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创新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海峡创新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ST峡创
- 企业英文名: Strait Innovation Internet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平潭综合实验区投资促进局
- 上市代码: 300300.SZ
- 注册资本: 66684.706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2-03-19
- 大股东: 平潭创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持股比例: 16%
- 董秘: 陈梦洁
- 董秘电话: 0571-89938397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尤尼泰振青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石春花、蔡玉萍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福州)事务所
- 注册地址: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湾片区商务营运中心6号楼17层
- 概念板块: 互联网服务 福建板块 低价股 富时罗素 创业板综 预盈预增 ST股 数字经济 数据中心 京东金融 互联医疗 独角兽 精准医疗 区块链 人工智能 健康中国 央国企改革 养老概念 智慧城市 参股保险 物联网 创投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福建
- 成立日期: 2002-11-08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7441437848
- 法定代表人: 姚庆喜
- 董事长: 姚庆喜
- 电话: 0571-86493333,0571-89938397
- 传真: 0571-88303333
- 企业官网: www.hxcx.com.cn
- 企业邮箱: hxcx@hxcx.com.cn
- 办公地址: 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181号天际大厦6层
- 邮编: 310063
- 主营业务: 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电影放映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对外承包工程;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软件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五金产品批发;金属材料销售;建筑材料销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仪器仪表销售;通讯设备销售;电气机械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办公设备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海峡创新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300300.SZ)于2002年成立,2012年3月登陆深交所,在A股挂牌上市。2019年12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平潭创投,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国有资产管理局,完成从民企到国资控股企业的转型,坚持聚焦主业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夯实巩固创新能力,深入挖掘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同时积极培育并拓展新能源、医疗器械及美妆代理业务,以推动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公司深耕智慧城市领域二十余年,参建了上千项智慧工程项目,凭借工程领域“11甲”资质的业务积淀,建立了稳定完善的业务体系,为市场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商。近年来,公司紧密围绕国家数字经济、新基建、新能源及数字化发展等核心政策导向,不断深化和推进既有项目的实施闭环,同时积极创新并成功落地一批新的签约项目,为智慧城市业务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全面梳理医疗产业的新战略,调整原有医疗布局,包括平台整改、优化合作关系等,未来将利用平潭“三品一械”的政策优势,深入平潭当地数字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同时,公司创新孵化新能源板块,合资控股专注于新能源业务的福建海峡创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数字科技”充电运营品牌,试点进行充电桩业务布局,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内规模集群,辐射省内实现多点开花。目前,已建设运营平潭综合实验区两个停车场充电桩项目,并与多个社区场站达成合作意向。海峡创新作为平潭国资控股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平潭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平台,也是落实承接两岸融合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平台。作为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商,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助力平潭经济发展。未来公司将紧抓平潭“十四五”规划的发展机遇,以新基建、数字经济等战略新兴产业为重要载体,积极参与到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建设中,助力平潭打造两岸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海峡创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满怀信心,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对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做出贡献,成为一家链接梦想的创新企业!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依旧坚持聚焦主业的发展战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致力于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慧城市运营商。同时,公司还积极培育并拓展新能源、医疗器械代理业务,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公司始终坚持在智慧城市领域探索实践,凭借获得工程领域“11甲”资质的业务积淀,参建了上千项智慧工程项目,并积极投身到算力中心建设,为业主方提供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咨询、工程建设、集成和运营等全方位服务。公司以技术驱动市场,运用并结合人工智能、信息传输、大模型计算、存储平台、视频分析、工业自动化控制等前沿技术,致力于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商,实现智慧城市业务全生命周期建设,包含顶层设计、系统集成、运营服务、解决方案等,并广泛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各大场景:如智算中心、新基建、智慧水务、智慧交通、智慧安防等。通过实践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公司已建立起稳定完善的业务体系,形成了从项目策划到运营维护的一体化服务能力,为智慧城市业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现已成为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服务商。1、智慧城市核心业务公司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为指引,以“保存量、促增量、强核心”为业务发展目标,积极拓宽智慧城市新内涵,以智慧城市、城市大脑、韧性城市为核心抓手,报告期内公司重点跟进了多个历史项目,成功签署了包括智算中心一期项目、成都屏芯智能智造基地项目(一期)电力工程设备及配套服务项目、福州远洋路低碳智慧亚朵酒店工程包等在内的多个重点项目,展现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深厚实力。除传统集成类项目外,公司紧跟市场发展趋势,积极拓展新能源、数据中心、乡村振兴、地下空间等新兴细分领域,并已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2、创新业务培育发展公司创新孵化新能源板块,合资控股专注于新能源业务的福建海峡创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打造“数字科技”充电运营品牌,试点进行充电桩业务布局,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内实现规模集群,辐射省内实现多点开花。报告期内,新能源充电桩业务以“海峡创新数字科技”充电运营品牌为核心,以精细化运营深化区域渗透,实现规模增长与品质突破双轨并行。平潭综合实验区在既有四大场站服务矩阵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成功备案新型城乡融合充电示范项目,通过“城区枢纽+乡镇节点”的网格化布局,实现新能源服务网络向乡镇级市场延伸,探索出下沉市场可持续运营范式。公司还积极推动医疗器械代理业务,公司正在逐步扩大其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影响力,为未来业务的多元化拓展和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公司年度经营战略,报告期内,公司以深化改革与转型为主线,重抓顶层设计,全面推动公司内控制度建设,推进依法治企。保持影城业务稳健运营,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强化资金使用效率,审慎把控投资风险,推进薪酬绩效体系改革,完善人力成本专项控制,扩充公司技术资料库,积极筹划新能源等行业探索的相关工作,防止持续经营亏损,抢抓新兴产业机遇。1、概述2024年,公司坚守“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发展理念,以推动实现稳健而持久的高品质增长目标,全方位提高公司业务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公司聚焦智慧城市业务,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夯实巩固创新能力,深入挖掘行业发展的新机遇。此外,公司还积极培育并拓展新能源、医疗器械代理业务,通过多元化业务布局,打造新的增长引擎,为股东、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一)智慧城市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深度融入数字经济和智能化升级的时代潮流,不断深化和推进既有项目的实施闭环,同时积极创新并成功落地一批新的签约项目,为智慧城市业务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公司重点跟进了多个历史项目,成功签署了包括智算中心一期项目、成都屏芯智能智造基地项目(一期)电力工程设备及配套服务项目、福州远洋路低碳智慧亚朵酒店工程项目等在内的多个重点项目,展现了公司在相关领域的竞争力和实力。除传统集成类项目外,公司紧跟市场发展趋势,积极拓展新能源、数据中心、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文旅等新兴细分领域。(二)其他创新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梳理医疗产业的新战略,调整原有医疗布局,包括平台整改、优化合作关系等,未来将利用平潭“三品一械”的政策优势,深入平潭当地数字医疗器械的研发和生产。公司通过与国内外优质厂商的深度合作以及精准的市场定位,正在持续扩大医疗器械代理业务的规模,为未来业务的多元化拓展和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新能源充电桩业务以“海峡创新数字科技”充电运营品牌为核心,以精细化运营深化区域渗透,实现规模增长与品质突破双轨并行。公司在平潭综合实验区既有四大场站服务矩阵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成功备案新型城乡融合充电示范项目,通过“城区枢纽+乡镇节点”的网格化布局,实现新能源服务网络向乡镇级市场延伸,探索形成下沉市场可持续运营范式。(三)投资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处置与主营业务无关的投资项目与资产,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对公司的投资项目,公司分类管理:对于发展前景良好的优质项目,公司密切关注相关标的公司的经营发展情况,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继续持有或退出;对于其他存量项目,公司跟进项目经营情况,做好投后管理工作,通过推动破产清算、出让股权等形式择机退出。公司旗下主要投资参股公司包括蜂助手、XynomicPharmaceuticalsHoldings,Inc.(徐诺药业)、上海保险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其中,蜂助手于2021年7月通过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审核,于2022年1月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2023年3月22日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2023年5月17日在深交所挂牌。报告期内,公司退出日本Contents3Co.,Ltd.株式会社项目;2024年11月19日至2025年1月20日,公司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出售蜂助手股份6,560,060股。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