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矿科技 - 600980.SH

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4-05-12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BGRIMM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0-09-06
董事长
卢世杰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北矿科技
股票代码
600980.SH
上市日期
2004-05-12
大股东
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47.53 %
董秘
冉红想
董秘电话
010-63299988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陈永毡;许倩琳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0007109270385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2000-09-06
法定代表人
卢世杰
董事长
卢世杰
企业电话
010-63299988
企业传真
010-63299988
邮编
100160
企业邮箱
bgrimmtec@bgrimm.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18区23号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矿冶装备和磁性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配套技术咨询服务

经营范围:磁性材料、磁器件、稀土、合金材料、化工材料(危险化学品除外)、电子陶瓷材料、电子器件、机械电子设备的生产、销售、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有色金属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的开发;开发、委托加工、销售矿山设备、冶金设备、自动化仪器仪表、信息技术及软件产品;矿山、冶金、磁材、建材、化工、石油及环保行业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进出口业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9月6日成立,2004年5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980。

2016年6月14日更名为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控股股东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大型中央企业。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已形成了以博士和正高级工程师为学术带头人、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科技研发团队。

北矿机电是我国矿冶装备研究、设计和制造的重要基地,成功开发了多种新型高效矿冶装备,是“国家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矿物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体研究单位,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资委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工信部、发改委、北京市等数十项重大科技项目,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产品在国际矿冶装备市场的占有率稳步攀升,尤其是大型浮选装备在国内矿山行业市场占有率较高,在国际市场也占有一席之地。

北矿磁材是国内较早从事铁氧体磁性材料开发和生产的单位之一,是“国家磁性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体单位,是全国磁性元件与铁氧体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磁记录材料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单位,主持了多个磁性材料行业重要标准的制定,长期以来积极推动我国磁性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北矿磁材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各种磁性材料产品,在高性能铁氧体磁性材料上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株洲火炬从事有色冶金装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冶金流程装备、固废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工艺及装备以及节能环保装备等,同时为客户提供有色冶金领域相关的技术服务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服务。

株洲火炬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首批节能服务企业。

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荣誉。

公司已发展成为涵盖高效矿冶装备和先进磁性材料为核心主业的高科技企业,多项产品和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世界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

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组合,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锚定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年度经营目标,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市场开发、精益生产、管理提升等各项工作,着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与价值创造能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5,242.66万元,同比增长15.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31.1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82.3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29%。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聚力科技创新,培育新质动能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新驱动为主线,围绕产业链优化服务链、打造创新链。

依托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统筹科研院所转制企业优势要素资源,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在国家和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领先地位,逐步打造原创技术创新高地。

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一系列措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并以创新为核心动力,推动公司的发展战略,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公司科研基金项目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及有市场前景的前沿技术研发,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储备新动能。

2025年上半年,公司获批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公司参与的《天然石墨资源高效绿色开发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及产业化应用》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一等奖,《低品位复杂共生钒钛磁铁矿资源高效分选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矿冶装备方面,持续开展装备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的研究及成果转化,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北矿机电自主研发出世界最大规格800m³超大型智能浮选机,在云南某大型选矿厂完成工业试验,标志着我国浮选装备迈入全新高度;开发的流态化浮选系统实现工业级浮选法预先抛废;开展200m3充气自吸浆浮选机试验研究;大型电磁精选磁选机获得成功应用,浮选机叶轮-定子磨损检测技术实现技术突破,选矿装备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株洲火炬研发的大型阴极锌熔铸装备、超长锌片垛输送线技术应用不断深化,锌合金铸锭过程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持续提升固废资源化关键技术,推动多个固废资源化项目和环保升级改造项目投产;开发了资源综合回收利用专用技术装备,实现了从工业固废中综合回收镍、钴金属。

通过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矿冶领域的行业地位。

磁性材料方面,持续推进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引领性强的磁性材料的研发及工程转化。

大尺寸磁环用高填充量永磁铁氧体注塑磁粉采用粒度分布优化和调控技术,流动性和外禀磁参数提升明显,通过客户评价;高剩磁BMXF-4DB产品、高塑化粒料、挤出成型用柔性钐铁氮粒料等一批新产品进入产业化,高性能烧结粗粉BMS-9.5B、BMS-9.6及BMS-12H成功实现量产,高性能干压磁粉BMS-5D以及BMS-2.9批量生产,BMS-6ESy高剩磁粗粉实现批量供应,粘结磁粉绿色环保工艺完成中试验证,稀土永磁材料中试线开展多种牌号产品的性能优化,铁氧体吸收剂产品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

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为磁性材料业务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深化市场开拓,巩固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主动融入市场,提高市场应对灵活性和前瞻性。

多元化推进市场开发,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抓住国内工业固废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的机遇,积极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开拓,与沿线国家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国际市场开发,业务范围已拓展至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维护与重点客户的良好关系,广泛获取项目投资信息,开展深度技术交流,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同时深耕国内中小客户,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推出新技术、新产品等措施,国内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

矿冶装备业务积极把握矿产资源增储上产的战略机遇和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依靠技术优势在国内外取得多个具有示范性的合同项目,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实现批量推广应用;精准把握市场机遇,持续加大新能源关键矿产市场的推广力度;积极推广备件与服务业务运行模式,探索选矿作业段总包业务。

株洲火炬抢抓存量市场智能化升级换代与新建扩能双重需求,依托其在锌铅熔铸装备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巩固市场份额,在2025年SMM铅锌矿山及冶炼设备供应商评选中荣获“卓越贡献奖”。

公司以技术优势巩固国内矿冶装备市场领先地位,同时为国际市场开发提供有力支撑与示范效应。

磁性材料业务以市场趋势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持续优化产品类型,提升产品性能,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营销部与技术部门紧密合作、联合攻关,以市场为导向积极研制新产品并成功推广,精准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积极开拓市场,开发新用户,深化重点客户合作关系,稳步开拓海外市场。

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和市场策略优化,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业务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化发展。

3、优化发展布局,提速战新业务公司以战略规划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推动高效能产业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战新业务提速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夯实战新业务发展基础。

公司智能矿冶装备产业基地产能进一步释放,有效提升了公司智能矿冶装备研发及生产能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高效节能有色金属熔炼装备产业化基地二期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生产保障能力。

公司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节能环保和新材料领域,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加速战新业务的发展。

在矿冶装备方面,公司成功开发出用于低品位矿石高效分选的超大型智能高效浮选机,并批量出口至塞尔维亚、刚果(金)等地,显著提升了我国大型浮选设备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公司在矿山环保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浓密机和水处理设备等新技术产品成功推向市场;细粒浮选装备有效解决了细粒矿物尾矿回收难题,为矿产资源行业的绿色、高效、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智能化升级的超大型阴极锌熔铸装备在高质量生产、效能提升和节能降耗方面表现卓越;超大型工频熔锌感应电炉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在磁性材料方面,公司加速向绿色化、低碳化、高端化转型,不断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占比,积极开展高性能稀土永磁等功能材料的技术研发,充分发挥稀土永磁材料中试线效能并实现小批量供货,持续为新兴产业提供高性能材料支持。

4、深化改革攻坚,提升治理效能公司按照“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要求,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公司贯彻落实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对标世界一流价值创造行动完成收官,按照“科改示范行动”要求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制定改革举措,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新产品新产业发展水平,深化市场化改革。

强化董事会建设,深化落实董事会六项职权,充分发挥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作用,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激发公司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健全内控合规体系,严格落实内部控制规范要求,强化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管理,多举措深化管理提升,有效增强运营能力和治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项目组织实施机制,与现有相关部门形成联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业务协同,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效能;北矿机电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按步骤、分重点推进管理改进与优化工作,促进管理流程持续完善;公司定期梳理子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降本增效、风险防范等重点工作情况及成效,定期编制《提质增效进展报告》,推动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持续开展双控体系建设,实施双重预防控制体系,利用安全周报作为主要载体,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相关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安全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水平,提高安全管理效能。

5、加强内部协同,夯实生产保障报告期内,公司成立协同工作小组,采取多项措施促进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在业务协同方面,推动各子公司开展内部供应链协同,落地多个合作项目;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研发部与株洲火炬发挥各自优势,持续推动铅锌熔铸全流程成套智能装备的优化升级和批量推广;在生产协同方面,发挥区域优势协调生产制造工作,在安全、质量等方面统筹管理、调配资源,定期召开生产运营协调会,加强信息共享和管理经验交流,提升生产保障能力;在质量管控方面,搭建信息汇集平台,掌握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为公司科学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在生产保障方面,开展市场支持技术资料标准化工作,持续加强图纸标准化和产品结构模块化,缩短生产准备时间,提高市场反应效率;沧州和株洲的生产基地分别通过搭建信息化系统和推动技术管理系统上线,优化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6、践行绿色理念,筑牢发展根基公司将ESG(环境、社会、治理)理念深度融入战略决策与运营实践中,坚持科技赋能,将绿色基因厚植产品设计与生产全过程,持续推动绿色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打造绿色低碳解决方案,推动行业节能减排与资源高效利用。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研发的大型高效选冶装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单位能耗,减少尾矿排放,助力绿色矿山建设;研发的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装备批量应用,推动有色冶金行业的绿色转型;开发高性能永磁材料,用于高效永磁电机,助力节能减排。

同时,公司积极推进生产过程的绿色化改造,通过采用光伏发电、精益生产、工艺节能、效率提升、设备更新换代等各种途径减少自身碳排放,构建低碳绿色循环体系。

2025年上半年,阜阳公司新建二期0.74MW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公司已累计建成7.65MW光伏发电项目,有效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加速推动绿色能源转型。

发展进程

北矿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是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经贸企改[2000]697号文批准,由原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下属的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以其与磁性材料和磁器件的科研、开发、生产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及相关负债投入,联合以货币资金方式投入的钢铁研究总院、机械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江门市粉末冶金厂有限公司等五家单位,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于2000年9月6日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1000001003425。

日前,公司办理完成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北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经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并核准,自2016年6月29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北矿磁材”变更为“北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