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电子电气产品等领域的技术检测服务和电子设备校准服务。
经营范围:电子科技领域、汽车行业的产品及元器件的研究、开发、检测及技术相关配套服务,研发成果的技术转让;上述同类商品及配件的校准和维修,技术咨询;从事自有场地、设备租赁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电计科技研发(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电计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是日本电计株式会社与电计中国员工共同出资设立,为广大客户,尤其是汽车行业客户,提供各种专业技术服务的委托试验中心。
其检测业务涵盖环境可靠性试验,电性能试验,材料测试,试验失效性分析及新能源汽车检测等范围,校准业务包括光学设备,电气设备,试验设备等方面校准。
2017年,电计科技研发在上海浦东南金桥地区成立了新的试验中心分部,大幅提升了试验承接能力,并在2018年下半年导入了新能源汽车的检测项目,主要针对电池,电机,电控项目的性能及可靠性测试。
在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和提升硬件能力的同时,电计科技研发在2018年顺利通过审核,获得中国计量认证(即CMA)资质。
依托日本电计资源基础,2019年,电计科技研发与日本RESONIC公司合作,在中国国内开展汽车核心零部件的惯性特性测试。
并引进日本技术,探讨在中国开展车身解体,及电机性能与材料的解析业务,进一步提升服务的附加值并拓展各种新的测试领域。
2020年,亚立斯检测(苏州)有限公司正式并入电计科技研发,作为电计科技研发(苏州)有限公司正式运营,面向江苏及安徽区域广大客户提供服务。
2021年,电计研发苏州如期获得中国计量认证(即CMA)资质。
电计科技研发通过IOT管理体制的创新为客户提供值得信赖的技术检测服务,与同属日本电计在中国投资的电计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电计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所开展的仪器仪表和环境试验设备的销售,维修,技术支持等业务的有效结合,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销售+维修+试验+校准”的一站式服务,力争成为与广大客户共同发展的贴心技术合作伙伴。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经营目标,在保持前期经营成果的前提下,不断导入新兴项目,强化技术创新,完善和拓展销售渠道,风险防控、开源节流、减低成本,促进企业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1、2018年,公司各业务保持稳定,营业收入保持平稳,各项资产、负债、成本、费用等指标较去年同期保持稳定,资本结构稳健合理,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经营目标。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在实验及检测环节添置专业检测设备,增加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推动公司检测能力持续提高。
2、报告期内,公司新产品、新服务的变化及调整:(1)报告期内,公司新成立新能源检测实验室,成功与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动力总成部门针对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测试进行合作。
第一期导入如电池包可靠性及性能测试项目、BMS可靠性测试项目、电机及电机控制器可靠性及部分性能测试项目等几十台大型设备,泛亚汽车与公司合作新建的浦东实验室“新能源振动试验室”于3月份正式开业。
(2)报告期内,公司VOC试验项目正式通过CNAS扩项认可,通过标准包括:《道路车辆的内部空气-第2部分:用于测定车辆内部零件和材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筛选方法-袋子法ISO12219-2:2012》;《汽车零部件-内饰件和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的测定方法(VOC)JASOM902:2011》,VOC试验项目的成功扩项并取得认可,显著提高了公司的服务能力和整体实力。
(3)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大在新能源试验领域的投入,公司在浦东实验室初步建立起相对完整的新能源三电(电池,电控,电机)环境试验能力,同时,闵行、浦东实验室报告期内均获得CMA认可,公司整体试验检测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公司业务主要针对汽车市场,2018年中国的汽车市场在连续28年增长后首次出现了下跌,加上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客户的业务量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针对这一现状,公司一方面积极稳定固原有存量客户,如联合汽车电子、伟世通、奥托立夫等传统大客户;另一方面,引入人才建立专业的营销队伍,充分利用日本总社和电计贸易的市场资源,大力拓展新能源、日企等新客户,公司日系客户的销售占比从2017年的6.5%增加到2018年的11.1%,并有望在2019年突破20%。
同时,在浦东实验室建成,自有设备有效扩充的基础上,公司强化外包管理,相比于2017年,18年外包成本大幅下降近500万RMB。
另外,得益于国家政策的优惠,浦东实验室的电力成本也有所下降。
随着国家扶植政策的不断出台,电力优惠幅度有望在2019年进一步加大,可确实有效的降低公司的负担。
在全面分析公司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形势、行业竞争状况和公司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公司确定2019年的经营方针为:灵活策略赢市场,扩大规模增实力,加强管理保利润。
2019年,公司的核心经营目标是:依托2018年投资设立的新能源三电试验能力,全力开拓以新能源电池、电机为代表的新能源市场。
同时积极寻求获得整车厂资质,以获取市场开拓的“护身符”。
公司也将积极寻求与国家检测机构的合作,利用双方的优势,借船出海,在共赢的模式拓展新的市场。
同时,借助日本总社的资源,寻求与日本一流企业的合作,快速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有效拓展日企市场。
另外,作为中国国内为数不多的获得CNAS认可的日资背景检测机构,寻求与日本JQA的合作,探索在中国国内开展针对日本市场的出口认证也是我们未来探索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在运营管理方面,公司将对组织体系进行调整,对外突出营业优先的策略,对内改善业务流程,减人增效,降低成本。
(二)行业情况随着我国检测服务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整体快速增长,占整体检测市场的比重也将有所提升,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公司主要面向的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汽车检测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做为外资控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在核心技术、企业信誉、管理经验及服务水平上均存在较明显的优势。
未来,随着国内检测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外资机构有望获得更进一步发展和更多的市场份额。
电计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系日本电计株式会社发起设立,并经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7月24日,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作出《关于同意设立电计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的批复》(沪外资委批[2006]2763号),同意日本电计在上海独资设立电计有限,电计有限的投资总额为60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300万美元日本电计以美元现汇出资,全部注册资本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三个月内缴付完毕。
2006年7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向电计有限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沪独资字[2006]2246号)。
2006年8月8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电计有限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企独沪总字第041889号),注册资本300万美元(实收资本0美元),法定代表人柳丹峰,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经营范围为“电子、汽车行业的产品及元器件的研究与开发;研发成果的技术转让;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服务”,股东为日本电计株式会社,持股比例为100.00%。
日本电计以美元现汇出资,全部注册资本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三个月内缴付完毕。
2006年7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向电计有限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沪独资字[2006]2246号)。
2006年8月8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电计有限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企独沪总字第041889号),注册资本300万美元(实收资本0美元),法定代表人柳丹峰,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国法人独资),经营范围为“电子、汽车行业的产品及元器件的研究与开发;研发成果的技术转让;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服务”,股东为日本电计株式会社,持股比例为100.00%。
至2017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人民币51,307,983.52元折股,其中3,399.10万元折为3,399.10万股,每股1元,余额全部转为资本公积,电计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以各自在电计有限的出资额所对应的净资产认购公司的股份。
2017年9月11日,上海市闵行区商务委员会核发了《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沪闵外资备201701975号),对公司的上述变更事项进行了备案。
2017年9月21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股份公司核发了新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