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京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京能置业 - 600791.SH

京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7-01-30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北京市国资委
企业英文名
BEH-PROPERTY Co., Ltd.
成立日期
1997-04-01
董事长
昝荣师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房地产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京能置业
股票代码
600791.SH
上市日期
1997-01-30
大股东
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比例
45.26 %
董秘
张捷
董秘电话
010-62698710
所在行业
房地产业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洪涛、严冰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大嘉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京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000214406620R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1997-04-01
法定代表人
昝荣师
董事长
昝荣师
企业电话
010-62698710,010-62690958
企业传真
010-62698299
邮编
100070
企业邮箱
jingnengzhiye@powerbeijing.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汽车博物馆东路2号院4号楼2单元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

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信息咨询;投资顾问;销售商品房;高科技项目投资;房屋租赁。

京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能置业”),是北京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京能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证券代码:600791)。

企业以房地产开发业务为主,拥有近二十年的房地产开发经验,具备一级开发资质。

企业历经多年发展,积极进行资产与资源整合,形成了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以住宅开发为基础,以上市公司为平台的经营格局。

企业治理完善,运作管理规范,资产质量优良,抵御风险能力较强,具备上市公司平台资本运作优势。

企业立足北京,辐射全国,深耕首都经济圈,多元布局,先后开发建设北京“京能·四合上院、国典华园、国典大厦、天创科技大厦”、银川“京能·天下川”、天津“京能·海语城”、呼和浩特“京能·蓝色理想”等多个房地产项目,总建设开发规模达到数百万平方米,并以优秀的产品获得了市场广泛认可,缔造有口皆碑的市场信誉。

企业在发展中,继续坚持“全产业链开发,一站式品质筑家”的发展规划,通过“设计-施工-开发-运营-服务”全产业链条延展的经营体系,持续关注和提升产品及服务的品质,实施“多引擎”发展战略,将既有的开发经验与先进的产品打造及运营服务理念相结合,全方位打造一站式品质住家经营体系。

在产品层面,企业以“全业态布局,创建美好生活”为发展目标,专注于住宅、商业、办公、酒店、服务式公寓、产业园区、保障房等多种类型物业及开发领域,精耕细作,开拓市场,逐步彰显复合地产的综合开发实力。

企业长期秉持稳健发展战略,打造品质型、效益型、复合型、高效型、稳健型为核心的五型地产,推动企业高质量特色发展,以严谨务实的开发流程,以坚实可靠的建筑工艺,确保每一个项目的优质品质。

未来,京能置业以京能集团为依托,继续深耕京津冀经济圈,全面拓疆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积极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谋篇布局,将京能置业的“品质筑家”推向全国,为实现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努力。

商业规划

(一)房地产市场回顾展望2024年,各地因城施策的节奏加快,涵盖了从需求端的购房信贷政策优化,到供给端的房企融资环境改善等多个维度,特别是在9月26日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政策目标更加明确,各地政府纷纷出台配套政策,从土地出让、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房企更多支持。

总体上看,2024年房地产市场在政策调控、经济环境和人口结构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市场从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将更加注重居住品质和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在供需方面,预计将有更多实质性举措出台。

随着供需两端政策的协同推进与精准施策,预计2025年的房地产市场将持续展现“总量趋于稳定、结构进一步分化”的特征。

在这一大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正加速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型,其中,数字化转型、绿色生态建设以及城市更新项目将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引擎与增长点。

(二)公司主要经营工作情况在建项目稳步推进,有序开展去化工作。

京能西贤府项目已完成零米以下结构工程,首栋住宅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京能云璟壹号项目提前实现竣工备案,持续优化园区绿化市政。

京能西山印项目一标段已启动首批集中交付入住,二标段住宅楼完成二次结构工程。

北京城建京能樾园项目大部分实现竣备。

京能龙湖熙上项目完成正式电平稳切换,保障业主用电需求。

金泰丽富嘉园五期项目完成前期规划报批,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公司建立月调度机制,督导各在售项目统筹政策变化与经营现状。

积极深耕项目投拓,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公司坚持审慎、精准的投资原则,深耕北京区域,深入研究并论证了数十宗项目,重点跟踪新挂牌宗地的入市进展。

公司于2024年摘取丰台大瓦窑地块,并全速推进项目开发建设,增加总建筑规模12.89万平方米。

公司通过调降存量债务利率、利用低成本资金替换高息负债等方式,有效减少了高成本资金规模。

综合融资成本3.6%,较去年同期下降。

强化项目开发全周期成本控制,通过优化设计、加强变洽签管理、严把招标控制价等措施,节约各项目开发成本。

落实国企改革部署,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公司聚焦提质增效,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以及“双百行动”,编制“双百行动”综合改革、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涵盖所属企业与各项改革任务。

组建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动态协调监督跟进各项任务执行情况,确保改革任务有序推进,落地见效,注重解决企业效益效率和发展质量短板。

公司坚持领导包案,专班攻坚,靶向调研督导,大连阳光公司土地无法开发案一审判决胜诉,以法律手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逐步夯实内部管控,统筹兼顾安全稳定。

公司不断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申报2个案例成功入选2024年北京市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

加强对重大经营决策事前审查,确保决策事项合法合规。

完善内控建设,完成公司总部及所属企业内控自评价,覆盖所有关键业务领域。

压实信访维稳和接诉即办责任,坚持“一案一领导”包案机制。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高频度部署安全工作,通过召开安全工作例会、开展安全环保巡查、专项安全检查以及工程巡查等方式,第一时间督导整改落实,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及突发环境事件。

发展进程

公司原名“贵州华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6月经贵州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黔体改字(1993)114号文批准设立,由贵州省华侨友谊民贸公司、贵州水城钢铁集团公司、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业建设开发总公司、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贵州省技术改造投资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

1997年1月21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字(1997)20、21号文批准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沪证发[1997]005号文审核同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997年12月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并经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公司名称变更为“贵州华联旅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华旅业”)。

2008年5月,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贵州华联旅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已变更为“京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