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五矿发展 - 600058.SH

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7-05-28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Minmetals Development Co.,Ltd
成立日期
1997-05-21
董事长
魏涛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批发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五矿发展
股票代码
600058.SH
上市日期
1997-05-28
大股东
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62.56 %
董秘
曲世竹
董秘电话
010-68494205
所在行业
批发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萌;王芳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000100026638J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1997-05-21
法定代表人
魏涛
董事长
魏涛
企业电话
010-68494206,010-68494267,010-68494916,010-68494205
企业传真
010-68494207
邮编
100044
企业邮箱
minlist@minmetals.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5号B座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资源贸易、金属贸易、供应链服务

经营范围:钢铁及炉料(包括铁矿砂、生铁、废钢、焦炭等)、废船、非金属矿产品及其制品、建筑材料、耐火材料等商品的自营和代理进出口业务;以上主营产品的生产(废船除外)和销售;自营和代理除国家组织统一联合经营的16种出口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和技术出口业务;自营和代理除国家实行核定公司经营的其余13种进口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和技术进口业务;进出口货物的运输和运输代理、仓储、保险业务;经营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日本输出入银行能源贷款项下的直接采购和招标采购业务;经营外国政府贷款、出口信贷、现汇项下国家及地方重点建设项目的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引进业务;酒店经营及服务;自营和代理进出口贸易;“三来一补”业务;易货贸易;对销贸易;转口贸易;运输业务;饭店经营;高新科技产品的技术开发;对高新科技产品进行投资管理;网络信息技术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电子商务;信息咨询;上述商品的国内批发、零售、仓储、加工(国家有专项专营规定的需经特别批准)。(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未经专项审批的项目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SH.600058)于1997年5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五矿”)。

公司主要从事资源贸易、金属贸易、供应链服务三大类业务。

资源贸易涉及铁矿石、铁合金、煤炭、焦炭、废钢、电解金属锰等冶金工业原料。

金属贸易包含各类钢材和金属制品。

供应链服务包含仓储加工、船/货代、网络货运、保险经纪、招标代理、线上交易服务等。

公司在国内拥有分销公司、加工中心、物流园区、口岸公司等形式的营销、物流网点近百个,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公司受托管理多家海外公司,遍布亚、欧、美、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海内外一体、全球化运作的营销网络。

公司具备大连商品交易所多个铁矿石指定交割仓库资质,仓库布局辐射山东、河北、天津等多地港口。

下属子公司中国矿产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矿产”)具备郑州商品交易所锰硅合金期货交割库资质;下属无锡物流园、上海物流园、东莞物流园获评中国仓储与配送协会“仓储金牌服务企业”“五星级仓库”;无锡物流园拥有上海期货交易所铅、铝、铜、锡、不锈钢期货交割库资质,广州期货交易所碳酸锂期货交割库资质。

受托管理的中国五矿曹妃甸国际矿石交易中心项目,集保税、混矿、融资监管、交割、堆存及矿石交易服务功能于一体,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大宗商品港口综合服务能力,非保税精混加工混矿设计产能700万吨/年,其混矿产品“五矿标准粉”纳入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可交割品牌。

公司积极发挥行业示范与引领作用。

积极参与发改委资源储备、现代流通体系、物流降本增效等专题研究;铬锰产业整合、废钢产业提级发展、港口混矿保供稳价等专报被国资委采用。

担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报关协会副会长、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副会长职务,被中国金属流通协会评为钢铁流通企业经营管理5A级企业,并获批成为上期所产融服务基地(产业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五矿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均拥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A物流企业资质。

下属子公司中国矿产被郑州商品交易所授予2023年度“服务实体经济产业基地”称号;下属子公司龙腾云创产业互联网(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党建与经营相融合,以贸易物流为主体,以数字化转型为依托,大力发展新模式、壮大新业态、构建新生态,持续增强影响力、控制力、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坚定不移地打造供应链安全可控的维护者、产业链服务价值的创造者、大宗商品产业生态的组织者、现代流通服务体系的引领者,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金属矿产集成供应商和产业综合服务商。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延续疲软态势,地缘冲突反复,贸易摩擦升级,供应链扰动进一步加剧。

受益于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内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上半年GDP增速5.3%,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钢铁行业内,在上游原料成本下行、制造业需求上升、行业自律控产等因素影响下,行业盈利水平有所修复,但持续性仍显不足,供强需弱仍然是钢铁市场当前主要矛盾,黑色金属流通领域企业仍面临较大挑战。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行业形势,公司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持续强化能力建设与业务策略执行,加快转型步伐、严控经营风险,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在逆势行情中稳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9.80亿元,同比减少22.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112.28%,公司业绩同比大幅提升,经营质效稳定向好,企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原材料业务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重点商品经营稳健原材料业务面对重点经营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不利局面,不断强化资源获取能力,持续提升服务能力,主动加强市场研判,灵活控制采销节奏,业务盈利水平同比显著改善。

上游资源端,积极开拓资源获取渠道,与海外大型矿山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签订采购长协,保障重点商品供应稳定、成本可控。

2025年上半年,铁矿石业务签订长协425万吨,煤炭业务签订长协79万吨,锰矿业务签订长协54万吨,铬矿业务签订长协60万吨。

下游销售端,深化销售渠道建设,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围绕重点钢厂客户需求,不断提升集成供应服务水平。

铁矿石业务坚持稳健经营策略,在稳固核心客户基本盘同时积极开拓增量业务,深挖内部协同潜力,依托公司受托管理的中国五矿曹妃甸国际矿石交易中心项目,为重点矿山提供矿砂筛分服务。

锰系业务持续深化战略客户合作,锰系合金经营量实现同比翻番。

铬系业务积极拓展市场,与多家铬铁厂、不锈钢厂建立合作关系。

煤炭业务通过精准匹配使用场景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焦炭业务积极调整优化货源结构及采购成本,以精细管理推动降本、提质、增效。

废钢业务依托衢州、盱眙专业化运营平台稳定经营,业务经营规模稳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原材料业务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密切跟踪、研判商品价格走势,有效控制风险敞口,确保重点商品稳健经营,实现铁矿石经营量约905万吨;煤炭经营量约103万吨;焦炭经营量约52万吨;铬矿经营量约65万吨;铬系合金经营量约39万吨;锰矿经营量约87万吨,同比增长31%;锰系合金经营量约30万吨,同比增长115%;废钢经营量约91万吨,同比增长17%。

(二)钢铁业务聚焦业务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钢铁业务在建筑业用钢需求持续承压的情况下,着力推动业务结构优化,持续加快制造业转型,终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持续优化工程配供业务结构,上游聚焦跨区域协同,提升钢厂采购效率,发挥整体协同优势。

下游重点围绕新能源、新基建和重点工程领域开拓业务,中标多个国家新能源项目。

2025年上半年,实现工程配供业务量约226万吨。

加大制造业终端开拓力度,围绕28个细分目标领域深度开拓,全力打造服务于制造业的“一站式金属材料解决方案”。

聚焦中小微制造业客户痛点,深化“集采、加工、仓储、物流、成本管理、供应链金融和出口”的“6+1”核心服务能力,提供集约化采购、精细化加工、集成化物流、便捷化金融服务方案。

2025年上半年,实现制造业终端经营量约149万吨,同比上升36.2%。

夯实期现结合业务能力,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多样化定价需求提供增值服务,为客户量身定制成本管理方案,助力客户应对市场价格波动。

2025年上半年,钢铁业务实现钢材经营量约494万吨。

其中,线材约12万吨,同比增长30%;螺纹钢约266万吨;热轧卷板约128万吨,同比增长15%;冷轧卷板约42万吨;其他类型钢材约46万吨,同比增长28%。

(三)供应链综合业务强化一体化协同发展,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供应链综合业务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依托数字化手段,推动仓储、加工、物流、招标、保险等业务协同发展,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物流园业务持续丰富园区功能配套,加强期货交割等资质建设,“一网百园千仓”布局有序推进。

2025年上半年,新增14家监管库、28家数据对接库,形成9家自管库、22家监管库、59家数据对接库的网络布局。

无锡物流园获得上海期货交易所首批铸造铝合金期货交割仓库资质,现有交割品种资质扩大至9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2025年上半年,物流园业务实现加工量约60万吨;实现吞吐量约681万吨,同比增长10%。

物流业务聚焦全程物流,服务能力持续夯实。

联通南美、非洲、欧亚三条示范线路上半年实现货运量154万吨,矿产资源回运量同比增长30%。

深入探索大宗物流领域多式联运“一单制”,“广东—湖南”线路、天津线路、江苏水运线路实现上线运行,“金属矿产多式联运服务新场景创新拓展”实践获评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首批全国绿色货运发展典型实践案例》。

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平台上半年累计完成线上运输量约1,006万吨,同比增长35%。

2025年上半年,物流业务累计完成服务总量约7,048万吨。

招标业务坚持“双轮驱动、内外两个市场”战略,深挖内部协同潜力的同时,锚定重点行业积极开拓外部业务,外部市场业务实现同比大幅增长。

保险经纪业务积极拓宽业务发展国际路径,作为“特邀合作伙伴”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再保险共同体,业务战略布局取得突破。

(四)数字化转型成效渐显,服务赋能业务发展围绕大宗商品供应链全流程服务,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以“云链通”工程建设为主线,同步推进商务前台、管理后台相关系统建设。

商务前台建设方面,交易平台持续完善服务功能,线上业务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仓储加工平台完成4家物流园和5家加工中心试点上线;多式联运平台完成“一单制”订单等系统功能建设,基本实现客户一站式下单业务办理。

运营中台方面,“云链通”贸易业务管理平台完成开发、测试工作,成功试点上线。

管理后台建设方面,数字管控平台完成基础框架和页面功能建设。

2025年下半年,受房地产市场持续探底、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全球贸易摩擦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钢铁行业供需矛盾仍将延续,市场维持下行态势。

面对严峻的行业挑战,公司将全面落实“稳增长、强产业、促改革、抓创新、防风险、保安全、强党建”工作方针,以强化风险防控为底线,加快业务周转、拓宽上下游渠道、抢抓市场机遇、强化协同联动,全力确保企业稳健经营,为“十四五”顺利收官、“十五五”有序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进程

五矿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是由中国五矿集团公司独家发起,经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1997]外经贸政审函字567号文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体改生[1997]40号文批准成立,采用社会募集方式设立并于一九九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登记注册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