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股份 - 600511.SH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2-11-27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China National Medicines Corporation Ltd.
成立日期
1999-12-21
董事长
刘月涛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批发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国药股份
股票代码
600511.SH
上市日期
2002-11-27
大股东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54.72 %
董秘
罗丽春
董秘电话
010-67271828
所在行业
批发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王昆;吴楠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000710925737B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1999-12-21
法定代表人
刘月涛
董事长
刘月涛
企业电话
010-67271828
企业传真
010-67262919
邮编
100077
企业邮箱
gygfzqb@sinopharm.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西滨河路8号院7楼西塔6-9层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组织药品生产;化学原料药、西药制剂、生化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的销售。

经营范围:批发药品;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仅限互联网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不含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电子公告服务、含药品和医疗器械;信息服务业务(不含互联网信息服务);组织药品生产;销售医疗器械(限Ⅱ类、Ⅲ类);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预包装食品销售,含冷藏冷冻食品;特殊食品销售,限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医疗器械(Ⅰ类)、日用百货、化妆品、汽车、电子产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家用电器、卫生用品、机电设备、机械设备及配件、消毒用品、实验分析仪器、塑料制品、化学产品(不含危险品);进出口业务;与上述业务有关的咨询;会议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机械设备租赁;供应链管理服务。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国医药公司,于1999年12月21日由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发起并组建成立,200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

国药股份公司秉承其前身中国医药公司半个多世纪的光荣传统,是国家疾病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及防控H1N1流感战役中受到了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政府部门的高度赞扬!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医药流通行业迈入深度变革与加速融合的新阶段。

政策层面,医药分开、带量采购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举措持续发力,不仅深刻影响着药品定价、医院用药结构及医药商业企业的运营模式,更在药品追溯与质量监管方面提出更高标准,倒逼企业加速合规化转型。

市场层面,竞争焦点已从传统模式转向服务能力、供应链效率与综合解决方案,线上诊疗、处方流转、药品配送等数字化应用迅猛发展,对医药商业企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客户对供应链效率、成本控制及合规性的要求也日益严苛。

需求层面,居民健康意识的觉醒与人口老龄化趋势共同推动慢病管理、康复服务及保健品市场蓬勃兴起,创新药、高端仿制药以及DTP药品的市场版图持续扩张。

报告期内,面对瞬息万变的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公司秉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发展理念,一方面持续巩固传统业务优势,另一方面不断优化经营质量,稳步推进改革深化,有效提升合规管控水平,加速转型升级。

(一)2025年上半年总体经营情况公司以“药械流通”为核心主业,业务版图覆盖全国药品分销、医药零售、医药工业、口腔学术服务及医药物流等多个关键领域,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格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34亿元,同比增加3.54%;归母净利润为9.49亿元,同比减少5.19%。

(二)2025年上半年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1.深耕主业,积极稳固行业市场地位(1)北京区域医疗直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医院终端,深度挖掘服务潜力,多维度推进传统直销业务的创新发展。

面对北京市医院对供应链效率、成本控制及合规性日益严格的要求,公司主动优化配送流程,显著提升响应速度,致力于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药械供应服务。

具体而言:一是持续跟进带量采购政策,积极争取更多带量采购品种的独家授权,确保产品能够及时、稳定且合规地送达;二是敏锐把握国家医保谈判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深度融入国家医药供应保障体系,加大力度引进国谈产品。

公司建立高效对接机制,主动与供应商沟通,通过精准评估,优先引进临床急需、疗效确切且具有明确市场空间的国家谈判药品,充分发挥国谈产品在提升公司市场份额、优化盈利结构、服务患者健康方面的多重价值,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三是不断拓展增值服务领域。

公司稳步推进医疗合作项目,为医疗机构提供全面的在院药品及器械耗材管理服务,精心打造企业智能供应链服务体系,逐步从单纯的药械供应商向综合方案服务提供者转型。

(2)麻精药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麻精药品业务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严格监管要求下,依然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

公司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完善的全国性分销网络、专业的物流配送体系以及严谨的合规管理体系,持续巩固在麻精药品分销领域的领先优势,有力保障了临床用药的可及性。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行动开展“麻精药品基层行”培训,覆盖6000家医疗机构,持续提升对麻精药品客户的专业化学术服务水平。

同时,公司不断加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积极拓展产品线,引入智能化管控手段,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从而确保了市场基础的稳固。

(3)全国医药分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全国分销业务,全力保障业务规模。

公司持续提升自营进口分销业务的服务能力,着力稳定存量业务。

同时,积极拓展与创新药企的分销业务合作,成功承接多个品种的分销,并进一步深化与上游供应商的重点项目服务。

通过“定制化”的服务模式,在稳定重点存量品种业务的同时,有效拓展了新品种。

此外,公司持续推进营销创新转型,积极寻找并开拓新的营销项目。

(4)工业板块方面报告期内,子公司国瑞药业一方面部分产品因集采和降价而收入和利润双降;另一方面,公司创新产品的市场开拓未达预期,未能有效填补传统产品下滑所造成的业绩缺口,加之原材料成本上涨、环保合规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进一步减少了利润空间。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之道,加快战略调整步伐,着力优化产品结构,并强化成本管控措施,积极应对行业挑战。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筑牢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稳步推进重大科研项目,有力加速创新型企业建设。

子公司国瑞药业围绕现有77个在研项目,加速推进工业创新能力升级。

子公司国药物流亦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扩大知识产权成果,截至6月底,新增软件著作权6项,并成功提交发明专利申请1项。

(三)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坚守风险底线1.法律合规管理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规范公司治理,强化重大项目全流程法律风险管理,确保集团品牌合法合规使用。

公司进一步强化法律合规审查机制,审查范围覆盖公司业务关键领域,全方位筑牢合规屏障。

2.人效改革多措并举,驱动管理效能革新报告期内,公司强调统筹谋划,着力健全管理队伍。

通过完善绩效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绩效管理效能。

公司推动绩效评估、目标管理、运行监控及绩效评价等环节实现全覆盖,持续提升绩效管理质量与水平,有效驱动管理效能革新。

(四)夯实党建基础,构建融合发展格局报告期内,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全面进步,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服务中心大局,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

发展进程

公司系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同意设立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国经贸企改[1999]945号)批准,由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广州南方医疗器材公司、国药集团上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天津启宇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仁康医疗器材经营部共同发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登记,于1999年12月21日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2]103号文批准,公司于2002年11月12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全部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方式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300万股,并于同年11月27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