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石化油服 - 600871.SH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5-04-11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Sinopec Oilfield Service Corporation
成立日期
1994-11-21
董事长
吴柏志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石化油服
股票代码
600871.SH
上市日期
1995-04-11
大股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52.59 %
董秘
柯越华
董秘电话
010-59965998
所在行业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香港立信德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注册会计师
金春花;苗颂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海问律师事务所,中伦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0006259082971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1994-11-21
法定代表人
吴柏志
董事长
吴柏志
企业电话
010-59965998
企业传真
010-59965899
邮编
100728
企业邮箱
ir.ssc@sinopec.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吉市口路9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物探、钻井、测录井、井下特种作业、工程建设等服务。

经营范围:为陆上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提供地球物理勘探、钻井、测录井、井下特种作业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以及承包境内外石油工程、天然气工程、化工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工程、房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工业装置工程等工程。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SSC)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的中国大型的综合油气工程与技术服务专业公司。

拥有超过60年的经营业绩和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是中国一体化全产业链油服领先者。

2012年6月28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实施石油工程专业化整合重组,将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江汉油田、江苏油田、河南油田、华北石油局、西南石油局、华东石油局8家油田企业的石油工程业务整体剥离,与集团公司总部石油工程管理部及国际石油工程公司、上海海洋石油局整合,成立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2014年,公司利用仪征化纤上市平台在上海、香港两地同步上市。

股票代码SH600871,HK1033,简称石化油服。

公司有地球物理、钻井工程、测录井、井下特种作业和工程建设五大业务板块,涵盖了从勘探、钻井、完井、油气生产、油气集输到弃井的全产业链过程。

公司拥有丰富的经验、先进的装备和雄厚的研发实力,在页岩气、致密油气田、高含硫气田、超深油气田及老油田综合服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作业经验,公司为中国首个页岩气商业开发项目-涪陵页岩气项目,提供了钻井、压裂、测试的全过程工程服务。

公司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综合型国际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提供商,凭借良好的服务质量、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和成本优势,建立起了一个多元化的国内外客户群,先后在中国20多个省开展了油气工程作业,海外30多个国家执行油田技术服务项目,已成为沙特、科威特和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市场有重要影响力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承包商。

商业规划

以下涉及的财务数字,除特别注明以外,均节录自本公司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之未经审计半年度财务报告。

半年度业绩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改革发展的深层挑战,本公司统筹推进生产经营、技术创新、改革发展、安全环保等工作,着力提升业务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深化人力、资产等资源优化,依托全产业链优势拓展轻资产、高端业务市场,推动智能化装备与低碳化技术协同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经营业绩稳定提升、财务状况保持稳健。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70.5亿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368.2亿元增长0.6%;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人民币4.5亿元增长9.0%,基本每股盈利人民币0.02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0.002元。

业务回顾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加大一体化和区域优化力度,强化技术攻关、深化改革发展、全力攻坚创效、压实风险防控,生产经营保持平稳运行,主要经营指标实现良好增长。

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创“十三五”以来同期最好水平,累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636.7亿元,同比增长3.2%。

其中,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市场新签合同额人民币343.7亿元,同比增长3.0%;国内外部市场新签合同额人民币96.8亿元,同比下降42.7%;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96.2亿元,同比增长71.8%。

1、物探服务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物探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8.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1.5亿元下降15.6%。

完成二维地震1,859千米,同比增长38.4%;完成三维地震5,227平方千米,同比下降26.1%。

本公司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均获得重大突破;海域OBN三维采集技术支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个中深海自营油田取得勘探重大突破;大力提升采集资料品质,地震资料优良率达到90.6%,较合同要求提升4.3个百分点;新签胜利油田盘河井源三维开发地震采集、江汉油田红星三维地震采集、西南油气资阳高精度三维试验、东北油气富裕-依安区块二维等项目。

2、钻井服务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钻井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81.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88.8亿元下降3.6%。

完成钻井进尺560万米,同比增长2.2%,完成年度计划的54.4%,超计划进度运行。

本公司持续优化队伍规模,队伍布局更趋合理,单队钻井进尺同比增长4.5%;全面深化甲乙方一体化运行,突出抓好重点井和示范井的运行管理与技术支撑,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四提”取得良好成效。

SHZ4-7X井完钻井深8,476米,钻井周期59.6天,首次将西北油田8000-8500米深井钻井周期控制在60天以内;焦页44-Z5HF井,完钻井深8,517米,水平段长5,442米,刷新国内页岩气水平井水平段新纪录。

3、测录井服务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测录井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7.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6.0亿元增长8.1%。

完成测井13,791万标准米,同比增长9.0%;完成录井进尺464万米,同比增长10.5%。

本公司持续推进技术研发,随钻测井技术突破随钻方位电阻率前探测、可回收随钻电磁波电阻率仪器等技术,逐步建成大满贯随钻测井系列;套后测井技术累计应用50余口井,实现套后声波、中子、密度、电阻率一趟测。

自研旋导累计应用378口井,进尺49.85万米,趟钻成功率达到91%,稳定性可靠性持续提升,形成了超300口井的年施工能力。

4、井下特种作业服务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井下特种作业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51.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55.7亿元下降7.7%。

完成井下作业2,963井次,同比增长16.4%,重点工区压裂施工效率同比提高6.0%。

175兆帕超高压压裂装备和技术在铁北1侧井推广应用,试气获日产31.45万立方米高产工业气流,助力“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重大突破。

加快连续油管侧钻、光纤监测等特色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特色业务发展。

深入推进难动用储量合作开发,上半年实施合作开发区块35个,动用储量2,682.9万吨、新建产能40.1万吨,带动钻井进尺105.1万米。

5、工程建设服务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工程建设服务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86.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2.6亿元增长19.3%。

累计新签合同额人民币170.2亿元,同比下降4.3%;累计完成合同额人民币99.9亿元,同比增长32.5%。

上半年,本公司建设的74项重点项目安全有序运行,参建的红星净化站工程一次投产成功;大牛地气田乙烷回收工程,主要建构筑物完成,橇块及设备就位,按计划运行;大沙坝油库迁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助力中国石化增储上产。

新签东营原油商业储备项目站内设计施工采购总承包(EPC)项目,合同额人民币32.1亿元;新签国家管网川气东送二线天然气管道工程鄂豫赣皖浙闽段干线施工总承包施工一标段,合同额人民币21.2亿元。

国际业务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国际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92.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88.9亿元增长4.3%,占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的25.3%。

上半年,本公司海外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沙特市场,积极组织参与竞标沙特阿美公司非常规压裂增产服务项目;科威特市场,签约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KOC)南部钻井大包项目、钻修井人力资源招聘项目,顺利通过KOC测井、射孔、海洋钻机服务资审,成为科威特市场唯一拥有钻井一体化服务能力的承包商;签约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西部、北部区块钻完井总包项目;成功中标阿尔及利亚4部钻机项目并顺利开钻;乌干达、墨西哥等长周期地面业务项目及物探业务项目进展情况良好。

技术研发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锻造支撑增储上产核心利器。

研制发布中国石化首套自主研发的“Idrilling(应龙)科学钻井系统”,钻井优化技术累计应用411口井,平均钻井周期缩短12.7%,平均机械钻速提升19.4%;针对页岩油开发需求研发了新型钻头和钻完井系列技术,民丰洼陷页岩油钻井周期最短纪录降至17.05天;175℃方位电阻率探边仪器在中国石化以外市场应用取得突破,在中国石油大港官页区页岩油应用10口井,井底循环温度均超143℃,最高循环温度达到157℃,单趟井下最长工作时间320小时,创同区页岩油最深井深和最高循环温度等多项记录,助力高端技术服务在中国石化以外市场开创新局面。

建立中国石化CCUS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中标延长油田百万吨级CCUS工程勘察设计项目,首次实现在中国石化以外市场应用。

上半年,本公司申请专利540件,其中发明专利341件;产品产业化实现产值人民币8.9亿元。

内部改革和管理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加快推进“做优一专业、强化一业务、建好一区域、优化两资源”改革,全力锻造低成本优势,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优化重塑井下作业系统,系统实施精简组织机构、压减低效队伍、优化岗位设置等措施,已撤销各类机构41个,压减队伍54支;全面启动外委业务规范优化工作,推进外委业务全流程管控、全链条降本,促进内部优势资源共享,实施外委转自营项目550个,分包、外委费用同比压降人民币1.4亿元;大力推进西北工区钻机自动化示范工程建设,完成15台钻机自动化装备改造配套,目前西北工区配置自动化装备的钻机总数达25台,完成了塔河主体区块首个集中居住点选址征地工作,组建了专业搬迁队;深度优化人力与装备资源,业务承揽输出6,619人,加大装备资产统筹盘活,调剂钻机、高温定向等仪器装备创效人民币0.8亿元。

精益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实施全级次机构分类预算管理,狠抓生产经营单位资源创效能力提升、严控管理机构费用,非生产性费用同比压降12.8%。

资本支出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完成资本支出人民币9.5亿元,同比增长80.6%。

主要用于更新2台40型全自动钻机、5台全自动化修井机,购置自研旋转导向仪器9串,建设1艘LNG双燃料支持船,购置22套动力猫道等。

发展进程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是于1993年12月3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仪征市。

本公司为原国有企业仪化集团公司,现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仪征分公司(以下简称“仪化”)重组的一部分。

公司名称由“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inopecYizhengChemicalFibreCompanyLimited”变更为“SinopecOilfieldService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