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氯碱化工 - 600618.SH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2-11-13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Chlor-Alkali Chemical Co.,Ltd.
成立日期
1992-07-04
董事长
顾春林
注册地
上海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氯碱化工
股票代码
600618.SH
上市日期
1992-11-13
大股东
上海华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46.59 %
董秘
虞斌
董秘电话
021-23536618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陈竑;袁洋
律师事务所
上海融力天闻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10000607200180E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上海
成立日期
1992-07-04
法定代表人
黎凡
董事长
顾春林
企业电话
021-23536618
企业传真
021-23536618
邮编
200025
企业邮箱
dshmss@scacc.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徐家汇路560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聚氯乙烯、烧碱、氯系列等基本化工原料及加工产品。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生产,货物进出口;一般项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机械设备、包装材料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仓储设备租赁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氯碱公司),创立于1992年7月,由上海氯碱总厂改制而成,是一家发行A、B股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综合实力位于国内同行前列。

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在上海市南部的上海化学工业区及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石化产业园区,总占地面积约238公顷。

公司按国际标准组织生产运行,贯彻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4001环境管理体系及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公司已通过了GB/T2331-2020、ISO50001:2018、RB/T113-2014、RB/T114-2014能源体系认证。

公司主要产品烧碱系列、聚氯乙烯系列曾获得“上海名牌产品”“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知名品牌”等称号。

公司获颁工信部2021年第六批绿色工厂示范奖牌,被列入上海市经信委四星级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上海氯碱智能工厂及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协会绿色设计产品名单。

国家级技术中心是公司技术创新的主要部门,负责公司新产品新工艺技术的开发。

公司至今共申请专利201项,目前拥有有效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技术秘密66项,9项科技成果先后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公司主要制造和销售烧碱、氯及氯的相关制品(盐酸、次氯酸钠),以及聚氯乙烯树脂产品。

现公司主要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烧碱102万吨、液氯87万吨、二氯乙烷136万吨,聚氯乙烯树脂48万吨、氯乙烯60万吨。

在上海,公司拥有优越的物流设施和条件、建有散货、危险品专用万吨级涉外码头2座,年吞吐量为500万吨。

在广西钦州,华谊集团与荷兰孚宝共同建设50000吨级化学品泊位3个,以及相应的码头配套设施,码头年设计吞吐量约700万吨。

在公司国内外市场“一体化”战略的推进下,产品远销亚太和欧美地区,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商业规划

2025年,公司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沪桂跨区域协同融合,提升整体效能,实现稳健发展”为经营方针,以“稳中求进,坚定不移做强优势业务;守正创新,培育新动能,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高质量完成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指导思想,以“精益生产,安全、持续、可靠运行,提升装置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全面构建高质量供应链体系,增强价值创造;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建成钦州HPPO项目”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来抓。

公司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以及勇于担当的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全力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安全稳定运行,确保完成上半年任务。

一、始终把安全环保工作放在首位。

2025年上半年,HSE总体目标完成,生产安全事故为零、安全提升持续进行;废水废气达标排放、一般固废和危废合规处置;HSE专项工作有序推进;产品质量稳定提升。

1、深入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推进隐患动态清零。

2025年紧扣安全生产治本攻坚“强基固本年”主线,全面推进三年行动任务清单落地。

依托“注安师”工作站技术支撑,协同推进风险隐患集中治理与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深度联动消防安全整治、厂房仓库消防治理等专项工作。

深化危化品、出租场所、危险作业等重点领域专项检查,发动全员通过“安全小黄卡”等机制参与隐患普查,沪桂两地共享问题清单并互查互纠,实现隐患整改跨区域举一反三。

强化隐患溯源治理与长效防控,通过企业互检、技术攻关优化排查机制,构建“动态排查-闭环整治-能力提升”治理体系,全力推动本质安全水平迭代升级。

2、加快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公司持续加强对HSE投入,积极争取国家设备更新政策资金,加速推进设备设施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淘汰高故障率、低能效的老旧设备,深化智能工厂与应急联动系统融合,提升本质安全与数字化管理水平。

在新建项目中严格落实安全消防设施“三同时”,以最高标准强化工程设计及施工质量管控。

运用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推动称量、加料、传输等环节自动化升级,优化设备管道材质以降低泄漏风险,推广机器人巡检、AI视频识别等技术,减少装置波动与人工操作。

对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技术规范》等行业新标准及淘汰目录,全面评估现有装置安全、环保、消防设施的适用性与先进性,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实施改造或退出。

通过工艺替代、技术优化和隐患治理,从源头压减固有风险,构建本质安全体系。

二、生产运行稳定高效。

公司聚焦精益生产,安全、持续、可靠运行,提升装置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沪桂两地统筹产能高效运行,2025年上半年组织华胜区域、广西氯碱公司完成年度大检修及环境整治,同步深化工艺安全分析及管理制度落地,实现过程安全信息闭环管理。

强化日常节能降碳与碳交易跟踪,完善能源管理体系。

智能制造加速推进数字化应用,工艺优化与能效管控初见成效。

1、深化能效对标攻坚,驱动绿色低碳发展。

公司聚焦综合能耗对标提升,2025年上半年通过行业标杆比对及沪桂两地协同优化,针对性实施降耗工程。

电解环节强化电流效率跟踪与电槽升级,保障离子膜性能;动力电优化方面,广西氯碱对阳极液泵、淡盐水泵等实施变频改造。

华胜推进浓硝盐水盐耗优化新工艺,实现盐资源回收率提升。

公司通过多种有效措施,确保能耗指标逐步向行业先进水平靠拢。

2、攻坚设备消除隐患,精修赋能长效运行。

公司在上半年对上海和广西基地装置都进行了大修,所有项目均顺利达成目标。

此次大修不仅消除了设备运行中的故障与隐患,还改善了设备整体状况,确保了设备的合法合规使用。

同时,也提高了设备装备的技术水平,优化了现场管理,增强了设备的本质安全,从而确保装置能够“安、稳、长、满、优”运行,充分满足了上下游产品链的供应需求。

在此期间,严格把控安全环保等关键要素,成功实现了“五好”目标。

3、双轨协同降碳攻坚,精益技改驱动增效。

2025年,公司以“管理优化+项目攻坚”双轨并行,推进节能降碳,实现能耗指标持续改善。

上半年,烧碱电耗指标刷新近年最优水平,为实现全年降碳指标奠定坚实基础。

在降本增效方面,公司通过动态能耗监测模型联动生产与财务数据,实现电槽换膜周期优化与烧碱负荷精准调控,支撑氯化氢产能效益最大化;华胜区域加速智能水系统升级,广西氯碱公司依托能耗在线平台深化能源数据治理。

三、市场实时动态优化。

2025年上半年,化工大宗市场需求持续疲软,烧碱与PVC市场在供需博弈中各现态势。

烧碱市场,产能扩张明显,但整体需求萎缩;PVC市场,供应端产能加快扩张,价格延续低迷。

面对疲软行情,公司展现出坚韧姿态,积极应对。

紧贴市场脉搏,尤其注重上海与广西两大生产基地的差异化优势,灵活调整销售策略,确保生产与销售的精准匹配,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

1、顺应市场变化,动态策略优化,奋力争创效益。

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和行业趋势,制定有效的经营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效益提升。

按照市场需求调整销售策略,实现沪钦联动,综合内外贸考虑利益最大化为主,利用上海液碱长期出口的经验和优势,综合分析国内外市场行情,以及同行动态,做出正确的销售策略。

2、剖析政策动态,优化采购策略,竭力降低成本。

通过全球供应链战略重塑与结算体系创新,实现多维降本增效。

四、提升管理保障发展。

公司顺应新形势,推动机制体制的创新变革,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系,并进一步提高各方面的管理水平,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1、科研引领助力发展。

公司研发紧贴发展和生产实际,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工作。

涉氯及氯化氢项目重点是围绕Deacon产业化项目推进,持续做好生产技术优化研究;聚氯乙烯树脂项目重点配合生产装置工艺技术改进,实现产品升级和装置降本降耗;聚醚多元醇项目积极开展高端聚醚产品开发,拓展了新材料领域。

2、强化队伍构建,助推高质量发展。

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人才战略,注重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对人力资源需求进行细致规划。

通过培养核心骨干、成熟人才引进、提升一线技能工人专业能力等模式构建起“高端创新+实战应用”人才梯队。

3、精细资金运作,严控成本预算。

公司统筹资金管理,优化贷款结构,多举措降低财务成本。

通过合理安排通知存款、协定存款,增加存款利息;严格执行资金预算制度,规范票据管理,同时制定票据白名单与限额,防范风险。

此外,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制定季度、月度、周预算控制方案,结合滚动预算强化生产经营管控;多部门协同,提升预算准确率,通过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挖掘经营薄弱环节并整改,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进程

公司经上海市经委沪经企[1992]307号文批准于1992年7月由上海氯碱总厂改制为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8月20日发行B股上市,1992年11月13日发行A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