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和智慧建造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机械设备销售;模具销售;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对外承包工程;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技术进出口;建筑材料销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轻质建筑材料销售;金属结构销售;砼结构构件销售;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轻质建筑材料制造;金属结构制造;砼结构构件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施工专业作业;建筑劳务分包;住宅室内装饰装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中铁装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铁装配”),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中铁旗下唯一的高科技创新型装配式建筑业务平台,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300374)。
公司是集设计咨询、产品研发、智能制造、智慧建造、投资开发、运营维管于一体的建筑工业化科创集团。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136,745亿元,同比增长0.2%。
这一数据反映出建筑业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基本盘。
尽管增速相对平缓,但仍以坚韧的发展韧性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财政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自2025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朝阳区、江苏省宿迁市、安徽省淮南市、山东省菏泽市等101个市(市辖区),实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
纳入政策实施范围的项目包含医院、学校、办公楼、综合体等政府采购工程项目,其中鼓励各政策实施城市将其他政府投资项目纳入。
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
这一系列国家及各省市层面相关政策,大力倡导装配式、智能化等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积极推广绿色建筑与绿色建材,构建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长效机制,为公司在区域市场的业务拓展、技术应用与产业布局创造了良好条件,助力公司经营开发持续发力。
(二)主要业务公司是中国中铁旗下唯一的高科技创新型装配式建筑业务平台,是国内领先的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供应商和集成商。
公司以总部为中枢、装配式智能制造产品和装配式智慧建造服务为两翼,全力推进智能制造、智慧建造两大业务,全力打造集研发、制造、建造、运维于一体的装配式建筑全生态产业链。
公司具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电力施工总承包等施工资质,能提供集装配式建筑技术咨询服务及设备输出、工程设计、部品部件智能制造及仓储和物流管理、BIM技术智慧建造、智能集成房屋建造、工程总承包施工、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七大领域的“装配式建筑全套解决方案”。
(三)主要产品及服务1.装配式智能制造产品(装配式建筑产品)公司设有北京智能云工厂、江苏智能云工厂和新疆工厂作为装配式智能制造产品的核心生产基地。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并将其与公司在装配式产品研发和生产优势相结合,我们显著提升了各工厂的智能化和标准化水平。
由此,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不断增强公司在装配式产品市场的占有率。
2.装配式智慧建造服务(装配式建筑服务)公司依托中国中铁与中铁建工的产业协同优势,全面覆盖装配式建筑的全产业链。
为了有效提升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公司积极拓展EPC业务,专注承接装配式建筑建设项目。
在工程总承包过程中,公司大力推广自有品牌的装配式墙体材料、内外装饰装修材料及相关部件,通过优化设计,提升建筑物的装配率,进而提高建设效率与视觉效果,最终实现客户的高度满意。
同时,公司推进“工程总包+装配式建材”的创新模式,不仅满足地方政府对装配式建筑的政策要求,还显著提升了装配式智慧建造的服务水平。
这一战略不仅扩大了公司的市场规模,也为新产品研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行业领导地位。
(四)经营模式1.生产模式公司装配式建筑材料生产以销售订单为导向,科学排产。
通过全面分析、预测客户需求,结合实际产能,采用部分产品提前备货等方式,有效解决季节性材料需求不平衡问题。
针对装配式集成房屋与打包箱房产品,采用通用模数化设计,在工厂内预制加工成标准构件;运输至施工现场后,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标准化组装工艺,进行现场集成组装,该产业化生产建造方式,显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实现了产品生产的工业化。
公司装配式建造服务以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为主,实行项目经理部管理模式,构建了公司、子公司、项目经理部三级垂直管理体系。
公司依据整体生产经营状况下达年度产值指标,各单位、项目根据总目标进行分解,制定详细生产计划,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年度产值目标的完成。
2.采购模式公司实行分级采购,即采购标的估算总额达到不同金额时,则由不同主体以不同招标方式组织实施。
公司及所属工厂、项目部的大宗物资采购以“集中招标+分散采购”为主,其他物资及跨地区零星材料采用单独采购模式。
(1)集中招标+分散采购。
根据审批后的采购计划,遵循“依法合规、降本增效”原则,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相关制度执行采购。
物资集中招标由公司采购管理部门会同相关协同职能部门、采购服务机构,按照规定的采购方式和程序确定供应商和供应关系,由需求单位按照“统谈、分签、分付”或“集采集付”的模式直接向确定的供应商订货。
招标方式根据不同材料属性、地区特点以及项目(工厂)特点,依据《招标采购管理办法》,采取战略采购、框架协议采购、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采购、项目联合招标、区域联合招标、询价采购等方式,满足项目(工厂)的实施需求。
(2)单独采购模式对于小额零星材料,例如机械维护类配件、日常办公生活用品等,由公司授权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工厂自行采购,但须进行询价、比价、议价后确定供应商。
3.销售模式公司以北京总部为管理与创新研发中心,专注于发展装配式智能制造产品和装配式智慧建造服务两大核心业务板块。
装配式智能制造产品主要依托于北京、宿迁、新疆等地的智能云工厂,形成了强大的产品基地,能够为装配式建筑工程提供定制化的新材料和钢结构部件。
在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方面,公司在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及其他装配式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省会城市深入布局,重点开拓区域市场。
通过在区域经营中心城市的市场拓展,辐射周边地区,公司积极承揽装配式智慧建造工程业务,推动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实现业务的协同发展。
(1)直接销售模式公司直接销售的模式主要分为产品类销售和工程类销售两种方式,并通过专业销售团队销售和全员销售相结合的手段拓展营销渠道。
具体情况如下:1)产品类销售主要利用公司官网、知名互联网平台进行品牌宣传和产品销售,持续打通渠道。
线下通过参加各类展会进行推广宣传,依托中国中铁建筑工业化研究平台研发能力打造明星系列、拳头系列产品,研发装配式+产品系列,与各大设计院及业主单位开展学研交流及产品推介会,加强顶层设计,提高产品知名度。
以办公、酒店、医院、学校、应急用房、临时用房为装配式建筑新材料主要销售方向,逐步开发大型场馆、大型公建等业务,以专业施工带动产值规模上升,坚持打造“自有产品+专业施工服务”的供应商。
同时,在严格规范关联交易的情况下,通过积极开拓中国中铁系统内如铁路站房、工业场馆、超高层建筑等项目,大力推进公司钢结构产品、打包箱房、墙体材料等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营销,逐步打开系统内装配式建筑产品市场。
2)工程类销售主要采用区域经营带动周边市场的模式。
为完善区域经营布局,公司扩大区域规模。
2025年以既有市场山东经营开发中心、云南经营开发中心、广西经营开发中心、北京经营开发中心、安徽经营开发中心、广东经营开发小组为重点,增设江苏经营开发小组,经营网不断织密。
在区域市场,着力打造设计、施工、装饰机电集成及装配式建筑产品销售于一体的装配式总承包体系。
通过与中铁系统内部企业以及外部企业建立战略协同联盟,积极开拓EPC业务,为客户提供从设计、施工、装配式建筑产品组装、运营、维护、移交和配套建造服务。
(2)经销模式为拓宽营销渠道并强化市场占有率,公司高度重视多渠道代理商及合作伙伴的建设,积极推行代理商与渠道经理的销售模式。
代理商负责其指定区域的市场开发、销售推广及管理,依据订单规模和产品采购数量制定多样化的返利和促销政策,以提升推广效率。
同时,公司完善了代理商的纳入及考核机制,力求实现与代理商的双赢局面。
渠道经理则是指从事公司所有产品销售的社会人员(非公司雇员),他们在区域经营中心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确保区域经营的协调与配合。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签订代理商区域,通常不再接受渠道经理的申请,从而维护市场的稳定性和代理商的利益。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公司旨在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销售网络,以应对市场变化并提升竞争力。
4.盈利模式公司盈利主要依托于装配式智能制造产品销售与装配式智慧建造服务两大核心业务。
在装配式智能制造产品销售领域,公司凭借强大的定制化能力,精准对接客户需求,为其提供从个性化设计到生产制造的一站式服务。
核心产品涵盖钢结构、集成打包箱房,以及无机集料阻燃木塑复合墙板、纤维增强水泥挤出成型中空墙板、生态外墙挂板、装修一体化墙板、轻质水泥墙板、SPC地板、室内外装饰材料、园林景观材料等绿色环保建材。
公司通过收取材料费、服务费以及合理利润,实现稳健的收入增长。
其主要客户群体包括开发商、建筑公司、地产商、装饰装修公司以及政府机关等。
在装配式智慧建造服务方面,公司全力推进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发展战略,深度整合技术系统,实现管理的高效协同。
公司依据客户个性化需求,从建筑图纸设计、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供应,到建筑主体施工以及内外部装饰装修一体化施工,提供从研发到施工、再到运维管理的全链条综合解决方案,并凭借专业服务获取相应收入。
(五)市场地位作为中国中铁旗下唯一的高科技创新型装配式建筑业务平台,公司以技术人才集聚优势筑牢市场根基,长期深耕装配式建筑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与经营管理核心领域,持续发挥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标杆引领作用。
在组织架构搭建上,公司创新构建“1个总部+3个实体公司+N个工程项目部/智能云工厂”的体系,形成覆盖设计研发、智能制造、智慧建造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国内建筑工业化转型,加速向国内一流建筑工业化科创集团的行业领军目标迈进。
依托技术硬实力与科技创新成果,公司获得多项国家级、市级权威认证,首批入选“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获评“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
公司本部、装配实业公司、装配新疆公司分别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称号。
公司多项产品荣膺“国家重点新产品”“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等称号,公司技术成果转化率持续提升,凭借全产业链整合能力居行业前列。
(六)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公司保持战略定力,聚焦主责主业,继续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坚持市场导向,发挥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优势,推动主要经营发展指标稳中有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1亿元,同比增长5.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0.37亿元,同比减亏24.35%;经营性净现金流0.37亿元,同比增长13.94%。
1.主业经营稳健增长,高质发展平稳有序公司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夯实发展基础,深耕属地市场,在生产经营各环节持续精准发力,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良好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装配式工程总承包业务优势,在云南、山东等重点区域市场成功中标国际产业示范园、仓储物流产业园、经济开发区产业园等多个项目,其中日照市东港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顺利落地,进一步拓展了公司在民生工程领域的业务版图,同时有助于积累水务项目的技术经验与业绩资质。
钢结构业务作为另一增长引擎实现快速突破,依托技术创新与履约能力提升,在铁路站房、机场等细分市场领域项目占比实现增长。
目前已掌握大跨度钢框架安装、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滑移施工、复杂结构动态模拟、大吨位构件整体提升等核心技术,成功打造多项大体量、急难险重、技术复杂的标志性工程,极限履约能力获得行业高度认可。
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亮相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第20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两大国际展会,通过展示核心技术产品与精品工程案例,为海外市场布局奠定基础,推动业务结构向“国内强劲、海外拓展”的双循环格局优化升级。
2.精益管理成效显现,提质增效强基创优随着精益管理理念的深度渗透与实践落地,公司在提质增效的征程中构建系统化管理体系。
商务领域精益化管理成效较为显著,公司组建商务策划专家组,聚焦重点项目的超概风险防控与预算管控等关键环节,实现全流程深度介入指导,提出优化建议,有效助力项目实现低成本运行与精细化管理,提升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专项制定算量计价能力提升方案,累计开展线上、线下专业培训7场,同步举办技能竞赛活动,商务系统人员业务熟练度均有所提升,团队专业素养得到系统性增强。
与此同时,公司推进供应链体系建设,通过优化招采流程节点、建立供应商动态评估机制,进一步巩固降本增效成果。
公司持续强化合规经营底线思维,以精益化管理保障重点项目高效履约,报告期内,荣获安徽省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1项、崇左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1项,阜阳市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1项。
3.安全生产稳控运行,技术赋能价值创造公司以“隐患排查零死角、问题整改零拖延”为目标,报告期内累计开展各类安全专项检查48项目次,针对现场风险点提出优化管理建议,并下发整改联系单,形成“检查-反馈-整改-复核”的闭环管理机制。
上半年公司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安全生产保持平稳可控态势,为生产经营筑牢安全防线。
技术管理领域实现提质创效双突破,通过开设“安全质量技术系统大讲坛”,有效提升技术团队解决现场难题能力。
科研创新成果持续产出,自主立项“钢结构快速建模、深化设计、施工模拟成套技术研发”等装配式建筑施工关键技术项目12项,成功获评中铁建工工法2项;参编并发布实施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大跨屋盖结构抗震设计标准》《螺栓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规程》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装配式内装修评价标准》共3项行业标准。
报告期内,装配新疆公司获得“专精特新”企业认证,并被新疆地区建筑业协会授予“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称号。
4.治理结构深化改革,内控效能显著增强公司将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作为发展基石,明确各治理主体功能定位,推动改革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报告期内,顺利完成董事会换届与监事会改革工作。
通过强化党委会把关定向、股东会核心决策、董事会高位推动、专委会智力支持、经理层全面执行的协同机制,进一步厘清各治理层级权责边界,协调运转效率有效提升,形成上下联动的治理合力。
公司以制度改革为重要抓手,系统性修订了《公司章程》《独立董事工作办法》《专委会议事规则》《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治理制度,指导子公司完成章程修订与制度适配工作,实现治理规范向基层单元的有效延伸。
通过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内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公司稳健发展筑牢保障。
2006年8月30日,金恒通房地产、王玉莲、孙志忠共同签署“北京恒通创新木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章程”,以货币资金1,500万元出资设立恒通发展。
2006年8月30日,北京中博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2006)中博华验字第060267号”验资报告,确认恒通发展已收到其股东投入的注册资本1,500万元。
2006年8月31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房山分局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101111987838),恒通发展注册资本为1,5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王玉莲,经营范围为: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中介除外)、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加工木塑制品;销售机械设备、模具;回收废旧物品。
自2020年8月20日起公司中文名称由“北京恒通创新赛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铁装配式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BeijingHengtongInnovationLuxwoodTechnologyCo.,Ltd”变更为“ChinaRailwayPrefabricatedConstructionCo.,Ltd”,证券简称由“恒通科技”变更为“中铁装配”。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孙志强 | 2025-04-30 | 100000 | 15.34 元 | 502376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5-04-29 | 1900 | 15.2 元 | 501376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5-04-28 | 100000 | 15.3 元 | 501357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5-04-09 | 40100 | 15.95 元 | 500357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5-04-08 | 186800 | 15.41 元 | 499956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5-04-07 | 150000 | 14.64 元 | 498088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5-04-03 | 99900 | 16.73 元 | 496588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5-04-02 | 100000 | 16.52 元 | 495588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5-04-01 | 200000 | 16.54 元 | 494588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5-03-31 | 30500 | 16.49 元 | 492588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5-02-06 | 33100 | 16.68 元 | 492283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5-01-22 | 12800 | 16.87 元 | 491952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5-01-09 | 77100 | 16.64 元 | 491824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29 | -1545500 | 14.1 元 | 491053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26 | -1163600 | 12.92 元 | 509680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25 | -423000 | 14.68 元 | 523690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24 | -2200000 | 11.07 元 | 527920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22 | -83300 | 10.85 元 | 558286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19 | -26500 | 11.11 元 | 559119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18 | -48700 | 11.18 元 | 559384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17 | -35100 | 11.5 元 | 559871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16 | -145300 | 11.67 元 | 560222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15 | -150000 | 11.76 元 | 561675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12 | -31700 | 12.05 元 | 563175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11 | -50000 | 11.93 元 | 563492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10 | -47900 | 11.85 元 | 56399200 | 董事 |
孙志强 | 2024-01-09 | -26300 | 12.08 元 | 564471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