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象屿 - 600057.SH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7-06-04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Xiamen Xiangyu Co.,Ltd.
成立日期
1997-05-23
董事长
吴捷
注册地
福建
所在行业
商务服务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厦门象屿
股票代码
600057.SH
上市日期
1997-06-04
大股东
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48.57 %
董秘
廖杰
董秘电话
0592-6516003
所在行业
商务服务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张慧玲;张莉
律师事务所
福建天衡联合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50200260131285X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福建
成立日期
1997-05-23
法定代表人
吴捷
董事长
吴捷
企业电话
0592-6516003
企业传真
0592-5051631
邮编
361006
企业邮箱
stock@xiangyu.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厦门市湖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象屿路85号象屿集团大厦B栋10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大宗商品经营板块主要涉及金属矿产、新能源、农产品和能源化工等商品领域;大宗商品物流板块主要包括农产品物流服务、铁路物流服务和综合物流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贸易经纪;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国内贸易代理;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谷物销售;豆及薯类销售;饲料原料销售;畜牧渔业饲料销售;农副产品销售;棉、麻销售;棉花收购;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鞋帽批发;建筑材料销售;化肥销售;林业产品销售;五金产品批发;煤炭及制品销售;石油制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金属矿石销售;金属材料销售;高品质特种钢铁材料销售;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金银制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塑料制品销售;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橡胶制品销售;高品质合成橡胶销售;产业用纺织制成品销售;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国内货物运输代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供应链管理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软件开发;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由财富世界五百强象屿集团旗下所有供应链服务相关子公司重组而成。

2011年8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重组上市(股票代码:600057)。

公司以“成为世界一流的供应链服务企业”为愿景,坚持“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创造价值链”的战略思维,通过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一体化流通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从原辅材料与半成品的采购供应直至产成品的分拨配送之间的全价值链流通服务,已形成农产品、能源化工、金属矿产、新能源等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体系,核心优势品种业务量名列行业前茅。

商业规划

1.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成果2023年以来,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地缘政治冲突持续扰动、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路径分化、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为大宗供应链企业带来诸多挑战。

2024年,公司管理层薪火相传,面对市场变化,准确研判中长期趋势,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果断优化客商结构和业务结构,逐步修正外部环境变化对经营业绩的冲击,实现业务经营基本面回稳向好,以服务制造业客户为核心的产业链运营模式展现出强大的自我修复力和发展韧性。

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强投研驱动和全周期风控,巩固物贸联动、数智赋能和上下游渠道资源优势,深化全产业链运营,通过组织变革和管理创新推动业务模式转型升级,实现经营货量和净利润双增长,在保持市占率领先的同时,各项指标重拾升势,整体经营持续向好,公司的业务模式优势和经营管理优化成效更加凸显。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货量超1.2亿吨,同比增长19.02%;营业收入2,039亿元,同比增长0.23%;归母净利10.32亿元,同比增长32.48%;净资产收益率4.99%,同比增加1.01个百分点。

2.2025年半年度核心管理成效2025年上半年,站在新一个五年(2026—2030年)的起点,公司管理层带领全体员工围绕“提质量、促创新、控风险”的工作基调,在战略规划、组织变革、风控夯实、产研深化、数智赋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谋定战略方向。

通过50余场战略深度研讨全面复盘、谋篇布局,在业务模式转型创新、国际化、物流整合、产业投资、新赛道布局及组织管控等关键领域形成下一个五年(2026—2030年)的战略共识,指明“三新一高”的战略新方向,提出“资源、贸易、物流、服务、加工、投资”多要素的经营新模式,形成具有象屿特色的发展新动能。

二是推进组织变革。

推动钢铁、农产、煤炭板块整合,强化资源统筹能力,提升整体运营效能,为后续不同产业链分阶段形成专业化产业子集团,实现组织力重塑打好样板;优化运营管理、产业研究两级管理体系与物流管理组织架构,明晰分工机制,实现高效协同。

三是夯实风控举措。

通过优化商品结构,调整业务结构,平抑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优化客商动态调整机制;攻坚客商集中度问题,优化授信集团客商管理方式;推进风险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持续优化制度体系。

四是深化研究分析。

加强行情预警和中长期分析,针对关税政策分析农产品、金属等业务影响,助力规避风险;围绕海外市场、行业对标、细分终端、能源趋势、技术迭代、产业周期等形成超170篇报告,筑牢发展支撑;围绕商品经营完善套保、期权等交易策略,优化生产制造板块库存敞口保值方案,平抑价格风险,实现盈利突破;同时,拓展含权业务应用,深化模式创新探索。

五是拓宽融资渠道。

成功发行锁价定增项目,引入招商局和山东港口两大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32.2亿元,增厚资本金规模;加强海外授信资源拓展,为国际化业务开拓提供有力支持。

六是数智赋能业务发展。

完成新一代核心ERP试点成功上线,实现核心业务单据数据资产全覆盖,构建智能化经营管理支撑体系;孵化落地AI智能助手“屿象同学”,实现单据智能识别、消息智能处理、智能知识问答、语音智能转换、风险辅助预警等功能突破,显著提升数智赋能业务成效。

3.2025年半年度主要业务数据(1)大宗商品经营公司以大宗商品供应为载体,与客户签署一揽子协议,开展采购分销、物流、供应链金融、信息咨询、加工等在内的供应链综合业务,收入、盈利均体现在核心商品经营成果中。

金属矿产方面,积极整合上游资源,强化终端客户精细化运营服务,铁矿、镍矿、钢材等核心商品货量同比增长,整体经营货量同比增长超5%。

铝供应链通过签订长单有效保持市场占有率,并合理运用套期工具锁定利润空间,期现毛利同比增长。

但由于不锈钢、炼焦煤等品类行情仍呈弱势震荡的特征,产业链运营利润空间收窄,叠加不锈钢供应链产品及客户结构调整,金属矿产供应链期现毛利同比下降。

能源化工方面,在煤炭下行周期中保持稳健经营,动力煤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并以石油原油商品为突破点,大力开拓油品国际化业务市场,油品供应链规模及期现毛利均取得显著增长,成为该板块新的增长引擎。

农产品方面,持续优化经营管理模式、业务和产品结构,谷物原料、油脂油料、棉花棉纱供应链均实现货量及营业收入的双位数增长,盈利能力也进一步得到改善。

新能源方面,开拓和巩固采购资源渠道优势,扩大锂矿、碳酸锂等主要商品经营规模,整体经营货量同比增长。

但受产业结构性调整影响,期现毛利同比下降。

(2)大宗商品物流公司物流体系在响应内部供应链业务需求的同时,还依托内部业务形成市场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反哺供应链业务,实现商品经营与物流服务的双向赋能。

公司同步构建提供产业链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产业物流能力,以及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实施落地的专业物流能力,加速搭建产业链资源和物流服务能力相互成就的物流体系。

公司市场化物流服务经营成果独立核算,综合物流方面,营业收入和毛利水平同比增长,主要由于加强对外部客源的开拓,同时深耕国际化物流业务,加深大客户合作,中印尼航线、中越航线业务规模同比增加超15%、50%,并新增巴西航线业务。

公司深耕产业链客户资源,强化内部协同联动,围绕新能源、金属矿产等板块,打造专业物流服务体系,推动战略客户以及新业务落地。

其中,铝产业物流围绕海外优势矿山,聚焦核心工厂型客户开拓,构建从源头到国内销区的全链条国际化物流优势通道,营业收入增长超400%;由于铝产业物流尚在起步阶段,毛利率存在较大波动,预计随着未来业务结构逐步稳定,毛利率有望实现稳步提升。

铁路物流方面,大力拓宽新路线、新品类业务,强化与产业大客户“总对总”战略合作,推动铁路物流服务融入企业产业供应链条,纵向挖掘上下游客户的物流需求,业务量同比增长超20%。

提升物流资源组合能效,实施精益管理及成本控制;发展重资产场站往来业务,提高自备车/箱周转效率,提升盈利能力。

农产品物流方面,受业务结构调整及平均仓储量下降影响,毛利及毛利率有所下降;公司正积极通过省储、临储、代储等业务扩展,以提升仓容利用率。

(3)生产制造公司在全产业链形成服务优势后,切入有赋能价值的生产制造环节,形成“供应链服务+生产制造”的产业链运营模式,提高综合收益水平,缓冲产业周期性波动的影响。

造船板块克服国际船舶市场波动影响,巩固优势船型市场地位,优化升级产品结构;精益生产管理,完善产线配置,在散货船及化学品船生产效率方面取得行业领先优势,船坞、船台生产周期显著缩短。

上半年新签订单15艘,在手订单91艘,首获国际知名船东21万吨级大型散货船订单,中大型船舶市场拓展成效突出。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部分订单转移至启东新船厂(上半年仍处于投产准备阶段),导致整体完工量低于去年同期。

随着启东新船厂全面投产,下半年象屿海装的产能和盈利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

4.2025年半年度国际化业务进展大宗商品经营方面,公司上半年实现进出口和转口业务货量约4,700万吨;进出口及转口金额约132亿美元,同比增长7%。

铝供应链加速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西非物流能力构建,主动拓展印度、阿联酋等海外氧化铝下游渠道;成功参与南山铝业国际IPO项目,锁定优质商权。

不锈钢供应链方面,推动与海外矿山稳定长协合作,有序推进矿权拓展与运营。

油品供应链拓展南美、西非上游资源,稳定下游终端炼厂,国际化稳健发展。

新能源供应链在锂电品类深耕非洲、南美、澳洲等区域市场,绑定非洲头部资源型企业,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大宗商品物流方面,中印尼精品航线影响力再上新台阶,印尼苏拉威西—中国航线市占率稳居第一,航线能力逐步复制推广至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集装箱国际调拨及境外客户开发能力稳步增强。

铝产业物流初步建立从西非矿山到铝加工厂的全链条物流能力,并助力公司通过多模式整合运力和两端货源,打造服务大西洋两岸至远东沿线的大宗运输品牌航线。

5.2025年下半年主要经营计划在上半年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公司清醒认识到,当前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放缓,行业竞争格局深刻变革,公司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

在公司管理层薪火交接、战略发展阶段即将切换的新起点上,公司既要保持战略定力,更要增强危机意识,不断培育发展新优势。

为实现公司上一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胜利收官,为下一个五年(2026—2030年)规划谋好篇、布好局,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巩固来之不易的奋进成果,重点围绕战略发展、组织管理、业务经营、国际化发展、风险控制、投研支持、数智化建设等方面上做好以下重点工作:战略发展方面,一方面扎实攻坚上一个五年(2021—2025年)规划收官,确保各项指标高质量达成;另一方面编制完成公司下一个五年(2026—2030年)战略规划,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组织管理方面,有序推动总部管控模式转型和产业子集团整合,逐步构建适配公司下一个五年(2026—2030年)发展战略的组织体系。

业务经营方面,一是深度融入产业链生态,强化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关键资源渠道掌控能力,加快推进低效业务调整和创新业务培育,实现业务结构转型升级;二是统筹调配内外资源,加强协同联动,打造象屿特色核心能力及服务品牌。

国际化发展方面,一是加快布局非洲、南美等重点区域境外平台,切实发挥平台区域支撑和前沿阵地作用;二是加快国际化人才招聘及培养,强化海外属地队伍建设,深入挖掘属地业务机会;三是深化国际化研究布局,聚焦非洲、中亚、中东、东南亚等重点区域,挖掘矿产资源、物流节点等项目机会。

风险控制方面,形成风控量化标准及跨部门协同机制,强化海外合规风险管理,推动“动态风控+价值创造”转型。

投研支持方面,围绕第二增长曲线加强产业周期研究,挖掘包括矿权投资、国际化及新业务孵化等领域利润增长点。

数智化建设方面,推动新一代ERP系统二期上线,提升业务全链条可视化追踪和业务动态管理,全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推动AI数智赋能与供应链业务深度协同,完善从客户需求响应到高质量交付的“端到端”闭环智能生态,释放AI提升供应链韧性与价值创造的核心效能。

6.公司战略规划新篇章预览在新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期(2026—2030年),公司将以“成为供应链服务驱动产业链运营的全球领航者”为愿景,以“立足供应链,服务产业链,创造价值链”为使命,聚焦“三新一高”战略:秉持“产业链共建者与组织者”的行业新站位;构建多元化盈利的资管新思维;根据不同产业链特性,分板块、分阶段有序推动“资、贸、物、服、工、投”多要素经营,形成具有象屿特色的发展新动能;通过组织力的重塑形成专业化产业子集团,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未来公司将通过主动投资布局,通过产业投资驱动产业链运营能力提升和资产增值。

一是布局现有产业链的关键节点,增强对核心资源的获取,持续以供应链服务驱动产业链运营;二是积极参与行业龙头战略性参股项目,以股权换取商权,强化渠道掌控力;三是通过投资加速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发展,包括矿权投资、国际化及新业务孵化等;四是围绕关键战略投资或产业链投资项目,落地产业基金项目,引入资本撬动公司更大规模、更高增速的发展。

发展进程

公司是经厦门市人民政府厦府(1997)057号文、厦门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厦体改(1996)080号文批准,在对原厦新电子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夏新电子有限公司”)进行部分改组的基础上,由厦新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租赁有限公司、中国电子国际贸易公司、厦门电子器材公司、厦门电子仪器厂、成都广播电视设备(集团)公司等六个股东共同作为发起人,于1997年4月24日经中国证监会(1997)176号文批准,以向社会公众募股方式设立。

2011年8月15日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了《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核准公司名称变更为“福建省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85,984万元人民币。

2012年8月31日厦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发了《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核准我公司名称变更为“厦门象屿股份有限公司”,并核发了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将于2018年5月17日起由“象屿股份”变更为“厦门象屿”,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齐卫东 2025-10-16 1200000 0 元 2732800 董事
陈代臻 2025-10-16 900000 0 元 1747700 高级管理人员
郑芦鱼 2025-10-16 1200000 0 元 2228900 高级管理人员
范承扬 2025-10-16 810000 0 元 1829700 高级管理人员
苏主权 2025-10-16 1080000 0 元 1166200 高级管理人员
林靖 2025-10-16 600000 0 元 766110 高级管理人员
廖杰 2025-10-16 600000 0 元 1026000 高级管理人员
吴捷 2025-10-16 1200000 0 元 1200000 董事
卓薇 2025-10-16 660000 0 元 660000 高级管理人员
齐卫东 2025-09-18 -240000 0 元 1532800 董事
陈代臻 2025-09-18 -216000 0 元 847700 高级管理人员
郑芦鱼 2025-09-18 -192000 0 元 1028900 高级管理人员
范承扬 2025-09-18 -216000 0 元 1019700 高级管理人员
林靖 2025-09-18 -120000 0 元 166110 高级管理人员
廖杰 2025-09-18 -168000 0 元 426000 高级管理人员
张水利 2025-01-08 59600 5.95 元 300000 董事
齐卫东 2024-11-26 -180000 0 元 1772800 董事
陈代臻 2024-11-26 -162000 0 元 1063700 高级管理人员
郑芦鱼 2024-11-26 -144000 0 元 1220900 高级管理人员
范承扬 2024-11-26 -162000 0 元 1235700 高级管理人员
程益亮 2024-11-26 -162000 0 元 1235500 高级管理人员
林靖 2024-11-26 -140740 0 元 286110 高级管理人员
廖杰 2024-11-26 -126000 0 元 594000 高级管理人员
齐卫东 2024-10-25 10000 6.24 元 1952800 董事
陈代臻 2024-10-25 18000 6.31 元 1225700 高级管理人员
范承扬 2024-10-25 16700 6.3 元 1397700 高级管理人员
苏主权 2024-10-25 100 6.24 元 86200 高级管理人员
齐卫东 2024-10-24 5000 6.26 元 1942800 董事
陈代臻 2024-10-24 27700 6.24 元 1207700 高级管理人员
范承扬 2024-10-24 6000 6.15 元 1381000 高级管理人员
苏主权 2024-10-24 36100 6.25 元 86100 高级管理人员
齐卫东 2024-10-23 15000 6.24 元 1937800 董事
邓启东 2024-10-23 37500 6.25 元 1913700 董事
范承扬 2024-10-23 42600 6.2 元 1375000 高级管理人员
苏主权 2024-10-23 20000 6.21 元 50000 高级管理人员
程益亮 2024-10-23 79800 6.26 元 1397500 高级管理人员
齐卫东 2024-10-22 5000 6.19 元 1922800 董事
邓启东 2024-10-22 18600 6.2 元 1876200 董事
齐卫东 2024-10-21 20000 6.07 元 1917800 董事
郑芦鱼 2024-10-21 54900 6.1 元 1364900 高级管理人员
陈代臻 2024-10-08 10000 6.81 元 1180000 高级管理人员
陈代臻 2024-09-30 20000 6.21 元 1170000 高级管理人员
陈代臻 2024-09-11 10000 4.7 元 1150000 高级管理人员
范承扬 2024-09-11 20000 4.69 元 1332400 高级管理人员
程益亮 2024-09-11 2200 4.7 元 1317700 高级管理人员
齐卫东 2024-09-10 5000 4.75 元 1897800 董事
苏主权 2024-09-09 10000 4.85 元 30000 高级管理人员
郑芦鱼 2024-09-06 80000 5.07 元 1310000 高级管理人员
齐卫东 2024-09-05 10000 5.12 元 1892800 董事
齐卫东 2024-07-30 10000 5.03 元 1882800 董事
苏主权 2024-07-30 20000 5.08 元 20000 董事
张水利 2024-07-30 10400 4.96 元 240400 董事
齐卫东 2024-07-29 50000 5.14 元 1872800 董事
邓启东 2024-07-29 132100 5.08 元 1857600 董事
范承扬 2024-07-29 2000 5 元 1312400 董事
张水利 2024-07-29 30400 5.21 元 240400 董事
齐卫东 2024-03-18 600000 4.79 元 18000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郑芦鱼 2024-03-18 375000 4.79 元 1230000 高级管理人员
邓启东 2024-03-18 750000 4.79 元 1500000 董事
范承扬 2024-03-18 375000 4.79 元 1290000 高级管理人员
程益亮 2024-03-18 375000 4.79 元 1315500 高级管理人员
廖杰 2024-03-18 150000 4.79 元 720000 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