供“云+端+平台”的完整企业通信解决方案,以企业办公为核心,围绕音视频沟通与协作实现会议室办公、个人桌面办公、移动办公场景全面覆盖,并向访客管理、智慧梯控、办公环境IoT自动化、空间管理智能化、信息发布统一化等更多场景延伸,打造人与空间、设备、数据互联互通的整体解决方案。同时,公司的全套解决方案兼具完整性和灵活性,通过组件化和分布式部署方式,推动研发标准统一化,将专业会议、语音通话、即时消息、互动协作、智慧会议室等模块混合互通,桌面办公场景、各类会议场景、多人协作场景和个人办公场景无缝串联,客户可按需构建并实现高效联动及无缝切换,提升可拓展性,能够赋能于多种细分复杂的行业场景,让内外信息更无缝,业务流程不受阻,员工体验更智能,企业管理更高效。未来,公司将持续打造AI技术领先的一站式全场景解决方案,通过AI技术重塑智能终端、智能设计、智能管理,赋能更优质的空间和智慧办公协作体验。图4:亿联全场景解决方案①视频会议场景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音视频引擎和云平台通信技术,为企业用户打造一站式视频会议解决方案,通过产品的灵活组合和按需搭配,可满足各种规模的会议室视频会议需求。专业级的高清音视频质量、易部署易使用易管理,有效解决了长期阻碍视频会议普及的音视频质量不理想、网络兼容性差、设备使用复杂、部署维护成本高等难题,助力企业提升协作及运营效率。图5:各类会议室场景解决方案随着科技发展,各种先进的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会议室中以提高会议效率和参会体验。但随着设备的增加,会议室的管理与维护变得越来越复杂,也带来了诸如会前调试设备工作量大、会后未及时关闭设备造成浪费等多种问题,将会议室设备从普通应用模式升级到智能化应用模式变成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司现提供智慧会议室整体解决方案,兼顾“线上+线下”不同会议模式,实现人、空间、设备的智能联动,实现企业会议全流程的智能高效管理。会议室场景内的空调、照明、窗帘、传感器、显示屏、视讯终端、电子门牌等设备实现智能联动,其中,会议室电子门牌RoomPanel部署于会议室外,可及时显示会议室状态,支持现场预约;空间占位检测传感器RoomSensor部署于会议室内,具备多维度环境感知能力,如空间占用、光线、温湿度检测等,可与各类IOT智能终端进行联动,自动调控会议环境;多方无线投屏协作系统RoomCast支持4台设备同时投屏协作,具备电子白板、实时批注、反向控制等互动协作功能,实现高效会议决策。各类智能设备可适配多种类型的会议室并贯穿会前组织、会中协作、会后管理全过程,将传统会议室升级为智慧会议室,轻松管理会议室,营造智能、舒适的会议环境,打造便捷、高效、节能型的现代化智慧会议室。图6:智慧会议室会前组织、会中协作、会后管理全过程②桌面办公场景图7:个人桌面办公解决方案个人桌面是最基础、最广泛存在的办公场景,也是大部分员工上班期间停留最久、使用最多、在此区域内完成大量内外部沟通协同工作的地方,因此,员工高频使用的个人桌面沟通工具不仅需要覆盖多种沟通方式,还需要使用方便,高效的个人桌面办公解决方案能够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办公场所,帮助企业提升内外部沟通效率,发挥团队和管理的最佳效能。公司以融合一体、联动互通的方式重新定义个人桌面解决方案,提供了覆盖即时消息、语音通信、视频会议等多种通信方式的软硬件设备,贴合实际使用场景,丰富桌面办公体验。其中,亿联融合通信平台UME集企业通讯录、即时消息、语音通话、视频会议于一体,实现多个系统“一号拨”、软硬设备“联动使用”,员工可在工位上畅享智能沟通和高效协作;智能视频话机灵活适配不同场景,可以在工位上快速召开高清视频会议,轻松带来面对面般的沟通体验;商务耳麦提供隔音降噪、安静舒适的工位办公体验,使员工可享受安静的办公空间、高质量的通话效果及全天舒适的佩戴体验。③居家差旅办公场景图8: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差旅办公及居家办公已经成为企业办公的新常态,移动办公可以让员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沟通协作,节约时间与资源。公司可提供移动办公解决方案,以亿联会议平台YealinkMeeting为基础,搭配电脑端软件、移动端APP,具有超强网络抗丢包能力,自适应各种网络条件提供稳定可靠的音视频效果;公司商务耳机可根据不同使用场景和需求自定义最佳降噪体验,保障移动办公时的高质量沟通交流,同时广泛兼容主流通信和协作平台,充分保障多平台切换兼容的顺畅度;此外,还可选配便携式免提CP系列会议电话,超清便携、即插即用,提升远程会议通话质量,让会议室随行。整体解决方案可居家可差旅,在任何地方均可轻松办公,提供沉浸式的高效办公体验。(2)各产品线介绍公司现有三条产品线,分别为桌面通信终端、会议产品及云办公终端,分别满足了固定桌面办公、会议室办公、远程及移动办公等不同场景的企业通信需求。公司通过以系统平台提供优质的使用体验,同时适配不同办公场景下的智能硬件终端,形成了可覆盖企业沟通协作全场景需求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为企业用户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智慧办公协作体验。①会议产品会议产品发展于2015年,是公司目前第二大业务。随着全球基础通信设施的完善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视频会议行业由私有化向公有化转型,该转型使得企业使用门槛降低,市场开始下沉,市场规模变大;同时,混合办公的常态化使得各类视频会议软端得到广泛应用,快速提升了用户对该行业产品的认知;此外,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和突破,企业用户对会议产品实际应用场景的落地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促使视频会议解决方案不断优化与升级。公司的会议产品业务线始终坚持“云+端”的产品设计理念,即以云平台和软端向用户提供优质的使用及服务体验,以智能硬件终端满足用户对实际会议场景的部署需求,形成一站式全套解决方案,且均由公司自主研发,能够全面保障整体解决方案的调优性能,确保更好的用户体验。2024年,公司进一步打造全场景智慧办公解决方案,主力推出会议室系列产品、会议摄像机/麦克风/扬声器等新一代智能会议终端,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组织多样化的需求,拓展更多会议协作场景的可能性。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会议产品不断拓展和迭代,会议平台及智能硬件终端的处理能力均持续提升,AI智能及物联网等新技术也在产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不断丰富智慧办公能力集,利用AI技术打造更多的智能化办公及会议体验,更快速、更高效地满足全球客户需求,争取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图9:会议产品矩阵②云办公终端云办公终端业务线于2019年开始布局,并于2020年正式成立,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的完整性。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及统一通信平台的发展,企业办公朝着更开放的工作空间、更灵活的工作方式发展,移动办公场景的边界不断拓宽,所需设备的矩阵也随之不断扩展,与统一通信平台配套使用的云办公终端市场应运而生;同时,混合办公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也进一步加速了该市场的发展。云办公终端主要产品包括商务耳机、便携式会议电话和个人移动办公摄像头,以商务耳机为主。商务耳机主要应用于日常办公、呼叫中心、视频会议、移动办公等场景,并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分为RJ有线连接、USB有线连接、DECT无线连接、蓝牙无线连接等不同类别的产品以及不同的佩戴形态。商务耳机有别于消费类耳机的主要特点在于:对于麦克风拾音音质和降噪性能要求更高;应用上广泛适配各种办公通信系统和软件;无线传输的安全可靠性要求高;设计上适合长时间佩戴并保护听力。随着全球统一通信市场的不断发展,通信系统和软件不断提升在语音AI应用方面对商务耳机的需求,商务耳机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产品的功能和应用体验也在持续发展演进。目前,公司的商务耳麦已形成包括UH3X系列有线耳机、主打一体化语音工作站的WH6X系列无线耳机及BH7X系列商务蓝牙耳机等在内的产品矩阵。凭借公司在企业通信市场多年累积的品牌口碑、技术优势及渠道优势,该产品线当前整体处于产品系列持续完善与迭代以及市场持续渗透的良性发展阶段。未来,公司也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打磨更专业的智能音频设备,完善产品系列,覆盖多元应用场景,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图10:云办公终端产品矩阵③桌面通信终端桌面通信终端是公司目前第一大业务,也是发展最早的一条业务线。其需求主要来源于IP通信对传统模拟通信的替换,基于此行业替换趋势及公司多年来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公司该条业务线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各类企业用户对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增加,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通信部署从私有化向依托公网的公有化转移,该市场得以下沉,推动各类企业对桌面通信终端的需求增长,带来了更多增长机会。目前,公司的桌面通信终端功能拓展性强、广泛深度兼容众多PBX、解决方案全面丰富、用户体验佳、产品形态多样。主要产品包括SIP话机、DECT话机、Teams话机及会议话机,以SIP话机为主。其中,SIP话机主要包括T3、T4、T5系列,公司针对运营商、呼叫中心、中小企业、中大企业、高端企业等不同市场形成了差异化的产品解决方案,高效、灵活、深入地满足了不同市场的特殊需求,构建了在不同市场的竞争力;DECT话机主要满足固定场所特定范围内的无线通信需求,通常定位于商场、仓库、酒店及其他大型空间等对移动办公通信需求较高的应用场景;Teams话机是公司与微软合作的系列产品之一,公司自2018年起成为微软在语音通信与智能视频领域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与微软深度合作,共同研发,打造更高效、便捷、智能的企业通信与沟通协作方案;会议话机主要用于会议室场景中,通过智能噪声过滤、高清音频和降噪技术显著提升远程会议的音频质量。经过长期发展,公司此产品线已在行业内取得了领先的竞争力,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未来,公司将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保持市场竞争力,积极挖掘市场潜力,不断提升市场份额,持续引领行业发展。图11:桌面通信终端产品矩阵(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自主研发是公司最为核心的研发模式。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保持高研发投入度,将其视为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并在产品上精雕细琢、做深做透,坚持深入细节,只做最好的产品。公司建立了由厦门和杭州两大研究中心组成的综合性研发平台,并构筑起了包括前瞻性技术研究、基础平台技术开发、统一通信产品及解决方案开发在内的多层次的研发管理体系,作为持续开发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及升级现有产品的强大动力;同时,公司以“市场导向+技术驱动”为创新思路,对国内外最新产品技术动向及用户需求变化始终保持密切跟踪,有的放矢地加大技术开发和创新力度,以满足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及客户不断变化的偏好,确保公司技术水平的先进性。2、销售模式公司以经销商为主要销售渠道,这一销售模式与公司的产品特性和主要目标客户类型相适应。公司的产品以通用市场的标准品为主;同时,鉴于公司产品向全球范围的企业客户销售,综合考虑销售规模、产品推广效率、营销成本和服务模式等因素后,经销模式是最高效的选择,公司也将持续积累大项目的拓展能力、构建解决方案销售体系,以更好地满足高端市场的客户需求。此外,公司坚持以自主品牌方式开拓海外市场,将品牌建设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重要资产,经过多年的业务发展和品牌建设,在行业内的品牌知名度及影响力持续提升,有效助力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3、运营模式公司为轻资产运营模式,将人力密集型的产品生产以送料加工的模式外包给外协加工厂,从而让公司能够将主要资源投入到技术研发、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品牌建设等核心业务环节中,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此模式下,公司自主采购原材料,提供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工艺文件,由外协加工厂按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加工,这使得公司能够对原材料及零部件实施源头控制,充分保障产品性能,同时,在原材料采购价格方面也能掌握一定优势,进行有效的成本管控。2023年正式落成启用的公司智能产业园,通过引入外协厂入驻,并引进一系列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先进设备、立体仓库等,实现工厂的柔性生产、在线智能检测、自动分拣包装、机器人智能搬运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产品品质和运营效率。同时,公司设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贯穿包括研发及试生产、原材料采购、外协生产及存货管理在内的各个运营环节,全程介入外协厂管理,持续提升工厂能力,保障过程质量可控。此外,公司计划2025年将部分供应链转移至海外,积极防范和化解局部市场的潜在贸易风险。(三)业绩驱动因素1、技术驱动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速度及数据传输量高速增长,这使得企业内部相互孤立的系统开始融合,如:语音通信设备与视频会议系统开始融合、协作平台与音视频系统形成融合通信系统等。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将极大影响到统一通信技术,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及跟踪、语音识别、跟踪、翻译及输出等技术的应用将极大提升企业员工的使用体验、办公效率及企业的管理效率。音视频处理技术是统一通信技术的基础,音视频性能的改进是一个长期积累并逐步提升的过程。公司长期以来坚持在该领域投入大量研发资源,不断积累;同时,近年来公司也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到不同产品的应用中作为重要的研发方向。凭借着长期的坚持,公司已逐步建立了自身的技术优势,以技术驱动业绩增长。2、市场驱动随着全球基础通信设施的完善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信部署从私有化向依托公网的公有化转移,该转型使得企业使用门槛降低,市场开始下沉,激发了更多的需求,市场规模变大。在企业内,音视频及会议的应用从大会议室下沉到小会议室,乃至开放的办公空间及企业个人用户。同时,随着远程办公、混合办公逐渐成为新常态,无论员工在办公室、会议室、家中或差旅途中,均希望得到高效的沟通协作体验,使得企业用户对统一通信终端形态及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不仅要满足多种类数据传输的需求,还需要满足多业务场景的需求。此外,在办公场景数字化浪潮的驱动下,企业用户对部署统一通信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在上述市场需求驱动下,公司也顺势而为,积极打造完整的一站式沟通协作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更智能、更轻松的智慧办公新体验,满足企业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办公需求,在竞争变化浪潮中取得优势。公司也将通过专业会议、语音通信、高效协作、智慧办公四大能力持续赋能企业客户数字化变革和创新,助力更多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下的混合办公痛点,推动未来数字化办公潮流。1、概述(一)整体情况2024年,公司实现了较好的经营成果,实现营业收入56.21亿元,同比增长29.28%;实现净利润26.48亿元,同比增长31.72%;整体净利率为47.10%,同比提高0.87个百分点。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迭代演进及融合创新,为企业通信行业提供了坚实的数字底座,企业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加速渗透。同时,混合办公已从“过渡性方案”逐渐演变为全球企业组织架构的核心模式。并且,智能高效的沟通及协作方式越来越成为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重要特征和竞争优势,驱动企业通信解决方案的需求进一步增长。此外,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融入企业通信场景,通过AI大模型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深度学习算法,深度挖掘语音、文本等数据中的关键信息,实现智能降噪、同声传译、智能纪要、语音助手等功能,成为企业沟通协作智能化的核心动能。随着企业通信领域的深度及广度不断延伸,公司将持续深入用户场景和洞察用户需求,不断解锁更多创新化、智能化的产品应用及场景体验,不断丰富和完善企业通信解决方案,赋能企业迈向智慧办公新时代。(二)业务线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产品的迭代出新,不断巩固与强化产品竞争力,具体而言:会议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9.97亿元,同比增长36.21%,对营业收入的占比为35.52%,同比提高1.81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保持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深刻理解,积极捕捉并响应市场需求,依托技术创新与沉淀,持续打造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化的全场景会议室解决方案,不断优化视频会议用户体验。此外,公司会议平板MeetingBoard持续在市场收获良好反响,公司也计划在2025年推出具有业内唯一影像级智能四摄、第二代自研聆晰音频算法及极致全能AI体验的新一代音视频会议平板系列产品;同时,公司还计划推出AV-ONE融合解决方案,并推出基于AI技术的智能设计工具RoomDesigner及智能空间管理平台SmartSpace,打造从声学设计到部署连接、音频调试、设备管理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持续赋能经销商及企业用户,有效节约设计、部署、调试成本。云办公终端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增长62.98%,对营业收入的占比为9.37%,同比提高1.94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精研产品、精进品质,持续完善商务耳麦产品系列,围绕音质、智能降噪、蓝牙稳定性等核心性能开展攻关,同时持续推进商务耳麦市场推广与渠道开拓。此外,蓝牙耳麦的迭代升级及市场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后续市场逐渐放量奠定了基础。2025年,公司计划推出ANC罩耳商务蓝牙耳麦BH78,实现蓝牙耳麦BH7X产品系列全面覆盖,以及推出全新有线耳麦UH4X系列,入门、低端、中端至高端产品系列完整。未来,公司仍将在产品及渠道上不断深化和拓展,通过打造完整的商务耳麦产品系列形成全场景闭环,同时不断拓展销售通路,塑造整体竞争力,未来有望持续释放增长潜能。桌面通信终端实现营业收入30.82亿元,同比增长21.13%,对营业收入的占比为54.83%。报告期内,桌面通信终端增长超预期,一方面得益于混合办公常态化,话机市场进入存量优化的稳态阶段,另一方面主要由于23年话机市场整体处于去库存周期,24年经销商存在一定程度的补库需求。2025年,公司计划推出T7、T8系列话机。未来,公司将着力保持市场竞争力,积极寻找细分市场机会,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持续领跑行业。(三)小结总体而言,公司聚焦主业并关注自身核心竞争力建设,持续巩固在产品设计、研发实力、渠道管理、组织建设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保障公司长期健康稳健发展。在研发上,目前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为9.95%,研发人员占比为51.50%。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自主研发创新,通过专业会议、语音通信、高效协作、智慧办公四大能力持续赋能企业客户数字化变革和创新,为企业用户提供更智能、更高效的沟通与协作解决方案。在销售上,目前公司的销售投入占比为5.18%,销售人员占比为26.05%。未来,公司将持续构建大项目和“平台+智能硬件终端”解决方案的销售能力,同时持续完善销售通路,不断拓展ProAV类、IT类渠道以及适当提升外籍销售的比例以增强本地化服务能力。在人才激励上,公司于2024年推出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2025年,公司将针对潜力骨干员工的股票期权调整为限制性股票,降低潜力骨干的支付成本,不断健全常态、有效、多层次的激励机制以激励和牵引各梯队员工。在社会责任上,公司以《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管理》为指导纲领,围绕环境、可持续采购、员工权益、道德合规及产品质量安全五大可持续方向深耕,提质提效推动可持续发展工作。另外,公司也在年报披露的同时发布了《2024年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致力于持续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稳步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