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公司主要提供市政生活污水处理服务,在特许经营区域范围内负责市政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运营、管理及维护。
经营范围: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对污水厂及污水收集、处理、排放设施的投资、建设、管理、维护;给排水工程的咨询、设计;设备销售安装;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的研究、开发、技术转让;城市污水处理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鉴定工作;水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治理及发电(不含危险废物处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位于福州市晋安区鼓山镇洋里路16号,是由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上市企业。
公司前身是成立于2002年7月的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2009年12月改制为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有限公司,2011年9月变更为福建海峡环保有限公司,2014年5月改制为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2月20日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挂牌交易,代码603817,实现福州市20年来国企上市重大突破。
凭借上市国企的平台优势,公司不断拓展业务版图,从单一的污水处理业务,发展成为市政污水处理、垃圾渗沥液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村镇污水处理以及污泥垃圾固废处置等综合业务板块,形成以多门类、跨地域、多种所有制相结合的环保产业平台,打造国内领先的区域环境综合服务提供商。
2025年是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决胜之年,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行动的突破之年,更是公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的跨越之年。
公司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的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主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健增长,运营效率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显著提高,为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营成果分析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68.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169.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57%;实现利润总额13,979.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418.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1%。
本期业绩增长主要是本期技术服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同时部分子公司扩建提标后污水处理费单价有所上升。
(二)主营业务产销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污水处理量22,929.31万吨,与上年同期增长0.27%;实际结算量24,225.9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10%;垃圾渗沥液处理量46.1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57%,实际结算量46.16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2.57%。
(三)主要工作总结1、以业务深耕为突破点,构筑运营发展新优势聚焦业务深耕这一突破点,公司通过多维度拓展构筑运营发展新优势:一是以提质增效为主线加速推进重点项目,聚焦存量项目提标改扩建与新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重点工程节点计划,以“保质量、重安全”为原则稳步推进项目,持续厚植发展潜力,其中闽侯城关污水厂三期扩建工程正式运营、泗阳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工程转入商业运营,青口汽车工业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完成交工验收,红庙岭渗沥液处理厂完成五方竣工验收;二是以战略整合为引擎增强市场拓展能力,围绕环保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完善相关业务版块,通过多元合作模式积极布局合作机遇,全力构建区域环境服务新格局,当前正按计划推进重点合作事项的前期筹备工作;三是有序开展项目论证与拓展模式创新,针对重点区域潜在项目推进前期论证,同时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业务拓展路径,持续丰富业务运营模式。
2、以盘活增效为着力点,资产优化释放新动能聚焦盘活增效这一着力点,公司通过系列资产优化举措释放发展新动能:一是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保障投资者权益。
按既定标准向“海环转债”登记持有人完成到期本息兑付,同步完成可转债摘牌,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
二是强化应收管理,完善细则推动资金流动性提升。
修订并发布《应收账款管理实施细则》,创新性增加“挂钩利润考核”规则,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强化激励机制,有效推动子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切实缓解资金压力,为业务发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三是提升资金效能,利用闲置资金增加股东回报。
使用额度内闲置自有资金开展现金管理,通过滚动购买低风险理财品种、配置多元稳健理财产品实现收益,进一步提升股东回报。
3、以技术攻坚为驱动点,科技创新培育新引擎聚焦技术攻坚这一驱动点,公司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培育科技创新新引擎:一是技术研发成果显著,2025年上半年已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发明专利授权2项,软件著作权授权2件,为技术体系构建提供核心支撑;二是项目评审高效推进,聚焦课题立项环节,围绕节能增效协同降碳、污水处理技术革新等领域,高效完成多项课题立项评审,为研发工作明确方向;三是项目进程有序把控,围绕污水处理技术长效性与经济性评估、生活污水工艺研发等领域,顺利推进多项项目验收,同步开展相关项目的阶段汇报,保障技术研发全流程落地。
4、以管理提升为支撑点,内部治理实现新升级聚焦管理提升这一支撑点,公司通过内部治理机制完善实现管理效能新升级:一是深化区管模式与运营机制创新,重点完成片区管理经验系统性总结与阶段性成果评估,多维度提炼可复制经验;同步分析当前管理痛点,形成问题整改清单与优化建议,为后续片区管理模式推广奠定基础,进一步提升区域化运营统筹能力。
二是推进规划部署与智慧升级,制定智慧化建设规划方案及《2025年设备管理提升培训方案》,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推动传统污水处理厂转型;同步制定信息化提升项目实施计划,从软件功能迭代、硬件设施更新、安全体系完善三方面发力,覆盖办公协同、生产监管两大领域,实现业财数据实时联动、管理流程高效运转、业务拓展精准支撑,并进一步强化核心数据保密能力。
三是明确中层管理干部、厂长等关键岗位契约化管理机制,将考核结果直接与薪酬激励、岗位调整挂钩,通过责任绑定与目标量化考核,压实基层管理主体责任,推动基层干部主动优化运营策略,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效率。
5、以风险管控为落脚点,安全生产筑牢新防线聚焦风险管控这一落脚点,公司通过安全生产体系强化筑牢安全运营新防线:一是强基固本建体系,编制《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流程职责矩阵表》及配套标准化指导手册,同步开展专项培训,推动安全管理实现制度化、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化,夯实安全防线。
二是实训演练提能力,秉持“安全至上”理念,完成琅岐安全实训基地核心功能区建设;针对有限空间作业、防汛防台等重点领域,在重点场所开展针对性实训演练,切实提升员工应急处突能力。
海环有限的前身为洋里厂,其设立过程如下:1、2002年4月24日,福州市人民政府下发《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立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的批复》(榕政综[2002]80号),同意成立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该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隶属于福州市建设局。
2、2002年5月10日,福州市建设局下发《关于同意成立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的批复》(榕建[2002]组14号),同意成立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该厂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隶属于福州市建设局。
根据企业主管部门福州市建设局、福州市财政局(产权登记机关)批准的《企业国有资产占有产权登记表》,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的注册资金为39,752万元。
3、2002年7月1日,福州市建设局作为主管部门批准《福州洋里污水处理厂章程》,同日,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筹)在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手续,领取了名称预核内字[2002]第0100020701003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4、2002年7月5日,福州市洋里污水处理厂在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设立登记手续,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为39,752万元。
1、2011年9月20日,自来水公司作出《股东决定书》,同意将公司更名为“福建海峡环保有限公司”,并取得福州市国资委“榕国资综[2011]262号”文件的同意批复。
2、2011年9月23日,海环有限在福州市工商局办理了名称变更登记手续。
1、2014年4月30日,海环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截至2014年1月31日经信永中和“XYZH/2013FZA1020-1号”《审计报告》审验确认的净资产人民币655,755,699.58元中的33,750万元按1:1的比例折为股份有限公司33,75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余额转为资本公积,各股东原有股权比例不变。
同日,全体发起人股东共同签署《关于发起设立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协议书》。
2、2014年4月30日,福州市国资委下发《关于福建海峡环保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事项的批复》(榕国资改发[2014]160号),同意公司按申报方案进行股份制改制。
3、2014年4月30日,信永中和福州分所出具“XYZH/2013FZA1020-11”号《验资报告》,对公司整体变更设立时的注册资本进行了审验确认。
4、2014年5月9日,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将福建海峡环保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方案》。
5、2014年5月23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股份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作出了关于同意设立福建海峡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决议。
6、2014年5月28日,公司在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领取了股份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35010010013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