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医药和便利零售为主、为供应商提供相关专业服务为辅的核心业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城市配送运输服务(不含危险货物);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药品进出口;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消毒器械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食品销售;酒类经营;医疗服务;生活美容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餐饮服务;出版物零售;烟草制品零售;电子烟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国内贸易代理;贸易经纪;进出口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装卸搬运;国际货物运输代理;物业管理;企业管理;餐饮管理;品牌管理;图书管理服务;仓储设备租赁服务;运输设备租赁服务;办公设备租赁服务;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货物运输(除网络货运和危险货物);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食品添加剂销售;宠物食品及用品批发;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日用百货销售;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文具用品批发;文具用品零售;农副产品销售;建筑材料销售;建筑砌块销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住房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汽车新车销售;汽车旧车销售;停车场服务;五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零售;电子产品销售;通讯设备销售;通讯设备修理;日用产品修理;日用电器修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代理销售;销售代理;劳动保护用品销售;办公用品销售;光学仪器销售;眼镜销售(不含隐形眼镜);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财务咨询;票据信息咨询服务;法律咨询(不包括律师事务所业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包装服务;家政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广告制作;网络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诊所服务;中医诊所服务(须在中医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母婴用品销售;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医护人员防护用品零售;医用口罩零售;日用口罩(非医用)销售;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药品零售、食品及日用品零售;物流配送;健康体检等业务。
16年来,健之佳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公司主营业务现已包括药品零售、食品及日用品零售,物流配送,健康体检等业务;拥有了健之佳、之佳便利、福利大药房、博仁堂四大商业品牌;形成了社区便利型药房、健康广场、美信专业药房、博仁堂中药房、药妆店、平价药房六种经营模式;药店、便利店、社区诊所、体检中心四种业态;拥有健之佳、品健、健佳人等OEM产品百余个。
至今公司拥有13家控股子公司及1100多家连锁门店(包括药店和之佳便利店),覆盖了云南、四川、重庆和广西等地。
(一)在连锁门店服务网络建设方面1、公司门店变动情况2025年,在市场低迷、强监管、政策探索期等综合影响下,公司调整拓展节奏、放缓扩张、优化存量门店。
高租金、高亏损门店整改扭转、保留证照资质“腾笼换鸟”迁址;加强与监管部门协调,针对限制新门店、申请医保资质、迁址门店无法获取变更原医保资质的障碍,突破全国统一大市场在公平竞争、市场准入方面遇到的卡点堵点,在规划区域争取拓展。
上半年,公司自建门店38家,因发展规划及经营策略调整关闭门店60家,期末门店总数为5,464家,净减少门店22家。
2、门店区域分布和经营效率公司优化现有区域门店网络布局,加强亏损门店业绩扭转措施的执行,对扭亏无望的门店,通过搬迁、同商圈补址等方式寻找业绩提升机会点。
各层级门店占比相对稳定。
3、门店店均营业收入随着公司2024、2025年放缓门店扩张,报告期末,新店、次新店占比13.96%,较上年末的20.18%占比下降6.22%,新店、次新店逐步成熟、业绩提升;老店医保收入下降,通过营运标准执行改进,会员回访、专业服务提升以及调整、新增品类的拉动,营业企稳。
4、医药零售连锁门店取得医保资质的情况报告期,公司拥有医保资质门店数量为5,003家,占药店总数96.83%,其中双通道资质门店257家,门诊统筹资质门店1,225家,部分区域受政策管控的影响,限制新门店申请医保资质、迁址门店无法变更原医保资质。
慢病资质门店576家较上年末减少204家,特病资质门店248家较上年末减少96家。
在门诊统筹政策探索阶段,对诊疗规范要求、首诊处方来源及处方流转等关键环节尚未确定之前,门诊统筹门店优势尚未体现。
医保结算收入占比持续下降,公司通过提升非医保营收减缓业绩下降压力。
(二)在商品品类规划及为供应商提供专业服务,提升经营业绩方面公司长期坚持打造差异化核心竞争力,面对短期市场及行业政策压力,围绕国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需求打造服务体系,向提供更加专业化、全面健康的综合服务转型。
除中西成药外,持续挖掘非药品品类的成长空间,坚定服务消费者对健康品类的需求。
强化公司营采一体化的品类规划管理及专业服务为核心的营销体系,为医药工业企业在院外市场日渐重要的专业推广、商品营销持续提供专业服务,提升公司长期重视的供应商服务效能和差异化专业服务能力,获取推广、营销资源拉动业绩增长,其他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5.51%。
上半年公司处方药营收结构占比下降2.31%,非处方药营收结构占比提升1.77%,非药营收结构占比提升0.55%;商品转型是零售连锁药店转型的关键和依托。
近期,公司通过品类调整、加强促销清理等模式,为业务转型、引进和推广新商品释放货架、仓储、资金等关键资源,加强塑造既有的差异化品类经营模式特点、优势,依托“营采一体”营销体系优势,根据商品线调整、优化门店JDA陈列,已完成3千余家;提升存货周转效率,存货账面价值较期初大幅降低5.99亿元;一方面反映政策对顾客消费等前述四个领域习惯改变的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逐步体现公司转型成果。
结合上述业务类型、品类结构的营业、毛利率数据,进一步延伸分析:报告期,公司通过加强既有的差异化经营模式特点,坚决强化非医保依赖药品、非药业务及全渠道专业化服务转型弥补因政策影响医保收入下降4%,导致药品及关联销售下降的缺口,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0.64%启稳、毛利率相对平稳。
(1)中西成药营收同比下降1.18%,结构占比下降0.55%,受政策影响,处方药营收同比下降6.67%,非处方药通过加强专业服务、品类规划调整、竞价和市场投入力度,营收增长3.89%。
(2)强化非药商品的规划、引进、促销,保健食品、个人护理品、医疗器械、生活便利品营收均增长,拉动非药品类整体销售额增长1.94%,部分弥补处方药销售下降的缺口,结构占比增长0.55%。
(3)强化中心门店专科药房药学服务所需处方药、非处方药、非药商品的品类引进、优化。
继续探索“健康与美丽”服务,强化与品类船长战略合作,重点挖掘潜力品牌和品种增长潜力:个人护理品和医疗器械中综合毛利率较高的功能性护肤品品类,销售收入占比达4.12%。
公司持续强化与龙头企业贝泰妮在薇诺娜等舒敏产品中的战略合作,加强可复美、芙医妍等产品营销,持续塑造“健之佳”贴牌商品组合;在开发、引进、推广欧洲LSI系列独家产品,报告期实现跨境购营收566万元的基础上,2025年8月以“有效转型、重塑增长”为主题向零售渠道发布,通过一般贸易引进国内以扩大销售,发挥该产品创新、高效、安全的专业解决方案优势,系统拓展、培育品类商品组合,塑造健之佳在顾客心中“健康与美丽”的形象。
在中西成药、保健食品方面,坚定强化与品牌战略合作,塑造贴牌“健之佳”药、械及“品健”保健食品品牌及商品组合;探索通过直接进口、跨境购等方式引入独家、优势商品,在佩夫人小儿愈美那敏、爱司盟高含量保健食品引进、热销的基础上,将逐步规划引进日本等海外优质商品。
(4)依托公司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用户认可度加大自有品牌的研发、塑造力度,打造药品、医疗器械、个人护理品等系列独家产品,在提升毛利率的同时形成差异化竞争。
2025年上半年,贴牌商品销售额较上年同期稳定,减缓综合毛利率下降幅度。
(三)线上业务拓展方面1、公司持续构建稳定、优质的会员体系,持续完善慢病管理和专业服务体系,1、专业化的综合健康服务能力为满足顾客对健康、品质生活的“预防和健康管理”需求,公司主动从“依赖医保”销售、药品价格竞争模式向强化专业药学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差异化商品品类管理能力转型,从“满足顾客需求”向“激发顾客需求”转型。
慢性病管理体系自2011年起建立并持续完善,截至报告期末,慢病服务累计建档511万人,同比增长59.69%;慢病管理大数据项目持续推进,占药店总数比例达50.28%的2604家门店与三诺合作部署“四高”监测设备,长期坚持为顾客提供及时的健康自测、用药指导等服务,依托数据帮助顾客提高服药顺从度、监控并改善慢病指标,报告期内,合计为138万人监测“四高”292.2万次。
持续打造糖尿病、心脑血管、皮肤、呼吸、疼痛、眼科等药学服务中心门店专科药房,报告期末,专科药房达1,940家,占药店总数37.46%,随着专科门店系统逐渐成熟,专科门店数量持续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在冀辽地区开始开设专科化门店,为顾客提供专业化服务。
公司针对单病种积极由药事服务中心牵头研发从医学科普、患者教育、疾病筛查、疾病治疗用药、症状改善、营养支持、顾客回访、健康管理等全方位药学照顾的专科化解决方案,通过对执业药师、店员的培训和专业指导,结合厂商专业患教和促销资源、专科药物配置陈列,围绕主要治疗药物、辅助治疗药物、改善症状药物、危险因素控制、调理保健等全方位的专业顾客管理体系,依托药师专业服务体系、会员服务体系、CRM系统会员营销,药师AI助手等,提供免费的“四高”慢病指标数据监控服务,提升顾客服药依从性,专科药房的解决方案形成闭环,效能远高于普通门店。
通过对接医院处方流转平台、规范服务门诊统筹患者,与互联网医院及第三方平台合作,以及“诊所+药店”等方式,在合规基础上及时响应和满足远程问诊、处方流转、自有及第三方平台远程审方、执业药师药学服务等顾客需求。
专业的基础药学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提升顾客黏性,凸显了公司以“专业化”为核心的竞争策略。
在中康科技主办的西普会上,公司连续十一年蝉联“中国药品零售企业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专业力标杆企业单项冠军,在“2024年-2025年药品零售企业综合竞争力指数TOP100企业”中排列第八位,显示了健之佳长期坚持专业药学服务、塑造专业力的模式在行业内的领先竞争力。
2、多元化的店型和业务结构随着人口负增长时代的来临,深度老龄化加剧、局部超老龄化,同时中青年人群更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凸显,常见病和慢性病轻咨询、药学服务、健康生活方式服务需求增加,药店作为健康专业、可信赖的社区流量入口优势更加凸显。
公司自成立以来,长期学习、探索美日同行模式,始终坚持多元化创新并逐步形成差异化的专业竞争优势。
通过定位于“健康+专业+便利”的零售药房、定位于“品质+时尚+快捷”的之佳便利店以及社区诊所、中医诊所、体检中心等店型构建体验式购买场景,强化用户对专业、可信赖服务及商品品质的可感认知。
针对医保政策改革的短期不确定性,公司通过借鉴长期探索的“诊所+药店”协同模式,依托较为成熟的药店,结合基层医疗机构、合作的“互联网医院”开展医疗服务业务,争取做好门诊统筹、慢特病统筹等服务,增加、维护客流;同时,通过专科化解决方案、慢病管理、健康服务、全渠道营销等协同模式,突破诊所单一业态客流量小、业务单一、药品品类少、业务上限低、盈利困难等局限,审慎、持续建设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推动业务发展。
依托门店网络,以会员为核心的专业化服务、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模式,满足顾客身边一站式购物、专业服务需求。
(1)持续强化营运规范培训和执行标准,保持店员专业水准,重视会员权益、提高会员满意度,推进以会员为核心的全渠道、专业化营销体系的效能提升,确保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2)更深入、合规地推进对接医院处方流转平台,规范服务门诊统筹患者;为顾客对症、合理用药提供规范的远程问诊、远程审方、执业药师服务。
(3)持续推进合作方康特森眼科医院眼科及慢病和互联网医院服务、DTP业务、便利店业务与医药零售业务的协同,进一步搭建全渠道、专业化、多元化的健康服务生态圈。
随着竞争加剧,公司调整线上业务策略,将运营策略从单一的“流量价格博弈”转向“专业服务运营”。
公司不强调O2O和B2C线上属性,更重视其依托实体药房网络及专业服务优势为门店及员工全渠道赋能,利用线上平台提供在线问诊、用药指导、健康管理等药学专业服务,以提升顾客的健康便捷体验的价值。
通过数据赋能线上药房精细化运营,提升“商品力”、“专业力”综合优势综合改善线上排名,防范“内卷式”恶性竞争。
公司B2C业务由低价竞争转向价格、产品和专业服务的相对平衡,进入价值增长阶段;O2O业务通过单店运营效率的提升,实现营业收入提升24.21%;自营平台的佳E购业务通过加强专科长疗程用药解决方案,辅助店员强化商品知识、增加患者教育提升服务质量以及满足专业、长尾商品需求,同时直播新模式逐步得到顾客认可,业绩持续提升。
报告期,线上平台营业收入整体增长13.13%,营业占比由同期25.99%进一步提升至29.59%。
(四)在营运管理技术、物流体系、信息系统三大支柱方面相关内容,标准化连锁经营管理体系和精细化营运体系构建的营运力,差异化商品品类规划和为供应商提供专业服务体系构建的商品力公司紧密围绕“基础管理、品牌塑造、商品营销、市场推广”四大经营策略,针对门店为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所需的销售、人员、商品、顾客、卖场、财务、促销等环节,制定系统的管理制度、指南与工作流程,对门店营运进行精细、数据驱动的控制、指导与监督,通过培训督导、检核确保各门店严格执行,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专业服务。
同时,公司按层级细化具体营运标准,总结整理营运诊断工具箱和巡店行程计划,持续改善营运督导工作方法,坚持不懈地执行“3C规范、促销六部曲、毛利率提升、前三百位商品补货、门店竞价五动作、激励方案落地”六项营运措施,不断提高门店营运的管理能力,把营运规范作为稳定、提升业绩的核心能力。
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效率提升为抓手,依托标准化连锁经营管理体系和精细化营运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创新,公司选择有竞争优势的地区,构建高品质人性化的环境,组合一站式全渠道健康产品消费的业态,实现门店跨区域快速扩张、密集布点与店效提升,强化盈利模型、复制能力、整合能力。
围绕目标顾客对全生命周期、高质量健康生活的需求,深入挖掘目标顾客除严肃医疗之外慢病和常见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类产品及服务需求,主动从“依赖医保”销售、药品价格竞争模式向长期坚持强化专业药学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差异化商品品类管理能力转型,从“满足顾客需求”向“激发顾客需求”转型。
公司借鉴商超便利零售企业的营销模式,构建了“以品类管理为核心驱动”的“营采合一”营销体系,依托门店规模、强大的专业执行力、健康时尚的门店形象、多元化高品质的商品结构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标准化的精细管理、自主的全渠道运营能力,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基于品牌信任的较强的获客能力和会员复购能力,不仅为供应商提供高效触达会员的营销平台,还有效提升商品促销与专业推广效率,保证了门店执行效果、专业服务的一致性、高效性和可复制性。
安全、高效、合理的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公司根据业务发展战略布局,确定“云南总仓+省级区域分仓”的自有物流配送模式。
结合门店规模快速扩张的规划,坚持物流信息化战略、在所处区域构建物流中心支持业务发展,构建了适应公司多业态、全渠道特点的高效物流配送体系,在分拣效率、配送效率、配送准点率、下货准确率、配送半径、峰值处理能力和订单响应时间等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服务水平和较低的费率水平。
同时为更好响应门店需求、提高费效比,对少量地区门店及跨省区需求,采取委托第三方专业物流配送方式。
结合监管要求提升、商品品类更多元化、存库管控高效率要求,提升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效率。
推进云南物流中心改造和河北唐山物流中心建设,河北唐山物流中心建设项目于2025年6月初步投入使用,河北唐人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依托该现代物流中心经验收获取批发药品经营许可证。
(五)在人才培养和激励体系方面,公司推行“以人员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人才多职业通道机制,投资设立职业培训技能学校搭建人才结构化培训体系,资助鼓励员工持续学习、获取执业资格,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公司中、高层管理者在多年经营管理中积累的丰富管理经验,有效保障公司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符合国家政策、市场变化和公司自身情况。
公司全面推行核心业务部门和中后台管理体系测评,进一步完善人才梯队建设。
持续加强人员的招聘、选任、培训、带教、留存、激励,推进以店长为核心的门店3+N人员管理和配置目标,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实行奖金倍增,调动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激发员工特别是执业药师的专业激情。
加强员工的技能、管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等培训,实施全员医保培训学习,强化员工合规意识,确保员工专业服务能力提升、职业发展通道顺畅、发展空间广阔,将人力资源凝聚成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为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
公司前身健之佳有限成立于2004年9月27日,由连锁药房、云南恒创、昆明勤康、畅思行、张晓芳共同出资设立。
其中,畅思行以货币出资3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云南恒创以货币出资3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昆明勤康以货币出资29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9%;张晓芳以货币出资1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连锁药房以货币出资1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
2004年9月22日,云南天鉴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天鉴验字<2004>第517号),验证截至2004年9月22日,健之佳有限已收到以上5名股东投入资本1,00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1,000万元。
2004年9月27日,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健之佳有限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5300001014156。
2007年12月12日,健之佳有限召开股东会做出决议,同意股东连锁药房将其持有的公司10万元出资额以12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蓝波,蓝波同意接收上述股权。
2007年12月12日,蓝波与连锁药房就上述股权转让事项签署了《出资额转让协议》。
健之佳有限已就本次股权转让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08年5月7日,云南恒创分别与王雁萍、李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云南恒创将其持有健之佳有限100万元出资额、100万元出资额分别以240万元、240万元作价转让给王雁萍、李莹。
根据王雁萍与李莹签署的《股权持股协议》,李莹持有健之佳有限的100万元出资额为代王雁萍持有。
上述股权转让时,王雁萍实际控制云南恒创84.00%的股权。
2008年5月7日,健之佳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上述股权转让事宜。
健之佳有限已就本次股权转让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08年6月8日,健之佳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健之佳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以截至2008年6月30日的经审计账面净资产折合成股份有限公司股本。
2008年7月24日,亚太中汇云南分所出具《审计报告》(亚太审字[2008]B-H-0508号),审验确认截至2008年6月30日,健之佳有限的净资产为32,603,372.84元。
2008年7月25日,健之佳有限股东共同签订了《关于云南健之佳药业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设立为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店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协议》,约定健之佳有限的股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确认健之佳有限截至2008年6月30日的账面净资产为32,603,372.84元,同意以其中3,260万元作为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由全体发起人以其于健之佳有限的所有者权益份额项下的净资产认购,多于注册资本的净资产成为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
2008年7月30日,亚太中汇云南分所出具《验资报告》(亚太验字[2008]B-H-0059号),验证截至2008年6月30日,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32,600,000.00元,公司的股本为32,600,000.00元;各股东以健之佳有限截至2008年6月30日止的净资产出资人民币32,600,000.00元。
2008年8月8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全体发起人一致通过了公司设立的有关决议,以及新的公司章程及其他事项,并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和第一届监事会的股东代表监事。
2008年8月28日,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530000000000935,注册资本为3,260万元。
2022年9月9日,公司名称由云南健之佳健康连锁店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健之佳医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胡渝明 | 2025-04-15 | -11400 | 20.7 元 | 22225 | 高级管理人员 |
江燕银 | 2025-04-15 | -28800 | 20.7 元 | 237882 | 高级管理人员 |
柴治琦 | 2025-04-15 | -28800 | 20.7 元 | 36716 | 高级管理人员 |
杨非 | 2025-04-15 | -28800 | 20.7 元 | 12259 | 高级管理人员 |
李恒 | 2025-04-15 | -28800 | 20.7 元 | 26970 | 高级管理人员 |
施艳春 | 2025-04-15 | -28800 | 20.7 元 | 220331 | 高级管理人员 |
胡渝明 | 2024-09-24 | -317 | 17.5 元 | 33625 | 高级管理人员 |
江燕银 | 2024-09-24 | -870 | 17.5 元 | 266682 | 高级管理人员 |
柴治琦 | 2024-09-24 | -672 | 17.5 元 | 65516 | 高级管理人员 |
杨非 | 2024-09-24 | -396 | 17.5 元 | 41059 | 高级管理人员 |
李恒 | 2024-09-24 | -870 | 17.5 元 | 5577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金玉梅 | 2024-09-13 | 7300 | 18.91 元 | 18380 | 监事 |
孙力 | 2024-09-10 | 2000 | 20.76 元 | 16196 | 监事 |
方丽 | 2024-09-09 | 4700 | 21.06 元 | 11736 | 监事 |
胡渝明 | 2024-07-03 | 11400 | 20.7 元 | 33942 | 高级管理人员 |
江燕银 | 2024-07-03 | 28800 | 20.7 元 | 267552 | 高级管理人员 |
柴治琦 | 2024-07-03 | 28800 | 20.7 元 | 66188 | 高级管理人员 |
杨非 | 2024-07-03 | 28800 | 20.7 元 | 41455 | 高级管理人员 |
李恒 | 2024-07-03 | 28800 | 20.7 元 | 5664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施艳春 | 2024-07-03 | 28800 | 20.7 元 | 249131 | 高级管理人员 |
金玉梅 | 2024-06-05 | 1847 | 0 元 | 11080 | 监事 |
蓝波 | 2024-06-05 | 3595493 | 0 元 | 21572958 | 董事 |
胡渝明 | 2024-06-05 | 3757 | 0 元 | 22542 | 高级管理人员 |
江燕银 | 2024-06-05 | 39792 | 0 元 | 238752 | 高级管理人员 |
柴治琦 | 2024-06-05 | 6231 | 0 元 | 37388 | 高级管理人员 |
杨非 | 2024-06-05 | 2109 | 0 元 | 12655 | 高级管理人员 |
李恒 | 2024-06-05 | 4640 | 0 元 | 27840 | 董事 |
施艳春 | 2024-06-05 | 36722 | 0 元 | 220331 | 高级管理人员 |
方丽 | 2024-06-05 | 1173 | 0 元 | 7036 | 监事 |
孙力 | 2024-06-05 | 2366 | 0 元 | 14196 | 监事 |
金玉梅 | 2024-05-08 | 1000 | 47.81 元 | 9233 | 监事 |
金玉梅 | 2024-05-07 | 1000 | 48.13 元 | 8233 | 监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