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铜业 - 000878.SZ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8-06-02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Yunnan Copper Co.,Ltd.
成立日期
1998-05-15
董事长
孔德颂
注册地
云南
所在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云南铜业
股票代码
000878.SZ
上市日期
1998-06-02
大股东
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31.82 %
董秘
高洪波
董秘电话
0871-63164755
所在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郭勇;左东强
律师事务所
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530000709705745A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云南
成立日期
1998-05-15
法定代表人
孔德颂
董事长
孔德颂
企业电话
0871-63164755,0871-63106735,0871-63106792
企业传真
0871-63106792
邮编
650224
企业邮箱
yntyzqb@chinalco.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华云路1号中铜大厦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主营业务涵盖了铜的勘探、采选、冶炼,贵金属和稀散金属的提取与加工,硫化工以及贸易等领域

经营范围:有色金属、贵金属的生产加工、销售及生产工艺的设计、施工、科研。高科技产品化工产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机械动力设备的制作、安装,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的科研所需的原辅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的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出口本企业自产的铜材、选矿药剂、有色金属;进口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经营有色金属开采和选矿业务,化肥加工及销售,饲料添加剂产品,硫酸。食品添加剂生产:液氧、氧气、氮气、氩气等气体产品的生产、经营;医用氧制造;混合气、液氮、液氩、高纯氮、高纯氩、高纯氦的销售;货物与技术进出口;压缩空气生产、经营;分析检测,物流运输及物流辅助服务。物资贸易,包括日用百货、劳保用品、文化办公用品、包装材料、化工原料及产品(除危险品)、五金交电、机电设备及配件、机械设备及配件、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建筑材料、耐火材料、水泥制品、保温防腐氧涂料、建筑防水材料、保温隔热材料、润滑油、润滑脂、金属材料、金属制品。煤炭、电线电缆、贸易代理。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以上涉及国家法律、法规的经营范围,凭许可证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云南铜业,股票代码:000878)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原云南冶炼厂。

公司于1998年5月成功在深交所上市,是中铝集团、中国铜业铜产业唯一上市公司和核心平台。

公司主要生产阴极铜、黄金、白银、硫酸、铜精矿、铁精矿等产品,综合回收硒、碲、铂、钯、铟、铼等。

主产品“铁峰”牌阴极铜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铁峰”牌金锭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上海黄金交易所注册,“铁峰”牌银锭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和伦敦金银市场协会注册。

商业规划

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在多重挑战与结构性变革中呈现出复杂格局,增长动能减弱、政策不确定性加剧、地缘冲突频发等因素交织,使全球经济增长面临压力;我国经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今年上半年,全球铜产业面临资源分布不均、产业链和供应链失衡、物流及贸易“壁垒”升级等多重问题,铜冶炼加工费继续承压,铜矿企业下调产量指引、废铜供应减少,叠加电网、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消费韧性凸显推动去库存,上半年铜价震荡中显现韧性。

从价格表现看,1—6月,伦敦金属交易所当月期铜和3个月期铜均价分别为9,431.2美元/吨和9,445.4美元/吨,同比分别上涨3.51%和2.42%;同期上海期货交易所当月期铜和3个月期铜均价分别为77,656.5元/吨和77,243.2元/吨,同比分别上涨3.85%和3.04%;同时,铜精矿紧张局面难以缓解,铜精矿供需矛盾激化,2025年国内大型冶炼企业签订铜精矿长单加工费(TC/RC)Benchmark降至21.25美元/吨和2.125美分/磅,远低于2024年,现货加工费跌入负值区间。

公司主营业务(一)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业务涵盖了铜的勘探、采选、冶炼,贵金属和稀散金属的提取与加工,硫化工以及贸易等领域,是中国重要的铜、金、银和硫化工生产基地,在铜以及相关有色金属领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是具有深厚行业积淀的铜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阴极铜、黄金、白银、工业硫酸、钼、铂、钯、硒、碲、铼等,其中阴极铜产能161万吨/年。

公司主产品均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生产,按照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证产品受到严格的质量控制。

公司主产品阴极铜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国防等领域;黄金和白银用于金融、珠宝饰品、电子材料等;工业硫酸用于化工产品原料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

公司“铁峰牌”阴极铜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铁峰牌”黄金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注册,“铁峰牌”白银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伦敦贵金属市场协会注册。

(二)公司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原材料主要来源于自有矿山及外部采购。

公司外部采购以长期合同为主,即一般签订年度采购框架协议,根据不同订单的实际采购数量、规格、品质等确定具体采购结算金额。

国内采购结算定价以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铜价格、上海黄金交易所(SGE)金价格和华通铂银现货市场二号国标白银价格为基础;进口矿含铜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市场价格为基础,进口矿含金、银以伦敦金银协会(LBMA)的报价为基础。

2.生产模式:(1)矿山业务公司所属在产矿山坚持技术可行、安全环保、效益优先的原则,紧盯全年生产经营目标,狠抓落实保产增产、对标提质、成本管控措施,强弱项、补短板,持续抓好安全攻坚行动,提高生产调度的安全生产指挥能力,稳产量、保持续、控风险、防事故、降成本。

公司在产矿山的铜矿物主要是硫化矿为主,核心业务涵盖采矿、选矿,地下矿山工艺流程为开拓—采切—回采,选矿工艺均采用泡沫浮选法,浮选铜矿物的同时将矿石中伴生的金、银等贵金属也一起回收,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2)冶炼业务公司所属铜冶炼企业,分别采用侧吹炉结合顶吹炉、闪速冶炼(闪速炉)、富氧顶吹(艾萨炉)、底吹(底吹炉)等国际、国内先进冶炼技术,让公司成为世界上铜火法冶炼工艺较为全面的铜业公司,为打造复杂铜精矿高效清洁提取技术差异化竞争优势提供了技术保障;铜冶炼厂构成西南、北方、华东三大生产基地,相互支撑,实现且形成了差异化调配原料、统筹配置循环经济、多维度资源共享、生产组织灵活调节的产业集群。

公司冶炼主要工艺流程按功能分为熔炼、精炼、电解、稀贵、制酸、水处理、制氧、动力等八个生产单元,各环节密切配合协作,产出核心产品阴极铜及主产品黄金、白银、工业硫酸。

(3)协同业务公司协同业务主要包含供销储运服务、技术研发服务、矿山开发项目管理、检验检测和综合回收等,旨在发挥协同效应,为公司冶炼、矿山企业提供供销储运、技术、管理、工程建设及采掘劳务、辅助材料等服务,同时打造公司供销储运、技术管理、开发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

各协同业务单位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员工队伍积极性,为公司降本增效和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3.销售模式:(1)阴极铜公司阴极铜主要采用区域化直销模式,并建立了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和香港等境内外市场的销售网络。

公司阴极铜销售价格以上海期货交易所和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产品期货价格为基础,结合市场行情确定。

(2)工业硫酸公司工业硫酸销售以直销模式为主,销售客户主要为周边地区氢钙、磷肥、钛白等行业企业和相关贸易企业。

硫酸销售价格主要根据硫酸供需情况、下游行业生产情况、国内国际硫磺制酸市场情况不定期调整。

(3)金、银等稀贵金属公司金、银等稀贵金属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均可销售。

其中,国内黄金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SGE)销售,价格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SGE)现货价格确定,加工复出口黄金参照伦敦金银协会(LBMA)报价结合现货市场升贴水确定价格;国内白银产品以上海黄金交易所(SGE)白银价格、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期货价格为参考进行定价,加工复出口白银参照伦敦金银协会(LBMA)报价结合现货市场升贴水确定价格。

(一)概述公司牢固树立市场主体意识,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生产组织、指标优化、创新提质等各项工作,积极应对原料供应紧张、铜市场TC创历史新低等挑战,进一步完善产供销储运财运营管理协同机制,不断夯实极致经营基本盘,实现主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等目标。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9.13亿元同比增长4.27%、利润总额18.95亿元同比增长2.94%、归母净利润13.17亿元同比增长24.32%。

1.公司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协同优势,统筹抓好生产组织、成本管控、指标优化等各项工作,主产品产量创历史新高,完全成本优于目标,主要技经指标再提升。

上半年,生产阴极铜77.94万吨同比上升53.22%,生产黄金12.19吨同比上升98.86%,生产白银276.63吨同比上升98.70%,生产硫酸286.29万吨同比上升20.63%;矿山精矿含铜、冶炼阴极铜单位完全成本优于年度降本目标;矿山采矿损失率、矿石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铜冶炼总回收率和综合能耗等指标均优于年度目标。

2.公司紧盯关键节点,坚守安全环保质量底线,加强内外协同,实施挂图作战,全力推进滇中有色再生铜、易门铜业阳极精炼等重点发展项目,地质勘查项目按序推进。

3.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个新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已完成实施方案审查并正式启动,2个省级科技重大专项完成任务,提交验收申请;与中国地质大学、中南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智能矿山、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伴生金属综合回收技术研究与产线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4.改革攻坚持续深入,公司以任务清单为抓手全面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劳动用工持续优化,劳动效率稳步提升,冶炼、矿山实物劳动生产率同比进一步提升。

5.风险防控稳健有序,持续提升依法治企能力,强化合规管理,持续强化风控内控体系建设;信息披露质量再提升,公司定期报告及各类临时性公告披露未发生更正情形。

安全环保态势平稳,有序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三年行动,严格执行《重要危险源安全管理强制规范》,持续开展重要危险源专业评估;加强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持续修订完善SOP;强化本质安全水平提升,推进生产工艺本质安全化改造;完成生态环境问题及绿色发展任务目标任务;持续强化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等污染源头管控。

(二)主要产品产量情况矿山企业铜精矿含铜产量情况表注:1.对公司并表在产矿山进行统计。

2.因四舍五入,单项汇总数与合计数可能有细微差异。

3.2025年上半年,公司精矿含铜产量按合并报表口径统计为2.79万吨,同比下降11.99%;按权益量统计为2.93万吨,同比下降9.56%。

冶炼企业阴极铜产量情况表注:1.对公司并表分子公司的阴极铜产量进行统计。

2.因四舍五入,单项汇总数与合计数可能有细微差异。

3.2025年上半年,公司阴极铜产量按合并报表口径统计为77.94万吨,同比上升53.22%;按权益量统计为55.88万吨,同比上升95.04%。

(三)2025年半年度主要财务项目变动如下:(1)报告期内主要资产、负债项目变动情况分析。

(2)报告期内主要利润项目变动情况分析(3)报告期内现金流量变动情况分析:。

发展进程

公司是经云南省证券监督管理办公室"云证办[1997]80号"文和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1997]92号"文批准,由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4月14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字[1998]54号"文批准,本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A种股票。

1998年5月15日经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正式成立。

1998年6月2日本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