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北摩高科 - 002985.SZ

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04-29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王淑敏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Beimo Gaoke Friction Materials Co., Ltd.
成立日期
2003-05-12
董事长
张天闯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北摩高科
股票代码
002985.SZ
上市日期
2020-04-29
大股东
王淑敏
持股比例
36.32 %
董秘
王习
董秘电话
010-80725911
所在行业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张福建;季妍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114750127772G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2003-05-12
法定代表人
张天闯
董事长
张天闯
企业电话
010-80725911
企业传真
010-80725921
邮编
102206
企业邮箱
bmdongban@bjgk.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工业区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陆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开发、销售摩擦材料及制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开发、销售航空刹车机轮及组件、飞机机轮刹车系统、飞机起落架及其零件;销售高性能刹车盘机摩擦片;产品设计;技术服务;出租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制造飞机着陆系统及航空部件(限分支机构经营);生产高性能刹车盘机摩擦片;民用航空器维修。(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民用航空器维修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摩高科股份公司),注册在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区,科研及生产场所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和河北省正定县高新园区北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委装备发展部及陆、海、空军武器装备定点科研生产单位,是民用、军用飞机及地面装备刹车制动系统研制生产的专业厂家,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北摩高科股份公司具有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中国民用航空产品维修许可证、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高铁CRCC认证等资格。

商业规划

1.主要从事的业务公司主要从事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陆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系军工领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产品广泛应用于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军贸机、无人机、航天高空飞行器及坦克装甲车辆等重点军工装备,也可应用于民用航空、轨道交通领域。

公司长期战略为“军品领先,民品拓展,军民融合,实业报国”,已实现了从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向系统供应商、整体方案解决商的跨越式转变。

目前公司聚焦于刹车盘、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起落架和检测试验等业务板块。

(一)主要业务板块(1)刹车盘业务刹车盘是以摩擦材料设计技术和制备工艺技术为核心的刹车制动类产品,属于耗材类产品,目前应用于军机、民机、坦克装甲车辆和高速列车等领域。

公司在刹车盘领域的优势在于,新型碳/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具有从预制体编织到快速沉积工艺全部自主知识产权,新型防氧化涂层材料已在大载荷、大能量的飞机碳刹车盘上应用,抗氧化能力大幅提高。

高性能干、湿式粉末冶金材料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垄断,解决进口替代问题。

展望未来,军品方面,今年是十四五的最后一年,随着军工行业实战演习频率和飞行训练小时数的提升,主战型号刹车盘类耗材产品的替换和维修周期或缩短,有利于公司军品航材的发展。

民航方面,公司已经进入国航和南航的供应链体系,同时,公司的子公司陕西蓝太也已进入国航的供应链体系,子公司上海凯奔也已成为南航的部件承修商。

现有存量的国内民用飞机的体量,叠加未来增加的国内民用飞机体量,都将带来较大的民航飞机刹车盘维修更换市场。

根据中邮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预测,仅国内的民航刹车盘市场空间每年就超过4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2)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业务飞机机轮刹车系统由机轮、刹车装置及控制系统组成。

机轮主要承受飞机载荷,刹车装置是利用刹车盘或刹车片的摩擦产生制动力,而控制系统主要起到防滑的功能。

飞机具有重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机轮刹车系统有非常高的要求。

(3)起落架着陆系统飞机起落架作为飞机重要安全功能部件,是用于飞机起飞、着陆、地面滑行和停放的重要支持系统,是飞机主要承力结构件,吸收和耗散飞机在着陆和滑行过程中与地面形成的冲击能量,保证飞机在地面运动过程中的使用安全。

2021年,公司起落架业务首次实现收入,正式完成了从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向系统供应商、整体方案解决商的跨越式转变。

对比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军机数量较少、老旧机型占比偏多。

东北证券研究报告指出,根据Flightglobal发布的《Worldairforces2024》,我国军用飞机数量为3304架,位列全球第三,较美国的13209架仍存在较大差距。

此外,我国军机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代际劣势。

以战机为例,我国三代战机占比为46%,四代战机占比为52%,五代战机占比仅2%;而美国空军无三代战机,以F-15、F-16C为代表的四代战机占比73%,以F-22、F-35为代表的五代战机占比27%。

从军机数量和军机代际结构来看,我国军机市场存在较大增量空间,航空装备保持高景气度。

今年是十四五的最后一年,整体而言,当前我国航空装备正处在关键的发展换代时期,航空装备规模列装和全谱系化发展,新质作战力量的引入,以及军贸、民机和通航的领域拓展,将有力驱动我国军用航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公司未来会持续推进更多型号飞机起落架产品的定型、批产及列装,并通过完善国际领先的飞机着陆系统试验中心进一步提升产品集成度和附加值。

展望未来,公司的起落架业务有望成为重要的业绩贡献点。

(4)检测业务公司检测试验业务主要由子公司京瀚禹开展。

2025年上半年,面对市场竞争与经济环境挑战,公司持续深耕核心业务,优化经营布局,在盈利提升、区域拓展、技术研发及管理优化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效。

第一,上半年净利润实现增长,盈利水平创同期新高,为全年目标达成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依托全国服务网络,区域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

西安实验室、南京实验室结算额同比增长,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应收账款余额同比下降,回款管理成效明显,资金周转效率稳步改善。

第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技术储备与创新能力再获提升。

上半年新增5项发明专利,涵盖神经网络搜索芯片、存算一体加密系统、存储器验证等关键领域;成功攻克复杂芯片开发、自动化测试等技术难题。

资质认证有序推进,通过国防实验室认可,技术服务能力持续拓展。

第四,深化降本增效措施,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通过人员结构优化、“一岗多能”培养,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第五,在巩固现有业务优势基础上,积极拓展新兴领域。

采筛一体、一次筛选模式形成成熟运营体系;车规级器件认证检测、软件测评项目按计划推进,技术服务内容不断丰富,为未来业务扩张、利润提升做好强有力的支撑。

2.经营模式公司以军工和民航产品销售为主,下游客户主要为军方、主机厂商和民航客户。

国内军品市场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1)军品采购具有严格的配套管理体系。

军方对于军品采购制定了严格的供应管理体系,对于已定型产品其主机及主要部件和供应商均已确定的,未经军方的相应审批程序,不得更改。

(2)军品定价需履行严格审批程序。

根据军品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军方对军品价格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定价。

军品价格由军方审价确定。

在军方未批准产品价格前交付的,由供需双方协商暂定价格,待军方批复其价格后多退少补。

(3)军品采购具有较好的延续性。

我国的军费支出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

在整体国防投入不断增加、军费开支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各军种装备开支保持相应的增长趋势,因此军品订单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但具体的型号和订单量可能在各年度有所波动。

3.盈利模式公司有两种主要盈利模式,分别是通过刹车制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专业服务获取利润。

(一)产品销售模式产品销售是本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多种型号主导产品已定型列装部队及配套给民航客户。

通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在上述领域形成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根据销售客户的不同,公司产品销售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接配套研制刹车制动产品并销售给主机厂商用于整机装配;第二类是销售产品给军方、军工厂或者民航客户作为备件。

(二)专业技术服务模式公司利用多年从事军民用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及制造维修服务积累的深厚技术、经验及研发能力,以及对本行业法规、标准等的熟知程度及与国内军机制造厂商、航空企业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为相关客户提供产品维修、产品检测等服务。

4.采购模式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具体采购数量依据订单及生产计划所定。

公司生产部及供应部主要根据销售部上年度签订的销售订单制定生产和采购计划。

(一)供应商备案公司主要产品为军品,采购需符合军方相关规定。

根据国家军用标准有关外购器材质量监督要求,提供军品生产所需物料的供应商需经驻厂军代表审核通过并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公司物料采购必须在该目录中选择供应商。

公司增加或减少相应的供应商按同样程序操作,均由军代表批准。

此外,公司每年根据市场和自身采购情况的变化修改合格供方目录,并经驻厂军代表审核备案。

(二)供应商遴选公司以保证军品质量为最高目标进行采购,对各类采购物资(原材料、电子元器件、外协加工件等)严格把关。

对所需的非标准制品,公司在生产协作之前确定厂家和价格之后,试行加工,质量合格方可采购。

对于重点物资供应商的考核,公司按照《采购过程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要求供应商满足如下条件:A、有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B、产品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C、产品质量稳定;D、产品性能满足公司产品的设计和工艺要求;E、价格合理,能按期交货,在数量上能满足订货要求,能够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F、具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相关资质。

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采购部牵头组织生产部、科研中心、试验中心、质量管理部、财务部并邀请军代表及用户代表对供方进行实地考察。

参与实地考察的人员结合各自主管的业务,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和指导。

实地考察后,相关部门根据对其进行现场审查的情况形成考察意见并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即成为“合格供方”。

5.生产模式军工行业生产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相关企业未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不得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

产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军用标准进行,由驻厂军代表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

(一)自主生产公司生产部根据已签订的军品销售合同及对未来一年市场预测情况,编制《年度生产计划》。

如遇军方或主机厂商临时订货,公司根据补充订货情况签订《临时增补(调整)计划》,并结合相关生产进度,调整《年度生产大纲》。

(二)外协加工为提升生产效率并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会将一些非核心生产步骤进行外协加工,主要包括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等,公司可以自主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加工单位,外协加工单位按照公司的要求加工并提供产品。

公司从质量体系、人员设备、技术实力等方面进行评估,选择外协厂家以保证外协质量。

公司外协加工部件大多为非标准化部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公司一般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取性价比较高的加工单位进行合作。

6.研发模式公司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负责整体研发工作,公司研发流程一般分为立项论证、方案论证、工程研制(初样、试样)和设计定型等阶段。

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0亿元,同比增长33.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97.61万元,同比增长21.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981.68万元,同比增长29.68%,其中,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8.99%。

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公司的起落架业务、刹车盘业务和机轮业务同比均实现一定增长。

战略层面,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行业波动,公司始终坚定发展信心,坚持“军品领先,民品拓展,军民融合,实业报国”的公司战略。

企业在稳住军工基本盘的基础上,根据国家需求和下游市场变化调整产业布局、开拓新的市场,尤其是在民用航空市场方面,新的管理层确立了三大方向:第一,在民机国产化方面,公司目前在积极地参与商飞公司各种型号的国产化工作,未来希望依托自身产品的质量和服务、高端人才优势、技术研发优势、产能和资质优势以及军用配套经验,为民机国产化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二,在民航航材自主可控方面,依托自身拥有的多个航司供应商资质,开拓不同种类的民航客户,从后市场角度满足航司的维修替换需求,提升国产化率;第三,从民航的前装市场角度来看,北摩高科未来将以子公司赛尼航空为载体,整合现有的人员、产线和设备,通过欧美质量体系贯标和工艺体系认证,积极开拓民航国际市场合作业务。

具体到各业务层面来看,起落架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完成两型起落架的阶段鉴定工作,并同步开始批量交付。

截止目前已完成四型机多架份的批量交付。

同时,公司扩充起落架生产线,逐步提升产能,配套采购多项起落架加工设备,为后续的产品交付提供保障。

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某两型机机轮完成状态鉴定并批量交付,某型机起落架、机轮完成阶段鉴定并小批交付,某型机起落架、某两型机机轮、某型机温度压力监控离冷却装置装机试飞成功,其余若干型号研制工作进展顺利。

同时,刹车控制系统、机轮温度压力及冷却装置已拓展至更多型号上。

刹车盘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开展碳碳、碳陶制动盘的研发和应用,预置体生产线已进入批产调试阶段,碳碳/碳陶刹车盘自动化生产线进入应用阶段。

军品方面,在某型发动机高速重载离合装置上开展预研,持续拓展碳盘应用领域。

民航方面,公司上半年陆续开展多个型号民航大飞机刹车盘的STC取证,以及某型国产飞机项目刹车盘的地面台架试验。

民航特种工艺认证方面,开展热处理、无损检测、表面处理、火焰喷涂、喷丸等多项NADCAP认证,上半年,公司子公司赛尼航空和天津全顺完成了NADCAP认证的申请和筹备,预计8月底前完成五类特殊过程的NADCAP资质认证,或将大力提升民用市场领域的产值,助力公司进入全球顶级供应链。

此外,公司今年上半年参与巴黎航展,航展期间,分别与美国波音公司、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法国赛峰集团、德国利勃海尔集团等国际航空巨头相关领导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交流洽谈。

北摩高科介绍了在飞机起落架着陆系统方面的专业优势及前期项目进展等情况,计划通过高层互访快速推动合作项目的实施。

发展进程

2003年4月15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西城分局核发《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京西)企名预核(内)字[2003]第10969206号),预先核准企业名称为: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王淑敏、高昆和唐红英签署《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共同出资设立北摩有限,注册资本300万元。

2003年5月8日,北京华益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开业登记验资报告书》((2003)华益验字第388号),确认股东各方认缴出资的300万元注册资本已按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全部缴足。

2003年5月13日,北京市昌平区工商局就公司设立向北摩有限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102212569685)。

2004年5月8日,北摩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陈剑锋将其持有的北摩有限出资合计9.72万元出资分别转让给孟家琳、闫荣欣,其中孟家琳受让0.9万元、闫荣欣受让8.82万元;同意韩春景将其持有的北摩有限8.82万元出资转让给王影;通过了新的公司章程。

同日,陈剑锋分别与孟家琳、闫荣欣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书》;韩春景与王影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书》。

2004年6月28日,北摩有限依法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102212569685)。

2007年5月14日,北摩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陆海、李金分别将其持有的北摩有限出资8.82万元、8.82万元转让给陈剑锋;同意由摩擦厂增加货币出资1,000万元;注册资本变更为3,000万元;同意修改公司章程。

同日,陆海、李金与陈剑锋签署了《出资转让协议书》。

2007年5月15日,北京恒诚永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变更登记验资报告》(恒诚永信验字[2007]第232号),经审验截至2007年5月10日,北摩有限已收到股东摩擦厂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1,000万元;变更后的累计注册资本3,000万元,实收资本3,000万元。

2007年5月29日,北摩有限依法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10114005696852)。

2007年7月16日,北摩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王惠洁将其持有的北摩有限8.82万元出资转让给陈剑锋;同意修改并通过修改后的公司章程。

同日,王惠洁与陈剑锋签署了《出资转让协议书》。

2007年9月20日,北摩有限依法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10114005696852)。

2016年3月1日,北摩有限召开临时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北摩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意聘请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及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对公司净资产进行审计评估,审计及评估基准日为2016年2月29日。

2016年5月20日,立信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16]第190841号),确认截至2016年2月29日,北摩有限账面净资产为32,812.56万元。

2016年5月31日,中联资产评估出具了《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改建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中联评报字[2016]第1341号),确认截至2016年2月29日北摩有限净资产评估价值为43,429.62万元。

2016年6月1日,北摩有限召开临时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北摩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北摩有限全体31名发起人股东共同签署《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同意以2016年2月29日为改制基准日,将经立信会计师审计的北摩有限账面净资产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总额10,000万股,净资产超过股本总额的部分计入公司资本公积。

2016年6月26日,北摩高科召开创立大会曁第一次股东大会,同意对北摩有限进行整体改制,并同意将北摩有限净资产折合为北摩高科股本,共计折合股本10,000万股,每股1.00元,净资产超过股本总额的部分计入北摩高科资本公积金,各发起人按照各自在北摩有限的出资比例持有相应数额的股份。

2016年9月1日,公司取得北京市工商局昌平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14750127772G),注册资本为10,000万元。

2017年度审计时,公司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对部分会计处理进行了修订,使得股改基准日扣除专项储备后净资产增加3,768.60万元;2018年3月30日,公司全体发起人股东签署了《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之补充协议》,对原发起人协议进行了补充修订。

同日,公司召开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折股方案及相应资本公积数额的议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