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航宇科技 - 688239.SH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1-07-05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
张华
企业英文名
Guizhou Aviation Technical Development Co.,Ltd.
成立日期
2006-09-04
董事长
张华
注册地
贵州
所在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航宇科技
股票代码
688239.SH
上市日期
2021-07-05
大股东
山东怀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0.02 %
董秘
张诗扬
董秘电话
0851-84108968
所在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马建平;张翔;胡必银
律师事务所
泰和泰(贵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520115789782002N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贵州
成立日期
2006-09-04
法定代表人
张华
董事长
张华
企业电话
0851-84108968
企业传真
0851-84117266
邮编
550081
企业邮箱
ir@gzhykj.net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阳科技产业园上坝山路5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从事航空难变形金属材料环形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批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研制、生产、销售:航空航天器;航空、航天及其他专用设备;船用配套设备;锻铸件;机械加工;金属压力技术开发;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维修服务;金属材料及成套机电设备、零部件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或禁止的商品、技术除外)。)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9月,是一家专业从事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复杂零部件精密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的企业,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新能源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2021年,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贵州省首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证券代码:688239),2009年投产,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新能源等高端装备领域。

中国航空航天发动机环锻件核心供应商,产品应用在所有发动机型号;产品应用于超70个航空发动机型号、包括世界推力最大的商用航空发动机GE9x。

亚洲最大的商用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供应商;亚洲唯一全面取得全球主要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供应资质的环锻件供应商(GE航空、赛峰、罗-罗、普惠、霍尼韦尔等)。

国产大飞机C919发动机CJ1000、CJ2000的环形锻件核心研制单位。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国际贸易局势复杂多变,叠加国内行业环境变化因素,公司坚持以稳促进,破局突围的经营思路积极应对。

报告期内,由于部分航空下游客户订单交付节奏的调整,公司营业收入略有下滑,但通过“稳主赛道,破新领域”的市场开拓策略,强化供应链协同、提升轻量化新技术的迭代等系列措施有效对冲外部风险,公司在手订单储备充足,原材料备货充足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交付能力。

上半年公司经营基本面稳固,呈现了较强经营韧性与抗风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签订多份长期供货协议,在手订单持续增长。

截至报告期末,以客户的订单统计公司尚有在手订单总额29.38亿元,同比增长8.13%。

此外,根据公司与客户已签订的长期协议,结合与客户确认的排产计划,按照相应价格预估的长协期间在手订单金额约30.30亿元,同比增加44.84%。

综上,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计在手订单约为59.68亿元,同比增加24.10%。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国内与国际化双轮驱动战略为支撑,在智能化生产、多元化产品、质量管控等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

未来,公司将持续深耕航空航天领域,加速新兴领域布局,目标成为全球一流的高端装备精密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如下:1、多元化驱动增长,新兴赛道加速突破公司坚持以航空发动机锻件为主的发展战略,重点攻克燃气轮机、核电、海洋工程装备等高端装备领域锻件,同时积极推进在高精尖新兴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成功承接首批半导体前道设备关键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研发订单并启动交付,此举标志公司在新兴领域高端装备市场的拓展已初见成效。

航空领域:公司积极拓展国际商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与国际客户陆续签署了新的长期供货协议,新长协的签订不仅给公司带来了确定性订单,更通过与国际大型航空制造企业的深度绑定,显著提升公司在全球航空锻件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认可度。

在国内发动机长江1000、2000上,公司参与多项竞标,获取主要份额,并与商发开展部分关键部件新工艺试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报告期内,公司获得贵州黎阳及沈阳黎明的金牌供应商,商发“长江项目一期(2016-2023年)突出贡献优秀集体”和“2024年度银牌供应商”。

上述荣誉反映了客户对于公司在质量、交付和服务方面的认可,有助于公司在相关项目中争取更大订单份额和获得优先回款支持,从而为公司长期业务发展与稳健的现金流提供支持。

航天领域:公司深度参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核心锻件保障火箭发射与空间探索。

公司成功研制用于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动机的超大尺寸薄壁高温合金壳体锻件,突破极端工况下材料性能与精密成形技术瓶颈。

此外,在商业航天蓬勃发展浪潮下,公司积极拓展民营火箭及卫星客户群,抢占新兴市场高地,不断拓展商业航天领域业务,成功开发了包括天兵科技、蓝箭航天、九州云箭、星河动力等商业航天客户。

燃气轮机领域:国内市场方面,公司持续深化与国内各大燃气轮机公司的合作,报告期内,公司获得航发燃机、东方汽轮机、哈汽、上海电气、杭汽、中科国晟、慕帆动力、和兰动力、中科翼能的订单,除公司传统优势产品如环锻件及机匣,新开拓的部分标志性产品有如压气机盘、涡轮盘、涡轮转子组件等高难度、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公司在燃气轮机领域的覆盖品类以及市场份额。

国际市场方面,针对海外燃机客户如贝克休斯,公司首次实现从锻件,精加工(以及特种工艺成品)产品“一站式”交付,并将该模式拓展到已有锻件型号中,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报告期内与其签署了某燃机项目总额超亿元的框架采购协议;面向GEVernova,公司完成数十项新品导入,覆盖其主力机型的压气机、燃烧室及涡轮端部件,并完成数十项锻件一站式成品交付。

核电装备领域: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已成功完成多家核电设备供应商的准入认证,先后完成多家重要客户核电机组用零部件的研制与交付,覆盖核电站核心结构件、冷却系统部件等关键领域。

国际市场方面,公司成功向法国电力交付核电领域首件产品,获得客户高度认可,此次交付不仅验证了公司的技术实力,也为后续开拓欧洲核电市场建立了口碑,承接核级锻件订单奠定资质基础。

海洋工程装备: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重大专项,成功研制Φ4030×Φ3620×735mm异形钛合金环锻件,并应用于海装项目首件,突破大型复杂构件工艺瓶颈,显著提升了钛合金的材料利用率,是公司技术实力与战略执行力的里程碑式突破,这一突破将为公司后续获取海底深潜器、深海空间站等高端海洋装备环锻件订单提供了保障,是公司打开高端海洋装备这一全新增长空间的“敲门砖”,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

2、加强产业协同,升级服务模式2025年内,公司深化体系内子公司协同,高效整合内外部资源,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成功打通从锻造到精加工的全流程无缝衔接。

报告期内,顺利通过贝克休斯(BakerHughes)对某重要结构件环锻及精加工首件的现场审核并完成交付。

这是公司开创性提供“毛坯锻造→精密加工→最终交付”一站式服务的首件重要结构件。

此举彻底改变了客户以往需协调多家供应商的复杂流程,显著降低其供应链管理成本。

公司作为单一责任主体全程负责,通过组建跨职能团队联合攻关实现高效技术响应,并依托全链路自主可控的制造能力有效规避供应链波动风险,从而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整体解决方案。

模式升级核心差异:客户接口:从“多供应商分散对接”升级为“单一责任主体全程负责”。

技术响应:从“分段处理,效率滞后”升级为“跨职能团队联合攻关”。

交付风险:从“供应链波动影响大”升级为“全链路自主可控”。

价值创造:从“提供加工附加值”升级为“输出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成效与战略意义:本次交付不仅是产品获得国际顶尖客户认可的体现,更标志着公司成功将产业协同能力转化为显著的服务差异化优势。

通过资源整合与流程再造,航宇科技实现了从单一零部件加工者向复杂零件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这一服务模式的创新升级,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国际高端制造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显著增强了在国际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3、强化研发创新驱动,巩固技术领先优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聚焦“精密环件制造”核心能力的深化与突破,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攻坚,持续巩固并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优势。

在工艺技术层面,公司在NISP工艺的研发与产业化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该项技术已在国内外多家发动机制造商开展试制与工艺评审,评审内容覆盖材料选型、工艺路径、设备参数标定以及制件的尺寸与表面质量验证等关键环节。

通过联试与评审,公司已确认一套稳定的成形工艺方案,完成了对关键工艺参数的优化,并在试制阶段展示出可控的重复性和良好的质量一致性。

公司将同步推进产线配置与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确保该技术能够平稳过渡到规模化生产,进而提升在高端锻造装备领域的竞争壁垒与市场影响力。

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在海洋装备锻件的生产上实现了性能与质量的双重提升。

凭借其卓越的力学性能、耐海洋环境腐蚀性能以及超高的尺寸精度,成功满足了海洋装备对关键部件的严苛要求,成为公司拓展海洋装备高端部件市场的“敲门砖”,不仅填补了公司在该领域的产品空白,也为未来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的进一步深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专利布局,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3项。

这些发明专利主要围绕精密锻造工艺、新型材料应用、环件性能优化等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

通过专利布局,公司不仅有效保护了自主研发成果,防止技术流失,更构建了技术壁垒,进一步巩固了在精密环件制造领域的技术优势,为公司参与高端市场竞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撑。

4、加强股东回报,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公司践行并落实“共创、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2024年度现金分红,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0元(含税),现金分红3,234.90万元,结合前期回购金额2,500.75万元,合计回报股东5,735.65万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30.41%,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公司总股本扩至1.92亿股,增强流动性。

未来,公司将高度重视股东权益,构建并严格执行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股东回报机制,持续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章程》等文件中关于现金分红的要求,在保证正常经营的前提下,坚持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并将结合公司经营状况和业务发展目标,为股东带来长期的投资回报。

5、加速技术研发与数字化转型构建智能化生产体系:公司与涵道科技合作完成智能系统的本地化部署,实现从研发到服务的全链条数字化升级。

通过实时采集锻造温度、压力等数据,结合AI算法动态优化工艺参数,显著减少人为经验依赖,提升产品性能一致性。

同时,虚拟锻造仿真技术的应用提前预判材料流动缺陷,降低试错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全流程质量闭环管理:引入SPC(统计过程控制)与AI质检模块,实现原材料入厂、热处理、机加工等环节的毫秒级异常检测。

例如,原材料入厂检测环节可识别微小缺陷,热处理过程中实时预警设备参数异常,降低不合格品率。

同时,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支持秒级反向追溯,提升客户信任度。

发展进程

2006年8月,宇航锻压与7位自然人魏志坚、谢国永、吴永安、刘朝辉、荣继祥、杨勇、邹伟决定共同以货币出资人民币248万元设立航宇有限,并签订《贵州航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章程》。

2006年9月1日,贵州同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2006】同会验字第66号),审验该次股东出资全部到位。

2006年9月4日,航宇有限取得注册号为520115120276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1年7月20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深圳分所出具《审计报告》(天健深审【2011】699号),根据该审计报告,截至2011年6月30日,航宇有限净资产为123,912,300.60元。

2011年8月8日,航宇有限召开股东会,同意航宇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同意航宇有限以截至2011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按照1:0.4842的比例折为60,000,000股,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其余63,912,300.60元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

2011年8月8日,航宇有限全体股东签署《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对股份公司的名称与住所、股份公司的股本总额和注册资本、股份公司的宗旨和经营范围、股份公司的设立方式、整体变更折股方案、发起人的权利义务、股份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等事项进行约定。

2011年8月9日,深圳市天健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资产评估报告》(深国众联评报字【2011】第3-034号),根据该评估报告,截至2011年6月30日,航宇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人民币12,872.69万元。

2011年8月10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天健验【2011】3-50号),截至2011年8月9日,公司已收到全体出资者所拥有的截至2011年6月30日航宇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123,912,300.60元,按照公司的折股方案,将上述净资产折合实收资本人民币60,000,000元整,资本公积63,912,300.60元。

2011年8月24日,贵州省财政厅出具《关于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设置及管理方案的批复》(黔财教【2011】139号),同意科技风投和鼎信博成报送的《贵州航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之国有股权设置与管理方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后,科技风投(国有股东)持有航宇科技5,599,157股,占总股本的9.33%;鼎信博成(国有股东)持有航宇科技1,042,766股,占总股本的1.74%。

如股份公司在境内发行股票上市,上述国有股东在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登记的证券账户应加标“SS”标识。

2011年8月26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审议通过了股份公司筹备工作报告、股份公司设立费用、股份公司章程、选举董事会成员、《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等议案。

2011年8月31日,航宇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事项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贵州航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取得了注册号为5201151202766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王华东 2025-09-05 -676 38.14 元 338000 高级管理人员
黄冬梅 2025-09-04 -44577 26.38 元 122213 高级管理人员
王华东 2025-09-04 -11154 26.38 元 338676 高级管理人员
杨家典 2025-09-04 -22308 26.38 元 6500 核心技术人员
吴永安 2025-09-04 -55731 26.38 元 1971862 董事
刘朝辉 2025-09-04 -122577 26.38 元 1587673 董事
张华 2025-09-02 -150210 35.91 元 6207580 董事
黄冬梅 2025-05-30 38490 0 元 166790 高级管理人员
王华东 2025-05-30 80730 0 元 349830 高级管理人员
杨家典 2025-05-30 6648 0 元 28808 核心技术人员
张诗扬 2025-05-30 368100 0 元 1595100 高级管理人员
张华 2025-05-30 1467182 0 元 6357790 董事
宋捷 2025-05-30 47250 0 元 204750 高级管理人员
吴永安 2025-05-30 467906 0 元 2027593 董事
刘朝辉 2025-05-30 394673 0 元 1710250 董事
杨家典 2025-03-20 -3000 43.35 元 22160 核心技术人员
刘明亮 2025-03-11 -10000 45.36 元 330320
杨家典 2024-11-06 -2000 45.52 元 65200 核心技术人员
杨家典 2024-11-04 -3000 43.09 元 67200 核心技术人员
杨家典 2024-10-22 -4500 38.51 元 70200 核心技术人员
杨家典 2024-07-22 -2000 32.83 元 74700 核心技术人员
黄冬梅 2024-07-03 6000 25 元 128300 高级管理人员
王华东 2024-07-03 4500 25 元 2691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杨家典 2024-07-03 4500 25 元 76700 核心技术人员
张华 2024-07-03 158400 25 元 4890608 董事、核心技术人员
吴永安 2024-07-03 6000 25 元 1559687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卢漫宇 2024-07-03 6000 25 元 2658308 董事
刘朝辉 2024-07-03 6000 25 元 1315577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