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汽车智能座舱电子的核心显示器件定制选型软件系统开发及配套器件的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计算机系统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电子产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智能仪器仪表销售;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华安鑫创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928)是国内专业的汽车智能座舱综合服务商之一。
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基地位于南通,分子公司及派驻机构分布于华南、华东、华北、东北及西南主要汽车制造区域。
公司起源于车用显示设计及软件系统开发,十余年深度聚焦汽车电子领域,至今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座舱显示系统及域控系统、全液晶仪表、抬头显示、电子后视镜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特别在座舱显示领域公司拥有行业先进的一体化设计方案及智能制造能力,保证性能品质的同时实现了更大程度的成本优势及更优的显示效果。
凭借团队的专注和专业,公司直接或间接服务了国内大部分整车厂。
华安鑫创一直以给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为使命,以技术创新模式革新为核心,致力于为汽车产业提供更可靠更增值的产品及服务!
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凭借精准的市场洞察力和坚定的战略执行力,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实现了业务与技术的协同发展双轮驱动,取得了显著的经营成果,为下半年业务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后续发展向好的势头也更趋清晰。
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稳步推进多款存量项目的量产爬坡,进一步巩固了现有市场份额。
2025年,公司在汽车领域市场开拓取得重大进展,成功获得奇瑞、长城、北汽等重要客户的多个项目定点。
在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领域,公司于近期成功获得国内某头部eVTOL公司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智能座舱多媒体显示系统的开发与供货资格,以上项目既有效拓展了公司增量业务空间,也为后续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能建设方面,公司引进业内领先的大尺寸贴合组装设备,不仅整体产能实现大幅提升,也为承接技术门槛更高、结构更复杂的订单奠定了扎实的硬件基础。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持续聚焦研发突破与产品升级,多项成果顺利落地。
显示产品方面,极窄边双联屏已实现量产,新一代技术将边框宽度从7mm缩减至5.5mm,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在显示效果提升方面,通过自主研发的软件渲染算法结合FPGA方案与图像识别技术,在现有硬件基础上实现了清晰度提升20%,在P3标准下,色彩艳丽丰富度达98%的突破,显著优化了视觉体验。
更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成功获得航空航天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实现航空器显示系统的量产,标志着公司已具备满足严苛标准的高端制造与配套能力,为拓展高附加值市场开辟了新的路径。
这些研发成果有力地支撑了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和拓宽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运营管理与品质保障方面,公司南通工厂多功能实验室正式启动CNAS认证流程,检测能力即将获得权威认可。
同时,公司持续推动组织架构优化与业务流程再造,跨部门协作效率和整体运营效能不断提升。
数智化转型也取得关键进展,公司与东华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场景商业化落地,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创新动能与发展韧性。
综上,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态势稳健,在业务拓展、技术创新、品质管理及内部优化等多个维度均取得了积极进展。
公司一方面持续巩固并深化在传统优势领域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新兴增长领域,前瞻性地投入核心技术研发,并深化关键战略合作。
同时,公司不断优化内部运营管理体系,提升整体效率。
这些举措的综合效应显著增强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与风险抵御能力,为日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公司的主要业务、产品及其用途公司处于汽车行业下的汽车座舱电子细分领域,主要产品及服务涉及智能座舱显示系统及域控系统、全液晶仪表、抬头显示、电子后视镜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与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高度相关。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我国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1,500万辆大关,累计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其中,国内销量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内需市场明显改善,成为重要支撑。
新能源汽车更是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增速高达41.4%和40.3%,市场占有率已达到44.3%,较去年同期提升了9.1个百分点。
同时,汽车出口也保持双位数增长,上半年出口308.3万辆,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尤为突出,达到106万辆,同比增长75.2%。
上半年汽车产销的高速增长态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快速提升,为汽车智能座舱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此背景下,智能化、网联化作为核心驱动力,其技术迭代与生态融合的需求将更为迫切,市场空间持续扩大,为相关科技企业带来广阔机遇。
伴随着智能座舱的渗透率逐步攀升,汽车智能化与个性化深度融合将成为标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大屏化与多屏协同将加速普及,提升信息交互效率;交互方式将向多模态融合进化,追求更自然、更安全的用户体验;车载应用生态将更加繁荣和垂直化,拓展座舱的“第三空间”价值;沉浸感与情感化体验将被进一步强调,提升用户粘性;同时,对硬件性能与软件迭代能力的要求也将水涨船高。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需更加重视技术研发和体系优化,全面提升智能化产品的可靠性与先进性。
总而言之,上半年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为智能座舱的技术创新、功能升级和生态构建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成为驱动未来汽车竞争的核心领域之一。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智能座舱的核心显示器件定制、软件系统开发及配套器件的销售,产品及服务主要涉及智能座舱显示系统及域控系统、全液晶仪表、抬头显示、电子后视镜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座舱电子产品。
报告期内随着南通智能制造基地建设的逐步推进,公司已初步具备智能座舱终端制造能力,相应的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1、核心器件定制公司定制的产品主要为各种规格、参数和类型的液晶显示屏及触摸屏,系汽车座舱电子的核心显示和交互器件。
基于下游客户对于汽车显示屏幕在新颖性、功能性或采购成本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公司结合不同车型项目定制相应的核心显示器件产品,在上游屏幕制造商处开模、试产,并在对应车型量产时独家采购并向下游以系统集成商为主的客户供货。
2、软件系统开发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以汽车座舱电子软、硬件为主的定制化开发服务,通过交付不同的开发成果来获取收益,具体包括汽车全液晶仪表、涵盖液晶仪表、中控或其他座舱电子的一体化智能网联系统(如双联屏、一体屏、智能驾舱等)、增强现实抬头显示(AR-HUD)、车载复杂模组和显示模组等产品的全系统开发或交互设计等部分开发工作。
3、通用器件分销根据下游车型项目的具体情况,公司可在无需定制开发新产品的情况下,协助客户选择相匹配的核心显示器件产品并持续供货。
与核心器件定制业务相类似,公司也需要在下游项目预研阶段提供初步方案设计框定各项参数,在型号确定后辅助完成各项试验,并在量产后持续提供技术支持。
此外,公司还围绕汽车和相关产业链从事其他通用器件产品的经销活动。
通用产品直接根据制造商的产品目录,结合下游需求开展相应的采购和销售活动。
4、智能座舱终端公司具备以显示终端为主的汽车智能座舱终端总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具体包括中控显示系统、液晶仪表盘、抬头显示器、后排娱乐屏幕、流媒体后视镜等。
它们是智能座舱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显示车辆状态、导航、娱乐信息等基本功能,还可以集成触控反馈、语音控制、手势识别等交互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和驾驶安全。
公司根据下游以整车厂为主的客户需求提供一站式、定制化服务,包括系统软件的开发、硬件的适配、系统的整合、产品的制造等,并在交付后持续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包括系统升级、故障排除、用户培训。
(三)公司的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1)核心器件定制公司核心显示器件定制业务的上游供应商为液晶面板、触摸屏等显示器件制造商,下游客户则是整车厂或为整车厂提供中控、仪表等座舱电子产品的系统集成商。
公司配合下游车型项目提供液晶显示屏等产品的方案设计、定制开发、跟进试产、产能协调、售后维护等综合服务。
针对器件定制业务,公司不收取单独的服务费用,而是通过定制后器件的批量销售获取收益。
(2)软件系统开发公司结合下游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系统开发服务,通过交付满足开发需求的开发成果并从中获取收益。
(3)通用器件分销除不涉及定制开发或生产环节外,公司的通用器件分销业务与核心器件定制业务拥有相同的盈利模式,同样通过买断式销售的方式并从上下游价差中获取收益,或通过为下游客户提供产品方案完善和选型服务,直接收取服务费。
(4)智能座舱终端公司智能座舱终端业务是通过为以车厂为主的下游客户定制开发和生产智能座舱相关的显示终端产品(包括智能中控、全液晶仪表及其核心显示部件等),并向客户交付获取收益。
盈利主要来自于销售收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2、研发模式公司的研发工作根据下游需求的不同,涵盖汽车座舱电子等产品的软、硬件一体化开发,以及软、硬件单独的开发。
公司技术研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与下游客户的长期沟通及充分的市场调研等,获取研发方向并确定研发目标。
公司基于自身研发组织架构及技术储备,确定研发路径并进行在研管理,最终,公司会根据市场信息、客户要求等对储备技术进行改进和完善,完成产品成果转化。
3、采购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公司根据客户未来生产计划预测以及订单安排生产计划,采购进度按照生产所需安排,建立供应链管理中心,统一规划和管理采购各项相关事宜,根据生产计划及物料库存结合交货期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并予以实施。
4、生产模式公司已组建车载液晶显示模组及智能座舱显示系统产线,向客户交付的座舱显示终端或核心显示器件中自产的比重正逐步提升。
公司主要通过获取客户的采购计划来制定排产计划。
在生产过程中,公司注重按照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整车厂之间的模块化、系统化配套趋势,加强对产品的模块化生产管理,特有的柔性生产模式能够满足下游客户的订单要求。
同时公司严格贯彻执行IATF16949:2016质量体系关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产品的试生产、批量生产、总装、检验、出货、交付均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5、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活动由市场销售及项目部集中管理,统一协调,能够以一个窗口对外提供包括软、硬件定制开发及产品销售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同时触及上游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系统集成商及车厂客户,能够有效整合软件和硬件、通用和定制、概念和量产、前装和后装等不同的业务资源和商业机会。
各业务线之间可以共享销售渠道、相互提供业务支持。
公司结合客户的具体需求组建项目对接团队,并持续负责具体项目的落实情况。
公司市场销售人员负责日常对市场需求及客户规划进行跟踪,公司研发各部门对市场销售及项目部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对接。
公司分区域配备销售队伍,针对国内主要的整车厂及系统集成商开展日常业务拓展及客户维护工作。
(四)公司的业绩驱动因素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汽车座舱电子领域,始终致力于汽车中控和液晶仪表等智能座舱系统的软、硬件的研发和定制,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客户资源。
当前,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格局正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趋势下发生极大变化。
在此产业发展趋势下,公司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并自建工厂、打通产业链,以满足整车厂日益增强的垂直整合需求,致力于凭借技术优势、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开发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和稳定、高品质的产品交付,争取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近年来,通过持续增强技术实力、提高产品和服务品质,公司已经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市场竞争水平不断提升。
同时,凭借自身积累的研发实力、丰富的项目案例、稳定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公司也与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1、汽车行业发展推动因素公司汽车座舱电子系统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下游最终客户为各整车厂,所处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行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是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除注重安全和稳定之外,座舱电子又具备消费品属性,为增强产品吸引力,各车型均突出差异化,相关产品均为定制化产品,对各环节参与者的专业化程度要求高。
因此,国内外汽车市场销售情况、座舱电子产品和技术的更新迭代、消费群体的偏好变化、下游客户的经济效益和研发投入等,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近年来,液晶显示屏和智能系统在汽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同时汽车座舱智能化、电子化的发展也带动了液晶显示屏尺寸、数量、单价上的变化,市场容量仍在不断扩张,持续稳定的下游需求为公司业务发展注入动力。
2、公司自身竞争实力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能够在汽车座舱电子细分领域提供软、硬件整体开发服务和智能座舱终端生产配套服务的系统提供商。
公司业务所涵盖的屏幕定制、软件开发和交互界面设计,分别对应座舱电子整机产品的成本核心、功能核心和颜值核心。
随着市场对座舱电子产品低成本、高智能、高颜值的需求逐步增强,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和业务积累,呈现出较强的行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近年来汽车市场整体波动的大环境下,公司更多地介入前端开发环节、参与产品整体方案制订的同时,公司具备从原材料开始到玻璃前段制程、背光组立、模组贴合、整机组装的一体化交付能力,较大程度缩减物流、过程管理运营等成本,保证供应链链路通畅,提升生产效率和品质,能够充分应对下游客户对供应链垂直整合的不同需求,具备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
在为下游设计开发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款式新颖、性能领先的屏幕产品的同时,也能够为下游提供更适合市场营销策略的产品,切实满足下游的降本需求。
在此过程中,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成功案例,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与信任关系,从而进一步稳固了自身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为公司向产业链延伸提供稳定支持。
发行人前身为华安鑫创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有限”),由何攀、肖炎和杨磊共同出资设立。
2013年1月25日,华安有限全体出资人通过并签署《华安鑫创控股(北京)有限公司章程》。
同日,北京中诚恒平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华安鑫创控股(北京)有限公司验资报告》(中诚恒平内验字(2013)第04-036号),确认全体股东已缴纳注册资本(实收资本)5,008万元,各股东均以货币出资。
针对此次验资,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进行了复核并于2018年11月21日出具了“大华核字[2018]004776号”《验资复核报告》。
同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阳分局向华安有限颁发了注册号为11000001558862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其中: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住所为北京市朝阳区永安东里16号五层D585房间;法定代表人为何信义;注册资本为5,008万元;经营范围为:“许可经营项目:无;一般经营项目:项目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企业管理;经济信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会议服务;承办展览展示;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演出除外);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五金、交电、文化用品、体育用品、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建筑材料、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及一类易制毒化学品)、日用品、家用电器、工艺品、服装、鞋帽、针、纺织品、非金属矿石、金属矿石、金属材料。” 2017年7月23日,华安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审议通过以2017年6月30日为基准日,由各发起人按照各自在有限公司的出资比例持有相应数额的股份,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
同日,华安有限全体股东签署《发起人协议书》,一致同意根据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大华审字[2017]007816号”《审计报告》,以华安有限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经审计净资产31,304.16万元为基数折股,其中5,842.67万元计入实收资本折合为5,842.67万股,其余25,461.49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各发起人持股比例不变。
同日,开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开元评报字[2017]381号”的《华安鑫创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之公司净资产价值评估报告》,华安有限截至2017年6月30日净资产的评估值为33,275.32万元。
2017年8月5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大华验字[2017]000607号”《验资报告》,确认各发起人的出资已经足额缴纳。
2017年8月8日,华安鑫创各发起人召开创立大会,一致同意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通过了《华安鑫创控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2017年8月18日,华安鑫创完成股份制改造的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通州分局换发的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2017年5月2日,经华安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何信义将其持有的公司16%的出资份额,即801.28万元,以801.28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予何攀。
同日,何攀与何信义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同日,华安有限全体股东通过并签署了更新后的《华安鑫创控股(北京)有限公司章程》。
2017年5月9日,华安有限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通州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2017年9月15日,华安鑫创召开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华安鑫创股本增加至6,000.00万元,新增157.33万股。
新增股本中:由黄晨、黄锐光和曹续秋分别以现金550万元、3,350万元和100万元认购新增部分的18.3627万股、111.8454万股和3.3387万股,合计认购133.5468万股,增资价格为每股29.95元;同时,由资本公积转增股本23.7832万股。
同日,黄晨、黄锐光、曹续秋与发行人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肖炎 | 2024-12-26 | -1900 | 33.29 元 | 9269400 | 董事 |
肖炎 | 2024-12-25 | -3400 | 33.21 元 | 9271300 | 董事 |
肖炎 | 2024-12-24 | -5900 | 34.58 元 | 9274700 | 董事 |
肖炎 | 2024-12-23 | -10300 | 35.36 元 | 9280600 | 董事 |
肖炎 | 2024-12-20 | -18000 | 35.59 元 | 9290900 | 董事 |
肖炎 | 2024-12-19 | -31800 | 36.01 元 | 9308900 | 董事 |
肖炎 | 2024-12-18 | -56000 | 35.95 元 | 9340700 | 董事 |
肖炎 | 2024-12-13 | -102000 | 38.07 元 | 9396700 | 董事 |
肖炎 | 2024-12-12 | -190500 | 37.47 元 | 9498700 | 董事 |
肖炎 | 2024-12-11 | -377500 | 36.78 元 | 9689200 | 董事 |