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江西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星星科技 - 300256.SZ

江西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1-08-19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Jiangxi Firstar Panel Technology Co.,Ltd.
成立日期
2003-09-25
注册地
江西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星星科技
股票代码
300256.SZ
上市日期
2011-08-19
大股东
浙江立马科技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6.45 %
董秘
郏建平
董秘电话
0576-81866333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方国权、张云帆
律师事务所
上海璟和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江西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000754906634T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江西
成立日期
2003-09-25
法定代表人
应光捷
董事长
应光捷
企业电话
0576-81866333
企业传真
0576-81866333
邮编
318014
企业邮箱
irm@first-panel.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台州市台州湾新区三甲街道甲南大道3505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视窗防护屏、触控显示模组、精密结构件及电动两轮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经营范围:各种视窗防护屏、触控显示模组、新型显示器件及相关材料和组件的研发和制造;从事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江西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制造商。

公司于201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总部基地设立于广东省东莞市星星科技工业园。

经过20年发展,从视窗防护屏业务已经拓展到触摸屏、显示屏、指纹模组、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及两轮电动车业务,形成了从零部件到成品的核心产业集群。

目前公司拥有多家全资、控股二级公司,产业布局在浙江台州、江西萍乡、广东珠海、广东东莞等地区,并在全球各地设有多个销售及服务机构,成为了国际优秀的智能硬件制造商。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用创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商业规划

1、公司主要业务、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营业务涵盖视窗防护屏、触控显示模组、精密结构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以及电动两轮车整车业务。

其中视窗防护屏等产品主要服务于消费电子领域,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及智能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同时应用于车载电子、工业控制、教育电子和医疗器械等领域;电动两轮车业务则聚焦整车制造,主要通过经销商实现对终端消费者的产品交付。

2、主要经营模式(1)视窗防护屏业务经营模式①销售模式公司视窗防护屏业务采用直销模式,集产销研一体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开发阶段与客户对产品功能、规格等方面进行持续性沟通,与客户合作共同开发出顺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客户对产品的个性化要求使得公司产品多为定制化,公司根据客户订单要求组织生产。

只有在客户有明确意愿,且公司有把握订单将很快下达时,才会提前进行生产备货,以保证交货时间,针对市场的需求坚持短平快的模式,快速响应。

②采购模式公司视窗防护屏产品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首先考虑供应商的开发和创新能力,重点关注原材料的品质,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服务、价格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每种物料至少选择两家供应商进行比较。

公司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管理,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及时供应。

对于常规物料,公司与供应商达成协议,由供应商适时为公司备货。

而针对需要进口且供货周期较长的原材料,公司会根据生产计划维持合理库存,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③生产模式因产品均为定制化设计,公司根据客户订单需求,按产品类型,专线专品组织生产,生产流程如下:销售部门接到订单后首先进行订单评审,然后由生产计划部门拟定生产计划和交货计划,计划制定完成后,生产部门从仓库领料并组织生产,最后成品经品质检验后入库。

公司对员工进行系统培训,使员工养成注重产品品质的良好习惯,生产部门员工工资与产品品质挂钩,确保员工有动力不断追求精益求精和持续改善,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公司积极研发合理的工装治具,改造设计设备,提高机械化程度,优化人员以及产品动线,优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2)触控显示业务经营模式①销售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具备丰富的产品线,能够满足客户各类触控显示产品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具有性价比、高附加值的产品。

在与客户合作过程中,公司可发挥自身一体化产业链的整合优势,协同各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不仅使产品的技术、性能保持最大匹配性,而且在公开成本竞价时也能占据优势,向客户提供具有性价比的产品。

公司实行客户备案制,对客户进行综合管理,有专人负责与客户定期沟通,了解未来订单的持续性,并特别加强对客户新品开发的密切关注,使公司在获取订单时占有优势。

②采购模式经过多年的生产经营,公司建立了稳定的采购渠道。

在选择供应商时,采购部门对供应商资质、财务状况、信誉、产品、服务、质量、环境管理体系、专业度、技术力量、价格水平等综合评估,并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测试,测试合格后,录入合格供应商名录,且每种物料至少选择两家供应商进行比较。

公司还会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管理,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及时供应。

具体原材料的采购由各经营主体根据订单情况及生产计划,分批次向供应商进行采购,对原材料库存进行总量管理,既保证生产的连续性,也降低存货的运营风险。

原材料采购采用额度审批程序,大额采购需经公司分管领导批准。

③生产模式公司触控显示业务各主体有明确的业务分工,根据客户订单需求,按产品类型、专线专品组织生产,生产流程如下:销售部门接到订单后首先进行订单评审,然后由生产计划部门拟定生产计划和交货计划,并依据计划开立工单,生产部门依据工单到仓库领料并组织生产,最终成品经品质检验合格后入库。

同时由于公司产品线具有一体化的特点,各生产主体在实际生产中可针对技术问题协助互补。

公司对生产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员工养成注重产品品质的良好习惯,制定科学的IE标准工时,注重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精密结构件业务经营模式①销售模式根据行业特点,公司需通过客户综合评审认证,被客户纳入合格供应商体系后,客户可直接向公司下达订单。

公司根据客户对产品的整体设计理念,制定结构件精密模具开发方案、生产加工方案及工序流程方案。

公司在模具开发、样品试制及小批量试产环节中,反复与客户就结构件产品方案进行沟通修正,当产品品质最终达到客户要求后,进入正式量产。

客户根据终端产品在市场的销售情况制定产品订单计划,并向公司发出模具开发、精密结构件等配套生产订单。

②采购模式精密结构件业务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塑胶原料、五金装饰件等,原材料的采购主要根据产品订单要求自主采购或由客户指定采购。

公司采购部与PMC部及市场部进行有效对接,对整体资源作出评估并及时量化给各供应商。

对供应商的甄选主要依据采购部《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从产品品质、供货能力、交货速度、价格、售后服务、安全环保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同种物料至少保证两家以上供应商供料,从而管控供货风险。

③生产模式公司生产的精密结构件主要应用于智能穿戴、车载装饰件、个人护理等产品。

公司根据客户的整体方案要求,进行结构件方案设计、模具开发及样品试制,产品方案经不断优化后,最终交由制造商检测认证。

结构件产品经小批量试产符合客户最终要求并达到量产水平后,围绕客户订单进行批量生产。

智能穿戴、个人护理等电子产品的订单呈现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化、周期短等特点,不同客户、产品对精密结构件的质量、性能、外观以及结构配套有着不同需求,因此公司结合ERP系统,根据客户订单情况有效安排物料需求并制定生产计划。

(4)电动两轮车业务经营模式①销售模式公司电动两轮车业务主要从事电动两轮车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通过设立销售服务公司,辐射周边市场区域,主要通过经销商将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公司按照实际收到的订单进行投产,同时监控产销平衡情况,保留控制库存水位,预防呆滞存货产生。

②采购模式电动两轮车业务对供应商的准入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公司对每一家供应商均需进行综合评审认证,首要考虑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及产品品质,其次审核供应商的资质、财务状况、交付能力等,达到公司要求后纳入采购资源体系。

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公司会从多个维度对供应商进行考核评估,打造优质供应商资源池。

公司接到经销商的订单后,经生产计划部门制定出物料需求计划,采购部门向供应商释放采购订单,供应商按公司的回料计划送货,有利于控制公司的库存。

同时,同种物料至少开发两家以上的供应商,降低交付风险。

③生产模式公司根据对经销商的月度需求预测,规划相应资源;在收到经销商正式订单后,公司生产计划部门按订单排产,并下达生产制令单,生产部门依据生产制令单领用物料,并组织生产,产成品经品质检验合格后入库。

电动两轮车业务的订单虽然品类多,但生产设备及线体通用性较好,生产工艺的改善可推广性强。

公司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升自动化水平,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1、概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164.12万元,同比增加34,866.75万元,增幅40.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889.03万元,同比亏损增加13,793.78万元,亏损增加幅度28.6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5,566.12万元,同比亏损增加4,089.57万元,亏损增加幅度7.94%。

1、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889.03万元,同比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为:(1)2024年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合计约2.18亿元;(2)母公司在未来税法规定的亏损可抵扣期限内难以实现可弥补亏损及其他暂时性差异事项对应的应纳税所得额,终止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确认所得税费用1.41亿元;(3)滞纳金、赔偿金、违约金及各项罚款等营业外支出1.06亿元。

2、为改善公司盈利能力,采取主要措施如下:2024年,公司紧密围绕董事会战略部署,全面落实年度重点工作计划,以“双主业融合、市场转型、成本优化、管理升级”为主线,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稳步推进各项任务,实现战略目标与经营能力的双提升。

现将主要成果总结如下:(一)推进转型升级,加速业务融合。

顺应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的趋势,公司积极推动零部件业务与成品业务深度融合,通过智能化整合这两项业务,形成了“零部件—成品”垂直产业链协同模式。

公司的消费电子业务成功转型为模块化集成部件供应商,新能源、车载、智能等新兴市场订单占比大幅提高,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与核心客户的粘性显著增强。

公司基于用户需求开发的“大动力”系列产品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区域占有率稳步提升。

通过开展本地化零部件生产和建设产业集群,供应链效率得以提高,成本竞争力也不断增强。

公司全面开拓湘赣地区空白市场,新增了优质渠道合作伙伴,并且通过品牌赋能与升级营销服务,显著提升了渠道经营能力。

依托上市公司的平台优势,公司完成了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推动技术共享与供应链协同发展。

集约化管理模式助力公司全面提升运营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二)强化销售体系,激发团队活力。

公司积极整合集团资源,为客户提供组件式、一站式服务,有效增加了客户粘性。

针对核心老客户,制定并实施了“一客一策”和“1+N”的销售策略,确保了老客户销售收入的持续增长。

同时,依据公司中长期战略方向,积极开拓新客户,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通过建立“销售-研发-供应链”铁三角协作机制,项目响应效率大幅提升,以结果为导向,全面搭建业务绩效考核体系,强化考核与激励,充分调动了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推行全面预算制,成本管控持续深化。

通过集中采购、账期优化及本地化供应策略,原材料成本有效降低,库存周转效率持续提高。

此外,建立预算执行监控系统,提升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智能化水平,定期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执行中的偏差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

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不仅优化资源配置,还确保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能产生效益的领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四)夯实管理基础,提升企业韧性。

通过品质提升、准时交付和技术服务优化,客户满意度与复购率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聚焦“良率、效率、库存”这三个核心指标,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在良率方面,通过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加强质量控制,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在效率提升方面,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对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在库存管理方面,建立了科学的库存管理体系,通过精准的市场预测和合理的库存规划,有效控制了库存总量。

避免了库存积压带来的资金占用和成本增加问题,同时也确保了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浙江星星光电薄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9月25日。

2010年8月23日,浙江星星光电薄膜技术有限公司召开董事会通过决议,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7月9日,公司完成了相应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萍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由浙江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西星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ZhejiangFirstarPanelTechnologyCo.,Ltd.变更为JiangxiFirstarPanelTechnology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