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贵州
  • 成立日期: 1999-10-29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200007143027723
  • 法定代表人: 纪绍思
  • 董事长: 纪绍思
  • 电话: 0858-3703046,0858-3703068
  • 传真: 0858-3703046
  • 企业官网: www.pjgf.cn
  • 企业邮箱: 610989480@qq.com
  • 办公地址: 贵州省六盘水市红果经济开发区干沟桥
  • 邮编: 553536
  • 主营业务: 煤炭的开采、洗选加工和销售以及电力的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一)原煤开采、煤炭洗选加工、煤的特殊加工、煤炭及伴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煤炭产品及焦炭的销售。(二)出口:本企业自产的煤炭产品、焦炭、煤的特殊加工产品等商品及其相关技术。(三)进口:煤炭产品,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其相关技术。(四)电力的生产与销售。(五)矿山机电设备制造、修理、租赁及生产服务;矿山机电设备及配件、材料销售。(六)化工产品销售。(七)铁合金冶炼。(八)汽车运输(普通货物)及汽车零配件销售。(九)物业管理;单位后勤管理服务。(十)贸易及代理业务、仓储配送服务、代理记账、财务咨询、会计服务、税务代理。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应当许可(审批)的,经审批机关核准后凭许可(审批)文件经营;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固定无需许可(审批)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经营。
  • 企业简介: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是1999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盘江煤电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中煤进出口公司、贵阳特钢公司、防城港务局等七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盘江股份”于2001年5月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公司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红果镇,前身为盘江矿务局。盘江矿务局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1966年)“三线”建设时期,1997年7月盘江矿务局改制为盘江煤电集团公司。2009年3月,盘江煤电集团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煤炭主业整体上市,资产全部注入“盘江股份”(2010年9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更名为贵州盘江投资控股集团公司并迁址贵阳,公司业务由生产经营向战略规划、投资管理、资本经营、资源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等转型)。因此,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全部承接了盘江煤电集团公司的主体业务,成为以原煤生产、洗选加工为主导,融资本营运、发电、安装、矿建、机械加工及维修、仪器仪表、质检化验为一体的生产能力超千万吨的大型煤炭工业企业。
  • 发展进程: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1999]140号文批准,由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工业进出口集团公司、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中煤工程设计咨询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防城港务局和贵州煤炭实业总公司八家法人共同发起设立,于1999年10月29日登记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1年4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采取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2000万股,并于2001年5月3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 商业规划: 2024年是落实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部署,在各位股东的大力支持下,在公司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董事会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共识,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努力克服市场低迷、煤炭价格下滑等多重困难,知重负重、奋发有为,聚焦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全力稳大局应变局,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全年原煤产量1,446万吨,完成预算的92.69%;商品煤产量945万吨,完成预算的93.29%,商品煤销量784万吨,完成预算的102.75%;上网电量608,202万千瓦时,完成预算的90.99%;营业总收入89亿元,完成预算的87.86%;利润总额1.98亿元,完成预算的17.99%,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生产任务,较好维护了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深入推进安全发展,夯实发展根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坚持“两个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开展“双全日”工作,持续夯实安全管控基础。一是转变安全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防范遏制矿山领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硬措施》《煤矿安全生产条例》,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安全监管环境、政策标准、工作要求,增强系统观念,提升依法生产意识,树立“停得下来”的决心,不安全不生产。二是筑牢安全基础。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契机,推进“一对一”培训、“一次成巷”“瓦斯抽采精细化”工作,完善执行“一通三防”、顶板管理等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监督等安全治理体系。三是优化安全管理机制。成立瓦斯研究中心,配齐配强安全管理队伍,制定“三零”目标激励办法,激励“五职”矿长、首席专家、专家团队和“安全两员”更好发挥作用,大力推进规范化班队建设,深化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四是突出安全重点管控。坚持“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精准防治瓦斯,坚持开采保护层,严格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确保瓦斯防治精准有效,瓦斯抽采应抽尽抽、综合利用,全年瓦斯抽采综合利用量2.69亿立方米、瓦斯发电5.56亿千瓦时。(二)深入推进绿色发展,擦亮发展成色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绿色开发、综合利用、生态治理的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一是抢抓国家战略发展机遇,深入贯彻落实“双碳”目标政策,加快推进新能源发电项目,建成关岭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项目一期、镇宁鱼凹光伏等新能源项目,新能源发电装机约188万千瓦,绿电装机占比为42%,新光、普定电厂用好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技术,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实现超低排放,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二是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序开展矸石山覆土复绿工作,全年覆土复绿25.9万平方米;探索实施金佳矿“煤矸石生态修复技术攻关及试点示范应用”,着力打造矸石山综合治理的生动实践;打造“花果园”“生态园”等治理典型,不断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三是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智能矸选、尾煤压滤技术广泛使用,煤矸石利用率稳步提升,煤泥100%实现回收利用,矿井水100%处理达标,矿井“三废”变“废”为“宝”。1家矿井荣获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7家矿井荣获省级绿色矿山称号,不断提高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三)深入推进煤电一体化发展,重塑发展格局围绕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打造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战略定位,坚定煤炭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煤电一体化。一是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稳步发展煤炭产业。深入实施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现有生产煤矿实施“富矿精开”,建成马依煤矿300万吨/年选煤厂,完成月亮田矿选煤厂智能化扩能升级改造等,推进煤炭洗选提质;公司首个煤炭露采项目——杨山煤矿(100万吨/年)开工建设,加快马依西一井二采区(120万吨/年)和火烧铺矿、山脚树矿接续采区建设进度,优化提升煤炭产品结构,更好发挥好煤的燃料作用和原料作用。二是立足煤延伸煤加速发展电力产业。盘江新光和盘江普定所有机组全容量并网,煤电装机规模达到264万千瓦,初步实现“卖资源”到“建链条”的阶段跨越;大力建设新型能源综合基地,关岭县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期全容量并网,新开工建设盘州市、安顺市等11个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新增建设规模约252万千瓦。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并举、多能互补的煤电一体化发展格局正逐步变成现实。(四)深入推进创新发展,增强发展动能围绕煤矿智能升级、安全高效、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开展重大科技攻关,提升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发展水平。一是深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加大科技人才支撑和研发资金投入,实施研发项目85个,获得授权专利100项,研发投入3.61亿元,研发投入强度4.06%。建成国家重点项目——复杂地质条件煤矿辅助运输机器人,贵州省重大专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煤矿智能采掘技术通过综合绩效评价验收。二是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聚焦煤矿生产采掘、辅助运输等重点领域,选准选优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全面实施煤矿智能化转型升级改造,建成山脚树矿高级智能化示范矿井,公司所属煤矿采煤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掘进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推进智慧电厂建设,建成新光、普定两座三维可视化、少人值守、智能运维、智慧决策的智慧化电厂。(五)深入推进公司治理,提升治理效能一是持续推进公司治理规范运作。严格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顺利完成董事会换届工作,依法依规召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严格落实党组织研究讨论重大事项前置程序。全年召开15次董事会、审议通过80项议案,召集3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5项议案,会议决议均得到有效落实,股东合法权益得到了充分保障。二是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强化合规与风险管理,设立董事会合规与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配套工作细则,建立健全总法律顾问制度,发挥总法律顾问在企业法治建设中的统领和审核把关作用。修订《公司章程》《董事会授权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新制定《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工作细则》等4项制度,增强了公司规范运作的制度保障。三是持续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全年依法依规披露公司定期报告4次、临时公告88次,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中小股东的知情权得到充分保障。四是持续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全年通过召开业绩说明会、电话会及投资者策略会、组织投资者到公司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耐心倾听建议,及时回应投资者关注,推动公司与投资者双向沟通常态化,巩固长期互信关系,主动传递公司投资价值,增强投资者认同感。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