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勘设股份
- 企业英文名: Guizhou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Survey&Design Academe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无
- 上市代码: 603458.SH
- 注册资本: 30612.451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8-09
- 大股东: 张林
- 持股比例: 9.46%
- 董秘: 黄国建
- 董秘电话: 0851-85825757
- 所属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晓明、洪琳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阳关大道附100号
- 概念板块: 工程咨询服务 贵州板块 破净股 预亏预减 微盘股 换电概念 ETC 无人驾驶 充电桩 大数据 西部大开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贵州
- 成立日期: 2010-04-3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20000067700001A
- 法定代表人: 张晓航
- 董事长: 张林
- 电话: 0851-85825757
- 传真: 0851-85825757
- 企业官网: www.gzjtsjy.com
- 企业邮箱: huanggj@gzjtsjy.com
- 办公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阳关大道附100号
- 邮编: 550081
- 主营业务: 工程咨询与工程承包业务,覆盖公路、市政、建筑、水运、环保等行业,主要提供公路、桥梁、隧道、岩土、机电、市政、建筑、港口与航道等领域的勘察、设计、咨询、检验检测、监理、施工、总承包等工程技术服务。核心业务是公路行业工程咨询与工程承包业务。
- 经营范围: 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可承担国内外公路行业、市政行业(桥梁、道路、隧道)、建筑行业(建筑工程)、水运行业(航道、港口)的勘察设计、规划、技术咨询;工程勘察综合类业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估、施工、监理、勘察、设计;工程咨询,节能评估、工程监理、工程施工、工程试验检测、工程测量、城市规划、科研、工程总承包等相关业务;对外派遣与其实力、规模、业绩适应的海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养护运营信息化建设;工程相关材料、设备、软件的研发、生产、代理、技术转让、销售等业务。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
- 企业简介: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458.SH)成立于1958年,1994年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2001年10月正式转型为国有企业,2010年4月改制为全民营股份制企业,2017年8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整体上市并首次公开发行A股,是西南地区首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勘察设计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公路行业工程咨询与工程承包业务,拥有勘察设计“双综合甲级”资质、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质,能够承接各种工程建设领域的全过程咨询业务;拥有规划编制、工程监理、施工总承包、检测试验、地质灾害治理等多项资质,业务涵盖公路、市政、建筑、水运、生态环保等多行业的全产业链,能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全过程解决方案和服务。并涉足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制造和运营、新能源、智能制造、新基建等多个新领域,掌握山区特殊桥梁、特长隧道、地质勘察、生态环保、大体积地下空间应用等多项核心技术,具备“千米级”桥梁、“万米级”隧道的独立勘察设计能力。公司独立自主设计的腾讯贵安数据中心是国内乃至全球首个采用隧道存储数据设备的创新型数据中心,具有“恒温、恒湿、高隐蔽、高防护、高安全”等特点,李克强总理在视察时赞其为“仙人洞”;独立自主设计的平塘特大桥2020年获得第38届国际桥梁大会“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2021年菲迪克(FIDIC)全球工程项目特别优秀奖;贵州正习高速公路特长隧道群荣获2021年度NCE隧道工程奖,这是贵州首次斩获国际性隧道奖项,也是继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后中国第二次获得该奖项;正在设计的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主跨1420米、桥高625米,建成通车后将成为“山区峡谷桥梁世界第一跨”和“世界第一高桥”。自2015年起连续7年入围“贵州省企业100强”和“贵州省民营企业100强”名单,自2017年连续4年入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勘察设计收入50强,已成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国内一流的集团化工程技术服务企业。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全球经济格局依旧处于调整与变革之中,复杂多变的形势给各行各业带来了诸多挑战与机遇。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经营层坚持“稳”字当头,团结和带领广大员工坚决克服内外困难,顽强拼搏、勇毅前行,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努力巩固基本盘,奋力推进公司生产经营工作。1.聚焦主营业务,抓好综合经营,合同额稳定增长。公司聚焦主业,充分分析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市场发展新趋势,加强经营信息跟踪,坚持经营为先,通过公司立体经营体系进一步夯实省内经营,抓好抓牢省内市场项目经营,提升年度内经营合同额。强化区域经营进一步扩大省外市场,通过模式创新、技术创新进一步开拓新市场、新领域。报告期内承接合同额17.24亿元,同比上涨7.68%。2.收款力度持续加大,现金流健康运转。千方百计加大催收欠款工作力度,完善“公司—事业部—生产单元”三级收款调度工作机制,完善立体收款体系。维持良好收款水平,实现收款20.05亿元,收现率达133%。对严重影响公司财务报表的、长期收款困难重大项目(例如:遵义忠庄碧云峰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遵义大健康母婴护理中心妇女儿童医院项目等项目履约保证金退还),启动诉讼手段追讨欠款,维护好公司和全体股东的权益。3.优秀设计项目斩获大奖。报告期内,贵安新区腾讯七星数据中心项目(一期)荣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举办的詹天佑大奖隧道工程类别的奖项。詹天佑大奖是中国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建设项目科技创新的最高荣誉奖,该奖项为公司首次获此殊荣,充分彰显了公司在隧道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此外,相关业绩和成果荣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级行业学会科学技术奖9项(获得贵州省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贵州省力学学会科学技术奖2项,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1项;获得云南省公路学会公路交通设计奖2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4.各项业绩再添新彩。报告期内,公司设计的山区峡谷桥梁中位居世界第一的六安高速公路花江峡谷大桥顺利合龙;S205省道江界河大桥加固工程,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提升桥梁受力性能,开创了国内外首次在特大跨径及复杂结构体系中使用大规模薄层UHPC加固,形成一套完整的科研、设计、施工工艺、检测等应用体系创新;产教融合业务探索取得阶段性成果,贵州交通职业大学“贵州路桥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及喀斯特山地道路智能“建—养”虚拟仿真资源开发项目顺利竣工;编制的贵州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7)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标贵阳市城乡融合智慧交通示范项目管理咨询,实现了外贷项目管理咨询业务进一步发展;“金沙县供热项目”实现公司在热力领域从零到一的突破;“沙文园区排水防涝提升工程项目”突破了管网非开挖修复的技术瓶颈,实现了管网修复从无到有的突破。5.聚焦交通行业优势,积极探索交旅融合建设新模式结合积极探索交旅融合新思路,公司先后打造出花鱼洞大桥、平塘特大桥、坝陵河大桥等贵州省交旅深度融合的经典项目,斩获多项桥梁界国内外大奖,有效助力贵州省点线面结合推进交旅融合业态升级,推出了一批交旅融合、桥旅融合的“网红打卡地”。在公路桥梁设计中,公司继续发挥设计引领作用,基于前期项目经验升级交旅融合建设模式与思路,持续推动以花江峡谷大桥为依托的生态景区打造,充分发挥项目所在地的地理地质资源、桥梁自身资源、服务区功能拓展、与周边旅游景区的联合“四个优势”,找准主攻方向,充分吸收融入当地民俗文化,研究安全可靠的桥上项目,增加附属功能吸引力,提升区域旅游资源的融合度。以设计助力实现景向桥借力、桥为景生辉,将花江峡谷大桥打造成贵州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和全国桥旅融合的典范。在“桥旅融合”1.0版和2.0版的建设经验上,结合产业布局、资源开发,规划建设云渡服务区、桥梁博物馆、200米观光电梯、景观文化长廊、锚锭攀岩、高空观光水吧及玻璃栈桥式餐厅等桥旅融合项目,将桥梁单一的出行功能整合为集文旅、观光、研学、消费一体的复合功能。6.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加强。公司一贯重视科研能力的提升,始终坚持以“技术为本、经营为先、市场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经过近60年的持续发展和积累,公司对于以贵州省为代表的山地交通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理解较全面,结合贵州工程建设服务项目,针对贵州喀斯特、煤系地层等特殊地形地质特点,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科技研发,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报告期内,公司申报专利、软件著作权91件,其中,发明专利40件,实用新型专利47件,软件著作权4件。新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79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包括1件国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8件,软件著作权7件。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规范的编制。公司牵头主编的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机制砂应用技术规范》2024年12月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公司首次承担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主编工作,标志着公司的技术实力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此外,公司正在主编国标《北斗导航综合检测系统工程技术标准》、地方标准《洞库式数据中心工程技术规范:第1部分:规划选址》《洞库式数据中心工程技术规范:第2部分:结构设计》《洞库式数据中心工程技术规范:第3部分:机电设计》《洞库式数据中心工程技术规范:第4部分:施工与安装》,参编行标《公路工程数字勘察通用规范》、地标《装配式混凝土空腹夹层板建筑结构技术规程》,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各类科研项目,2024年自立科研项目申报形式首次增设“揭榜挂帅”制,激发征集科研项目动力。成功立项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1项。成功申报贵州省山区桥隧工程智能建造与运维全省重点实验室。7.人才队伍不断夯实,行业影响继续扩大。截至2024年底,公司员工262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15人,副高级职称611人,注册职业资格1565人次,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69.7%。报告期内,公司多名人才获得社会认可: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获贵州交通科技英才称号;1人获贵州交通运输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1人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加国内外技术交流。协办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公路数智化勘察技术论坛;参加2024桥隧发展科技创新大会,五省(区)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讲堂,贵州交通运输科技活动周活动。报告期内,公司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指导的“中设3A杯”知识管理良好案例评比二等奖;获贵阳贵安首届品牌故事演讲比赛一等奖。连续多年保持了贵州省公路设计企业AA级信用评价。继续获得2024年度贵州民营企业100强(排名第89位)。8.专业技术引领,铸就新时代的贵州人。“新时代的贵州人”是全省各行业、各领域、各条战线的杰出代表,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努力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平凡的奇迹,他们的汗水和行动熔铸成新时代贵州风貌的英雄群像,他们的先进事迹是新时代贵州干部群众实干业绩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写照。12月4日,“团结奋进砥砺‘黔’行”——2024年“新时代的贵州人”发布仪式在贵州广播电视台演播厅举行。此次入选2024年“新时代的贵州人”的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是一支以16名桥梁专家为主的队伍,其中我公司有4名成员获此殊荣。他们攻克了山区峡谷桥梁建造环境复杂多变、大型设备和传统工艺无法施展、生态环境脆弱等世界性难题,在桥梁建造工艺、装备、材料等方面首创了7项国际领先技术,建造了12座世界第一的桥梁,引领世界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曾获桥梁界诺贝尔奖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等国际大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发明专利56项,詹天佑奖、鲁班奖等国家工程奖20项,2024年1月荣获了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称号。9.推动数字化发展,探索新质生产力。调整公司数字化组织架构,新设“工程数智研发中心”,定位为围绕数字经济、工程数字化、工程智慧化、工程新技术开展政策研究、规划研究(公司发展规划与行业发展规划)、新技术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发展基于行业需求的“智慧+”“安全+”业务,探索发展基于行业需求的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公路BIM技术应用、边坡数字化监测、长大桥梁健康监测等业务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