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7-12-28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7109352226
  • 法定代表人: 孙永才
  • 董事长: 孙永才
  • 电话: 010-51862188
  • 传真: 010-63984785
  • 企业官网: www.crrcgc.cc
  • 企业邮箱: crrc@crrcgc.cc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
  • 邮编: 100036
  • 主营业务: 铁路装备业务,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新产业业务,现代服务业务,国际业务
  • 经营范围: 铁路机车车辆(含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机械、各类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及环保设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销售、租赁与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实业投资与管理;资产管理;进出口业务。
  • 企业简介: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中车”,英文简称缩写“CRRC”)是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对等原则合并组建的A+H股上市公司。经中国证监会核准,2015年6月8日,中国中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总部设在北京。中国中车承继了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业务和资产,是全球规模领先、品种齐全、技术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主要经营:铁路机车车辆、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机械、各类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及环保设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修理、销售、租赁与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实业投资与管理;资产管理;进出口业务。中国中车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了世界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和制造基地,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铁路货车、城市轨道车辆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已经全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理环境,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中国中车制造的高速动车组系列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示发展成就的重要名片。产品现已出口全球六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全球化经营转变。面向未来,中国中车将以融合全球,超越期待为己任,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全球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大发展等战略机遇,大力实施国际化、多元化、协同化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以“转型升级、跨国经营”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战略,努力做“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创新排头兵,努力把中国中车建设成为以轨道交通装备为核心,跨国经营、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 发展进程: 1、公司设立情况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于2007年11月23日以《关于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整体重组改制并境内外上市的批复》(国资改革[2007]1289号)批准南车集团整体重组改制设立中国南车。国务院国资委于2007年12月26日以《关于设立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国资改革[2007]1588号)批准南车集团以其拥有的部分下属公司股权及总部其他净资产作为出资,联合中国南车集团投资管理公司(原北京铁工经贸公司)以货币资金作为出资,以发起设立的方式设立本公司。中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2007年6月30日为基准日对南车集团投入公司的资产进行了评估,并出具了《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整体重组改制并境内外上市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中联评报字[2007]第788号)。国务院国资委以《关于中国南方机车18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发起设立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结果核准的批复》(国资产权[2008]26号)对南车集团投入公司资产的评估结果予以确认。根据中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上述评估报告,南车集团投入公司的净资产评估值为858,847.86万元。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及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变动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08]54号),南车集团投入公司的净资产为858,847.86万元,按80.34019%的比例折为69亿股,股权性质为国有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8.57%;投资公司投入公司现金12,447.07万元,按80.34019%的比例折为1亿股,股权性质为国有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3%。本公司于2007年12月28日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登记,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700,000万元。中国南车已于2015年6月1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取得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注册号为:100000000041417)。变更后的公司名称及简称如下:中文名称: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中车英文名称:CRRCCorporationLimited英文简称:CRRC
  • 商业规划: 2024年,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和科学决策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聚焦“13679”经营工作思路,坚持推进“七个新突破”,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为全面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一)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业务市场齐抓共促。扎实开展提质增效工作,促进绩效改善。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4.57亿元,增幅为5.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88亿元,增幅为5.77%。积极确保机车、动车组和货车订单。7款系列化新能源机车面向全球首发;复兴号高铁动卧首次交付使用。城交业务全力破局。以“产品+”“系统+”为重点,大力拓展城交业务增量市场。战新产业快速拓展。积极探索“源网荷储”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建设,持续推动风光储氢项目落地,市场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链不断拓展。国际业务协同并进。构建“平台公司+优势企业”DLS业务拓展模式。(二)数智升级全面提速,发展转型更加有力。深化数字技术和业务融合创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一体推进。产业数字化持续深化。聚焦数字化转型工程,优化数智转型组织机构。稳步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建设,唐山公司、长客股份公司、四方股份公司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数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完成大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实现全面开服运营。数字技术攻关加快推动。积极落实“人工智能+”行动,发布中车人工智能发展蓝图和“斫轮”行业大模型,开展13个制造业典型场景应用。(三)管理提升夯基固本,风险防控积极稳妥。对标世界一流深化管理提升,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全面精益管理成效突出。着力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资源占有最优化、执行过程高效化、质量全程受控化和项目绩效最大化,精益项目管理示范突破。“双碳”及ESG管理不断加强。深化ESG体系建设和管理提升三年行动,连续三年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强化源头治理、隐患排查和问题整治,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连续五年实现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新增现岗职业病、突发环境事件“三零”目标。法治合规管理不断加强。扎实推进世界一流法治企业建设,强化重点领域合规风险防控。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