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重庆
  • 成立日期: 1994-04-28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00101711607773T
  • 法定代表人: 谢俊
  • 董事长: 谢俊
  • 电话: 023-63801161
  • 传真: 023-63801165
  • 企业官网: www.cqsxsl.com
  • 企业邮箱: sxsl600116@163.com
  • 办公地址: 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99号升伟晶石公元11栋,重庆市万州区高笋塘85号
  • 邮编: 401120,404000
  • 主营业务: 电力生产、供应,综合能源服务等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发电;电力供应、销售及服务;配售电系统开发、建设、设计及运营管理;工程勘察、设计;承装(修、试)电力设施;电力技术的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电力物资销售及租赁;电力项目开发;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服务;集供电、供气、供水、供热业务于一体的综合能源服务;焙烧锰、碳酸锰、硅锰合金、锰铁合金的生产加工及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于1929年成立的万县市电业公司,至今已有80余年产业发展历史。公司于1994年经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委批准,由原万县市电力总公司、小江电厂等企业共同发起,以定向募集方式改制成立了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116),为重庆市一家电力上市公司。重庆三峡水利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起源于1929年成立的万县市电业公司。1941年,中国水电泰斗张光斗先生设计、建造了万县地区第一座水力发电厂——瀼渡电厂,以此掀开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1994年,经四川省经济体制改革委批准,公司以定向募集方式改制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0116),为重庆市首家电力上市公司。2020年,收购了重庆长电联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及重庆两江长兴电力有限公司100%股权,整体规模效益和协同发展优势初步彰显。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司目前主要从事发电、供电,电力勘察设计、电力工程安装,综合能源,锰矿开采及电解锰生产加工销售等业务。公司统调电源装机213万千瓦,其中自有水电装机75万千瓦,年销售电量近200亿千瓦时(含合营企业两江供电市场化售电量),供电区域覆盖了重庆市“四区两县”及湖南省花垣、贵州省松桃等区县,与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形成了互联互通的供电主体关系,在供区内初步打造了具备一定规模的配售电网络,为所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电力要素保障。近年来,公司治理不断完善,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发展。2010年和2015年,公司两次实现资本市场再融资,募集资金12.6亿元。2020年4月29日,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获中国证监会核准;5月21日,公司完成重组资产交割;并于6月成功非公开发行股票6443万股,募集资金5亿元。公司未来将继续深入践行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重大部署,顺应“能源革命”潮流,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国家战略,密切协同三峡集团产业发展战略,围绕“打造以配售电为基础的一流综合能源上市公司”战略目标,紧扣配售电、综合能源、新能源三大业务,积极打造四大产业发展平台,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开发优质项目资源,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力、综合盈利能力,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综合能源行业标杆,实现跨越式发展。
  •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系万县地区电力公司,1997年5月始进行股份制改组,以四家发起人净资产和现金投入折为国家股6338万股,定向募集法人股4278万股和内部职工股272万股,经1997年7月23日发行后,上市时总股本达15888万股,其内部职工股272万股将于公众股5000万股1997年8月4日上市交易期满三年后上市。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公司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攻坚之年。这一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持续践行国家能源战略部署,积极应对流域来水偏枯、电力保障形势严峻、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等艰巨挑战。在股东方的大力支持下,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公司紧密围绕“打造以配售电为基础的一流综合能源上市公司”的战略目标,虽然经营业绩受资产处置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减少和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等因素叠加影响,较上年同期相比存在一定程度下降,但是公司上下齐心、攻坚克难、向新求质,在传统业务夯实与新业务拓展上协同发力,售电量创历史新高,电力业务利润总体实现增长;着力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综合能源新业务盈利能力逐步释放。公司治理规范高效运行,资产运营质量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推动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筑牢发展根基,自有电源装机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电力保供和极端天气应急抢险任务圆满完成;勇拓战略空间,新增储能电站按期投运,服务大用户的综合能源项目扎实推进;深化规范运作,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措施有力,合规管理提档升级;强化党建赋能,党风廉政建设纵深推进,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22亿元,比上年同期111.77亿元下降7.65%;营业成本92.58亿元,比上年同期100.29亿元下降7.69%;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252.02亿元,比年初上升7.07%;总负债139.54亿元,比年初上升15.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0.30亿元,比年初下降1.20%。资产负债率55.37%,同比上升3.90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0亿元,同比下降39.94%。(一)主要利润构成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利润35,728万元,主要由以下构成:1.实现电力业务利润34,406万元,占营业利润的96.30%。2.实现综合能源业务利润10,607万元,占营业利润的29.69%,主要系万州经开区九龙园热电联产项目持续盈利和电动重卡充换储用一体化等综合能源项目顺利投产实现利润。3.实现投资收益9,859万元,占营业利润的27.59%,主要系本期确认联营企业投资收益7,846万元,其中主要有:重庆陕渝临港热电有限公司投资收益4,029万元、贵州黔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收益2,178万元、重庆天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泰能源”)投资收益1,734万元、湖北咸丰朝阳寺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收益706万元,四川川能智网实业有限公司投资收益451万元等。4.实现其他收益8,832万元,占营业利润的24.72%,主要系农网还贷政府补助、移民迁建补偿、储能电站建设补贴资金以及农村小水电增效扩容改造补助等自递延收益转入当期收益,以及供应链公司收到的综合保税区扶持资金。5.资产处置收益2,717万元,占营业利润的7.61%,主要系全资子公司长兴电力处置220KV京东方变电站剩余部分工程资产获得的收益以及全资子公司万州公司和聚龙电力获得的线路资产拆迁补偿款。6.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38万元,占营业利润的0.67%。主要系公司持有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695万元,全资子公司联合能源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03万元;电力投资公司持有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48万元,控股企业锂想汇腾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28万元以及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7万元。7.信用减值损失11,094万元,占营业利润的-31.05%,主要系按账龄法计提信用减值损失以及单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8.资产减值损失4,067万元,占营业利润的-11.38%,主要系本期对锰业及贸易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损失。9.其他业务利润亏损15,771万元,占营业利润的-44.14%,主要系受贸易业务规模缩减、电解锰市场价格同比下滑、产能利用率下降、矿石开采量不足等影响,导致本期锰业及贸易业务出现较大亏损。(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筑牢发展根基,持续夯实产业优势一是面对重庆市三轮连晴高温天气、电力负荷创历史新高的严峻保供形势,充分发挥地方电力要素保障平台作用,压紧压实各级主体责任,抓牢抓细水电调度、外购电协调、电煤采储、电力设备设施检修维护等多项保供举措,完成配售电量142.5亿千瓦时,创同期历史新高,全力保障了供区186万千瓦负荷的用电需求。二是立足优化网内电源结构,逐步实现多能互补,电源建设取得新进展。总投资约5亿元的万州经开区九龙园热电联产二期项目加速建设,已完成首根锅炉钢架安装。总投资约12.77亿元的涪陵白涛1×49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完成土建施工,进入安装阶段。合计投资约1.6亿元的巫溪30.2MWp农光互补一期光伏、万州武陵、瀼渡15兆瓦分布式光伏全容量并网。投资约3.73亿元的黔江大山6.5万千瓦风电项目完成建设方案优化调整。涪陵太和7万千瓦、秀山平阳盖10万千瓦风电项目取得核准。三是提升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能力和电网自平衡自适应能力,继续推进城市功能恢复电网改造、农网改造升级等工程,累计完成农网投资10.98亿元。开展“十四五”电力规划中期修编,增补14项电网工程项目进入重庆市“十四五”电力规划,持续改善建强网架结构,优化电网运行方式,供电可靠性、灵活性进一步增强。四是坚持安委会及安全例会“第一议题”机制,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重要论述,构建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全面辨识、研判、管控储能、光伏、燃机等新业务新业态安全风险,打牢新领域安全基础。加强环保风险管控,强化各项措施落实。2.勇拓战略空间,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一是坚定“围绕大用户、开发大项目”的发展思路,聚焦重点区域、重要行业,开发有产业协同效应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站(岛)、能源托管等项目,累计已建、在建综合能源项目投资约30亿元。总投资约1,200万元的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分布式能源站(二期)按期投运。中标总价约11.18亿元的本钢2×135兆瓦余气资源综合利用发电BOT总包工程2号锅炉具备点火条件。总投资约2,650万元的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两江分院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按计划推进施工建设。同时,深耕物流运输干线和城市充换电网络两大场景,建成15座充换电站,累计运营动力电池近1,300套,运营规模同比增长55.78%。启动云南向家坝库区新能源动力多用途货船项目,实现绿色交通业务向水上领域延伸扩展。综合能源项目盈利能力逐步释放,2024年实现业务利润10,607万元。二是聚焦开发储能业务,进一步扩大储能规模。合计总投资约4.5亿元的广西百色平果103兆瓦/206兆瓦时、两江龙盛储能电站项目(二期)50兆瓦/100兆瓦时2座储能电站正式投运。进一步优化储能电站运营策略,积极参与区域辅助服务,力争提升项目综合收益。依托市场化售电资源优势,在重点区域推广“售电+储能”业务模式,全年实现签约用户侧储能规模约180兆瓦时。三是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开发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大湾区等重点售电市场,控参股售电公司全年实现市场化结算电量超220亿千瓦时。把握重庆市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建设政策契机,三峡水利聚能云虚拟电厂正式上线,为西南区域首批五家通过虚拟电厂需求响应能力校核运营商之一。四是推动公司网外新能源业务差异化发展,探索辐射具备较好光伏经济效益区域,充分利用优质工商企业用户厂房屋顶和闲置土地,新增并网规模同比增长五倍。3.深化规范运作,不断提升治理效能一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按照“战略导向、依法合规、持续优化”的原则,立足守好规范运作防线,持续加强顶层构建,及时组织新增、修编包括《合规管理制度》《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工作细则》《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实施细则》等在内的八项公司法人治理类制度以及三十余项涉及投融资、安全、资产等生产经营类制度。同时,启动关于完善公司二级公司规章制度体系的专项行动,推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向基层延伸,进一步提高公司规范化运营质量。二是充分发挥战略主导作用,对“十四五(2021-2025)”战略发展规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系统总结,进一步优化完善战略规划体系编制思路,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全面系统勾画公司未来发展蓝图。三是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严守法律底线,强化履行“三道防线”合规管理职责,落实分级分类风险管控措施,加大审计监督面,重点覆盖新业务、新领域、新市场等领域,支撑依法合规经营决策,全力以赴求实、求效,护航公司高水平发展。四是高质量开展信息披露工作,建立健全覆盖全面、纵向到底的重大信息报送和对外信息披露管理体系,持续提高信息披露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可读性;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首次实施季度分红,积极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提升公司资本市场良好形象。公司已连续三个年度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评价最高类A类评价,同时,在2024年获得“2023年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最佳实践”奖和“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最佳实践案例”奖,体现了监管机构对公司规范治理和信息披露工作的认可。4.强化党建赋能,引领公司行稳致远在改革发展中,公司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政治核心作用,各级纪检组织以严格监督执纪构筑全方位纪律保障体系。一是政治思想根基扎实筑牢。严肃认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示范抓、强指导,稳推进、全覆盖;理论强党突出实践运用,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深研讨、重调研,全面深化“第一议题”和中心组学习成效。二是党的领导机制上下贯通。“一企一策”规范基层单位治理体系、治理制度和权责边界,党的领导融入基层治理更加深入;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定期研究改革发展、电力保供、合规风险等政治性任务;健全党建考评体系,细化分类、优化指标、量化考核、强化运用,压实传导党建责任。三是正风肃纪反腐有力有为。高质量完成下属单位政治巡察,狠抓巡察整改监督,聚焦“两违”和基层“微腐败”开展专项治理,统筹推进“以案四说”警示教育暨以案促改促治,减存遏增加力提效,清廉生态加速形成。四是党建业务融合释放动能。实施基层党建“规范化、项目化、品牌化”,编制党建品牌创建指导范本,增强基层党组织“两个功能”;首编ESG报告并获第三方机构评定等级A级,工团宣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同向发力,公司改革发展的向心凝聚力不断提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