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贵州三力
  • 企业英文名: Guizhou Sanli Pharmaceutical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张海
  • 上市代码: 603439.SH
  • 注册资本: 40980.221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4-28
  • 大股东: 张海
  • 持股比例: 40.91%
  • 董秘: 张千帆
  • 董秘电话: 0851-38113395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大华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郭妍、徐瑞星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夏云工业园区
  • 概念板块: 中药 贵州板块 专精特新 沪股通 上证380 互联医疗 独家药品 婴童概念 中药概念 西部大开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贵州
  • 成立日期: 1995-09-2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20000622415091L
  • 法定代表人: 张海
  • 董事长: 张海
  • 电话: 0851-38113395
  • 传真: 0851-38113572
  • 企业官网: www.gz-sanli.com
  • 企业邮箱: zhangqf@gz-sanli.com
  • 办公地址: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夏云工业园区
  • 邮编: 561000
  • 主营业务: 药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 经营范围: 软胶囊剂、硬胶囊剂、喷雾剂(含中药提取)生产、销售;中医药科技咨询服务(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
  • 企业简介: 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集种植、研发、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中药制药企业。公司产品线主要围绕儿科、呼吸系统科、心脑血管科、消化内科等领域,主要产品为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开喉剑喷雾剂和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等。其中,核心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开喉剑喷雾剂均为国家专利产品,在咽喉疾病中成药喷雾剂市场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已在咽喉疾病、儿童用中成药领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贵州三力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恪守信誉、竭诚服务的质量方针,以新版GMP为最低管控标准,精益求精,持续改进。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公司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贵州民营企业100强等多项荣誉,多项产品被评为贵州省名牌产品,商标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并入选了贵州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库。未来,贵州三力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发展中成药为核心,继承中医药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不断弘扬中药、民族药、苗药等经典名方,针对目前多发病种,依托中药现代化的技术理念,以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及用户体验为目标,致力于做到细分领域的领头羊。秉承“创造人类健康生活”的企业使命,向着“成为国人信赖的制药企业”的愿景迈进,以实际行动,践行在整个医药大健康行业稳健发展的承诺。
  • 发展进程: 本公司系由三力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月5日,三力有限作出股东会决议,决定以截至2014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10,891.59万元,折合股份5,015万股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2015年1月30日,公司在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注册号为520000000029334的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分化,面对外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国家部署出台一系列增量政策,国内宏观经济在“稳增长、调结构”政策基调下保持平稳运行,GDP同比增长5.2%,消费与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医药行业面临多重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环境。据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数据显示,全年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同比分别持平与下降0.9%,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回暖,和2023年相比降幅显著收窄,呈现“结构性分化、创新驱动深化”的特征。政策层面,带量采购扩围至中成药与医疗器械领域,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50%,推动企业加速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同时,创新药审评提速(全年2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中医药振兴政策加码,为行业注入新动能。2024年是《“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实现目标的决胜阶段,全行业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在此背景下,公司以“结构优化、效能跃升、创新布局”为战略主线,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2024年是公司销售渠道结构优化成效显著暨OTC销售团队释放增长动能的一年,是“以数决策”赋能管理效率以及智能化工厂提升生产效能实现突破的一年,亦是投资布局生物医药领域的开端之年。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4亿元,同比上升31.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74亿元,同比下降6.3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非净利润2.68亿元,同比上升9.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5.27亿元,较期初增长3.88%。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管理层的治理下,紧密围绕公司既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一)OTC直营体系建设完成,渠道结构优化成效显著1、营销体系战略转型背景与成果在DRG/DIP支付改革加速处方外流、国家政策推动自我药疗市场扩容的双重背景下,公司实施营销体系战略性重构。2024年完成覆盖全国的OTC直营网络布局,新设13家省级分公司,组建1,700余人的专业化OTC营销团队,建立从“处方渠道主导”向“OTC渠道为主、处方渠道协同”的战略目标。截至报告期末,OTC渠道营收占比大幅上升,已超过处方渠道,开喉剑喷雾剂(含儿童型)、黄芪颗粒、止嗽化痰丸、日舒安洗液等核心产品在OTC渠道持续放量,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多元化支撑,渠道结构健康度显著提升,有效增强政策风险抵御能力,为经营质量持续迈向更高水平提供坚实的保障。2、OTC渠道精细化运营的三维突破①终端网络立体化覆盖:OTC直营队伍快速完成了渠道覆盖,2024年度新增覆盖百强连锁27家,新增开发中小连锁药店800余家及第三终端超6万家,形成"百强连锁-单体药店-基层终端"的多层次终端体系;②数字化赋能精准运营:通过数字化营销系统实现终端动销数据及时监控,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变化;③运营模式方面:构建“品牌建设(广告投放+患教活动)-终端服务(培训+陈列优化)-患者管理(会员系统)”三位一体模式,重点产品在呼吸感冒类、补益类、妇科类OTC药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3、线上线下渠道协同效应显现2024年公司成立电商中心同步推进电商渠道布局,依托公司产品积累的良好口碑,与主流医药电商平台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大数据选品与精准营销实现电商渠道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形成“线下终端广覆盖+线上平台强渗透”的渠道协同效应。(二)加强学术支撑,稳步夯实处方渠道建设面对近几年医药销售处方市场发生的深刻变化,公司积极应对,加大独家品种的学术研究。围绕开喉剑喷雾剂(含儿童型)、芪胶升白胶囊、妇科再造丸等核心产品,公司在2024年度新增开喉剑喷雾剂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试验研究、芪胶升白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效学研究项目、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安门医院牵头,全国十一家三甲医院参与的《妇科再造丸治疗薄型子宫内膜(肾虚血瘀证)》临床研究等11个研发项目,3个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进展,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1篇,持续为处方渠道销售提供学术支持。截至2024年末,公司产品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已经覆盖289个城市、2461个县,覆盖各类终端共计183000余个,其中等级医院5,100余家,基层医疗终端15,000余家,诊所35,000余家,药店等零售终端128,000余家。已覆盖国内超过99%以上的儿童专科医院,同时还入选国内多部权威的儿科中成药用药指南,市场认可度高。开喉剑喷雾剂(成人型)已经覆盖258个城市、1879个县,覆盖各类终端共计135000余个,其中等级医院3000余家,基层医疗终端11000家,诊所36000余家,药店等零售终端85000余家,已覆盖国内超过71%以上的专科医院。(三)智能化工厂建成,赋能高质量发展公司以“中药智能化生产制造”为理念设计并建设二期工厂,截至2024年3月末,GMP改造二期扩建项目及药品研发中心项目已建设完毕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于2024年4月初正式结项。智能化工厂的建成,使公司产品工艺路线、设施设备、技术标准和软件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核心产品生产全流程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和生产效能。其中,喷雾剂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核心设备和控制环节采用定制化解决方案,构建起涵盖药材前处理、提取浓缩、精制配料、灌装包装等药品生产的完整智能制造体系,确立了公司在国内口腔喷雾剂智能化生产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智能化工厂的建成,通过构建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体系,实现生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工艺优化,显著提升过程控制精度与质量稳定性。在推进智能制造升级过程中,公司始终注重传统工艺精髓的现代化转化,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与智能化质控系统的有机融合,积极探索中医药和苗医药特色技术的创新性传承,努力为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实践样本。(四)数字化转型赋能管理决策,数据驱动提升运营效能在管理效能提升方面,公司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构建"数据驱动型"智能管理体系。通过实施CBS资金管理系统、智能司库平台及全链路流向监控系统等核心信息化项目,系统性构建了覆盖全业务场景的数据治理架构,实现三大关键突破:①系统建设层面:完成“决策驾驶舱”模型搭建,整合原分散于多个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消除信息孤岛,构建起多维度数据治理体系;②业财融合层面:运营数据实时更新频率提升至分钟级,月度经营分析效率做到及时有效;③决策机制层面:建立多个数据决策模型,关键决策响应速度缩短,战略决策支持数据维度扩充,实质性提高决策精度。(五)并购战略迭代升级构筑产业竞争壁垒1、中药产业链并购体系持续完善公司深化“控股式并购-专业化整合-赋能式发展”战略闭环,2024年完成两大核心整合:①进一步加强对汉方药业的控制权(目前持股98.80%),从2020年参股至今,在被收购4年间,汉方药业实现从亏损到2024年净利润6500万元左右的跨越发展,验证产业整合效能;②与贵州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作,控股三康中药材(目前持股55.56%),搭建“GAP种植-数字溯源-共享仓储”的原材料控制体系,依托贸易及种植板块,实现中药材保质控价的长期目标。2、生态化投资布局纵深推进构建"战略控股+生态参股"双轮体系:在前期投资控股多家子公司的战略规划基础上,2024年通过参股方式推进延伸领域的投资布局:①全资子公司三力健康投资参股药尊宝科技(持股25%)建成医药产业数字销售平台,赋能终端智能铺货,营销响应效率提升,在数字化赋能销售领域迈出重要一步;②控股子公司德昌祥投资设立德昌祥中药饮片公司(持股32.73%),与三康中药材种植板块、贸易板块协同,持续深入中成药上游领域,稳定原材料供应。3、产融结合推进创新孵化2024年联合控股子公司云南无敌与贵阳工业发展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设立黔力生物医药基金,基金总规模5亿元,将重点关注生物科技与健康管理赛道的股权投资项目。该基金通过"产业洞察+资本赋能"双驱动模式,目前已储备十多个创新药标的,其中已有多个产品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此举将构建起公司创新药领域投资、未来并购标的储备、产业链延伸的立体化投资生态,为培育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提供战略支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