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化国际 - 600500.SH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0-03-01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SINOCHEM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成立日期
1998-12-14
董事长
张学工
注册地
上海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中化国际
股票代码
600500.SH
上市日期
2000-03-01
大股东
中国中化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54.3 %
董秘
浦江
董秘电话
021-68373780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段瑜华;苟建君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100007109235395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上海
成立日期
1998-12-14
法定代表人
庞小琳
董事长
张学工
企业电话
021-31768000,021-68373780
企业传真
021-68370399
邮编
200125
企业邮箱
600500@sinochem.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清北路233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化学品贸易及相关配套服务(包括仓储运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技术及金融服务等)。经营商品包括各种化工原料、精细化工品、农药及中间体、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焦炭、能源产品和粮谷饲料等。

经营范围:自营和代理除国家组织统一联合经营的出口商品和国家实行核定公司经营的进口商品以外的其它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对销贸易和转口贸易;饲料、棉、麻、土畜产品、纺织品、服装、日用百货、纸浆、纸制品、五金交电、家用电器、化工、化工材料、矿产品、石油制品(成品油除外)、润滑脂、煤炭、钢材、橡胶及橡胶制品、建筑材料、黑色金属材料、机械、电子设备、汽车(小轿车除外)、摩托车及零配件的销售(国家有专营专项规定的除外);橡胶作物种植;仓储服务;项目投资;粮油及其制品的批发,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产品的经营,以及与上述业务相关的咨询服务、技术交流、技术开发(上述经营范围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在中间体及新材料、聚合物添加剂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经营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500.SH),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以来,中化国际以良好业绩回报股东和社会,公司连续多年被《财富》杂志评为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曾荣获“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百强”榜首、“中国最佳董事会”“中国最受尊敬的上市公司”等诸多荣誉。

中化国际以“精细化学绿色生活”为愿景,持续聚焦以化工新材料为核心的精细化工主业,以产业链思维和一体化产业布局进行战略转型,打造技术领先、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致力于成为世界级的材料科学平台。

中化国际的实际控制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基地和研发设施,以及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

企业愿景:精细化学,绿色生活。

以履行安全环保健康的社会责任为己任,致力于打造中国领先的创新型化工新材料企业,矢志不渝地推动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公司使命:成为扎根中国、全球运营的创新型化工新材料领先企业,在材料科学领域提供创新、优质、绿色的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与社会、客户、股东和员工共享成长。

公司战略:落实中国中化“科学至上”理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聚焦化工新材料核心主业,优化升级高性能材料、聚合物添加剂等核心业务,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依托连云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和自主突破的关键技术,打造产业结构合理、产品组合丰富的创新型化工新材料领先企业。

商业规划

需提醒投资者关注的关于公司报告期经营情况的其他重要信息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化工行业量增价跌,受原油价格低位影响,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持续低位运行,基础化工品市场总体供过于求延续。

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化工产品价格指数受传统淡季影响环比二季度进一步走低,公司主要产品除环氧氯丙烷与环氧树脂等受原料价格推涨影响,价格实现同比上涨,其他主要产品市场价格多数低位运行,盈利水平改善有限。

中化国际董事会和管理层积极应对,压实压紧责任,以卓越运营推动提质增效,集中资源优化核心产业链生产运营,持续推进生产降本、技术营销,推动主要产品产销量与出口量增长,加大加强营运资金和现金流管理,严控经营风险,有效提升公司经营效率。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亿元,中化国际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1亿元,剔除骏盛破产清算损失、上年同期中化国际广场资产证券化项目税前收益以及政府补助相关影响,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亏0.79亿元;累计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6.2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157%。

报告期内,公司碳三装置一体化产业链运行稳定,产能负荷逐步提升,主要装置满产满销,降本增效举措逐一落实,实现营运效率有效提升和能源、费用节降,前三季度产量123.63万吨,同比增长18.77%,碳三产业链所属法人扬农瑞恒前三季度净亏损同比收窄。

此外,公司高端橡胶防老剂关键原材料甲基异戊基酮MIAK项目投料试车一次成功,有效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形成了一条由橡胶防老剂7PPD、77PD、TMPPD及MIAK组成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对成熟产品橡胶防老剂IPPD、TMQ及3100加强布局,为客户和市场提供更为全面的产品组合,进一步增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工作举措如下:在卓越运营方面,一是在市场营销上,公司通过优化客户结构、强化销售节奏管理、深化内外部协同合作等关键举措拓市增收,前三季度主要产品实现销量241万吨,较同期增长14%,主要产品售价跑赢大市。

二是生产运营上,公司大力提升装置开工率,主要装置产能利用率84.1%,较去年同期提升了9.7个百分点,主要装置高负荷运行。

三是采购供应链降本上,公司强化大宗原材料价格对标和策略管控并推进主要原料集采,落实通用类备品备件集采降本,实现总采购节降3.8%。

深入开展物流环节降本,开展物流服务集采,实现物流费用同比下降9%。

在现金流及资本资金管理方面,公司第三季度持续深化精细化运营,推动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本季度,通过优化债务结构、强化票据池应用及加强资金集中管控,严格控制有息负债规模,流动比率由0.94提升至1.21,债务安全性显著增强。

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公司通过推广票据池业务,推动营运资金占用压降至17.6亿元,周转率提升至24.7次,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截至三季度末,经营活动现金流保持稳健向好,累计净流入16.3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系数达到1.05,营业收现率达111.7%,自由现金流-1.7亿元,反映出公司突出的现金流韧性和偿债保障能力。

公司将持续优化资金资源配置,夯实资本结构,为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固支撑。

在创新驱动方面,凭借科技资源统筹和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协同优势,公司各项重点项目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高强高模对位芳纶项目突破单丝细旦化高强型对位芳纶液晶纺丝技术,液晶纺丝制得纤维的结构均匀性大幅提高,目前已通过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技术鉴定,总体技术被认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低密度环氧压裂支撑剂项目开展公斤级产品制备放大研究,产品密度、玻璃化温度、蠕变等性能均达标。

TCP项目完成百吨级全流程中试,自制样品各项指标达到对标企业优等品标准。

EMA产品重均分子量达到国际对标先进水平,样品通过1家国外客户试料验证。

PDCPD项目千吨级装置稳定运行,产品已实现对外客户的持续稳定供应。

发展进程

公司原名为中化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原名为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作为主要发起人,并联合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燕山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销售总公司、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五家公司,以发起方式设立。

公司于1998年12月14日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1999)155号文批准,1999年12月21日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2,000万股。

2001年7月公司迁至上海浦东新区。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周颖华 2024-06-12 -108800 0 元 682400 高级管理人员
方国钰 2024-06-06 6600 3.75 元 410700 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