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主要从事商用轮胎研发、生产及销售
经营范围: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轮胎制造和销售;轮胎翻新和销售;橡胶制品制造和销售;水电、蒸汽、混炼胶及其他附属品的制造和销售;经营各类商品及技术进出口业务(国家禁止类除外),开展对外合作生产及“三来一补”业务;仓储;物流运输。)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贵州轮胎厂,始建于1958年,1996年改制为上市公司,并更名为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交所上市交易,简称“贵州轮胎”,证券代码“000589”。
是贵阳市规模最大的生产制造型企业,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全国520户重点企业、全国十大轮胎公司和工程机械轮胎配套、出口基地之一和全国化工企业百强之一,已被列入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和贵阳市首批“百亿企业”名单。
现有两个生产基地,一个在中国贵阳(工厂名称:Guizhou Tyre Co.,Ltd),另外一个在越南胡志明(工厂名称:Advance Tyre (Vietnam) Co., Ltd.),在全球有美国销售公司,欧洲销售公司,香港销售公司(公司名称:ADVANCE HOLDINGS(GROUP) INTERNATIONAL CO.,LTD)等。
公司主要从事轮胎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有“前进”、“大力士”、“多力通”、“劲虎”、“金刚”等品牌卡客车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农业机械轮胎、工业车辆(含实心)轮胎和特种轮胎,规格品种多达3000多个,是全球商用轮胎规格品种较为齐全的轮胎制造企业之一。
在2021年9月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轮胎企业排行榜”中列第8位和美国《轮胎商业》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轮胎75强排行榜中列第29位。
贵州轮胎建有轮胎行业首批获准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系国家级计算机CAD先进示范单位和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应用示范企业,建有省级绿色高性能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连续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称号。
公司已掌握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的轮胎研发、设计和生产关键技术,主持和参与制定了20多项国家或行业标准,自主研发并处于有效期的技术专利共106项,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掌握率达到100%,完全使用自主研发技术生产。
依托于公司强有力的研发、技术实力,近年来公司主要产品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部分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引进发达国家生产设备的同时,选用一批国产先进橡胶设备,公司的工艺装备处于国内同行业较高水平。
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中国轮胎产品强制性认证(3C)、ISO/IATF16949汽车工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计量检测体系认证、美国交通部DOT安全标志认证、欧共体E-mark产品认证、测量管理体系等认证。
公司始建于1958年,主要从事轮胎研发、生产及销售,注册商标有“前进”“大力士”“多力通”“劲虎”“金刚”等,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主要包括公路型轮胎(卡客车轮胎)、非公路型轮胎(工程机械轮胎、农业机械轮胎、工业车辆(含实心)轮胎和特种轮胎(如重型越野轮胎、轻轨走行轮胎、沙漠运输轮胎等))两大类五个系列,是目前国内商用轮胎规格品种较为齐全的轮胎制造企业之一。
2025年7月10日,越南公司年产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智能制造项目首条轮胎成功下线,标志着公司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开启了“全品类覆盖、商乘并举”的新阶段。
公司紧紧围绕“设计好每一款产品、制造好每一个产品”的要求,紧跟市场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
公司坚持“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战略,建有国内贵阳和越南同塔(原前江)两个生产基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国家绿色工厂”、“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并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5G工厂名录”;2025年1月成功获评由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颁发的、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灯塔工厂”,是国内轮胎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轮胎工厂;首次入围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Finance)发布的“2025全球轮胎品牌价值”榜单;轮胎(GL278A)获第十届贵州省外观设计专利金奖;与三一集团、中国重汽、振华重工、约翰迪尔、卡尔玛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配套业务。
在《中国橡胶》杂志社公布的“2025年度中国轮胎企业排行榜”中,公司排名第7名,较上年上升1位。
在美国《TireBusiness》根据各企业2024年销售额发布的最新“2025全球轮胎75强”中,公司排名24位,较上一年度上升1位。
1、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采购模式公司生产用原材料主要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钢丝帘线和尼龙帘布等,由公司采购部实施集中统一及标准化的全球采购,全面推行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SRM系统),涵盖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采购业务全过程管理两大板块,链接S&OP产销协同系统、SAP系统等,自动计算制定原材料采购计划,采用供应商协同进行线上比价、比选,实施全过程阳光采购,严格执行标准采购审批程序。
坚持严格的供应商准入和评价制度,选择与实力强大、管理先进的国际知名高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取得最优质的产品和最优惠的价格的同时开展全方位合作。
全面实行原材料动态库存管理,降低原材料库存资金占用。
价格方面,公司根据不同类型原材料的市场特点,分别采取招标采购定价、战略合作定价、根据公开市场价格定价等多种灵活的定价策略,有效控制采购成本。
(2)生产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促销”的模式。
每年年末,根据公司规划,销售公司由各片区经理组织对所辖区域进行市场调研,同时结合该区域历年销售数据及客户实际需求,以及公司新产品推广计划,提出本区域次年销售计划。
生产部门根据销售需求计划,通过S&OP产销协调系统,使用AI计算和高级算法实现供应链信息流、价值流、业务流端到端打通,从满足订单及时交付、产能利用率、库存周转天数等方面,制定公司年度生产计划,每月再根据客户需求及市场变化,形成月度生产计划或临时追加计划,以柔性化生产模式,最大限度满足市场需求。
(3)销售模式公司秉承“创造价值,回馈社会”的企业使命,通过产品和渠道多元化,不断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积极培育产品品牌,完善宣传与服务体系,提升公司及产品的市场形象和核心竞争力。
国内市场:在替换市场,公司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各地区分品牌设立省级经销商。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经销商开发制度,重点开发区域内排名靠前的经销商客户,同时对现有的经销商客户进行持续的优化升级。
公司大部分经销商在各自区域内的轮胎经销企业中位列前茅,具备完善的销售网点和服务能力。
在整车配套市场,公司直接与配套整车厂商签订销售合同。
公司与整车厂展开深入合作,开发定制化新产品,全面满足客户需求。
配套市场的持续稳定增长,有效提升了公司产品在行业及终端客户的品牌影响力。
在集团客户市场,公司积极开发拓展港口、矿山等对替换轮胎需求较大的集团用户,凭借优异的使用性能,有效降低集团客户的轮胎使用成本。
海外市场:主要采取经销商代理的模式,经过30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公司产品销售覆盖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公司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为了更好地服务当地客户,融入当地市场,公司加快推进销售本土化策略,在部分国家设立子公司、办事处、联络点及在海外重点国家和地区招募销售专业人才,打造强有力的销售队伍,为深耕海外各市场发挥较大作用。
2、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1)卡客车轮胎:是为商用车配套使用的轮胎,商用车包含货车、客车两个大类,其中货车包括轻型货车、中重型货车,客车包括轻型客车(含改装类)、大中型客车(含改装类)。
典型使用车型主要有轻卡、微客、客车、自卸车、载货车、牵引车、挂车、专用车等,是目前公路交通运输的主要运输车辆。
(2)工程机械轮胎:是基础建设和装备工业的重要生产资料和零配件。
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矿业开采作业、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运输装备,包括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工业车辆、压实机械、工程运输机械、工程装载运输机械等使用的轮胎。
典型使用车型有推土机、挖掘机、铲运机、装载机、平地机、运输车、平板车和重型自卸汽车等。
(3)农业机械轮胎:是轮胎细分市场重要的分类产品系列,是为农业生产配套的重要零部件和生产资料。
是根据农业的特点和各项作业的特殊要求而专门设计制造的轮胎,如土壤耕作机械轮胎、种植和施肥机械轮胎、植物保护机械轮胎、作物收获机械轮胎、畜牧业机械轮胎等,产品分类有普通斜交轮胎和农业子午线轮胎。
(4)工业车辆轮胎:是轮胎细分市场重要的分类产品系列,工业车辆一般适用于港口、车站、货场、车间、仓库、油田及机场等,可以进入船舶和集装箱内进行作业,还广泛用于特殊防爆及越野作业。
随着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广和应用,以及国家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车辆轮胎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成为规格和产量较多的产品系列之一。
(5)特种轮胎:特种车辆指的是外廓尺寸、重量等方面超过普通设计车辆限界及特殊用途的车辆,经特殊设计特制或专门改装,配有固定的装置的运输车辆或设备。
典型使用车辆或设备有重型越野车辆、特种运输车辆、城市轻轨、沙漠用运输车辆等。
3、报告期的经营情况本报告期,汽车市场在政策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整体实现稳步增长,带动国内轮胎企业稳定发展,轮胎产销量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6月,中国轮胎总产量为5.92亿条,同比增长2%。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新的充气橡胶轮胎出口量达453万吨,同比增长4.2%;出口金额为800.91亿元,同比增长4.6%。
按条数计算,出口量达3.49亿条,同比增长5.5%。
据中橡协轮胎分会分析,国内轮胎企业产销上半年呈现出冲高回落态势,表现为增长动力不足。
轮胎分会对37家重点会员单位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全钢胎和半钢胎平均产能负荷率分别为71.7%和79.2%,较去年同期分别减少1.9和7.8个百分点。
上半年统计单位的轮胎总出口仍保持增长,但国内出口受到更多关税壁垒、贸易摩擦等外部环境变化影响,明显缺乏增长动能,更多是依靠海外生产基地出口创造收益。
供应端方面,合成橡胶、炭黑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滑,但受国际环境、气候变化以及市场供需关系等多重因素影响,占比最高的天然橡胶价格自去年三季度开始持续上涨后仍处于高位(今年5月开始呈现高位震荡下行)。
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导致的市场需求疲软因素影响,轮胎行业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加剧了市场内卷,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压力难以有效向下游转移,叠加关税与汇率波动的外部冲击,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显著挤压。
面对上述挑战,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应对,如:以全球“灯塔工厂”为支撑,以“酷诺智行”技术为引擎,持续深化“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战略,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并优化渠道结构,更加专注于高效的渠道,精准覆盖市场和客户群体,推动整体销售额的提升;增加研发投入,强化科技创新、调整产品结构以及加强降本增效管理,使得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得以改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开发更具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新产品上市80余个,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公司国际化发展步伐的深入,海外生产基地越南公司前两期项目产能日趋稳定,为公司持续盈利提供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轮胎产量459.81万条,较上年同期下降4.46%;完成轮胎销售462.62万条,较上年同期下降1.94%;实现营业收入51.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1.75%。
二季度以来,面对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剧,原材料价格依然处于高位以及市场需求承压等多重压力,公司强化精益生产提效,动态调整区域市场策略,海外重点市场份额逆势提升,体现出较好的经营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其中,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66亿元,环比增长5.48%;第二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2亿元,环比增长175.92%。
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系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函[1995]148号文批准,由原贵州轮胎厂进行资产重组,以其主要生产线和供销系统为主体改组而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于1995年12月22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审字[1995]85号文同意,由贵州轮胎厂为独家发起人,以募集方式向境内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000万股,其中职工内部股400万股。
本公司的股票于1996年3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本公司领有贵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的注册号为5200001202715(2-2)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截至2006年12月31日止,本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4,327,065元。
公司证券简称自2019年5月8日起由“黔轮胎A”变为“贵州轮胎”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熊朝阳 | 2024-09-27 | -132000 | 4.91 元 | 3960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