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星联智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上海星联智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星联智创
-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Shinlink Intellectual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吴建谊
- 上市代码: 871845.NQ
- 注册资本: 264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7-08-18
- 大股东: 蚌埠禹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 持股比例: 18.9251%
- 董秘: 陈敏
- 董秘电话: 021-56383614
- 所属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喜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慕创红、费海风
- 律师事务所: 上海中骋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广纪路738号2幢520室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1992-11-23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1331429508
- 法定代表人: 吴建谊
- 董事长: 吴建谊
- 电话: 021-56389009,021-56383614
- 传真: 021-56380184
- 企业官网: www.stonemeter.cn
- 企业邮箱: hubo@stonemeter.cn
- 办公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广纪路738号5号楼
- 邮编: 200434
- 主营业务: 车辆电子研制生产销售相关业务,主要应用于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非道路机械领域
- 经营范围: 从事智能科技、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材料、车辆电子、传感器、电子模块、小型电子整机、导航定位产品、农业机械智能装备及自动驾驶系统、卫星导航多模增强应用服务系统集成、通信科技及其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生产组装(限分支机构),各类电子塑胶产品、模具的生产组装(限分支机构),软件开发和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上海星联智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上海四通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
公司总部设在上海,下设苏州车辆电子研发中心和安徽车辆电子集成产业基地。
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及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子公司诺思特微电子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及技术服务、嵌入式软件开发、专用电子元器件设计研发等业务。
公司向客户提供车辆电子系统全套解决方案,致力于车辆电子产品从元器件到零部件的技术研发以及车辆电子核心器件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工作,形成了以人机交互、智能操控、传感器、基于高精度北斗导航定位技术的精准农业方案后台及终端几个产品方向,其中公司自主推出的第二代农机北斗服务平台和终端为同时面向农机生产厂家、农机经销商和农户的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公司已成为国内知名的农机和工程机械车辆电子系统集成供应商,获评为农业机械零部件龙头企业,公司于2017年8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
子公司诺思特微电子公司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双软企业,并获评苏州市内资研发机构、苏州市车辆仪表工程技术中心、苏州市研发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入网单位等。
-
商业规划:
2018年农业机械行业形势严峻,农机行业在经历了2005年至2015年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后,进入低速发展状态,2018年更是农机行业继续深度下滑、主流农机企业利润大幅度下滑、国内龙头企业近乎全面亏损的一年。
公司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全面深化改革思路,适应农机行业的产品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
积极推行精益化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经营思路,调整产品结构使公司顺利适应宏观经济的变化和农机行业的新常态。
公司向着车辆电子集成供应商转型已经基本成功,公司产品种类已经扩展到组合仪表、显示屏、高端传感器、智能操控部件、北斗/GPS模块等产品。
显示类产品、智能控制类产品、传感器类产品三大类品均衡发展。
同时公司产品配套机型向着全面化发展,配套机型贯穿了从耕作、种植、植保、收割等整个产业链产品,包括:履带式收获机、拖拉机、插秧机、施肥机、轮式收获机、采棉机、喷药机、其他机械等。
虽然公司最主要的配套机型仍然是水稻收获机,但随着公司其他机型配套产品的拓展,拖拉机配套额增长至约总额的1/5,插秧机配套额增长至总额的1/6。
公司的抵抗风险能力和抵抗机种年度滞销的风险能力都在不断增强。
2018年公司向车辆电子集成供应商转型取得阶段性进展,公司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实现了销售额和回款额的双增长,说明了公司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在危机时刻客户更信任我们,更说明了公司战略发展方向适应了行业发展的新常态。
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销售收入4036.57万元,同比增长10.36%;实现利润58.1万元。
经营业绩中销售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有一定提高。
利润下降主要是因为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559.6万元,较上年同期448.89万元增加了110.7万元,公司为向系统集成供应商转型升级,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增加研发投入,研发了多种农机控制器产品以及插秧机系统开发、优化、标准化,完成了部分国三排放标准仪表到国四排放标准仪表的升级换代。
(二)行业情况公司目前产品主要是供给农业机械生产厂家,而2018年农业机械三大主力产品拖拉机、轮式收获机、履带式依然延续持续下滑的态势。
拖拉机持续下滑,大中拖行业集中度降低。
据工业协会统计,2018年我国骨干企业拖拉机产量持续下滑。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产量17.98万台,同比下降20.79%。
轮式小麦机产销量下滑严重,2018年我国生产轮式小麦收获机15399台,同比下降52.66%。
基于市场保有量大,目前销售主要以更新为主。
但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提升,向大功率、多功能、智能化发展趋势明显。
履带水稻机功率和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18年我国履带水稻收获机累计生产67090台,同比下降17.14%。
2018年我国生产玉米收获机24063台,同比增长32.43%,成为众多传统子行业中唯一的增长点,但问题依然不大。
插秧机、烘干机大幅下跌。
2018年,插秧机行业也遭遇了大幅下跌,与我们相关的高速乘坐式6行机与高速乘坐式8行机分别下降41.25%、41.29%,但国产品牌已显露崛起之相。
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会是农机行业比较大的一次调整,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规模较大公司向整个农机全产业链整合的方向发展。
如一拖股份、雷沃阿波斯、沃得集团、常发集团、星光农机、东风农机等,生产的农用机械包括:拖拉机、履带式收获机、轮式谷物收获机、玉米机、烘干机等等。
一方面扩展了自己的产品线,利用现有的销售网络进行销售,一方面让用户在选择产品时可以有很好的品牌延续性。
规模较小的公司需要实现差异化服务,体现价格优势才能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原计划2020年实现农机行业国四排放标准的延期给了更多小规模农机厂一次喘息的机会,但仍然无法改变整个农机行业将出现强者越强的现象。
高效率、大马力、高舒适性、操作便利、智能化已经成为产品调整的主要方向,随着土地的集中化管理、人员成本的增加,高效率大马力的农机产品被更多的用户选择,如大马力拖拉机,喂入量大的收获机,具有同步施肥功能的插秧机等等。
新的农机手除了对农机的效率有要求,还提出了舒适性的要求。
智能化、操作便利方面农机生产厂家也做了很大的改进以减轻农机手的工作强度;高速乘坐式插秧机代替手扶插秧机的发展趋势等等都标识这中国农用机械产品整体水平的提升。
随着农机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公司的市场空间也同步变大。
我国农用机械经过十几年快速的、粗放的增长,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增速回落、产业结构调整、产品调整,属于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农用机械行业进入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2018年底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给低谷中的农机行业以极大的信心,是行业发展的重大利好。
2019年的中央1号文件,更是蕴藏着智能农机的多种发展机会。
种种迹象表明,低位徘徊中的农机行业,已经迎来了回暖的曙光,相信在未来的3~5年,农机行业一定能走出低谷,农机电子系统集成在农机智能化需求的牵引下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财务指标/时间 | 2021-12-31 | 2020-12-31 | 2019-12-31 | 2018-12-31 |
总资产(亿元) | 1.2185 | 0.9465 | 0.6743 | 0.5361 |
净资产(亿元) | 0.5132 | 0.4340 | 0.3794 | 0.2575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113.7054 | 82.7000 | - | - |
营业收入(亿元) | 0.8231 | 0.6294 | 0.4299 | 0.4037 |
净利润(万元) | 792.3472 | 482.9822 | 234.7212 | 58.1057 |
资本公积(万元) | 2308.4536 | 2308.4536 | 2308.4536 | 1823.9904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0.1834 | 0.1072 | 0.0609 | 0.0388 |
每股净资产(元) | 6.23 | 5.28 | 1.44 | 1.20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29 | 0.18 | 0.11 | 0.03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 | - | - | -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0.38 | -0.11 | -0.04 | -0.09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16.41 | 11.51 | 8.46 | 2.24 |
-
1992年8月3日
四通仪表厂主管部门上海市虹口区人防工程公司向虹口区人防办提出“关于上海四通仪表厂申请股份合作制试点的请示”(虹人防公司(92)发字第41号)。
-
1992年8月13日
上海市虹口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出具《关于同意上海四通仪表厂试行股份合作制的批复》(虹人防办(1992)发字第77号),同意予以试点。
-
1992年9月14日
上海市虹口区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具(虹体改(1992)3号)批复,同意四通仪表厂试行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章程。
-
1992年8月22日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意“上海四通仪表厂”的查名申请。
-
1992年10月15日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批复同意集资发行法人股2万元、个人股8万元,总额为10万元的内部筹集资金申请表。
-
2010年12月27日
四通仪表厂作出《上海四通仪表厂改制为“上海四通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的决议》,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四通仪表厂改制为“上海四通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
2011年1月27日
上海虹民实业总公司出具《关于同意上海四通仪表厂企业改制的批复》(虹民司[2011]第1号),同意四通仪表厂由股份合作制改制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
2011年1月28日
上海市虹口区民政局出具《关于同意上海四通仪表厂企业改制的批复》(虹民发[2011]12号),批复同意:(1)上海四通仪表厂由股份合作制改制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
2011年3月22日
上海虹民实业总公司出具《关于对上海四通仪表厂清产核资专项审计结果予以确认的批复》(虹民发[2011]第4号),确认上海明宇大亚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30日出具的《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报告》(沪明宇专[2011]第1067号)的审计结果。
-
2011年3月23日
上海市虹口区民政区出具《关于对上海四通仪表厂清产核资专项审计结果予以确认的批复》(虹民发[2011]26号),确认上海明宇大亚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11年1月30日出具的《清产核资专项审计报告》(沪明宇专[2011]第1067号)的审计结果。
-
2010年12月27日
四通仪表厂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四通仪表厂根据市府[2017]27号文件指导意见进行公司制改制,并通过四通仪表厂改制方案。
-
2011年3月29日
上海万隆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上海四通仪表厂拟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涉及的所有者权益价值评估报告》(沪万隆评报字(2011)第54号)确认截止2010年10月31日,公司评估净资产为6,392,121.97元。
-
2011年05月23日
公司发起人召开上海四通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相关决议和章程,选举董事会及监事会成员。
-
2011年5月23日
股份公司召开第一届第一次董事会,选举董事长,任命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