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
经营范围:资产经营;投资管理;舰船、舰船配套产品、海洋工程及装备、能源装备、交通装备、环保装备和机械电子设备的设计、研制、生产、修理、改装、租赁、销售;进出口业务。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工)是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18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批复,公司于2009年12月采取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股份19.95亿股。
2009年12月16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中国重工为舰船研发设计制造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等五大业务板块。
从产品用途区分,公司核心业务包括海洋防务装备、海洋运输装备、海洋科考装备和海洋开发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等;从领域区分,主要业务分为军品业务领域和民品业务领域。
作为海军装备的主要供应商,公司军品业务领域主要包括:航空母舰、潜艇、大中小型水面战斗舰艇、大型两栖攻击舰、军辅船等。
公司民品业务领域主要包括: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气船、海工船、科考船及其他装备等。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突出价值创造,不断强化精益管理,深化成本管控,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经营业绩同比明显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6.21亿元,同比增长47.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5亿元,同比增长227.07%。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坚决履行兴装强军首责,确保各项装备研制任务按期完成。
二是民船生产经营加速推进。
生产方面,共完工民船34艘、373.9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83%)、109.69万修正总吨(同比增长30.12%)。
公司持续强化生产计划管理,着力提升生产效率,民船生产均按计划或提前交付。
经营方面,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全球新造船市场行情出现一定扰动,公司聚焦国际高端客户市场,强化与国内央企战略合作,持续推动主建船型接单及生效,上半年新接及生效民船订单共47艘、838.2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8.18%)。
三是深化改革,战略重组稳步推进。
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已经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正在稳步推进。
四是优化创新赋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司着力推动数智赋能,全面提升研发、设计、生产、供应、管理、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稳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推进新产品开发储备,加快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和绿色智能化转型,提升公司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五是贯彻落实精益生产理念,不断提升效率效益。
贯彻落实中船集团精益造船工作要求,全面推进精益管理,加快实施精益设计、精益生产、精益供应链管理,有效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持续深化成本管控及两金压降措施,统筹降本增效及风险防控,不断提升管控效能,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公司是由中船重工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鞍钢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18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完成注册登记。
经国资委批准,中船重工集团将重组改制后的下属12家二级公司100%的股权、4家研究所持有的9家公司的股权以及6个本部业务单元的经营性资产及业务(以下简称“出资资产”)作为出资,联合鞍钢集团和航天科技集团共同发起设立本公司,本公司于2008年3月18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完成注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