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生产制造销售重型卡车和柴油发动机。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进出口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动力科技、整车及零部件领域内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发电技术服务;电机制造;电动机制造;船用配套设备制造;机动车修理和维护;电池销售;电池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通用设备修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润滑油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报废机动车回收;报废机动车拆解;广告发布。(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柴油机厂,上海吴淞机器厂等),始建于1947年,现隶属于上汽集团,1993年改制为在上交所发行A、B股的国有控股公司。
2021年,公司通过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实现“重型卡车+柴油发动机”两大产业板块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重型卡车业务将以全资控股的上汽红岩汽车有限公司为平台,积极布局智能重卡及新能源重卡,打造成为商用车重卡领域的头部企业,并通过新能源、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技术领域的创新,打造智能重卡、新能源重卡的领导地位;柴油发动机业务将延续国内领先的全系列、多领域独立供应商的定位,持续扩充产品型谱,拓展新的细分市场,进一步提升产品在新能源化与智能网联化方面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国内外商用车、工程机械、农机、船舶和发电机组客户提供技术领先的产品。
公司拥有国家认证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拥有乘用车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先进的自动化、数字化生产线,大力推行智能工厂建设。
公司坚持“实施名牌战略、培育质量文化、追求质量效益、保证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践行“加强系统策划,倡导环境友好;履行合规义务,全面预防污染;推行清洁生产,坚持资源节约;贯彻持续改进,追求绿色发展”的环境方针。
在70多年的发展征程中,公司以卓越的品质、周到的服务,惠及全球用户,成为价值创造的典范。
1、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
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面对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围绕“双赛道”发展战略和全年经营目标,解放思想,提质增效,创新破局,抓住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等发展机遇,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狠抓产品与营销两端,努力加强市场开拓、产品技术研发、降本增效等工作,上半年实现柴油机销售86,265台,同比增长13.60%,但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汽红岩受资不抵债、生产营运资金紧张和经营困难等影响,上半年仅实现整车销售569辆,同比降低87.57%;受此影响,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29亿元,同比下降23.8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1亿元,上年同期为-6.89亿元,同比有所减亏。
柴油机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面对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努力做好各项经营工作:一是积极加大车用、工程机械、船机、电站配套市场和出口市场的开拓工作,在稳住基本盘的同时,业外市场销售4.36万台,同比增长32%,创10年来新高;其中,工程机械配套市场销量增长39%,船机电站配套市场(含数据中心配套市场)销量增长48.8%,上半年出口业务新建18家海外服务网络,为下半年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产品研发工作,上半年在做好产品升级迭代与质量提升的同时,提高研发效率,瞄准矿卡市场、数据中心建设等机遇,开发了17J矿卡、12/16VK电站等行业领先的新产品。
三是在运营管理上,打造智慧型制造企业,持续优化生产线工艺及效率,通过灵活的全产线跨岗组合策略、型谱收敛等一系列组合拳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单台制造成本降低11%,单台服务费用降低25%,智能制造和精益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四是新能源业务项目有序发展,初步建立以业内配套为本,持续突破业外配套的市场拓展策略,电池PACK、电驱桥合计销售5,760套,同比增长86.6%,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积极开拓公交、轻卡、换电市场配套。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取得柴油发动机业务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17项)。
重卡业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汽红岩受连续多年亏损、资不抵债、诉讼较多、现金流紧张等原因,经营十分困难,上半年仅实现重卡销售569辆,同比降低87.57%,实现销售收入1.98亿元,同比减少85.68%,实现净利润-3.89亿元(上年同期-7.78亿元)。
上半年上汽红岩的重点工作:一是加强了应收账款催收清欠工作;二是积极与银行、供应商等沟通,努力化解债务风险,包括积极配合上汽红岩金融机构债委会研究司法重整思路、积极与相关方研究风险化解框架方案等工作;三是积极洽谈开展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工作,以获得更多资金与资源支持。
截止目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已裁定受理了上汽红岩重整申请,上汽红岩正在重整程序中。
2025年上半年,上汽红岩新取得重卡业务专利2项(均为发明专利)。
在内控管理工作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强化责任导向,明确部门内控职责,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推动管理层从“重视”到“抓实”,通过考核推进制度修订和流程优化,有效提升公司治理。
持续上线内控管理系统,实现合同审批、资金支付等环节线上留痕与自动预警,为问题追溯提供确凿依据。
稳步推进子公司内控体系一体化建设,确保“顶层设计+基层落地”,严格按照企业内控体系18项指引循序完善体系梳理,避免制度碎片化。
2、2025年下半年公司经营计划2025年下半年,公司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仍存在较大挑战,国民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但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较多,国内有效需求仍不足,国内重卡和柴油机行业整体产能过剩,企业间同质化竞争激烈,经营仍面临较大的压力。
但随着国家继续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和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国内宏观经济将继续回升向好。
公司将继续贯彻双赛道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提质增效,创新破局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围绕年度经营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努力做好各项经营工作。
柴油机业务方面:2025年要继续贯彻双赛道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提质增效,创新破局,一是市场开拓上,继续加大市场开拓,加强营销能力建设,深耕工程机械、农机及船电配套市场,抢抓数据中心电站配套市场机遇,加大大型柴油发动机板块的投入,全力突破海外市场,重点聚焦电站单机细分市场、挖掘机市场、大马力拖拉机和国际市场,实现销量增长目标。
二是产品开发上,全面推进增程混动解决方案在非道路及商用车上的应用,确保20VK电站、D25业外配套等重点项目高效推进,通过标准化、平台化,模块化设计降本,提高研发效率,从源头降本和塑造产品竞争力。
三是生产运营上,继续推进数字化工厂建设,强化跨部门数据协同与工艺设计联动,运用大数据建模,优化排产,控制库存,敏捷化响应客户订单,通过全系跨岗作业与更灵活的生产组织方式,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造核心竞争力。
四是继续加强组织建设,优化结构、精益人效,积极探索创新激励机制,激活组织效能,努力提升组织效率。
重型卡车业务方面:2025年7月1日,上汽红岩债权人重庆安吉红岩物流有限公司以上汽红岩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但仍具备重整价值及重整可行性为由,已向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重庆五中院”)申请上汽红岩破产重整,重庆五中院于2025年7月18日裁定受理了重庆安吉物流提出的上汽红岩重整申请,目前,上汽红岩正在重整程序中。
上汽红岩作为公司重卡生产经营平台,若重整得以成功实施,将有利于化解上汽红岩债务风险,也有利于减轻公司经营压力。
在重整期间,上汽红岩将依法积极主动配合法院及管理人开展相关重整工作,确保生产经营和员工稳定,最大程度保障各方权益;履行债务人的法定义务,在平等保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前提下,积极与各方共同论证解决债务问题和未来经营发展问题的方案;积极引进外部投资者,力争通过重整计划的执行,最大程度改善上汽红岩资产负债结构,从而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公司体系内债务体量,保护广大中小股东利益。
由于上汽红岩重整计划尚未确定,重整进程及结果尚存在不确定性,对公司的最终影响尚不确定,但不会对公司非重卡业务造成重大影响。
公司将根据重整结果,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最终上汽红岩重整工作对公司的影响取决于未来的重整方案及法院裁定结果等。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1993年12月27日经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和上海市证券管理办公室以[沪经企(1993)411号]和[沪证办(1993)111号]文批准设立,由上海柴油机厂作为独家发起人整体改组而成。
2001年4月29日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企股沪总字第019023号。
公司所发行的A股和B股分别于1994年3月11日和1993年12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近日,公司取得了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公司中文名称由“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新动力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SHANGHAIDIESELENGINECOMPANYLIMITED”变更为“ShanghaiNewPowerAutomotiveTechnologyCompanyLimited”。
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办理,公司A股和B股的股票简称将自2022年3月30日起由“上柴股份”和“上柴B股”变更为“动力新科”和“动力B股”。
公司A股和B股的股票代码“600841”和“900920”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