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半导体硅外延片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其他半导体硅材料加工服务
经营范围:生产电子材料,销售自产产品,以及上述同类产品批发、进出口贸易(拍卖除外、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少数具备从晶体成长、衬底成型到外延生长全流程生产能力的半导体硅外延片一体化制造商,主要产品为半导体硅外延片。
公司致力于研发并应用行业领先工艺,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平整度、高均匀性、低缺陷度的高端半导体硅外延片。
公司的外延片产品主要用于制备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等,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电力、工业、消费电子、高端装备等领域。
半导体硅片是半导体产业链的基础,也是中国半导体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的环节之一,我国大硅片技术水平及自主供应能力较弱,依赖进口程度较高,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的短板,因此半导体硅片国产化符合国家重大需求,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近年来受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半导体产业对于供应链自主可控的需求较为强烈。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紧跟国际前沿技术,突破了外延片的关键核心技术,有利于提升我国半导体关键材料生产技术的自主研发水平。
上海合晶客户遍布中国、北美、欧洲、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良好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上海合晶已经为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中的7家公司、全球前十大功率器件IDM厂中的6家公司供货,主要客户包括华虹宏力、中芯集成、华润微、台积电、力积电、威世半导体、达尔、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安森美等行业领先企业,并多次荣获华虹宏力、台积电、达尔等客户颁发的最佳或杰出供应商荣誉,是我国少数受到国际客户广泛认可的外延片制造商。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硅外延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经过2023-2024年的需求疲软和库存去化,市场开始回暖,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分别增长9.9%(根据芯谋研究)和9.1%(根据Statista),带动外延片需求增长。
硅外延片可用于制作MOSFET、IGBT等功率器件和PMIC、CIS等模拟芯片。
功率分立器件是分立器件的主要产品类型,包括功率MOSFET、IGBT、功率二极管、BJT和晶闸管等5大细分类型。
根据芯谋研究,受益于汽车电子和工业电子等终端需求回暖以及库存去化趋于正常,预计2028年全球功率分立器件市场规模达到461亿美元,对应2024-2028年CAGR为8.5%。
同时,模拟芯片需求复苏带动硅外延片需求增加。
根据Statista数据,和功率器件类似,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在2023年和2024年承压,随着终端需求回暖以及库存去化趋于正常,Statista预计2028年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155亿美元,对应2024-2028年CAGR为10.3%。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508.36万元,同比增长15.2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971.12万元,同比增长23.86%。
业绩增长主要因行业景气度回升,下游客户库存水位回归合理,产品销量增加,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带动收入和净利润的上升。
公司在报告期内,受益于功率器件和模拟芯片下游需求回暖,外延片需求重回增长态势。
公司积极布局12英寸大尺寸硅片的研发与建厂扩产,以及12英寸55nmCIS外延片量产及28nmP/P-外延片研发,12英寸客户需求增加带动销量提升,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长。
此外,公司8英寸产品差异化策略进一步落实,推动功率器件领域外延片高端国产化替代。
公司长期以来专注从长晶开始的一体化外延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一直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硅材料供应商,为客户提供产品解决方案。
公司2025年经营策略目标为“功率器件8英寸外延片要成为标杆”、“12英寸外延片要尽快做强做大”、“差异化竞争”以及“全面落实降本增效”,加速推进12英寸N型一体化外延片新客户新产品开发,以及加速推进12英寸P型一体化外延片示范线建设,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一)报告期内生产经营总体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2,508.36万元,较上年同期的54,230.47万元增长15.2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71.1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820.95万元增长23.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918.25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163.28万元增长42.15%。
驱动2025年半年度公司业绩上升的主要因素有:1、在半导体行业景气度上行,及中美关税战影响,国产化替代加速以及下游晶圆厂产能扩张的背景下,公司加强市场拓展、落实差异化竞争策略,8寸和12寸产品销量同比实现增长,其中12英寸产品销量增幅较大,同比去年报告期增长151.9%;2、报告期内,前期投放的产能得以释放,公司部分产品线持续扩产提量,产能利用率提升,8寸产品产能利用率同比去年报告期增长12.6%,12寸产品产能利用率同比去年报告期增长27.9%。
分季度来看,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34,494.24万元,相比第一季度的28,014.12万元,环比增长23.13%;2025年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50.36万元,相比第一季度的1,920.76万元,环比增长110.87%,公司经营业绩大幅改善;2025年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366.44万元,相比第一季度的1,551.81万元,环比增长181.38%。
(二)报告期内重点任务完成情况1、运营管理方面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制定一系列差异化竞争方案,凸显公司自身的独特性,其中包括产品创新、品质管控、服务质量与价格策略等方面。
公司采用关键指标管理策略,结合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从质量、成本、效率、安全等维度,制定公司在客户服务、生产管理、采购管理、工厂运行等方面一系列的关键考核指标。
公司关注盈利能力、盈利效率、盈利水平,以及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度和服务的效率,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公司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
2、产品研发方面公司重视技术升级与新产品研发、生产管理体系的完善、精准满足客户需求。
新质生产力的建设,整合平台优势、客户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及人力优势,推动长晶至外延一体化各个环节生产制造技术的改造和升级,坚持科技创新,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致力于成为世界领先的长晶至外延一体化半导体硅外延片制造商。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投入5,534.99万元进行32个项目研发,其中6项已完成并达到可量产的阶段。
公司产品研发符合市场导向、客户需求,与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及公司聚焦的产品赛道相融合,研发成果得到客户认可,同时加强了公司核心技术竞争力。
3、知识产权方面公司重视知识产权建设,一是对研发人员将科研成果积极转化为国内或国际专利等知识产权进行激励,二是加强员工的知识产权法律观念,建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体系,促进公司及员工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创新活动。
报告期内,取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8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境内外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207项、软件著作权5项。
4、供应链保障方面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供应商认证管理制度,通过书面评估、现场稽核、样品认证、定期考核等手段,确保供应商供货能力和产品质量。
采用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系统,对物料的采买、使用、库存、寿命进行动态监控和分析,能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安全库存,协调物料采购在途订单,保障生产所需原物料等及时交付。
与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签订中长期供应合同;对于原材料、耗材及备品备件,积极开发国产供应商,确保供应链安全。
5、人才团队建设方面报告期末公司总人数944人,继续加大研发人才的投入,研发人员较去年同期增加7.81%。
公司注重研发人才的外部招募和内部培养,注重人才团队的建设,完善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公司和员工追求技术创新和进步。
同时,公司专注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研发技术团队以项目和专案导向的激励机制,扩大工程技术人员及生产一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储备规模,以保障公司研发和产能扩充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6、内部控制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内控体系,严格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对募集资金管理、关联交易等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管控。
持续对公司及各子公司部门进行内部稽核,未发现重大内控缺陷,现有制度能有效保障财务报告真实性及合规经营,全面保障公司及股东合法权益。
(三)募投项目进展1、低阻单晶成长及优质外延研发项目:本项目总投资规模为77,500.00万元,实施主体为郑州合晶。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厂房及厂务配套设施、购置12英寸外延生长及晶体成长相关研发设备及检测设备等,主要针对公司现有8英寸及12英寸外延技术进行持续优化,并针对CIS相关产品所需外延技术,尤其是65nm-28nm外延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开发。
此外,本项目针对12英寸低阻单晶成长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增强在12英寸外延领域的技术水平,提升产品工艺技术。
报告期内该项目完成厂区土建施工,主厂房结构顺利封顶,开始进入机电建设阶段,报告期内该项目环安卫“三同时”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
2、优质外延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本项目总投资规模为18,856.26万元,实施主体为上海晶盟。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各尺寸外延片生产相关设备购置及安装等。
报告期内该项目环安卫三同时建设处于同步进程中,预计年底全部建成投产。
发行人前身合晶有限系1994年12月1日由上海有色硅材料厂与香港汉崧共同出资设立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合晶有限设立时的公司名称为“上海晶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后先后更名为“晶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和“上海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
1994年7月22日,上海有色硅材料厂与香港汉崧签署《沪港合作上海晶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同》,约定共同投资举办合作企业“上海晶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其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为133.43万美元。
其中,上海有色硅材料厂以厂房、设备、配套设施出资99.43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74.50%;香港汉崧以流动资金出资34.00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25.50%。
同日,上海有色硅材料厂与香港汉崧就成立合作企业合晶有限相关事宜签署公司章程。
1994年9月26日,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出具《关于对上海市有色金属总公司拟投入合作企业部分资产评估价值的确认通知》(沪国资[94]第322号),确认收到上海有色总公司提供的沪有色计(94)第173号《关于资产评估承诺报告》及所附上海审计师事务所沪审事业(94)312号评估报告;经上海审计师事务所评估,上海有色总公司拟投入合晶有限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合计评估价值为8,658,715.89元,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对上述评估价值予以确认。
1994年10月22日,上海市外国投资工作委员会出具《关于上海晶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和章程的批复》(沪外资委批字[94]第1266号),原则同意上海有色硅材料厂和香港汉崧合作建办“上海晶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和章程;同意合晶有限投资总额133.43万美元,注册资本133.43万美元,其中上海有色硅材料厂出资74.50%,以厂房、设备、配套设施出资;香港汉崧出资25.50%,以美元现汇出资。
1994年11月1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沪合作字[1994]764号),企业中文名称为“上海晶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英文名称为“SHANGHAIJ.H.ELECTRONICSSCIENCEANDTECHNOLOGYCO.,LTD.”,企业地址为上海市松江县贵南路,企业类型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经营期限为15年,投资总额133.43万美元,注册资本133.43万美元,其中上海有色硅材料厂出资99.43万美元,持股74.50%,香港汉崧出资34.00万美元,持股25.50%,企业经营范围为生产和销售硅材料。
1994年12月1日,合晶有限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成立。
同日,上海有色硅材料厂与合晶有限签署《财产交割单》,合晶有限确认收到上海有色硅材料厂投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合计评估净值为8,658,715.89元。
1995年5月17日,上海市华申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关于上海晶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投入注册资本的验证报告》(华会发[95]第172号),截止1995年5月17日,上海有色硅材料厂及香港汉崧合计认缴的133.43万美元注册资本均已到位,合晶有限实缴注册资本为133.43万美元。
2019年11月7日,立信出具以2019年9月30日为基准日的《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19]第ZA41058号),截至2019年9月30日,合晶有限账面净资产值为1,491,446,299.72元。
2019年11月11日,北方亚事出具以2019年9月30日为基准日的《上海合晶硅材料有限公司拟进行股份制改造涉及的净资产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北方亚事评报字[2019]第05-028号)。
2019年11月18日,合晶有限召开董事会,同意合晶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公司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以公司按截至2019年9月30日经立信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1,491,446,299.72元中的563,245,374.00元为基础按1:1的折股比例折股,公司的注册资本变更为56,324.5374万元,余额计入公司资本公积金。
2019年12月6日,合晶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签订《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约定将合晶有限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对改制方案、股份公司的名称、住所、经营期限、公司的经营宗旨和经营范围、公司设立的方式、组织形式,公司注册资本、股份总额、类别、发起人认购股份的数额、形式及期限、发起人的权利和义务、费用承担等重要事项进行了约定。
2019年12月6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暨2019年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筹备情况的报告>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筹备费用的报告>的议案》《关于设立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发起人出资情况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选举产生第一届董事会成员、第一届监事会成员,并授权上海合晶董事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及相关事宜。
2019年12月6日,上海合晶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选举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议案》《关于聘任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架构设置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设置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战略决策委员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作制度>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工作制度>的议案》《关于<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的议案》。
2019年12月6日,上海合晶召开第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选举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的议案》。
2019年12月17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发行人核发《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10000607286404W)。
2019年12月24日,立信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19]第ZA15911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19年12月6日,公司已根据《公司法》有关规定及折股方案,以合晶有限截至2019年9月30日经审计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1,491,446,299.72元中的563,245,374.00元为基础按1:1的比例折合股份总额56,324.5374万股,每股1元,共计股本56,324.5374万元,大于股本部分928,200,925.72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9年12月24日,上海市松江区经济委员会向发行人出具《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沪松外资备201901642)。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高璇 | 2024-06-04 | 60000 | 3.07 元 | 60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陈建纲 | 2024-06-04 | 200000 | 3.32 元 | 200000 |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
钟佑生 | 2024-06-04 | 100000 | 3.47 元 | 100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邹崇生 | 2024-06-04 | 50000 | 3.69 元 | 52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邰中和 | 2024-06-04 | 66667 | 3.69 元 | 66667 | 董事 |
管继孟 | 2024-06-04 | 50000 | 3.69 元 | 50000 | 高级管理人员 |
焦平海 | 2024-06-04 | 116667 | 3.69 元 | 116667 | 董事 |
毛瑞源 | 2024-06-04 | 66667 | 3.5 元 | 66667 | 董事 |
林建亨 | 2024-06-04 | 30000 | 3.28 元 | 30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庄子祊 | 2024-06-04 | 76667 | 3.69 元 | 76667 | 高级管理人员 |
尚海波 | 2024-06-04 | 50000 | 3.28 元 | 50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吴泓明 | 2024-06-04 | 60000 | 3.32 元 | 60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刘苏生 | 2024-06-04 | 233333 | 3.58 元 | 233333 | 董事 |
邹崇生 | 2024-03-01 | 2000 | 20.55 元 | 2000 | 核心技术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