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国科天成
  • 企业英文名: Teemsun Technolo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吴明星,罗珏典
  • 上市代码: 301571.SZ
  • 注册资本: 17942.590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4-08-21
  • 大股东: 北京空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8.71%
  • 董秘: 王启林
  • 董秘电话: 010-83437876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韩瑞红、李红霞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81号一区4号楼9层901室
  • 概念板块: 电子元件 创业板综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深股通 注册制次新股 商业航天 半导体概念 国产芯片 次新股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14-01-08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089647010H
  • 法定代表人: 罗珏典
  • 董事长: 罗珏典
  • 电话: 010-83437876
  • 传真: 010-82581861
  • 企业官网: www.teemsun.com.cn
  • 企业邮箱: tzzgx@teemsun.com.cn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81号一区4号楼9层901室
  • 邮编: 100094
  • 主营业务: 红外热成像等光电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业务
  • 经营范围: 光电产品、导航产品、遥感数据产品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软件开发;基础软件服务;应用软件服务;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产品的技术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制造光电子材料;制造光学玻璃;制造光学元件;制造导航专用仪器;制造导航终端;导航定位服务;导航电子地图制作;销售开发后的产品;经济贸易咨询;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通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技术检测;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发展;检验检测服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检验检测服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光电领域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业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为客户提供制冷型红外机芯、整机、电路模块等红外产品,销售制冷型探测器、镜头等零部件,并提供红外成像等光电领域的研制开发服务,产品和服务主要用于光电吊舱、卫星光学载荷、科学研究等对性能要求较高的航空航天领域。此外,公司还推出了以红外瞄具机芯、整机为代表的非制冷红外产品,主要用于户外狩猎、户外观测等对性价比和便携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公司自设立以来,坚持以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22项,曾获得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专项支持、中科院科技成果技术转化特等奖、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并先后被认定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发展进程: 2014年1月8日,罗珏典、吴明星和刘怀英出资设立天成有限,注册资本100.00万元,罗珏典以货币出资40.00万元,吴明星以货币出资30.00万元,刘怀英以货币出资30.00万元,其中刘怀英所持出资的实际持有人为吴明星,代持形成背景、演变及解除过程详见本招股说明书“第五节/二/(四)/1、天成有限存在代持出资的问题”的相关内容。2014年1月8日,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向天成有限核发了注册号为11010801665263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根据北京华则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出具的《验资报告》(华则验字[2022]第022号),截至2014年1月3日,天成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以货币形式缴纳的注册资本100.00万元。致同会计师已出具《验资复核报告》(致同专字(2022)第110A010007号),对上述出资进行了复核。 2020年11月20日,致同会计师出具了《审计报告》(致同审字(2020)第110ZA11756号),经其审验,天成有限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净资产为32,189.58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国科天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拟进行股份制改造所涉及的国科天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净资产价值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中水致远评报字[2020]第010160号),天成有限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净资产评估值为38,800.14万元,本次评估结论采用的是资产基础法评估结果。2020年12月31日,天成有限全体股东召开股东会,同意天成有限以截至2020年9月30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按照3.3015:1的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9,750.00万元,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大于股本部分计入公司资本公积。2020年12月31日,天成有限全体股东共同签署了《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发起人协议》,就天成有限整体变更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事宜作出了明确约定。同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国科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议案》等议案。2021年1月6日,北京市海淀区市监局向公司核发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2021年4月12日,致同会计师出具了《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21)第110C000170号),确认截至2021年1月6日,公司已按规定将天成有限净资产按原出资比例认购公司股份,并按3.3015:1的比例折合股份总额9,750.00万股,净资产大于股本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 商业规划: 1、主要业务、产品及其用途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以红外热成像等光电领域业务为核心,以导航、遥感和信息系统业务为补充。(1)光电业务板块公司光电业务以红外热成像业务为主,是目前国内少数同时具备制冷和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制生产能力的民营红外厂商之一,建立了以锑化物技术路线制冷红外为优势特色,非制冷红外和光学产品快速突破的业务格局。公司制冷红外产品主要包括锑化铟系列产品和II类超晶格系列,其中:锑化铟系列已获得下游市场的充分检验和广泛认可,是报告期内公司制冷红外产品销量的主要构成;II类超晶格系列代表国内外制冷红外领域的技术前沿,公司已具备中试级别的生产能力,目前处于市场推广应用阶段,报告期内销量占比较低但未来增长潜力巨大。按照集成度的不同,公司制冷红外产品包括探测器、机芯、整机、电路模块等形式,客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采购形式,集成后可用于对探测距离、灵敏度、响应速度等性能指标要求较高的领域。公司非制冷红外产品以自主研发的非制冷探测器、机芯为主,经下游客户集成后可广泛用于红外枪瞄、户外观测、无人机载荷、安防监控等探测距离较近、对轻量化和性价比要求较高的领域。公司非制冷红外产品的性能已达到国内头部企业主流水平,性价比较高,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产品方向之一。公司具备完整的光学设计、镜片加工、镀膜、镜头装配和调试能力,已累计研制开发了超过50款制冷型和非制冷型镜头产品,既可以与红外机芯集成为整机后出售,也可以单独对外销售。公司光学产品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下游应用以国防装备、航空航天、集成电路、科研等领域为主,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产品方向之一。(2)其他主营业务板块公司其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较低,在主营业务中处于补充地位,其中:①导航业务是公司自成立初期所延续下来的业务板块,主要产品为导航信号接收、处理、控制等功能模块,客户可以集成至各类需要配置导航接收功能的系统中使用,且下游客户群体与公司光电业务存在一定重叠,与光电业务存在一定协同效应。②遥感业务和信息系统业务属于公司拓展的多元化经营业务板块,主要为客户提供软件开发服务,其中:信息系统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指挥控制、保障调度、综合管理、可视化数据分析等软件开发服务;遥感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遥感数据应用软件的开发服务,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农情监测、自然灾害监测、森林/草原等资源监测等领域。2、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模式包括备货采购和按需采购,其中:备货采购主要针对探测器等常用原材料,公司会根据销售计划、库存、市场供给、采购周期等因素制定采购计划并提前备货;按需采购主要针对定制化原材料和其他市场通用件,公司会根据不同研制项目的需求和实施进展按需采购。公司建立了供应商准入和管理制度以保障原材料质量、时效和成本,采购业务的具体流程为:生产或研发等需求部门提交物料采购申请单,经需求部门负责人、采购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签字,完成采购物料审批,采购人员依据采购申请从合格供方目录中选择供应商并通知报价和货期,在供应商报价和供货周期满足公司要求时,双方签署采购合同,物料到货并经公司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2)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通过客户择优评选、客户主动联系、业务员拜访等方式获取订单。公司的主要销售流程为:发现客户需求并与客户进行技术交流,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并提供产品介绍或技术方案,客户认可后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公司完成报价并与客户商定产品交付时间、交付地点及付款信用期等主要事项后,双方签署购销合同或技术开发合同,并依据签署合同约定执行。(3)生产模式公司结合自身产品和行业特性,实行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方式。公司根据销售计划、客户订单和市场预测等信息,结合公司自身库存、产能等情况,综合制定生产和交付计划,以项目为单位组织实施生产交付工作,并依照公司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相关文件执行生产计划。(4)研发模式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综合自身产品与技术特点、公司发展战略,以及国家战略需求等因素,综合确定各期的研发方向和具体内容。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以做强主业为原则,持续推动II类超晶格探测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红外镜头等红外核心器件的优化升级和新品研发;另一方面,公司为实现高质量的持续发展,对雪崩光电探测器、半导体激光器等新产品开展了研发工作,为丰富自身光电产品条线奠定了基础。3、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064.50万元,同比增长36.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67.39万元,同比增长36.18%,各项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1)公司制冷红外产品主要采用锑化物技术路线,产品质量及性能获得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差异化竞争优势,2024年销量保持了快速增长趋势;(2)公司非制冷红外产品和光学产品开始批量供应,2024年两类产品收入同比均大幅增长,成为驱动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3)公司在上市后的市场知名度、资信等级和综合实力均显著提升,从而有利于公司开拓市场和发展新客户,本期各个业务板块的优质客户数量均有明显增加。1、概述2024年是公司成立的第十周年,公司在2024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首发上市,进入“国科天成3.0”时代。站在新的起点,公司持续深耕红外光电行业,完善产业布局,坚持创新驱动并加大研发投入,以持续的技术进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巩固自身在制冷红外市场的竞争优势,提升非制冷红外产品和光学产品业务能力,实现在国防和民用领域的协同发展,为业绩持续稳定均衡增长奠定扎实基础。2024年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紧密围绕年度经营目标,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6,064.50万元,同比增长36.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267.39万元,同比增长36.18%,各项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公司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如下:(1)市场拓展情况经过多年推广应用和实践检验,公司锑化物制冷红外产品的性能优势已得到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报告期内公司在与原有主要客户保持良好业务合作关系的同时,充分把握发展机遇期,优化市场人员配置,采取更加积极的销售策略,在继续推广锑化铟系列产品的同时,开始重点推进II类超晶格系列的市场应用,与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的客户持续增加。除制冷红外业务外,公司持续加大对非制冷红外业务、光学产品业务的支持力度,推进非制冷红外产品、光学产品业务的市场拓展,打造制冷红外、非制冷红外和精密光学共同驱动的业务格局。(2)研发投入情况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5,710.68万元,同比增长14.84%。公司以市场方向和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实力不断增强。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以做强主业为原则,持续推动II类超晶格探测器、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红外镜头、SoC红外芯片等红外业务核心器件的优化升级和新型号研发,另一方面为实现高质量的持续发展,公司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和国家战略需求,针对雪崩光电探测器、半导体激光器等领域开展了系列研发工作,为未来拓展光电业务产品条线奠定了基础。(3)生产备货情况公司紧密围绕年度经营目标,落实生产交付计划,并根据在手订单和下年度预计订单情况进行积极备货,为迎接“十四五”收官之年做好备货准备。2024年度,公司持续加强存货管理水平,加快存货周转效率,优化存货库龄结构,当期存货周转率为1.22,同比增长18.45%。同时优化生产备货节奏,减少备货所占用的流动资金,2024年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同比仅增长10.69%,低于同期收入增速36.93%。(4)产能建设情况公司围绕向上游核心器件领域拓展的战略定位,持续完善产业布局,具体工作包括:在制冷型探测器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已在成都购置土地用于化合物半导体生产基地建设,并完成产线所需设备的选型和订购工作,该基地投入使用后,公司将具备II类超晶格探测器的大批量生产能力。鉴于该基地的建设周期较长,公司已先行搭建了一条II类超晶格探测器中试生产线,用于满足过渡期内的II类超晶格探测器生产和销售需求。在非制冷型探测器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已在上海租赁一处厂房用于非制冷探测器封装线建设,该封装线预计可在2025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在自建产线投入使用前,公司先行以委外方式进行非制冷型探测器封装,用于满足过渡期内的生产和销售需求。在光学产品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在上市前已使用自有资金先行投资建设了杭州超精密光学加工中心项目的首条产线,报告期内该产线已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已按计划启动杭州镜头产线扩建,扩建项目预计可在2025年内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光学领域的产能和市场竞争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