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专注于提供多种包装印刷产品、包装制品及服务,锂电池隔离膜、铝塑膜、水处理膜等
经营范围: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品印刷;商品商标印制(含烟草、药品商标),商标设计;包装盒生产、加工、销售;彩色印刷;纸制品(不含造纸)、塑料制品及其他配套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生产、加工、销售印刷用原料、辅料;生产、加工、销售塑料薄膜、改性塑料;生产、加工、销售镭射转移纸、金银卡纸、液体包装纸、电化铝、高档包装纸;生产、加工、销售防伪标识、防伪材料;包装机械、包装机械零配件的设计、制造、加工、销售;生产、加工、销售新能源材料以及相应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货物进出口(国家限制和禁止的项目除外)。(以上项目不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在中国A股上市挂牌,股票简称:恩捷股份,股票代码:002812,涵盖“新能源”和“包装”两大业务体系,以及“膜类产品”“包装印刷产品”“纸制品包装”三大产品板块,服务于全球大型锂电池生产企业、卷烟生产企业、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塑料包装企业、印刷企业等,坚持质量为本和技术创新,产品品质享誉业界。
(一)公司主要业务、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可分为三类:(1)膜类产品(锂电池隔离膜、BOPP薄膜);(2)包装印刷品(烟标和无菌包装);(3)包装制品(特种纸、全息防伪电化铝及其他产品)。
公司生产的锂电池隔离膜主要运用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制造领域、3C类产品及储能领域;BOPP膜主要应用于印刷、食品、化妆品等行业;无菌包装主要用于牛奶盒、饮料盒等;特种纸产品中镭射转移防伪纸主要用于烟标、化妆品盒、牙膏盒、药品盒等,直镀纸主要用作烟标内衬纸、巧克力等食品包装纸,涂布纸主要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
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内外大型的锂电池生产企业、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塑料包装企业、印刷企业等。
其中,公司湿法锂电池隔离膜产品的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比亚迪、孚能、力神等国内主流锂电池企业以及松下、LGES、某海外车企、ACC、UtiumCells等海外公司。
公司烟膜产品的主要客户包括云南中烟物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中烟、安徽中烟、湖北中烟、贵州中烟、黑龙江烟草、江西中烟、福建中烟、红塔辽宁烟草、海南红塔卷烟等集团下属多家国内知名的卷烟厂。
公司无菌包装产品的主要客户包括伊利、蒙牛、新希望乳业、光明乳业、达利食品、晨光乳业、加多宝、广西百菲、卫岗、汇源集团、广东东鹏、黑龙江完达山阳光乳业、云南欧亚乳业、卡士乳业(深圳)有限公司、君乐宝乳业等乳品和饮料企业。
(二)核心产品锂电池隔离膜所处的行业情况1、行业情况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随着全球对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迄今为止已有超过150个国家设立了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近200个国家共同达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阿联酋共识”,这标志着各国在近三十年来首次就推动能源系统从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的转型达成共识,各国均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建设。
在中国碳中和、碳达峰的国家战略目标指引下,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产业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各细分行业产能不断释放,竞争加剧。
锂电池隔膜作为锂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消费类电子产品、储能电池等领域,在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根据EVTANK《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的统计,截至2024年末,公司的市场份额已连续七年处于市场首位。
公司作为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全球产能规模、产品品质、成本效益以及技术研发等方面具备显著竞争力,已成功进入全球绝大多数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覆盖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三大领域,应用场景丰富。
根据ICC鑫椤锂电《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电池隔膜市场报告》,公司2025年上半年仍保持行业龙头地位,隔膜产品的产能与出货量水平均居行业首位。
2、行业发展趋势(1)下游需求依然保持持续增长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和储能市场仍在增长,其中动力类锂电池增速阶段性有所放缓,整个产业竞争激烈,但储能市场规模和需求均有大幅增长,SNEResearch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504.4GWh,同比增长37.3%;根据ICC鑫椤的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58GWh,同比大幅增长106%。
锂电池产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带动锂电池隔离膜的发展,但锂电池隔膜行业供给近年来集中释放,行业竞争激烈,叠加下游锂电池企业加大成本管控力度,进而导致隔膜产品价格下行,整个行业盈利承压。
根据ICC鑫椤锂电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电池隔膜出货量为19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8%,其中中国厂商出货量达186亿平方米,占全球市场的93.9%,同比增长53%。
(2)市场空间广阔,规模化和本地化配套要求高从全球视角看,中国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已走在前列,而欧美等海外地区也正布局跟进。
鉴于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市场尤其是储能市场的巨大增长空间,GGII数据显示,到203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储能电池出货规模预计分别超过2000GWh、近700GWh和1400GWh。
新兴应用领域,如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以及“智能化驱动的应用场景”,到2030年也将带来超过百GWh的需求。
海外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相较于国内仍然较低,因此,其未来市场的增长速度预计将超过国内市场。
锂电池隔膜作为锂电池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材料,其稳定可靠的本地化产能配套能力和产品品质是隔膜企业承接下游客户大规模订单的重要基石。
公司不断深化与全球头部客户的合作关系,凭借公司全球产能规模、产品品质和全球服务能力、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和专利优势等,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全球市场份额,巩固全球行业领先的地位。
(3)市场竞争刺激供应商提升创新能力,积极优化产品及客户结构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件,随着市场由政策导向逐渐过渡为市场驱动,厂商对锂电池的安全性、续航能力和使用寿命等关键性能的要求日益严苛,锂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隔膜产品的性能提升和技术迭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掌握核心技术,具备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的隔膜企业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前景与空间。
此外,锂电池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未来低空经济、机器人等,将进一步增大锂电池和锂电池隔离膜的市场规模。
隔膜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和迭代升级产品是隔膜企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通过在基膜上涂覆无机陶瓷材料、PVDF、芳纶等材料能有效提升锂电池隔膜的抗穿刺和耐热等性能,增强电池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相较于基膜,涂覆膜更能满足锂电池对于隔膜关键性能的需求,产品附加值也更高,因此掌握高品质涂覆膜核心技术的隔膜企业更具有发展前景,加大涂覆膜出货量有助于综合盈利水平的提升;同时,不断开发新产品如超薄隔膜产品、快充隔膜产品、半固态电解质隔膜产品等,来提升隔膜产品的耐温性、机械强度等性能,以满足下游电池厂客户对提高锂电池安全性、使用寿命、能量密度和续航能力等的强烈需求。
在优化客户结构方面,加强维护及开发头部客户和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加快全球化布局。
目前,中国隔膜企业在全球隔膜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公司作为锂电池隔膜行业的龙头企业,不仅在全球产能布局、产品品质、成本效益以及技术研发等方面具备显著竞争力,更是成功进入了全球绝大多数主流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覆盖动力、消费和储能锂电池三大领域。
报告期内锂电池隔离膜行业整体供需格局仍略为宽松,叠加下游降本压力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锂电池隔离膜产品价格承压,但已趋于稳定,公司继续积极应对市场竞争,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在欧洲、北美及东南亚等关键市场投建生产基地,以满足全球中高端锂电池客户对公司高一致性、安全性的湿法隔膜产品及服务的本地化需求。
公司深度绑定多家全球知名电池厂商,持续优化产品及客户结构,未来随着公司海外产能释放,有望在全球化竞争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三)其他主要产品所处的行业情况此外,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如BOPP膜、无菌包装及铝塑膜等均有丰富的产品线。
BOPP薄膜行业在我国约30年的稳健发展,技术日趋成熟,市场竞争也较为激烈。
近年来,我国无菌包装市场已逐步构建出一个技术成熟、品种多样的产品体系,能够满足多种液体无菌灌装的需求。
无菌包装的主要应用领域集中在液态乳制品、非碳酸饮料等食品消费品行业。
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观念与健康意识逐渐提升,乳制品和非碳酸饮料的消费量总体向好。
同时,国家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无菌包装技术可通过对包装材料、内容物及包装环境的无菌处理,实现产品在无防腐剂添加的情况下长期保存,同时兼顾安全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既高度契合消费者对天然、健康食品的需求,又能满足食品、饮料行业商家降低流通成本,拓展销售半径的需求。
因此,长期来看,伴随经济恢复和消费力的提升,市场对于无菌包装需求也将随着液态乳制品、非碳酸饮料等食品消费品市场规模的扩大而逐渐上升。
尽管国际包装巨头凭借其市场先入优势仍主导高端市场,但随着我国生产企业材料技术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无菌包装市场正迎来快速成长的机遇。
展望未来,国内厂商凭借性价比优势,产品有望从中低端市场逐步拓展至高端无菌包装市场,国产无菌包装厂商的市场份额将有望实现逐步提升,成为全球无菌包装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铝塑膜作为软包电池的重要封装材料,是软包电池产业链中技术挑战性最大的环节之一,对软包电池的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与圆柱电池和方形电池相比,软包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以及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在追求高容量和轻薄化的消费电子领域中,软包电池已成为主流选择,其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电池中的占比较高,在平板电脑电池中的渗透率更是接近饱和。
而在动力电池领域,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固态电池(含半固态电池)更加偏好软包动力电池。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不断降低,软包电池的竞争力也将逐步提升。
概述公司的战略核心产品为锂电池隔离膜产品,报告期内锂电池隔离膜产品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83.64%。
2025年上半年,作为锂电池隔离膜行业的全球龙头企业,公司继续保持着产能规模与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的领先地位,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面对近年来行业竞争加剧、锂电池隔离膜行业整体盈利承压的态势,公司积极调整市场策略以巩固并提升市场份额,在持续进行国内市场维护及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成效显著:报告期内锂电池隔离膜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83%,销量亦实现同步增长;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55%,海外客户对品质和稳定性的高要求不仅推动公司技术进步和产品结构优化,更对公司盈利表现产生了积极影响。
尽管目前市场价格整体仍呈下行趋势,但在公司加大全球市场开拓、强化内部管理及成本控制等多重举措下,公司报告期内毛利率有所改善,整体毛利率水平趋于稳定,降幅较此前收窄。
从行业层面来看,当前锂电池行业正朝着更高安全标准、更长续航里程与更持久使用寿命的方向升级,锂电池生产厂商对电池核心性能的追求不断加码,这也倒逼隔膜产品在性能提升与技术迭代上持续突破。
2025年4月15日工信部发布的新版《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对行业提出了更高标准,有望加速行业创新与健康发展,推动市场格局与供需结构优化。
具备优秀质量、强劲研发与创新实力的企业将在行业洗牌中胜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而近年来的激烈竞争已推动隔膜行业加速洗牌与冗余产能出清,未来行业市场份额或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在研发领域,公司始终保持高度重视及较高强度的投入,除不断加强现有产品技术、生产工艺及设备效率等方面的改进与研发外,公司在前瞻性技术领域的布局从未松懈。
如在隔膜领域,公司立足于基膜创新,同时提升隔膜安全和性能指标,推出高安全基膜X系列和高浸润基膜I系列,也向市场发布了性能领先的第二代5μm高强基膜。
高安全基膜X系列通过分子链改性技术,将破膜温度从传统隔膜的150℃提高至230℃,破膜面积降低了60%,为锂电池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强有力的保障;而高浸润基膜I系列则运用界面浸润熵调控技术,提升了隔膜的浸润值和离子导电率,使得电池充电速度得到显著提升,满足日益增长的电池快充需求;5μm高强基膜凭借其超薄、高强度的特性,可缩减电池内部非活性材料的体积占比,进而提升电池储能容量。
公司也始终保持对半固态与固态电池材料的关注,下属子公司江苏三合已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目前正积极开拓市场;公司下属子公司湖南恩捷则专注于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其开发的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电解质膜产品,在电导率、粒径控制等核心指标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从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与储能行业前景广阔,国内市场规模优势明显,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储能行业高速发展;海外市场因渗透率较低、发展节奏相对滞后,增长空间同样广阔。
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企业加速向全球市场延伸布局,锂电池隔膜的市场需求将持续释放,而具备大规模优质产能与稳定供应能力的企业,更易获得下游大型客户青睐。
在此背景下,积极融入全球市场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公司正加速推进全球化战略。
客户合作方面,公司已构建覆盖国内、国际头部锂电池厂商与车企的优质客户群,合作关系稳固。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不仅与长期合作的海外头部客户LGES续签了为期三年的供应协议,还与美国某全球知名汽车公司签订了供应协议,就其2026年至2030年的锂电池隔离膜采购事项达成了合作。
这一市场开拓方面的进展既体现了海外大客户对公司产品质量与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也为新增海外产能的未来利用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为客户供应提供了坚实保障——公司拥有诸多自有及授权专利,并在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多地完成专利布局,以全面的技术保护体系确保供应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与优化,报告期内通过引进专业领域高端人才,细化部门职能分工,持续推动“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管理理念落地。
这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组织协同效率与决策响应速度,为公司未来的健康发展及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与管理保障。
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锂电池隔离膜业务,通过多项举措改善盈利水平:一是优化收入结构,通过向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与客户共同进步,提高毛利率与全球市场占有率;二是进一步加大研发,深化技术和专利体系布局,确保对全球客户供应的稳定与安全;三是加强精细化管理,通过降本增效、费用管控、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提升运营效率;四是继续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单位成本。
作为全球隔膜行业的领军者,公司将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深化与全球领先电池厂商的合作,加快市场开拓,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
2001年4月23日,经玉溪市红塔区职工技术协会出具【玉红职技(2001)05号】《关于成立玉溪创新科技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批准,玉溪环球彩印纸盒有限公司职工技术协会(系云南玉溪环球彩印纸盒有限公司工会下属单位,经登记取得【滇玉红民社证字第58号】《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以下简称“环球技协”)与徐伟等13名股东共同投资设立玉溪创新工贸有限公司,各股东均以货币出资,注册资本为200万元。
2001年6月7日,云南玉溪永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创新工贸设立时的实缴资本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永信验字(2001)第98号】《验资报告》。
2001年7月16日,创新工贸向云南省玉溪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并领取了注册号为【5304021002728】《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3年8月8日,经创新工贸股东会同意公司名称变更为:云南玉溪创新彩印有限公司。
2003年9月3日,创新工贸就上述公司名称变更向云南省玉溪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换领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1年3月28日,创新彩印召开董事会,同意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将创新彩印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云南创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经审计的截至2011年2月28日创新彩印有限公司的净资产228,520,143.03元为基准,折为股份公司总股本8,500万元,其余计入资本公积,各股东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创新彩印全体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
2011年4月8日,经云南省商务厅出具【云商资(2011)50号】《云南省商务厅关于同意云南玉溪创新彩印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同意创新彩印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2011年4月11日,云南创新领取了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商外资滇字(2006)003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11年4月20日,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本次整体变更进行了审验,并出具【天健正信验(2011)综字第010046号】《验资报告》。
2011年4月20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
2011年5月12日,云南创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领取了注册号为【530400400000009】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 资本为8,5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李晓明。
经公司申请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自2018年10月18日起,公司中文名称由“云南创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云南恩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由“创新股份”变更为“恩捷股份”;英文名称由“YunnanChuangxinNewMaterialCo.,Ltd.”变更为“YunnanEnergyNewMaterialCo.,Ltd.”;英文简称由“CHUANGXIN”变更为“ENERGYTECHNOLOGY”证券代码不变仍为“002812”。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李晓华 | 2025-07-14 | 6460500 | 26.28 元 | 807498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5-07-11 | 3464600 | 26.28 元 | 742893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5-06-16 | 239500 | 26.02 元 | 708247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5-06-13 | 289900 | 26.45 元 | 705852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5-06-03 | 100200 | 27.66 元 | 702953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5-05-30 | 179400 | 27.85 元 | 701951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5-05-28 | 107200 | 27.97 元 | 700156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5-05-27 | 57800 | 27.94 元 | 699084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5-05-26 | 256600 | 28.13 元 | 698506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5-05-19 | 173800 | 28.17 元 | 695940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5-05-16 | 175400 | 28.5 元 | 694202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5-05-15 | 173900 | 28.74 元 | 692448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5-03-12 | 304900 | 32.78 元 | 69070900 | 董事、高管 |
李晓华 | 2024-07-26 | 668600 | 29.94 元 | 68766000 | 董事、高管 |
Paul Xiaoming Lee | 2024-07-26 | 1004100 | 29.94 元 | 128443100 | 董事 |
李见 | 2024-07-25 | 44400 | 28.26 元 | 236900 | 高管 |
李见 | 2024-07-24 | 132500 | 28.27 元 | 192500 | 高管 |
李晓华 | 2024-07-23 | 346500 | 28.86 元 | 68097400 | 董事、高管 |
马伟华 | 2024-07-22 | 19400 | 29.99 元 | 143500 | 董事 |
马伟华 | 2024-06-11 | 5000 | 37.13 元 | 124100 | 董事 |
马伟华 | 2024-06-03 | 5000 | 37.5 元 | 119100 | 董事 |
马伟华 | 2024-05-15 | 200 | 41.34 元 | 84100 | 董事 |
马伟华 | 2024-03-22 | 35700 | 43.43 元 | 83900 | 董事 |
禹雪 | 2024-03-22 | 47200 | 43.27 元 | 194400 | 董秘、高管 |
李兵 | 2024-03-22 | 11400 | 43.69 元 | 22400 | 监事 |
张涛 | 2024-03-22 | 4800 | 42.68 元 | 30800 | 监事 |
马伟华 | 2024-03-21 | 26200 | 44.89 元 | 48200 | 董事 |
禹雪 | 2024-03-21 | 66100 | 44.77 元 | 147200 | 董秘、高管 |
张涛 | 2024-03-21 | 3000 | 44.66 元 | 26000 | 监事 |
马伟华 | 2024-03-20 | 5000 | 45.33 元 | 22000 | 董事 |
张涛 | 2024-03-19 | 5000 | 46 元 | 23000 | 监事 |
张涛 | 2024-03-04 | 8000 | 44.89 元 | 18000 | 监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