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从事猪肉、牛羊肉类食品及品牌休闲类食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日用百货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品牌管理;广告制作;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咨询策划服务;市场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会议及展览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食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注:上述经营范围以登记机关实际批准为准)
上海光明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光明食品集团旗下的肉类产业引擎企业,股票代码“600073”,孕育了中国上市公司综合食品第一股。
公司以猪肉、牛羊肉等高蛋白肉业为核心主业,同时聚焦品牌食品领域,是国内最大的食品生产和销售企业之一。
公司长期致力于打造安全健康和高品质食品,是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肉类全产业链集团企业。
境内拥有上海梅林、爱森、苏食、联豪、冠生园、大白兔、佛手、华佗、正广和等知名品牌,境外还拥有银蕨农场和香港万安。
依托境外企业协同、食品科技创新和品牌渠道终端等优势,公司在肉类罐头食品、牛羊肉、蜂蜜、奶糖等细分行业居行业龙头,在生鲜肉品和深加工肉制品销售及流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品牌形象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业内享有良好声誉。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总体保持温和复苏态势,但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经贸秩序遭受重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外部压力明显加大;虽然内部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根本缓解,经济运行的基础还需要加固,但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
光明肉业把握"聚焦肉业战略、优化链路布局、加快价值创造"的年度工作总要求,以降本增效和价值创造为年度工作目标,加速新营销体系重构、突出供应链协同、强化企业精益管理、持续发力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产业安全健康高效发展,打造肉类产业发展引擎。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70亿元,比上年116.02亿元同比增加4.68亿元,增幅4.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03.36万元,比上年25,334.83万元同比减少7,731.47万元,降幅30.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非后的净利润16,938.93万元,比上年17,619.7万元同比减少680.77万元,降幅3.86%;实现每股基本收益0.19元/股,较上年同期0.27元/股降低29.63%。
(一)重点经营举措1、加速推动肉业板块协同发展着眼战略顶层设计,深化高质量蛋白肉类一体化战略,深度参与长三角一体化分工发展,整合资源全力推进肉业一体化建设,打造肉业引擎核心赛道。
猪肉业务上游养殖业务一方面加大力度推动饲料板块业务整合,改进配方质量,持续压降饲料成本,一方面聚焦管理提升养殖精益运营,切实激活闲置资源、减轻历史包袱,提升牧场效率;深入推进养殖板块"对标对表"工作,通过关停低效牧场、调整管理模式、优化精益养殖等方式降低养殖成本。
中游屠宰方面,加快发展品牌白条业务,突出品牌和区位优势,通过新增批发客户,持续夯实销售网络,拓展多元化客户。
品牌与质量共同提升,强化"申森"热气白条品牌形象,通过质量管控和冷链优化,提升终端客户满意度。
并逐步拓展分销商业务,积极拓展屠宰端其他分割品及猪副产品。
肉制品深加工方面,上海爱森积极推进新品开发,自主研发豆苗猪肉馅、粉蒸肉、叉烧、福满系列粽子、常温烤肠等9款产品;江苏苏食加大深加工肉制品创新和市场深耕,采用全球领先的"锁鲜+自动排气"专利包装技术,自主开发了苏食鲜卤系列产品,成功打入开市客、大润发、三江等系统;抓住"苏超"热度,让观众在观赛中体验风味。
面对全球红肉供给收缩、价格高企的情况,针对新西兰全国屠宰量低于5年均值,新西兰银蕨农场一方面通过抓住市场契机积极拓展市场业务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优化工厂经营、成本削减计划进行成本控制。
中国市场报告期内推出了首款银蕨品牌即热汉堡产品,并正式上市。
2、深化分销体系建设打造适应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分销体系是提质增效以及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构建四五线经销体系,全力培育发展上海梅林"搭饭"、苏食"鲜卤"、"大白兔太妃糖"、"大白兔牛轧糖"等单品销售。
上海梅林渠道方面,加快空白市场开拓,成功完成21家空白市场网点的开发;开拓休闲零食类市场;联豪食品重点聚焦山东、四川、安徽区域经销商焕新;上海爱森"一店一策"活动成效显著,通过在门店开展个性化活动显著提升门店业绩;拓展多元化场景业务,门店抖音小时达直播提升累计曝光,流动购物车在45个小区开展181场活动,有效带动冷鲜肉礼包等产品的销售;全力培育发展上海梅林"搭饭"等"大单品"销售,采用全渠道营销模式抢占市场,线上平台同步上线,截止6月线下在全国69个主流商超零售系统逐步铺货,开展约148场买赠试吃活动。
3、厚植品牌企业资源优势品牌管理方面,围绕"品牌创新、品牌推广、品牌协同"多方开展各项品牌工作,报告期内不断提升品牌曝光度,在武汉良之隆食材电商节上,光明肉业展位吸引近800家意向客户。
冠名"HADO2025世冠杯",植入大白兔、上海梅林品牌元素,线下赛场设体验专区,强化与年轻消费者互动。"搭饭"系列推出三款新品,4月正式发布会获,10城巡展带与腾讯综艺《一饭封神》合作开发"黑金卤肉"等联名产品。
参与"光明好市"等市集活动,不断展示新品,增强社区消费者黏性4、建立配套发展机制按照战略规划定位,调整公司组织架构设置,清晰划分、明确部门职责和权限,确保业务流程顺畅;不断完善绩效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一线团队创新力,落实业绩导向管理;强化专业能力培训,完成SAP基础知识、质量检测实务、精益生产管理培训等,赋能业务创新与效能提升。
同时由上而下做好人力资源数字化框架搭建,指导各企业统一执行标准。
运营管理方面,构建"重点任务+约束指标+基础工作"的三维考核体系,聚焦生产端吨能耗、吨人工成本精细化考核,强化供应链高蛋白板块协同效应评估,推动考核导向从"规模导向"向"质量效益导向"转变。
财务管理方面,持续推进财务共享中心和资金集中支付管理平台建设,深化业财融合分析模式,并通过优化融资方案、进一步强化财务管理精细化水平。
加快推进光明肉业技术中心新质创新工作,初步完成多个专项小组,并依托项目制培养年轻技术人才。
围绕预制菜领域重点开发差异化新品,通过清洁标签、锁鲜工艺等技术突破,强化产品核心竞争力。
5、着力构建大安全格局持续努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红线底线,确保不发生系统性的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
加强对生产现场和门店的食品安全飞行检查,加强对OEM企业监管,加快老旧设备的更新,增加产品检测设备,有效降低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发生。
严抓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各企业进一步健全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机制,逐级建立"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各层级安全绩效考核工作。
同时提高安全防范工作意识,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安全管理方面,报告期完成52次安全检查,整改隐患212条,整改率100%;国家及市级抽检合格率100%;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月"活动,提升全员安全意识。
(二)生产经营分业务情况1、生猪养殖2025年上半年,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区间上限。
由于能繁母猪存栏量领先生猪出栏约10-12个月,预计全年生猪供应将维持高位宽松态势,供需宽松压制了生猪价格。
公司生猪养殖业务上半年多措并举推动生猪养殖板块提质增效:优化资产配置,关停低效牧场;集约化调整优化管理模式,牧场实行分类管理策略,清理关停牧场冗余人员及二线低效岗位;优化精益养殖,引入专业第三方寻找问题、制定并推行改进方案,例如种猪优化与繁殖提升、优化疫病综合防控体系、精细化管理落地等;优化生猪养殖科技赋能,探索数字化养殖等新技术可行性。
报告期内公司生猪养殖业务营业收入8.75亿元,净利润-4.07亿元。
其中子公司河北众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涉诉导致固定资产减值的影响金额为2.66亿元,减少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1.28亿元。
2、生猪屠宰、深加工及分销2025年上半年,国内消费市场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肉类消费市场整体呈现供需宽松格局,消费增长趋缓。
屠宰及肉制品加工行业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生活水平提升以及生活节奏加快,肉类消费结构渐变,深加工产品占比提升,行业主体朝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迈进,品牌意识渐强,销售渠道也呈多元化发展。
面对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及时分析具体情况和自身资源,调整销售渠道建设方向,积极应对市场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主要品牌子公司经营情况如下:苏食肉品坚持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渠道创新,不断优化渠道结构,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来适应市场变化。
在屠宰分割业务方面,优化屠宰加工工艺,降低分割损耗,深挖老客户潜量同时开发新客户,提高产品品质及客户满意度。
肉制品加工方面,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新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自主开发原切牛肋片、黑猪肥肠、黑猪猪肚、虎皮凤爪、爆胶猪蹄、照烧马蹄小肉丸六款氮气自排气"鲜卤"系列新品;对接盒马等定制化大客户,开发20款新品。
渠道营销方面,年度重点新品"苏食鲜卤"在开市客、三江、大润发等线下商超、便利店、电商平台等多渠道拓展成效显著;同时全力聚焦白条肉批发业务,显著提升自产白条肉的市场竞争力;积极开展客户对接,大力拓展团购业务规模;抓住"苏超"热度,赞助本年苏超联赛,现场试吃推广新品。
上海爱森在持续抓好爱森优选自有门店、商超专柜和线上自营电商平台等以终端零售为主的渠道的基础上,发展以精细化服务为特色的经营模式,更注重品牌引领市场。
爱森优选自有门店结合节庆通过个性化营销活动以及试吃活动提升销量提高门店业绩。
商超条线深挖白条业务市场潜力,开发食品配送公司、批发市场经销商多元化客群;优化和调整卖场布局提升销售效率。
电商团购方面,抓住直播风口,实现多场景直播带货,同时拓展团购客户及渠道产品。
报告期内完成了无抗猪肉的认证工作,在上海地区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本地生猪冷鲜肉和深加工猪肉制品。
上海梅林罐头面临行业内同质性产品竞争加剧、市场份额和盈利空间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
针对这一现状,积极调整策略,一方面大力加强常规渠道的销售渠道建设,不断提升品牌露出度;另一方面,全面梳理产品线,加大对重点产品的销售力度,并持续推出新品,抢占市场份额。
一方面坚持把新品开发作为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报告期推出"搭饭"系列新产品,使用利乐包锁鲜技术,首批推出卤肉饭、咖喱牛肉、罗宋汤3款产品,第二批绿豆汤、银耳汤、黑金卤肉饭也已于7月上市,结合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线上宣传活动,采用全渠道营销模式抢占市场。
另一方面优化渠道建设,通过增加合作单品、挤压竞品等措施扩大终端市场占有率;与零食很忙展开合作,大力开拓休闲零食类市场。
同时积极参与线下展会、品牌嘉年华、城市巡展等品牌线下活动,将品牌及产品全方位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3、牛羊肉2025年上半年,从供应端来看,受到干旱、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全球主要牛肉出口国的产量和出口量增长乏力,需求端则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受供需不平衡作为主要驱动力因素影响,报告期内国际牛肉价格呈现持续上涨趋势。
主要品牌子公司经营情况如下:报告期内银蕨农场面临高度不确定的宏观经济环境。
一季度凭借强劲需求支撑下普遍上涨的全球牛肉价格以及在羊肉和鹿肉产品上的份额扩张,银蕨农场取得了较好销量和盈利空间。
进入二季度后,新西兰全国牛羊屠宰量因养殖户留养、奶价高企及气候因素出现下滑,牛肉业务出现"价涨量缩"的现象,量缩导致的屠宰产能利用率下滑致使毛利下降,拖累银蕨农场整体表现;相比之下,报告期内羊肉和鹿肉产品的利润空间同比提升部分对冲了牛肉业务下降。
面对这一不利客观形势,银蕨农场一方面调整产品全球销售配给,将更多的牛肉货物转至美国、加拿大及日本等价格更具有竞争力的市场销售以实现更好的利润,另一方面持续执行成本与效率提升计划,优化库存周转,探索多元化运输方案以降低运费波动影响。
同时通过锁定合约、提前规划应对季节性短缺、加强与牧场长期合作等举措着重稳定供应量和降低采购成本,缓解本地采购竞争压力。
得益于牛肉和羊肉价格的上涨及有效的降本增效措施,银蕨农场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72.34亿元,净利润2.5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11.81%。
2025年上半年,我国餐饮业在整体恢复发展的同时,行业也面临着平台高额补贴引发"价格战"导致行业内卷加剧、人力、房租等刚性成本攀升导致经营压力增大等情况。
面对市场的机遇和挑战,联豪食品围绕"扩渠道、聚单品、促增长"的营销策略,通过专注于黄金单品打造并丰富带货形式,在渠道拓展、新品上市方面取得有效进展,成功打开C端市场销售新局面。
品牌建设方面,系统推进品牌年轻化战略,强化与优质生鲜类达人建联,实现生鲜领域精准曝光,系统焕新品牌视觉形象与产品体系,升级酱香牛大骨、文火牛肉、雪花和牛粒等6款核心产品,聚焦C端产品规划和品牌价值重塑。
通过线上线下全渠道赋能,在助力经销商动销、提升品牌声量的同时,积极打造"专业餐饮解决方案商"和"在家轻松享受星厨美味"的定位,实现品牌价值从餐饮供应链向家庭消费市场的价值延伸4、品牌食品糖果市场产品结构多元化趋势显著,传统硬糖和软糖增速放缓,而低糖、果冻和功能性糖果成为增长引擎,线上渠道销售占比也在逐年增加。
2025年上半年,冠生园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消费者需求变化。
产品端升级经典并开拓新赛道,开发大白兔太妃糖系列、牛轧糖系列等系列新品。
渠道端深度融合线上线下,针对新产品进行全新风格的KV画面设计和短视频的拍摄制作;暑期在上海旅游渠道设试吃促销员触达游客。
品牌运营方面,大白兔与手游"明日方舟"跨界合作推出热门IP联名限定款,并通过打造设计独特的形象专卖店,为"大白兔"全品类产品提供集中展示与销售平台,强化品牌推广,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有效扩大品牌传播。
公司于1997年5月21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以沪府(1997)31号文批准设立,由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有限公司作为独家发起人改组而成。
2005年6月27日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100001004760,现法定代表人为周海鸣。
现公司注册资本为32,400万元,业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验证并出具华业字(98)第323号验资报告。
公司于2005年11月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有限公司为获得所持有的公司非流通股上市流通权,向方案实施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流通股股东每10股支付3.3股股票对价,实际共计支付39,600,000股。
截止2006年6月30日,股本总额为324,000,000.00元,其中:有限售条件的国有法人持股为164,400,000.00元。
公司于2005年12月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自2005年12月15日起,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简称改为“G梅林”(600073)。
2024年6月12日,公司完成公司名称及公司章程的工商变更登记,公司名称由“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光明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证券简称将于2024年6月17日起由“上海梅林”变更为“光明肉业”,取得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