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房地产开发、物业服务、商业运营、房地产专业服务
经营范围:房地产开发、投资及投资管理、物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销售建筑材料。
信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地产”)发端于中国信达成立时中国建设银行划转中国信达的9家资本金实体,2008年12月成功重组上市,股票代码600657.SH。
现下设北方区域公司、沪苏区域公司、华中区域公司、华东区域公司、华南区域公司、西部区域公司、信悦资管公司等7家直属二级公司,管理一级房地产开发资质企业3家。
信达地产致力打造专业特色的不动产资源整合商,作为中国信达旗下涉房类业务的资本运作平台、专业开发平台、专业服务平台,积极参与防范化解行业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立足上市公司市场经营主体,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以商业运营、物业服务、房地产项目监管和咨询服务为支撑,努力探索和实践新的发展模式,以公司高质量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2024年3月20日,中国房地产协会、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共同发布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测评成果,信达地产位列“2024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实力TOP500”榜单第38名,同时位列“2024房地产开发企业国企综合实力TOP50”榜单第22名。
信达地产实施重点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关注经济强市与人口导入城市,以长三角、大湾区、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五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为主,持续深耕部分已进入的二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及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根据公司集团管控能力持续优化城市布局。
(一)房地产市场回顾与展望2025年上半年我国克服国际形势变化、外部压力加大带来的困难,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经济总体运行保持平稳,但经济增速仍面临一定压力,其中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下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降幅较1-5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如下图1所示。
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新开工、竣工有所减少。
1-6月份,房屋施工面积633,32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1%;房屋新开工面积30,364万平方米,下降20.0%;房屋竣工面积22,567万平方米,下降14.8%。
图1: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5(%)-10.1-10.2-10.2-10.1-9.8-9.9-10-10.3-10.4-10.3-10.6-10.7-11.2-152024年1-7月1-8月1-9月1-10月1-11月1-12月2025年1-3月1-4月1-5月1-6月1-6月1-2月2025年1-6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同比持续下降,不过在房地产“止跌回稳”政策的推动下,降幅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15.5个百分点;销售额44,241亿元,同比下降5.5%,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19.5个百分点,如下图2所示。
图2: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销售额增速10(%)0-2.6-2.1-2.8-2.9-3.5-3.0-3.2-3.8-5.1-5.5-10-12.9-15.8-14.3-18.6-18.0-17.1-19.0-20-17.1-20.9-19.2-23.6-22.7-25.0-24.3-302024年1-7月1-8月1-9月1-10月1-11月1-12月2025年1-3月1-4月1-5月1-6月1-6月1-2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增速在销售总体下滑的影响下,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有所下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0,202亿元,同比下降6.2%。
其中,国内贷款8,245亿元,增长0.6%;自筹资金17,544亿元,下降7.2%;定金及预收款14,781亿元,下降7.5%;个人按揭贷款6,847亿元,下降11.4%。
3所示,2025年1-6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降幅较1-5月份扩大0.9个百分点,行业资金链仍然有待改善。
图3: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增速(%)2024年1-7月1-8月1-9月1-10月1-11月1-12月2025年1-3月1-4月1-5月1-6月1-6月1-2月0-3.6-3.7-4.1-5.3-6.2-10-17.0-19.2-18.0-20.2-20.0-20-22.6-21.3-30房地产市场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城市市场分化明显,总体上一、二线城市市场好于三、四线城市。
报告期内,公司进入的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长三角的杭州、宁波、合肥等城市,以及西部地区的重庆、成都、西安的经济活跃度较高,房地产市场的韧性较强,仍然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其中改善性住房需求较为旺盛。
上半年,各级政府持续放松房地产政策,出台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举措。
202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
202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025年6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提出,进一步优化现有政策,提升政策实施的系统性有效性,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上半年各地降低房贷利率,优化公积金贷款,加大购房补贴等多措并举,有效带动了一部分的购房需求,但房地产市场整体的去库存压力依然存在,市场仍处于筑底阶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1.4%;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2%,同比下降3.0%;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4.6%。
展望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形势,总体上相关房地产政策有利于改善市场供求关系,有利于推动市场止跌回稳。
2025年7月中旬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
2025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开展城市更新。
展望2025年下半年,预计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调整,各地消化库存、城市更新相关举措将加快落实,随着各项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将有利于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促进市场止跌回稳。
(二)公司主要经营工作情况报告期内,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稳健经营策略,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重点围绕“拓宽业务来源、加快资金回收、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组织效率”,扎实开展经营管理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拓宽业务来源。
依托中国信达资源,强化集团协同联动,通过协同拓展、操盘代建、联合建设、受托管理、项目监管等多种方式获取项目。
加强客户群生态圈建设,提高面向金融机构涉房业务的专业服务能力。
深入探索城市更新、楼宇改造中的业务机会,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各类客户拜访活动,广泛对接潜在投资项目信息,完善困境不动产投资业务流程和指标体系,推动困境不动产投资业务有序开展。
二是加快资金回收。
加强政策市场监测,采取灵活的营销策略,加快销售回款,加大现房、商办、车位等存量去化力度,积极盘活存量资产。
倡导全员营销理念,健全自销体系,适度开展外部渠道合作,拓宽客户来源,提高去化速度。
报告期内,公司依托中国信达系统资源,结合春节、五一、半年等重要销售节点,精心组织“百盘联动”营销整合活动和“新春开门红”“年中会战”等营销节点活动,提高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三是加强能力建设。
丰富业务场景,加强对困境不动产投资、轻资产、资产盘活等业务类型的研究,优化综合解决方案,充分挖掘公司的发展潜力。
加强与非住宅领域的产业投资人的合作,强化外部资源整合,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提高项目定位和产品设计水平,全面提高产品力。
报告期内,公司推进投前标准化体系建设,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中的市场定位与策略制定、定价管理等核心环节,建立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重大项目高效运作。
四是提高组织效率。
树牢“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有为有位”用人导向,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干事创业动力,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加大青年干部培养和选拔力度,发挥青年学习研究小组作用,打造学习型组织。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持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优化权责体系,提高业务流程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优化总部部门职能,压缩所属公司管理层级,打造集约化组织,公司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8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6.90亿元。
本期发生亏损主要原因为:房地产开发项目集中交付规模减少,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同比下降;部分房地产开发项目及对外财务性投资存在减值迹象,公司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760.90亿元,较年初764.34亿元减少3.44亿元;负债总额522.72亿元,较年初504.98亿元增加17.7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201.49亿元,较年初238.39亿元减少36.90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8.70%,较上年度末66.07%增加2.63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28.04万平方米(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销售面积9.59万平方米,代建项目销售面积5.83万平方米);公司共计实现销售金额53.26亿元(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销售金额16.93亿元,代建项目销售金额11.89亿元);回款金额56.23亿元(其中合作项目权益回款金额16.42亿元,代建项目回款金额13.73亿元)。
报告期内,新开工面积26.25万平方米(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面积2.35万平方米,代建项目面积15.01万平方米);公司竣工面积53.86万平方米(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面积31.88万平方米,代建项目面积14.81万平方米)。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取项目计容规划建筑面积45.81万平方米(其中代建项目面积45.81万平方米)。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储备项目计容规划建筑面积279.89万平方米(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面积19.31万平方米,代建项目面积123.58万平方米),公司在建面积476.86万平方米(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面积92.81万平方米,代建项目面积224.95万平方米)。
公司房地产出租累计实现合同租金约0.8亿元。
(四)房地产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1.报告期内房地产储备情况说明:1、表中为公司合并范围项目;2、公司储备项目均不涉及一级土地整理;3、各储备项目持有待开发土地面积及项目规划计容建筑面积与前期披露数据存在差异的,均因项目规划调整导致;4、报告期内,公司储备项目计容规划建筑面积279.89万平方米(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面积19.31万平方米,代建项目面积123.58万平方米)。
2.报告期内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1)期末在建项目情况说明:1、表中为公司合并范围项目;2、报告期内,公司在建面积476.86万平方米(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面积92.81万平方米,代建项目面积224.95万平方米)。
(2)报告期内新开工项目情况说明:1、表中为公司合并范围项目;2、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工面积26.25万平方米(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面积2.35万平方米,代建项目面积15.01万平方米)。
(3)报告期内竣工项目情况说明:1、表中为公司合并范围项目;2、报告期内,公司竣工面积53.86万平方米(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面积31.88万平方米,代建项目面积14.81万平方米)。
3.报告期内房地产销售说明:1、表中为公司合并范围项目;2、报告期内,公司共计实现销售金额53.26亿元(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销售金额16.93亿元,代建项目销售金额11.89亿元),公司累计实现销售面积28.04万平方米(其中合作项目权益销售面积9.59万平方米,代建项目销售面积5.83万平方米)。
4.报告期内房地产出租。
本公司原名为北京市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北京天桥百货商场(以下简称“天桥百货”)成立于1953年,1984年7月20日发起设立了股份制企业,1993年5月经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京体改委字(1993)第43号文批准,天桥百货作为规范的社会募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同时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1998年12月29日,北京北大青鸟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协议方式受让法人股,持有本公司15,349,870股,占股本总额的16.76%,成为天桥百货的第一大股东,天桥百货更名为北京天桥北大青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4月22日北京天桥北大青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信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