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证券业务、投资业务、金融科技业务。
经营范围: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代销金融产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国盛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盛金控”或“公司”)于2012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670)。
公司通过内生式与外延式双向发展,以“资本+创新”为双轮驱动,逐步构建起了以“证券为核心,投资为纽带,科技为支撑”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各业务板块在金融领域的作用,实现资金、技术与资产的有效链接。
公司恪守“诚信、担当、包容、共赢”的企业价值观,着力打造“赋能实体经济、助力科技创新”的核心能力,将公司建设成为专业、创新、开放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模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以证券业务为主,同时开展投资等业务。
(一)证券业务1.行业情况我国证券公司的盈利状况与证券市场行情走势相关性较强,证券公司的证券经纪、信用业务、自营投资和资产管理等主要业务均受市场行情影响。
我国证券市场行情又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国际金融市场行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具有典型的波动性、周期性特征。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面临高度不确定性,增长速度放缓。
由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利率高企与财政空间受限,全球投资增速疲软,投资和金融市场不容乐观。
加剧的贸易摩擦也加大金融市场波动,进一步威胁发展中国家的融资能力和稳定性。
国内经济在顶住外部压力、消化累积风险的情况下,稳中有进、好于预期,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今年上半年A股主要股指全线收涨,上证综指累计涨幅为2.76%,深证成指上涨0.48%、创业板指上涨0.53%;小盘股表现尤为抢眼,北证50、中证2000涨幅分别为39.45%、15.24%,领涨市场。
行业总体呈现以下趋势:(1)行业整合加速,头部券商格局重塑在政策引导下,行业继续加速整合,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提升竞争力,中小券商则通过差异化路径寻求生存空间。
上半年,国泰海通证券合并完成落地,国联证券并购民生证券完成整合,行业呈现头部券商的强强联合与区域券商的特色突围态势。
(2)外资券商加速入场,鲶鱼效应凸显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深化,外资机构通过独资或控股形式加速布局,倒逼内资券商提升服务能力。
上半年,法巴证券在上海陆家嘴举行开业仪式,外资机构加速入场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变革。
外资券商凭借全球化布局、衍生品设计等优势,在跨境投行、财富管理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给证券行业带来竞争压力;同时外资带来的先进风控理念与产品创新能力亦推动行业整体升级。
(3)强监管态势不减,政策体系与执法力度同步升级2025年,中国证监会持续强化对证券公司监管,压严压实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强调全面落实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工作要求,坚持监管执法“长牙带刺”、有棱有角,“零容忍”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
2025年2月,中国证监会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发布指导性案例。
会上提出针对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管理等问题,向行政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2.业务类型及经营模式公司证券业务运营实体为全资子公司国盛证券及其下属企业国盛期货、国盛资管、国盛弘远。
公司证券业务类型涉及经纪与财富管理、投资银行、投资与交易、资产管理、资本中介等。
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为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证券经纪和期货经纪服务,推广和销售证券及金融产品,提供专业化研究和咨询等服务,赚取手续费、佣金及相关收入。
投资银行业务,为机构客户提供包括股票承销保荐、债券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新三板推荐等金融服务,赚取承销费、保荐费、财务顾问费及相关收入。
投资与交易业务,从事权益类、固定收益类、直接投资类、衍生类产品及其他金融产品的交易和做市业务,赚取投资收益。
资产管理业务,根据客户需求开发资产管理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包括单一资产管理计划、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及基于资产管理业务牌照的延伸为资产管理产品(非公开发行)提供投资顾问业务等,赚取管理费、业绩报酬及相关收入。
资本中介业务,为客户提供融资融券、股票质押式回购、约定购回、行权融资等资本中介服务,赚取利息及相关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证券业务的业务类型和经营模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二)投资等业务目前投资业务主要为对存量业务的管理。
公司投资业务指的是公司内除证券业务板块外各主体对外部企业的股权投资及投资管理业务。
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投资是境内股权投资平台,全资子公司香港投资、国盛环球是境外投资平台。
(一)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业务经营稳定,实现营业总收入11.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9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69.91%。
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及其他债权投资利息收入同比增加,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减少所致。
报告期,公司证券业务的经营情况总结如下:1.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2025年上半年,A股累计总成交额162.68万亿元,市场交投同比大幅放量。
国盛证券2025年上半年股基市场平均份额达到4.39‰,相比2024年度继续提升。
受益于市场交投活跃,国盛证券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2025年上半年,国盛证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发展理念,围绕投资者投资理财、风险管理需要,持续完善多资产、多期限、多策略的矩阵产品体系,并不断夯实投顾能力建设,做精做细客户分层服务和长尾客户普惠化覆盖。
截至6月末,共上架8,000余只金融产品;新开量化交易终端超千户,持续为活跃交易地区分支提供1对1核心客户专属服务,提升分支量化终端对接服务能力;持续组织线上直播服务,强化线上渠道品牌。
在2025年财联社第四届财富管理论坛暨第二届“财富管理华尊奖”颁奖典礼上,国盛证券财富管理业务荣获“最佳财富管理实践奖”。
2.投资银行业务2025年上半年,A股IPO呈现“北所主导、阶段放量、质控从严”特征,再融资同比加速受理,政策驱动提升并购重组效率。
上半年国盛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净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国盛证券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新质生产力、国企改革、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注重加强投行能力建设,构建优质综合金融服务,助力畅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企业股权融资。
2025年上半年,国盛证券借助债券市场持续加大对省内政府平台、企业的支持力度,累计实现债权融资45亿元,实现江西省首单高成长产业债的发行,把握政策窗口期发行的江西水投科创债票面利率创同期限、同规模信用债历史新低。
3.证券自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国盛证券继续坚守稳健的风险偏好,紧密跟踪宏观经济政策变化,适时调整投资策略,加强前瞻性预判,以多资产多策略控制风险增厚收益、控制波动,平稳应对报告期内市场震荡,投资组合风险可控。
国盛证券自营业务平稳应对了上半年出现的债市近三年最大跌幅,以多资产、多策略布局,平滑了收益率曲线,实现稳健收益。
4.信用业务2025年上半年,国盛证券信用业务稳健发展,日均两融余额同比增长33.01%;国盛证券审慎开展股票质押业务,股质业务总规模控制在较低水平。
2025年上半年,国盛证券信用业务收入同比有所增长。
国盛证券两融业务克服上半年市场波动影响,两融业务日均规模保持稳定;严格执行风险管控,上半年信用业务未出现风险事件。
5.投资研究业务2025年上半年,国盛证券研究所累计实现席位佣金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基金行业降费降佣影响。
上半年,国盛证券研究业务市占率在沪深市场排名分别为15名、18名,与2024年下半年相比,上海交易市场市占比率基本持平,深圳交易市场有所下降。
国盛证券于5月成功在宁波举办国盛证券2025年中期资本市场高峰论坛,本次高峰论坛吸引了众多上市公司以及机构客户、投资者报名参会,取得了预期效果。
研究所不断提高投研水平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对外,在华东、华北、华南三地均有多家客户派点排名前列,且多数为头部公司。
对内,积极探索业务协同模式,向大经纪条线、大投行条线进行赋能。
本公司系由华声实业截至2010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93,141,214.80元按1:0.5117的比例折为15,000万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11月30日,公司在佛山市顺德区市场安全监管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本公司发起人为香港华声、锐达投资、远茂化工、诚众投资、光大资本、正信投资、广发信德、世纪天富、长利佳等九名股东。
本公司201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变更企业名称的议案》,同意将公司名称变更为“广东国盛金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8月10日,佛山市顺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公司本次变更,并换发新的营业执照。
经公司申请,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自2016年8月17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华声股份”(WASUNG)变更为“国盛金控”(Guosheng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