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水力和新能源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运营与管理
经营范围:国内外电力等能源资源的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电力等能源工程的投资、咨询、检修、维护及管理服务;对相关延伸产业的投资、开发、建设、生产、经营和产品销售;物资采购、销售及进出口业务。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和管理的大型流域水电企业,是培育云南水电支柱产业和实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藏电外送”的主要参与者。
主要从事澜沧江流域及周边地区水电资源的开发与运营,积极开展太阳能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建设运营,拥有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和大规模水电站集群运营管理丰富经验,坚定不移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周边国家清洁能源开发。
华能澜沧江公司初建于1999年6月,作为华能集团水电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于2017年12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华能水电”,股票代码600025)。
2023年9月6日,华能四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注入华能水电。
所辖企业有漫湾电厂、景洪电厂、小湾电厂、糯扎渡电厂、苗尾·功果桥电厂、黄登·大华桥电厂、乌弄龙·里底电厂、龙开口公司、能源销售公司、集控中心、国际能源公司、新能源公司等30余家基层单位。
多年来,华能澜沧江公司秉承华能集团“三色”公司企业使命,弘扬“能源于水、有容乃大”的企业信仰,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始终做到项目开发与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项目开发与社会责任建设和谐发展、项目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生动诠释了“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谐”的社会责任理念。
公司清洁能源装机超3100万千瓦,年发电量连续6年突破千亿千瓦时,资产规模超2000亿元。
保持“运营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态势,成为云南省最大发电企业、国内第二大水电上市企业、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最大清洁电力运营商。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扣“创新实干、担当善为、提质提效”全年工作总要求,推动各项工作逆势破局、稳中有进,实现发电量和利润总额再创同期新高。
(一)防风险守底线,安全管理基础巩固提升。
安全管控持续强化。
公司加快推进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深化穿透式监管、逐级压实安全责任。
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安全生产巩固年行动,抓实双重预防机制和安全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自查自纠、串联互查、督导复查“三维检查整治”,安全堤坝持续筑牢。
全覆盖开展防洪度汛和地质灾害检查,实现安全入汛。
生态环保守牢红线,全力打造生态环保标杆示范。
(二)攻堵点破难题,绿色发展优势巩固提升。
规划布局破题推动。
坚持“五个统筹”原则,启动公司“十五五”规划和澜沧江清洁能源专项规划编制。
专人专班带方案驻守协调有关部委和政府,攻坚解决澜沧江上游项目开发,推动澜沧江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连续2年列入全国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战新发展接续发力。
协调地方政府同向共进、互利合作,加大资源要素投入力度,安全有序推进项目开发,新能源总装机增长至596万千瓦。
(三)精管理强效益,价值创造水平巩固提升。
多措并举提效增收。
制定实施年度提质增效方案,深度挖潜价值创造,经营效益实现持续增长。
财务关键指标持续优化。
精打细算严控成本。
树牢“零基预算”思维,深化运用“年考核、季督导、月纠偏”机制,多元拓展融资渠道,发行全国首单孪生绿色债券,推动综合融资成本降至2.43%,争取各类税收优惠13.4亿元。
协同攻坚争取政策。
持续强化营销“精效化”建设,针对性制定“多能统筹、以量补价”策略,精细开展市场交易,推动公司在滇清洁能源电价较全省市场均价高0.4分。
(四)深改革增动力,企业治理效能巩固提升。
深化改革纵深推进。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三年任务完成情况领先日历进度。
一流创建全域加快。
率先发布关键指标全覆盖的一流对标评价体系,抓好常态对标和跟踪督导提升,一流创建效能持续增强。
治理效能全面提升。
优化构建简明高效的制度体系,完成制度“立改废”66项,梳理完善363项权责事项,管理链条更加顺畅。
抓牢合规、内控、风险管理,财务、招投标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不断加强。
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完成监事会体制改革,三会议案通过率100%。
(五)强攻关显成效,科技创新质量巩固提升。
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坚持生产与基建、自主与联合、新型数智底座与服务体系“三个并重”,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高效推进云南、西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水电技术研发中心实体化运作。
建立公司科技评审专家库和基层创新团队,不断构建上下联动、人人参与的创新格局。
创新成果增量提质。
突出抓好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发布行业首部IEC《智慧水电》白皮书,完成28项公司科技项目立项。
上半年研发投入超2亿元,授权发明专利79项,科技成果折算数207个,2项成果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六)夯基础聚合力,党建引领作用巩固提升。
党建领航持续赋能。
创新建立机制联通、内容贯通、研讨互通、实践融通“四通学习法”,持续提升“第一议题”、理论中心组学习质量,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到位。
扎实开展“党建品牌建设年”和“党建焕新”行动。
学习教育扎实开展。
第一时间研究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推动整改整治,以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开展不正之风自查自纠,始终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
从严治党全面深化。
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加快构建“大监督”格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2000年10月27日,云电集团、国家电力公司、云南省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云南红塔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云南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同意设立云南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2000年11月28日,云南云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云能验字(2000)第18号),经审验,截至2000年9月30日止,澜沧江有限已收到各股东投入的实收资本200,000,000.00元。
2001年2月8日,澜沧江有限取得了云南省工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5300001011701,注册资本200,000,000.00元。
2002年12月27日,澜沧江有限第四次股东会决议,(1)同意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000,000.00元,由华能集团、云开投公司、云南红塔投资有限公司于2003年1月31日之前缴足,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0,000,000.00元;(2)同意公司名称变更为“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3)同意修订后的公司章程。
2003年1月23日,云南云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云能验字〔2003〕第01号),经审验,截至2003年1月18日止,公司已收到股东缴纳的新增投入资本合计1,117,970,000.00元,其中转入注册资金1,000,000,000.00元。
各股东以货币出资519,510,000.00元,吸收合并漫湾公司转入注册资金598,460,000.00元。
2003年1月27日,澜沧江有限取得了云南省工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实收资本为200,000.00万元。
2008年3月25日,澜沧江有限各股东签署了章程修正案,同意公司更名为“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7日,澜沧江有限取得了云南省工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名称为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14日,华能集团、云能投集团、红塔集团签署《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同意将澜沧江有限截至2013年12月31日的经审计净资产折合为股份公司的股本总额15,300,000,000股,即注册资本为15,300,000,000元,净资产折股后的余额全部计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
2014年12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下发《关于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14〕1113号),同意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筹)的国有股权管理方案。
根据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31日,澜沧江有限净资产为2,814,685.89万元,按1:0.5436的比例折为股份公司股本,共计15,300,000,000股。
2014年12月24日,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审议通过《关于设立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及筹建工作报告的议案》,同意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3亿元。
2015年1月15日,华能水电取得由云南省工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530000000002166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1,530,000万元。
2015年3月16日,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中天运〔2014〕验字第90044号),经审验,截至2014年12月25日止,公司已收到发起人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15,300,000,000元,其中华能集团(国有股东)出资8,568,000,000元,占注册资本的56.00%;云能投集团(国有股东)出资4,804,200,000元,占注册资本的31.40%;红塔集团(国有股东)出资1,927,800,000元,占注册资本的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