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浮法玻璃、建筑加工玻璃、汽车加工玻璃、特种玻璃。
经营范围:研发、生产各类浮法玻璃、压延玻璃、汽车玻璃、深加工玻璃以及其他特种玻璃系列产品,销售自产产品。上述同类商品以及原辅材料的批发、进出口、佣金代理(拍卖除外),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配套服务,自有房屋租售。(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专项规定、质检、安检管理等要求的,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许可后开展经营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耀皮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名: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成立于1983年11月24日,是中英合资集团化公司。
1993年,公司改制上市,成为中国玻璃制造行业较早的上市公司。
中方发起人股东是近代玻璃工业的摇篮上海耀华玻璃厂,外方股东是跨国集团公司英国皮尔金顿(简称“皮尔金顿”),拥有130多年玻璃生产制造历史,是浮法工艺的鼻祖。
公司自成立之初引进皮尔金顿的浮法玻璃制造工艺填补国内空白以来,一直作为国内高品质玻璃的代表,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合资企业,全国外商投资创汇创利双优企业,公司浮法玻璃和建筑玻璃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和“上海名牌产品”,“耀皮”商标被认定为“上海市著名商标”。
2020年,公司成立上海耀皮玻璃研究院,其检测中心于次年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浮法玻璃、建筑玻璃、汽车玻璃和特种玻璃四大领域,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销售网络遍布海内外。
在浮法玻璃领域,公司建立天津、常熟和大连三个生产基地,目前共拥有五条先进技术的高端浮法玻璃生产线,生产制造超白玻璃及其在线Low-E镀膜玻璃、超白浮法WG导电玻璃、汽车用在线Low-E镀膜玻璃、BIPV和钙钛矿发电用TCO在线镀膜玻璃、聚光太阳能用热发电CSP超白玻璃、电子玻璃及各种厚度汽车级浮法玻璃,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和家电等领域。
在建筑玻璃领域,公司目前共拥有上海、天津、江门、和重庆四个生产基地,生产制造复合玻璃(夹层中空)、节能玻璃、造能玻璃、特殊功能玻璃以及特殊装饰玻璃等加工玻璃。
安全、环保、节能系列的高端特色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北京中国尊、北京大兴机场、上海中心大厦、上海浦东机场、香港环球贸易广场、日本新东京电视塔、新加坡金莎酒店、科威特哈马拉大厦、上海顶级科学家会堂酒店、首都副中心大运河博物馆等地标性建筑。
在汽车玻璃领域,作为国内汽车玻璃制造业历史悠久企业之一,耀皮拥有上海、仪征、武汉、常熟、天津、桂林共七个生产基地,生产制造各类汽车的前挡、后挡、车门、天窗等玻璃。
目前已成为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上汽乘用、广州广汽、比亚迪、奔驰、中国一汽等国内、国际知名汽车厂家的优秀供应商。
在特种玻璃领域,主要特色产品包括应用于家用电器及建筑装饰的产业和装饰玻璃;应用于民用航空飞机挡风玻璃的航空玻璃原片;应用于军工领域的防弹玻璃;应用于建筑、车辆、船舶、航空等行业的消防和安防区域的特种防火玻璃等。
公司的理念是“永远有新的追求”,公司将坚持“一二四”总体战略,即:一个中心——以耀皮研究院为创新研发中心;两化融合——上下游产业一体化、产品差异化,融合协同发展;四个产业方向——浮法玻璃产业、建筑玻璃产业、汽车玻璃产业、特种玻璃产业,聚焦“双碳”目标,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以高附加值差异化新产品实现产业引领,为美化环境贡献“耀皮力量”。
在行业环境复杂多变、贸易政策持续调整的大背景下,公司以既定发展战略为指引,统筹推进“上下游一体化”“产品差异化”经营方针,立足“创新突破”为主线,围绕产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开展经营工作。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18亿元,净现金流1.63亿元,利润总额1.25亿元,同比增长52.44%,归母净利润8,636.60万元,同比增长37.92%。
报告期内,各业务板块生产经营开展情况如下:1、浮法玻璃板块以“提质增利”为核心,动态调整产品结构,聚焦高附加值产品,维持稳产高产,主材降本成效显著,经营业绩持续提升。
在汽车玻璃原片领域,公司依托PG系玻璃、F绿和A绿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和差异化销售策略,总体销量持续上升。
公司也积极开发海外客户,外销市场立足产销结合,并做好价格波动等风险应对策略。
在太阳能领域,公司抓住国家政策的扶持期与红利期的机遇,充分发挥TCO玻璃在碲化镉、钙钛矿薄膜太阳能发电玻璃的先发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2025年上半年TCO玻璃和CSP光热发电玻璃的销量稳定,公司与中建材、浙江龙焱等头部碲化镉镀膜公司以及仁烁光能等头部钙钛矿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于2月启动了主要投资于大连耀皮和天津耀皮的TCO玻璃生产线升级改造和扩容的定增项目,并积极推进中,项目于7月29日获得上交所受理,公司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2、建筑加工玻璃板块持续强化差异化产品销售,差异化产品占比逐步提升,BIPV产品应用于多个项目;异形和特殊尺寸玻璃等多项差异化产品的技改取得突破,助力承接高难度订单,增强在市场下行周期中的抗风险能力。
面临房地产终端市场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建筑加工玻璃板块积极实施以特种玻璃带动普通玻璃销售的市场战略定位,以及以低能耗、近零能耗产品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产品和以BIPV为代表的新一代造能产品,各生产基地在工艺持续研发和突破产品的超宽、超长、超重生产极限,开发和升级异形拼接BIPV玻璃、调光玻璃等差异化新品,应用于上海西岸会展(世界智联大会主会场)、福州机场(碲化镉发电玻璃)、济南机场塔台及附楼幕墙、深圳深湾玖序花园、重庆潜能中心等多个特色项目。
3、汽车加工玻璃板块积极开拓新能源客户,对收入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上升,研发项目数量进一步增长。
汽玻板块顺应市场发展,积极调整客户结构。
吉利、北汽和比亚迪等新能源客户新车型量产;夹层前挡、夹层天窗、夹层车门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叠加国产材料替代带来科学降本,毛利率继续提升。
同时,承接了上汽乘用车尚界、比亚迪天幕等多个新项目,为销售收入蓄能;外销修配玻璃获得NSG南欧、加拿大、北欧等客户,针对客户需求的多个产品开发中,为后续桂林工厂的提升奠定基础;外销OE新业务也取得重大突破,获得德国奥迪车门项目;与天窗制造商合作出口的钢化、夹层新项目进入开发阶段,为后续量产做准备;与股东方NSG在日本、美国、欧洲有多项合作,巩固了全球化协同战略机制。
4、研究院积极推进年度计划,持续开展多项研发工作,为常熟汽玻四银镀膜线Low-E新产品做基础开发。
同时团队还开发了无银系列、超级保温系列、近零能耗系列等多个符合市场填补市场短板的产品。
公司系于1983年6月7日经国家外经贸部以外经贸资字(1983)11号文批准成立,并于1993年8月至11月经有关部门批准,改制为上海耀华皮尔金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1月28日本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